古二爺他們心裏很清楚,如果要實現一步登天的目標就要看長壽小師傅的態度。
必須長壽小師傅答應接受朝廷的招安。
不過看長壽一臉平靜的樣子好像興趣不大。
“就因為肖大人說的這些原因朝廷就把這麽大的官帽子戴在我的頭上?”長壽問道。
肖嚴呆了一下笑著解釋道:“現在是國家危難之際,自然是別具一格選拔人才了。烏骨人兩路大軍南下,西路大軍長驅直入,可是東路卻被堵在真定府寸步難行。和那些棄城而走的朝廷大員相比,小師傅也算是能力非凡脫穎而出了。”
長壽沒有再問而是把聖旨遞給趙介,讓他與康公弼傳看。
“事得專製,財得通用,官得辟置,兵得誅賞,緩急則以羽檄招之入衛京師。”趙介輕聲念道。
大楚國皇帝可真夠大方的。官員任免的權力,財權,兵權全部都給了。隻要求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進京勤王。
看來大楚國已經被烏骨大軍逼到絕路上了。
“烏骨西路大軍到哪裏了?”趙介問道。
“烏骨大軍孤軍深入以陷入重圍之中,不日必然倉皇北竄!”肖嚴答道。
“這樣就好。我話以為肖大人是到這裏搬救兵的。”趙介淡淡的說道。
肖嚴臉一下子漲得麵紅耳赤。剛才他把話說的太滿了,現在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
不過他出京城時朝廷的確沒有讓真定府派兵南下的意思。第一真定府沒有那麽多兵可派。第二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按時間算,烏骨人現在早就渡過祖龍河直抵京城了。
“大楚國朝廷隻把河北東西兩路劃出來了嗎?”康公弼問道。
“其他的還有四道都總管。大名府的趙野為北道都總管,王襄為西道都總管,張叔夜為南道都總管,胡直孺為東路都總管。”肖嚴答道。
“除了這五道之外,大楚國還剩下多少地方?”康公弼接著問。
“還剩下京城周圍的十六個縣。”肖嚴尷尬的答道。
唐末到大楚前的幾十年之所以朝代更替頻繁就是因為藩鎮割據,武將手裏的權力過大。
大楚國建立之後,極大的削弱了武將的權力也不再設置藩鎮。
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可見現在的形勢有多危急。隻有這樣,那些手握兵權的官員才可能抵抗烏骨大軍。
“可以接受嗎?”長壽問趙介。
“無所謂的事情。”趙介答道。接受隻是多了一個名頭而已。這塊地方本來就是從流民軍手裏搶過來的,不在大楚國的管轄範圍內。
“河間府的流民軍朝廷打算怎麽辦?”長壽問肖嚴。
“朝廷現在還沒有餘力收複河間府。既然在河北東西兩路的範圍內,自然是由小師傅說了算了。招安攻打悉聽尊便。”肖嚴笑著答道。
“對於刑州的郭藥師,相州的張令徽朝廷也是這個態度嘍?”長壽接著問。
肖嚴笑而不語。
很明顯,為了頭上的官帽子和地盤就要為朝廷出力。
這三四股力量誰把誰消滅了都是朝廷願意看到的。
長壽又把詢問的目光投向古二爺他們。
古二爺急忙抱拳說道:“這一年來小師傅還沒有看出來嗎?我們這些鹽商堅決支持小師傅!要銀子給銀子,要人給人!”
古二爺最後說的要人給人說的最妙。
“大家都願意跟著小師傅!要是現在就去攻打河間府,我廖超一定衝在最前麵!”廖超說道。這麽大的地盤讓小師傅給自己弄個武職總可以吧。
廖超就沒有古二爺話說的巧妙,太直率了。
長壽沉吟片刻抬頭說道:“好,我願意接受。”
“這樣就好!我即刻就返迴京城向陛下稟報此事。”肖嚴高興的說道。
“肖大人先不忙著迴去。雖然你剛才說的很輕鬆。可是我猜烏骨大軍現在已經過祖龍河了吧?你迴去後,烏骨人已經包圍了京城你怎麽進城?”長壽問道。
“不如還是在我這裏住幾天看看形勢再說。”長壽勸道。
這一番分析入情入理完全為肖嚴著想不容他拒絕。
“好吧,我也在這裏看看情況迴去向陛下稟報。”肖嚴答道。
長壽讓人送肖嚴迴去休息,然後留下眾人接著商議事情。
“小師傅,我出身貧寒為活命冒險販運私鹽。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何況還是我這種私鹽販子連商都不如的人!小師傅出任河北東西兩路的都總管我全力支持!隻盼望小師傅給我們古家一個該換門第的機會!”古二爺站起來抱拳說道。
現在都是自己人了,所以他的話說的直接多了。
富貴富貴,沒有貴的富有既既不長久也沒有安全感。而且還讓人瞧不起!
“即使我當了都總管也不會賣官鬻爵。不過古二爺才能見識都是一等一的。我自然會有考慮。”長壽答道。
這也算變相的答應了古二爺的請求。
古二爺一時間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趙先生說你的兩個孫子攻書甚專,將來都是人才。”長壽接著說道。
古二爺有三個孫子。長壽誇了兩個,自然就是說剩下的那個不好了。古二爺怎麽會聽不出來?
“古耀祖那個兔崽子再不好好讀書我就打斷他的狗腿!將來的古家還指望他們光宗耀祖呢。”古二爺紅著臉說道。
“大家先迴去吧,這些事情隻能慢慢商量。我要讓趙先生和康先生製訂一個章程出來。千頭萬緒不急在一時。”長壽說道。
鹽商們紛紛起身向長壽告辭轉身出去了。
“兩位先生怎麽看這件事?”長壽問道。
“沒什麽好高興的。幾個月之內烏骨人一定會再次南下。這一次他們是有備而來一定要雪恥報仇的。隻有守住真定府和鹽山才能談以後的事情。”趙介說道。
“就是烏骨人被打迴去了,麻煩還在。大楚國度過危機也一定會來找麻煩的。大楚國皇帝絕對不能容許大楚國有一個國中之國的。”康公弼說道。
“我也知道這不過隻是他們的權宜之計。隻是我們接不接受烏骨人照樣會打過來。大楚國也一樣會來找麻煩。”長壽答道。
必須長壽小師傅答應接受朝廷的招安。
不過看長壽一臉平靜的樣子好像興趣不大。
“就因為肖大人說的這些原因朝廷就把這麽大的官帽子戴在我的頭上?”長壽問道。
肖嚴呆了一下笑著解釋道:“現在是國家危難之際,自然是別具一格選拔人才了。烏骨人兩路大軍南下,西路大軍長驅直入,可是東路卻被堵在真定府寸步難行。和那些棄城而走的朝廷大員相比,小師傅也算是能力非凡脫穎而出了。”
長壽沒有再問而是把聖旨遞給趙介,讓他與康公弼傳看。
“事得專製,財得通用,官得辟置,兵得誅賞,緩急則以羽檄招之入衛京師。”趙介輕聲念道。
大楚國皇帝可真夠大方的。官員任免的權力,財權,兵權全部都給了。隻要求在國家危難的時候進京勤王。
看來大楚國已經被烏骨大軍逼到絕路上了。
“烏骨西路大軍到哪裏了?”趙介問道。
“烏骨大軍孤軍深入以陷入重圍之中,不日必然倉皇北竄!”肖嚴答道。
“這樣就好。我話以為肖大人是到這裏搬救兵的。”趙介淡淡的說道。
肖嚴臉一下子漲得麵紅耳赤。剛才他把話說的太滿了,現在完全沒有轉圜的餘地。
不過他出京城時朝廷的確沒有讓真定府派兵南下的意思。第一真定府沒有那麽多兵可派。第二時間上也來不及了。
按時間算,烏骨人現在早就渡過祖龍河直抵京城了。
“大楚國朝廷隻把河北東西兩路劃出來了嗎?”康公弼問道。
“其他的還有四道都總管。大名府的趙野為北道都總管,王襄為西道都總管,張叔夜為南道都總管,胡直孺為東路都總管。”肖嚴答道。
“除了這五道之外,大楚國還剩下多少地方?”康公弼接著問。
“還剩下京城周圍的十六個縣。”肖嚴尷尬的答道。
唐末到大楚前的幾十年之所以朝代更替頻繁就是因為藩鎮割據,武將手裏的權力過大。
大楚國建立之後,極大的削弱了武將的權力也不再設置藩鎮。
現在卻反其道而行之,可見現在的形勢有多危急。隻有這樣,那些手握兵權的官員才可能抵抗烏骨大軍。
“可以接受嗎?”長壽問趙介。
“無所謂的事情。”趙介答道。接受隻是多了一個名頭而已。這塊地方本來就是從流民軍手裏搶過來的,不在大楚國的管轄範圍內。
“河間府的流民軍朝廷打算怎麽辦?”長壽問肖嚴。
“朝廷現在還沒有餘力收複河間府。既然在河北東西兩路的範圍內,自然是由小師傅說了算了。招安攻打悉聽尊便。”肖嚴笑著答道。
“對於刑州的郭藥師,相州的張令徽朝廷也是這個態度嘍?”長壽接著問。
肖嚴笑而不語。
很明顯,為了頭上的官帽子和地盤就要為朝廷出力。
這三四股力量誰把誰消滅了都是朝廷願意看到的。
長壽又把詢問的目光投向古二爺他們。
古二爺急忙抱拳說道:“這一年來小師傅還沒有看出來嗎?我們這些鹽商堅決支持小師傅!要銀子給銀子,要人給人!”
古二爺最後說的要人給人說的最妙。
“大家都願意跟著小師傅!要是現在就去攻打河間府,我廖超一定衝在最前麵!”廖超說道。這麽大的地盤讓小師傅給自己弄個武職總可以吧。
廖超就沒有古二爺話說的巧妙,太直率了。
長壽沉吟片刻抬頭說道:“好,我願意接受。”
“這樣就好!我即刻就返迴京城向陛下稟報此事。”肖嚴高興的說道。
“肖大人先不忙著迴去。雖然你剛才說的很輕鬆。可是我猜烏骨大軍現在已經過祖龍河了吧?你迴去後,烏骨人已經包圍了京城你怎麽進城?”長壽問道。
“不如還是在我這裏住幾天看看形勢再說。”長壽勸道。
這一番分析入情入理完全為肖嚴著想不容他拒絕。
“好吧,我也在這裏看看情況迴去向陛下稟報。”肖嚴答道。
長壽讓人送肖嚴迴去休息,然後留下眾人接著商議事情。
“小師傅,我出身貧寒為活命冒險販運私鹽。士農工商,商排在最後。何況還是我這種私鹽販子連商都不如的人!小師傅出任河北東西兩路的都總管我全力支持!隻盼望小師傅給我們古家一個該換門第的機會!”古二爺站起來抱拳說道。
現在都是自己人了,所以他的話說的直接多了。
富貴富貴,沒有貴的富有既既不長久也沒有安全感。而且還讓人瞧不起!
“即使我當了都總管也不會賣官鬻爵。不過古二爺才能見識都是一等一的。我自然會有考慮。”長壽答道。
這也算變相的答應了古二爺的請求。
古二爺一時間激動的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趙先生說你的兩個孫子攻書甚專,將來都是人才。”長壽接著說道。
古二爺有三個孫子。長壽誇了兩個,自然就是說剩下的那個不好了。古二爺怎麽會聽不出來?
“古耀祖那個兔崽子再不好好讀書我就打斷他的狗腿!將來的古家還指望他們光宗耀祖呢。”古二爺紅著臉說道。
“大家先迴去吧,這些事情隻能慢慢商量。我要讓趙先生和康先生製訂一個章程出來。千頭萬緒不急在一時。”長壽說道。
鹽商們紛紛起身向長壽告辭轉身出去了。
“兩位先生怎麽看這件事?”長壽問道。
“沒什麽好高興的。幾個月之內烏骨人一定會再次南下。這一次他們是有備而來一定要雪恥報仇的。隻有守住真定府和鹽山才能談以後的事情。”趙介說道。
“就是烏骨人被打迴去了,麻煩還在。大楚國度過危機也一定會來找麻煩的。大楚國皇帝絕對不能容許大楚國有一個國中之國的。”康公弼說道。
“我也知道這不過隻是他們的權宜之計。隻是我們接不接受烏骨人照樣會打過來。大楚國也一樣會來找麻煩。”長壽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