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的事情是大事兒,他當初也把魏大人的一些觀點都告知了父皇,朝廷已經派人去周邊的小國尋找有價值的植物了,隻是收穫不大。
另一方麵出海的事情也已經在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了,準備工作首先是從工部做起,朝廷這一年來在各地搜羅了一批造船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工部原有的匠人,大約到明年,就可以正式啟動造船計劃了。
到時候他也會被調往工部,包括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魏大人,到時候肯定也是要被調過去的。
大皇兄在兵部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父皇授意的,如今兵部也算是有了一部分改變,原本安排魏大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兵部改革的口子既然已經撕開了,後邊也就不用著急了,按照父皇的話來說,螞蟻吞大象,慢慢熬就是了。
“這事兒,魏大人做的對,不管這稻種能不能成,孤都會告知父皇,皇莊這邊明年也要種一些,就算一時沒辦法達到預期中的產量,日後未必不能,畢竟大靖朝有這麽多能工巧匠在,不過還得麻煩魏大人今年先勻一些稻種和農人過來。”
他倒不是信不過魏大人,就是覺得事情不太可能這麽順利,得做兩手準備,如果明年種出來的稻子,產量沒有達到預期,那也並不意味著就這麽放棄了。
能在安南國達到如此高的產量,就說明這稻種有其優越之處,皇莊裏養著培育植物的好手,代代相傳,積累了那麽多的經驗,未必想不出好辦法來。
所以還是盡早的讓皇莊也培育一部分最好。
沒想到事情的走向是這樣的,魏時倒是答應的痛快利落,跟發條玩具和正在研究當中的鍾表不一樣,後者他真的是想用來牟利,所以不太願意把利益分出去。
但是前者就跟利益無關了,讓人往安南國跑這麽一趟,又讓夫人安排著試種,並非是為了牟利,而是想著能讓更多的人吃上飯,少一些乞兒。
太子的安排,固然會分薄他的一部分功勞,但是相應的,如果他這邊真種不出什麽道道來,在聖上那裏沒有功勞,苦勞也還是有的。
更何況,這樣確實是能夠讓高產的稻種更早的被推廣開來。
魏時是相當樂意的,當場就應下來了不說,還拿了不少畫像給太子。
“這些都是他們在安南國畫的,各個時期的稻子就長這樣,明年在皇莊種的時候,也可以對比著來。”
果然是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君子,太子自認為沒看錯人,他是不會讓這樣的人吃虧的。
本來是想交流育兒經驗的,不過現在有了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當初迴京的路上,魏大人跟他說起過很多的想法,有的聽起來真有些天馬行空,摸不著邊際,但是安南國的稻種已經找到了,雖然不確定在大靖朝能不能同樣高產,但是這也已經表明,周圍的小國確實是有大靖朝沒有的好東西。
這個路子是對的,那就可以走。
而魏大人那麽多的想法,還真有可能逐一實現,最起碼現在已經給了人希望和信心。
因此,在安排好稻種和農人的同時,他也想跟魏大人多聊一聊,看還有沒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魏時的思路和想法是挺多的,也還沒有到被掏空的時候,隻不過這些東西都太過超前了,現在提出來,那可就不是天馬行空的問題了,是白日做夢才對。
白日夢這種東西,也就是在自己腦子裏想想,跟誰都沒法說。
今天的一切對於小皇孫來說,真跟白日夢差不多了,第一次出宮,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玩那麽多沒見過的好東西,從魏伯伯家出來的時候,父王還抱了他,就像魏伯伯抱他今日交的朋友一樣。
美滋滋。
第118章
第一本畫冊很快就被刊印出來了,除了太子那邊之外,比較親近的人家,魏時都有送,老師家中,師伯那裏,還有幾位朋友那邊,當然了嶽父家裏送的是最多的,誰讓他們家孩子最多呢。
堂兄那裏也寄過去了一本,至於江佑府那邊,魏時是一口氣寄過去了十六本,魏達一個人當然是看不了這麽多的,可族裏還有那麽多孩子呢,父親又是在族學裏頭教書。
說實在的,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希望父親後半輩子都在族學度過,兩邊不住到一塊兒去,平時寫寫信、寄些東西,這樣的狀態最好了。
三年一次,又到了要考核朝廷官員的時候,魏時對此還算是有信心,畢竟他去年跟著太子和大皇子外出賑災,今年又在大皇子的帶領下,把整個兵部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怎麽算,怎麽都該給他評個‘優’,如果運氣還不錯的話,也能往上再提一級。
魏時做官雖不是奔著升官發財來的,可官職的提升本身就是對功績的肯定,而且擁有的權利越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
說到底,對於升官這種事情還是嚮往的。
讓魏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升官的願望是達成了,不過他又被調到了工部。
在官場上勉強還能算是新人的魏時,真不太想挪地方,一來是差事已經熟悉上手了,二來跟同僚們也已經磨合的差不多了,猛不丁重新換一個地方,又基本上相當於是要重新再來過。
想想還是有些讓人鬱悶的。
不過能夠從正六品主事升為從五品員外郎,運氣也算是不錯的了,二十一歲的從五品員外郎,聽著就讓人覺得爽氣,他這仕途確實算是順利的了。
</br>
另一方麵出海的事情也已經在朝廷的考慮範圍之內了,準備工作首先是從工部做起,朝廷這一年來在各地搜羅了一批造船的能工巧匠,再加上工部原有的匠人,大約到明年,就可以正式啟動造船計劃了。
到時候他也會被調往工部,包括最先提出這個想法的魏大人,到時候肯定也是要被調過去的。
大皇兄在兵部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父皇授意的,如今兵部也算是有了一部分改變,原本安排魏大人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兵部改革的口子既然已經撕開了,後邊也就不用著急了,按照父皇的話來說,螞蟻吞大象,慢慢熬就是了。
“這事兒,魏大人做的對,不管這稻種能不能成,孤都會告知父皇,皇莊這邊明年也要種一些,就算一時沒辦法達到預期中的產量,日後未必不能,畢竟大靖朝有這麽多能工巧匠在,不過還得麻煩魏大人今年先勻一些稻種和農人過來。”
他倒不是信不過魏大人,就是覺得事情不太可能這麽順利,得做兩手準備,如果明年種出來的稻子,產量沒有達到預期,那也並不意味著就這麽放棄了。
能在安南國達到如此高的產量,就說明這稻種有其優越之處,皇莊裏養著培育植物的好手,代代相傳,積累了那麽多的經驗,未必想不出好辦法來。
所以還是盡早的讓皇莊也培育一部分最好。
沒想到事情的走向是這樣的,魏時倒是答應的痛快利落,跟發條玩具和正在研究當中的鍾表不一樣,後者他真的是想用來牟利,所以不太願意把利益分出去。
但是前者就跟利益無關了,讓人往安南國跑這麽一趟,又讓夫人安排著試種,並非是為了牟利,而是想著能讓更多的人吃上飯,少一些乞兒。
太子的安排,固然會分薄他的一部分功勞,但是相應的,如果他這邊真種不出什麽道道來,在聖上那裏沒有功勞,苦勞也還是有的。
更何況,這樣確實是能夠讓高產的稻種更早的被推廣開來。
魏時是相當樂意的,當場就應下來了不說,還拿了不少畫像給太子。
“這些都是他們在安南國畫的,各個時期的稻子就長這樣,明年在皇莊種的時候,也可以對比著來。”
果然是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的君子,太子自認為沒看錯人,他是不會讓這樣的人吃虧的。
本來是想交流育兒經驗的,不過現在有了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當初迴京的路上,魏大人跟他說起過很多的想法,有的聽起來真有些天馬行空,摸不著邊際,但是安南國的稻種已經找到了,雖然不確定在大靖朝能不能同樣高產,但是這也已經表明,周圍的小國確實是有大靖朝沒有的好東西。
這個路子是對的,那就可以走。
而魏大人那麽多的想法,還真有可能逐一實現,最起碼現在已經給了人希望和信心。
因此,在安排好稻種和農人的同時,他也想跟魏大人多聊一聊,看還有沒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魏時的思路和想法是挺多的,也還沒有到被掏空的時候,隻不過這些東西都太過超前了,現在提出來,那可就不是天馬行空的問題了,是白日做夢才對。
白日夢這種東西,也就是在自己腦子裏想想,跟誰都沒法說。
今天的一切對於小皇孫來說,真跟白日夢差不多了,第一次出宮,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玩那麽多沒見過的好東西,從魏伯伯家出來的時候,父王還抱了他,就像魏伯伯抱他今日交的朋友一樣。
美滋滋。
第118章
第一本畫冊很快就被刊印出來了,除了太子那邊之外,比較親近的人家,魏時都有送,老師家中,師伯那裏,還有幾位朋友那邊,當然了嶽父家裏送的是最多的,誰讓他們家孩子最多呢。
堂兄那裏也寄過去了一本,至於江佑府那邊,魏時是一口氣寄過去了十六本,魏達一個人當然是看不了這麽多的,可族裏還有那麽多孩子呢,父親又是在族學裏頭教書。
說實在的,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希望父親後半輩子都在族學度過,兩邊不住到一塊兒去,平時寫寫信、寄些東西,這樣的狀態最好了。
三年一次,又到了要考核朝廷官員的時候,魏時對此還算是有信心,畢竟他去年跟著太子和大皇子外出賑災,今年又在大皇子的帶領下,把整個兵部的工作效率都提高了不少。
怎麽算,怎麽都該給他評個‘優’,如果運氣還不錯的話,也能往上再提一級。
魏時做官雖不是奔著升官發財來的,可官職的提升本身就是對功績的肯定,而且擁有的權利越大,能做的事情也就更多。
說到底,對於升官這種事情還是嚮往的。
讓魏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升官的願望是達成了,不過他又被調到了工部。
在官場上勉強還能算是新人的魏時,真不太想挪地方,一來是差事已經熟悉上手了,二來跟同僚們也已經磨合的差不多了,猛不丁重新換一個地方,又基本上相當於是要重新再來過。
想想還是有些讓人鬱悶的。
不過能夠從正六品主事升為從五品員外郎,運氣也算是不錯的了,二十一歲的從五品員外郎,聽著就讓人覺得爽氣,他這仕途確實算是順利的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