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魏時和太子都屬於少年老成之人,那這兩個小傢夥差不多也是如此,一方麵是受父親影響,另一方麵也是接受教育比較早,各方麵的時間安排都很緊張,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些沉穩的樣子了。


    說實在的,魏時真沒見過正常的三歲小孩是什麽樣,他自己情況特殊,那會兒根本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小孩子,再怎麽聽話乖巧都不奇怪。


    但是自家兒子和太子家的小皇孫,一個三歲半,一個三歲,見麵之後真就跟小大人一樣,既不讓人抱著,也不需要其他人介紹,自顧自互報了姓名,就已經相互認識了。


    兩個人應該都是因為沒有跟同齡的小孩子玩過的緣故,這會兒見了麵還挺新奇的,板板正正的站著聊天兒,很是有禮貌的樣子。


    從姓名聊到今天早上的膳食,從肚子餓不餓聊到今日的功課有沒有做,再從功課聊到以前學的東西。


    會不會背詩經,會不會背千字文,會不會寫字,會不會唱童謠,會不會打拳,會不會彈琴……


    宮裏宮外不一樣的孩子,學的東西除了禮儀規矩之外,倒也是差不多的。


    不過半歲的差距,在兩個孩子身上體現的還是挺明顯的,除了個頭之外,還包括學習到的內容。


    小皇孫已經學過千字文了,但是還不能全部背下來,詩經更是壓根就沒學過,寫字也是剛剛開始學,隻能是寫幾個簡單的字。


    不過兩個小傢夥脾氣和性格都挺好的,耐性十足,即便是交流這些功課上的事情,也沒見哪個人露出不耐煩的樣子。


    幾個大人這會兒都不說話了,頗有興致的瞧著倆孩子,看孩子跟孩子說話,也還是挺有樂趣的。


    魏時想的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三歲多的小孩,其實也到了該有玩伴的時候,大人照顧的再怎麽細緻,也是需要跟同齡人交往的。


    隻不過讓他把這麽大的孩子送去學堂,他自個兒也不忍心,如今的學堂,哪怕是可以給小孩子開蒙的學堂,跟後世的幼兒園、小學也還是不一樣的。


    魏時早先就是跟著何秀才開蒙,他是班裏頭年紀最小的一個,可也沒受到什麽特殊待遇,該學的內容學,該罰的地方罰,跟其他七八歲大的孩子沒什麽區別。


    如今都講究‘嚴師出高徒’,先生對學生貫來是嚴厲的,這方麵是不分年齡大小的。


    魏時從來都沒想過送兒子去學堂開蒙,或者是單獨請個先生到府裏來,開蒙這方麵的內容,他還是打算要親自來,等孩子再大一些,最起碼也要等到八九歲的時候,再送到學堂或者是書院裏頭去。


    可如今瞧著兒子跟小皇孫友好相處的畫麵,倒是覺得自個兒之前的考慮有些欠妥的,孩子總歸是需要玩伴的,總不能等到了八九歲,再讓他學著去跟同齡人交往。


    兩個小孩子說著說著,就說到了玩具上,整個大靖朝,大概都沒有比魏遠玩具更多的、更新奇的了。


    發條玩具小皇孫是有的,而且還是頂貴頂好的一套,但是什麽滑滑梯、積木、攀爬架、搖搖馬、毽子、沙包……這些就是聽都沒聽說過的東西了。


    作為太子嫡長子,曹昐學的東西要比同齡人全麵的多,但是玩的東西可就太少了,不光是跟魏遠這種開了外掛的沒得比,就算是跟普通的官宦子弟,也比不了。


    除了益智類的玩具,還有那一套發條玩具之外,小傢夥能玩的隻有東宮的一座鞦韆,而且還不能是自個兒坐上去玩兒,隻能是由人抱著。


    也是可憐。


    太子起先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一直到倆小的在滑滑梯上排隊尖叫滑行,看的有趣的同時,心裏頭也有些悵然若失。


    這大概才是普通小孩應該有的樣子吧。


    作為太子,他知道如何培養一個繼承人更好,但是作為一個父親,他也不想讓孩子小小年紀就失去童真,不過才三歲的小娃娃,因為嫡長子的身份,已經背負了很多了,日後隻會越來越多。


    再想想曾經在魏大人那裏看到過的畫冊,突然覺得他這個父親做的也不怎麽樣,把父皇養孩子的經驗生搬硬套過來,未必就是最好的。


    昐哥兒跟當初的他不一樣,中宮無子,父皇必須要盡快確定下來繼承人,盡早的把每一個孩子的路都安排好,都安排的不一樣,這樣才能避免日後起衝突。


    但是昐哥兒是嫡長子,論嫡論長都占了首位,日後要走什麽路,可以說是生來就已經註定了的,將來要背負那樣的重擔,小的時候真不能過於苛責了。


    還是像魏大人這般,提早教養孩子的同時,也並不妨礙孩子有一個充滿童趣的兒時。


    進了魏府,還沒跟魏大人聊幾句呢,太子就已經受益良多了。


    正打算好好交流一番育兒經驗的太子,猝不及防就被驚到了。


    “從安南國帶過來的稻種,真有你說的那麽好嗎?”


    抗旱不說,產量還大,幾乎超出了現有稻種產量的四分之一,可別小看了這四分之一,全國種水稻的地方那麽多,如果能將其普及,多出來的糧食不知能養活多少人。


    “根據他們幾個在安南國的查訪,確實是如此,但是作物都有各自的習性,能夠適應的氣候和溫度不同,稻種還沒有在大靖朝種過,因此並不能確定,在大靖朝是不是還能保持有這樣的特性,這事兒下官已經著人安排下去了,特意從安南國帶迴來的農人,這稻種能不能有用,明年試一試就知道了,下官也是想著先把這事兒在您這兒報備一下。”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