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一副好相貌,就算是沒有魏達,由小妹一直撫養著這孩子,怕是長大了以後,也會引起懷疑。
畢竟這相貌上的差距太大了。
小妹在李家,不管是跟男兒比,還是跟姑娘比,那都是墊底的。
反觀這魏時,跟男兒比,俊秀非凡,風度翩翩,跟姑娘比,竟也不失精緻,精緻之外,又帶著一股子英氣。
不得不讓人嘆一句,好相貌。
這樣的兩幅相貌,說是母子,實在是有些違和,雖然不排除‘歹竹出好筍’的可能性,但這可能性畢竟是太低了。
“那晚輩就先迴前院了,免得大舅舅多等。”
魏時一刻都不想多待,站在這兒,就跟個耍猴的一樣,讓人瞧、讓人看,實在是不自在。
——
魏時一走,李家的廳堂裏就熱鬧了,你一句我一句,喧鬧程度跟市集沒什麽差別。
“模樣是好模樣,可就是底子太薄了,魏家能有多少積蓄,二房分到的本來就少,魏時作為庶子,又頂多隻能分到二房的三成,咱們家姑奶奶是什麽脾氣性格,那三層能拿到一半就算是不錯的了。”
說話的是李三夫人,庶女尚且能嫁到富貴人家,她嫡親的女兒憑什麽嫁給一個庶子。
就算是前程好,可有那麽個姑奶奶做婆婆,日子且有的熬呢。
再說了,李家的女兒從來都是嬌養大的,嫁給魏時,雖然可以吃喝不愁,但養尊處優的日子未必維持得下去,總不能跟那位姑奶奶似的,把嫁妝拿出來維持體麵吧。
“我倒覺得還好,書讀得好,等日後做了官,哪還在乎那些個銀錢。”
李六夫人持相反的意見,李家的庫房是從前朝就積累下來的,實際上,做官,尤其是往高了做官,是很難富貴的,最起碼很難像李家一樣這麽富貴。
但是人家清貴呀,走出去都讓人高看一眼,隻要位高權重,管你富不富貴,日子照樣過得好,出去也處處得人恭維。
不像她們李家,富貴著實是富貴了,可祖上傳下來的富貴又能維持多久呢,子孫跟散財童子似的,拿不出錢來就維持不了體麵。
這日子她可算是過夠了,萬不能讓她女兒也過下去,還不如找個有前程的,哪怕衣食上不如往日富貴,可心裏頭是踏實的,也是有奔頭的。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麽多個女人聚在一塊兒,各有各的心思,真要是搭台子唱戲了,那指定是一場大戲。
魏時是不知道這些娘子軍們在背後議論什麽,對他來說,初來京城,是不得不到李家來拜訪一趟,但是往後,他絕對會離這地方遠點,能不來就不來。
不過,眼下還是要用頓午膳才能走。
到了地方,除了大舅舅之外,一塊用膳的還有大舅舅的兩個兒子,跟他年紀相仿,算是大舅舅的兩個幼子。
李家也是書香世家,甭管男的,還是女的,打小就要讀書,這兩個人也不例外。
隻不過同樣的年紀,魏時都已經中舉了,這倆人還是白身呢,今年參加了縣試,沒過。
“跟你們表弟好好學學,人家都已經是解元了,你們倆還一點兒功名都沒有,丟人不丟人。”李子成近乎咬牙切齒的道。
魏仁的兒子,都能長成這樣,他的兒子這麽多,反倒是個個都不頂用,上哪兒說理去。
兩個人一聲不吭,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不過對著魏時,感官就複雜多了。
既羨慕,又有些埋怨,更多的是無所適從。
別看大家都是讀書人,可讀書人也有讀書人自己的圈子,這些圈子是不同的。
書讀的好的,跟書讀的差的,這兩邊兒基本上就可以分成兩個圈子,各自跟各自圈子裏的人玩兒。
這倆兄弟平時就很少能夠接觸到讀書好的同窗,尤其魏時跟他們已經不是一個階層的了,書讀得最好的同窗,如今也不過是考取了秀才而已。
他們這個表弟,卻已經是舉人了。
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同齡人,這兄弟倆自然是有些不能適應,不過當著父親,全都老實的跟鵪鶉一樣,再怎麽無所適從,也不敢表露一二。
隻把自己當成木頭人,免得被教訓。
一個心情複雜的,兩個把自己當成是木頭人的,再加上魏時,這頓飯大概四個人都沒吃出滋味來。
魏時走出李府大門的時候,步子都肉眼可見的變得輕快了。
往李府走了這麽一遭,他算是知道李家為什麽慢慢敗落了。
光是他今日見的這些人,衣著光鮮亮麗,不管是做主子的,還是做下人,都好像比旁人家裏要體麵幾分。
那滿屋子的女眷,打扮上更是各個爭奇鬥豔,不像是在家裏頭,倒像是去參加個什麽重大的宴會,非得把壓箱底兒的首飾都給帶上才成。
李家父子呢,做父親的,態度嚴苛,用膳的時候光顧著數落了,可既沒有檢查兒子的功課,也沒有安排他們學習的時間,甚至都不曾過問。
做兒子的,麵對父親連聲都不敢吭,脊背都是彎的。
第38章 國慶節快樂(三更合一)
白姨娘雖然沒有管過家,可在柳州城的時候,她自己住的那處院子,是歸她自個兒管的,也算是有些經驗了。
再加上從柳州城那邊帶過來的下人,大多也都是她原來那處院子的,都是用熟了的人。
</br>
畢竟這相貌上的差距太大了。
小妹在李家,不管是跟男兒比,還是跟姑娘比,那都是墊底的。
反觀這魏時,跟男兒比,俊秀非凡,風度翩翩,跟姑娘比,竟也不失精緻,精緻之外,又帶著一股子英氣。
不得不讓人嘆一句,好相貌。
這樣的兩幅相貌,說是母子,實在是有些違和,雖然不排除‘歹竹出好筍’的可能性,但這可能性畢竟是太低了。
“那晚輩就先迴前院了,免得大舅舅多等。”
魏時一刻都不想多待,站在這兒,就跟個耍猴的一樣,讓人瞧、讓人看,實在是不自在。
——
魏時一走,李家的廳堂裏就熱鬧了,你一句我一句,喧鬧程度跟市集沒什麽差別。
“模樣是好模樣,可就是底子太薄了,魏家能有多少積蓄,二房分到的本來就少,魏時作為庶子,又頂多隻能分到二房的三成,咱們家姑奶奶是什麽脾氣性格,那三層能拿到一半就算是不錯的了。”
說話的是李三夫人,庶女尚且能嫁到富貴人家,她嫡親的女兒憑什麽嫁給一個庶子。
就算是前程好,可有那麽個姑奶奶做婆婆,日子且有的熬呢。
再說了,李家的女兒從來都是嬌養大的,嫁給魏時,雖然可以吃喝不愁,但養尊處優的日子未必維持得下去,總不能跟那位姑奶奶似的,把嫁妝拿出來維持體麵吧。
“我倒覺得還好,書讀得好,等日後做了官,哪還在乎那些個銀錢。”
李六夫人持相反的意見,李家的庫房是從前朝就積累下來的,實際上,做官,尤其是往高了做官,是很難富貴的,最起碼很難像李家一樣這麽富貴。
但是人家清貴呀,走出去都讓人高看一眼,隻要位高權重,管你富不富貴,日子照樣過得好,出去也處處得人恭維。
不像她們李家,富貴著實是富貴了,可祖上傳下來的富貴又能維持多久呢,子孫跟散財童子似的,拿不出錢來就維持不了體麵。
這日子她可算是過夠了,萬不能讓她女兒也過下去,還不如找個有前程的,哪怕衣食上不如往日富貴,可心裏頭是踏實的,也是有奔頭的。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麽多個女人聚在一塊兒,各有各的心思,真要是搭台子唱戲了,那指定是一場大戲。
魏時是不知道這些娘子軍們在背後議論什麽,對他來說,初來京城,是不得不到李家來拜訪一趟,但是往後,他絕對會離這地方遠點,能不來就不來。
不過,眼下還是要用頓午膳才能走。
到了地方,除了大舅舅之外,一塊用膳的還有大舅舅的兩個兒子,跟他年紀相仿,算是大舅舅的兩個幼子。
李家也是書香世家,甭管男的,還是女的,打小就要讀書,這兩個人也不例外。
隻不過同樣的年紀,魏時都已經中舉了,這倆人還是白身呢,今年參加了縣試,沒過。
“跟你們表弟好好學學,人家都已經是解元了,你們倆還一點兒功名都沒有,丟人不丟人。”李子成近乎咬牙切齒的道。
魏仁的兒子,都能長成這樣,他的兒子這麽多,反倒是個個都不頂用,上哪兒說理去。
兩個人一聲不吭,盡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不過對著魏時,感官就複雜多了。
既羨慕,又有些埋怨,更多的是無所適從。
別看大家都是讀書人,可讀書人也有讀書人自己的圈子,這些圈子是不同的。
書讀的好的,跟書讀的差的,這兩邊兒基本上就可以分成兩個圈子,各自跟各自圈子裏的人玩兒。
這倆兄弟平時就很少能夠接觸到讀書好的同窗,尤其魏時跟他們已經不是一個階層的了,書讀得最好的同窗,如今也不過是考取了秀才而已。
他們這個表弟,卻已經是舉人了。
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同齡人,這兄弟倆自然是有些不能適應,不過當著父親,全都老實的跟鵪鶉一樣,再怎麽無所適從,也不敢表露一二。
隻把自己當成木頭人,免得被教訓。
一個心情複雜的,兩個把自己當成是木頭人的,再加上魏時,這頓飯大概四個人都沒吃出滋味來。
魏時走出李府大門的時候,步子都肉眼可見的變得輕快了。
往李府走了這麽一遭,他算是知道李家為什麽慢慢敗落了。
光是他今日見的這些人,衣著光鮮亮麗,不管是做主子的,還是做下人,都好像比旁人家裏要體麵幾分。
那滿屋子的女眷,打扮上更是各個爭奇鬥豔,不像是在家裏頭,倒像是去參加個什麽重大的宴會,非得把壓箱底兒的首飾都給帶上才成。
李家父子呢,做父親的,態度嚴苛,用膳的時候光顧著數落了,可既沒有檢查兒子的功課,也沒有安排他們學習的時間,甚至都不曾過問。
做兒子的,麵對父親連聲都不敢吭,脊背都是彎的。
第38章 國慶節快樂(三更合一)
白姨娘雖然沒有管過家,可在柳州城的時候,她自己住的那處院子,是歸她自個兒管的,也算是有些經驗了。
再加上從柳州城那邊帶過來的下人,大多也都是她原來那處院子的,都是用熟了的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