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過是地界更大了點兒,倒是也沒有手忙腳亂。


    最起碼,魏時迴來的時候,一切都井井有條,行李和人員都已經安排好了,院子早先就是已經打掃好的,如今再做打掃,也不費什麽事兒。


    “多虧了你大伯母,剛上手管家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麽,臨行前她專門囑咐過我,這才沒出什麽亂子。”白姨娘滿心歡喜的道。


    她就怕跟著兒子到京城,沒幫上什麽忙不說,反倒是添了亂子。


    好在,這最容易出岔子的頭一天,已經是穩穩噹噹的‘渡’過來了。


    “是要好好感謝大伯母,不過那也得是姨娘您這個學生虛心好學、聰慧靈敏、一點就透,才能把這些本事都學到,一點亂子都不出。”魏時贊道。


    其實他真覺得姨娘已經很厲害了,一手好的繡活,那麽多年都沒有放下過,而且在很多花樣上推陳出新。


    雖然不會畫畫,可圖案已經在腦子裏了,不斷的琢磨出新的花樣來,繡出更精緻更美觀的繡品。


    在管家這事兒上,那就更不用說了,一開始管理自己住的小院子都有些不敢上手,但是磕磕絆絆,在大伯母的幫襯下,也把事情做好了。


    而且就像今日一樣,姨娘做事情都是盡可能的做到最好,這種追求盡善盡美的性格,固然顯得有些執拗,但是從另一方麵看,也是負責任的體現。


    總要好過父親,不管是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都負不起責任來要強。


    大概是因為有上輩子的記憶,所以魏時才能這麽冷靜克製的去評價自己的父親,有對比,才有傷害嘛。


    魏時在到京城的第二日,來不及休整,便直接帶著大伯的書信去了沈府。


    沈舟沈大人,是跟大伯同年的榜眼,如今已經是工部正三品的右侍郎了。


    升官能升得這麽快,固然有一部分家世的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因為功績。


    這位沈大人,據說是在考中進士後的第四年,便進了工部,多次參與治水建堤,功績是實打實的,所以才能做到如今的位置。


    有真本事的人,總是讓人敬重的。


    魏時雖然未曾見過大伯這位舊時的好友,不過已經仰慕許久。


    沈宅跟魏時昨天去過的李宅比起來,可以說是相當簡樸,麵積也就是李宅的三分之一,裏麵的裝飾就更不用說了,李宅瞧著便讓人覺得富貴,沈宅則是讓人覺得雅致。


    要知道沈家的底蘊可一點兒都不比李家差。


    而如今,沈家仍舊是蒸蒸日上,除了有沈舟這個正三品的工部右侍郎之外,還有個正二品的戶部尚書。


    雖然依著年齡快要致仕了,可後邊沈舟能頂的上來,沈家子弟據說也都是好學上進之人。


    把金玉掛在衣服上,並非顯貴,真正的顯貴應該是能夠立得起來。


    魏時不是個喜歡悶聲發大財的人,不過把庫房裏頭的好東西盡可能的擺放出來,這跟大金鍊子掛滿身有什麽區別,既不好看,也拉低了自身的氣質。


    沈家的規矩是極好的,不光是比李家好出來,跟魏家比,那也有著明顯的區別。


    這才是能夠體現底蘊的地方。


    世家大族,連下人都是從小培養的,不是從外麵買來的,也就是所謂的家生子。


    而家中的規矩,那也是經過一代一代人不斷完善定下來的,這些東西不可能外傳,頂多也就是由出嫁女帶到夫家去。


    不過很可惜,哪怕是休沐日,沈大人也沒有在家。


    “我家老爺出京去了,今兒是迴不來了,他囑咐過小的,您要是來見他的話,就明天中午過來,他明天中午一定從衙門裏趕迴來。”


    似乎是怕魏時誤會,這人又趕著多解釋了幾句,“您也知道,我家老爺在工部做事,他向來是喜歡親力親為,經常出去勘查工事,休沐日一般都不在家呆著。”


    得,還是個喜歡下基1層的,魏時很是敬佩這樣的官員,不過,原本他是打算明天就去國子監報導的,這樣看來隻能是再多等一天了。


    雖然沒見到想見的人,不過魏時是也不是空著手走的,是帶了功課走的。


    這麵還沒見著呢,任務就已經先布置下了,魏時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大概沈大人是受了大伯所託吧,要在京城看顧他的功課,免得他沒人管了,會有所懈怠。


    沈大人布置的功課是一篇策問,而且是治水方麵的策問,關於黃河的治理。


    果然,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困擾大家的自然災害卻是沒有改變的。


    黃河最大的問題就是連年潰決,導致海口淤塞,漕運方麵也受到了影響,一部分良田也被河流掩埋。


    如今大靖朝國泰民安,黃河潰決影響不到整個國家,但是對兩岸的百姓來說,這影響可不是一星半點兒的了。


    本朝採用的一直都是築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方式來治理河道,而且已經初見成效,淮河、運河這兩條河道就已經得到了治理。


    不過黃河的治理要更困難,工程也更為浩大。


    魏時還真沒研究過治水的問題,一來是他沒有時間,二來這也並非是他亟待要解決的問題,不管是柳州城,還是燕縣,都沒有水患。


    至於上輩子,他就沒接觸過這些,家鄉沒患過水災,他所學的專業也跟治水八竿子都打不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長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邈邈一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邈邈一黍並收藏庶長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