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傳教義開始,咱們呢,也該出去走走看看,多開拓眼界。倘若別人有好的,不妨先拿來,再根據實際慢慢改良,也未為不可。”
想起晚清的洋務運動,想到那些公派流洋的學子,容與決定試用拿來主義,“咱們不能太故步自封,是時候放眼看世界。想想那些荷蘭人渡海而來,所為的不過一個利字。這麽大一個國家,物產富饒,遲早會有人惦記。內部要安定,外頭也得防患於未然。”
他洋洋灑灑的說,沈徽心裏讚許,眼睛裏全都是笑,卻不說話歪頭看了他半天,直把容與弄得十分茫然,握了他的手問,“怎麽了?”
“我是瞧你氣色好,看來心情也不錯。”其實他很驚喜容與肯出謀劃策,聽其言談,他更肯定,容與心裏還惦念著安邦治國,那就是仍有放不下的責任。
他了解他,林容與從不會推卸責任,雖談不上有野心,卻有著很實在的理想抱負。可惜前陣子被諸多瑣事鬧得身心疲憊,整個人都有些懨懨的。縱使百般討好照顧,也不曾讓他真正開懷,想不到見了個洋人,相談一會兒罷了,居然再度神采熠熠生輝起來。
迴想那個叫喬治的夷人,模樣倒也稱得上英俊,年輕斯文,彬彬有禮,可他看容與時眼中流露的驚豔,委實讓人生厭!
暫且按下懊惱,沈徽和悅的說,“本來想教你養身子,倒操心起這些了。你說的有道理,迴頭細細擬個折子,交內閣議一議,原說水師學堂要負責研製咱們自己的紅衣大炮,也是時候從中挑選點合用的人才。”
這正和容與心意,可見彼此是想到一起去了,心下輕鬆,他也就沒留意沈徽那點子不悅,“你也差不多該迴鑾了,這都出來近一個月,小心迴頭再要避暑找不著借口。”
沈徽仰頭笑起來,其實是被他的好心情感染,半晌才觀察著他的神色,輕聲說,“這陣子覺得膝蓋好些了沒?我怕你迴京不痛快,要不,你在這兒再住些日子?”
“哪兒來那麽多不痛快,好好的,你在哪兒我就在哪兒。”容與沒說謊,至少目前還是這樣想,頓了頓,他試探著問,“迴頭真派人出洋,我跟著一起如何?正好替你看看,外麵的世界什麽樣。”
沈徽登時眉頭一皺,“不行!萬裏迢迢,萬一出什麽事呢,外夷的地方有那麽多可看?語言又不通。是你常說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不能放你去那麽遠的地方。”
他有點負氣,想著剛才還說自己在哪他就在哪,原來都是哄人的話
,鬱結的不安又湧上來——或許容與還是厭煩了,其實也難免,他為人風雅溫潤,除卻那些自命清高的,朝野上下不少人都願意與他交好,他有朋友、有本事、心胸開闊、眼界不俗,想要出去走走看看再合情合理不過。
連王玥那廝都不止一次冒著惹怒他的危險,暗示說什麽願與林公一道巡邊、巡海防,林公親自主持水師學堂,如今已是蓬勃興旺,兵部擬大舉選拔人才,也請林公一並掌掌眼……
這會子真放他出去,何愁不混得風生水起。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才定要強留他在身邊。
可自覺了,反省了,不代表就能改正,沈徽不同意,甚至口不擇言起來,“別以為洋人是什麽好東西,也就皮膚白些罷了,小白臉似的,看你那眼神兒就不對。鼓吹什麽異端邪說,朕早晚禁了他們傳道……”
話還沒說完,容與已默然把手從他掌心抽了出來,一臉不悅,像是帶著些怒氣,蹙眉看著他。
“你……你別生氣,”沈徽慌了一慌,忙陪著小心找補,“我不是說你怎樣……”
一陣手忙腳亂的,想去握容與,卻見他雙眸如寒星,清清冷冷,那手頓時僵在半空,遲疑著沒敢下落,“我真不是說你,你別多心……”
容與板著臉,直勾勾看了他一刻,忽地輕笑了下,揚臉問他,“你當我什麽人都能就和的?”
那似嗔非嗔的模樣,看得人心下滿是活潑潑的雀躍,沈徽忙不迭點頭,“我知道,我知道,你看得上自然隻有我一個,是我說錯話了,你別在意。”
這迴可算敢去握容與的手了,他笑道,“這麽著,我都聽你的,明日就迴宮,咱們先把今兒說的話落實,等安排妥當再議你出門的事。”
翌日皇帝果然擺駕迴鑾,入禁中第一件事,就召來太子的老師楚鐸前來問其課業,得知沈宇在東宮思過態度誠懇,楚鐸又為其說了不少好話,沈徽麵色稍霽,但依然沒有召見太子之意。
倒是隔了幾日,貴妃難得的前來求見,頗為情真意切地,替自己養了幾年的太子求一份恩典。
沈徽不置可否,容與也沒再多問,誰知到了晚間,他在房中才洗漱完,卻見禦前服侍的人跌跌撞撞跑來,臉色煞白聲音發抖的說道,“請廠公快去瞧瞧,萬歲爺暈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囉嗦一句,天寶十年高仙芝在哈薩克斯坦一帶兵敗,對於盛唐舉國上下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曆史教科書也不怎麽提,局部小戰
爭而已,敗了就敗了。但這場戰爭是曆史轉折點,牽扯出一連串的事件,直接影響包括胡人對大唐政權不服,幾年後有了安史之亂,連帶整個國運都開始走下坡。
而這場戰役在世界史上影響不小,很多世界史的書上都會提及,包括高麾下的工匠將造紙經由中亞傳入歐洲,產生的是劃時代的影響.
第127章侍疾
沈徽毫無征兆的暈倒在寢殿,嚇傻了一眾乾清宮宮人。
容與倒還鎮定,趁著太醫趕來診治前,先測了他的脈搏,心髒跳動是比正常要快些,然而沉穩有規律,並沒有太大異狀。
他心裏踏實些,也不知沈徽是迴宮後太疲憊,還是為什麽事動了氣,詢問服侍的人,都說萬歲爺不曾動怒,且晚膳隻用了點紫米粥並一個羊眼包子,還沒用完就說胸口悶,正更衣著忽然就暈了過去。
皇帝說病就病,眼下人昏迷著,因為出了不少虛汗,臉色不大好看。容與剛為他仔細擦拭完,太醫便已匆忙趕至,檢視之後的結果似乎沒什麽大礙,又或者說不清具體什麽妨礙,老院判隻得先開了方子,一臉誠惶誠恐地退了下去。
見沈徽昏沉沉的,容與少不得要親身照顧。到了二更天,沈徽方自昏迷中醒轉,看見容與坐在床邊,衣不解帶的望著自己,心裏不知為什麽抽緊了一疼,“我沒事……不過是有些心悸罷了……你快去歇著。”
容與尚算冷靜,做過醫生的人,麵對病人自然懂得克製情緒,可眼前的人分明又不同,那是和自己肌膚相親,情感相係的人,強壓下擔憂焦慮,他問,“當時心口劇痛,是不是有種瀕死的感覺?”
沈徽含混地點點頭,目光不甚清明,“大概是吧,就像喘不上氣來似的……”
他有氣無力,連話音兒都發虛,容與忙吩咐內侍把一直溫著的藥端來,再扶他做起身靠在迎枕上,一勺一勺的喂給他吃。
吃到後來,沈徽的臉色好了許多,卻開始皺眉搖頭,躲避著湯匙,隻嫌那藥苦。
“不吃了,”瞥見碗底沉澱的藥渣,他撒嬌似的咕噥,“嘴裏本來就沒味道,吃得人心裏都是苦的。”
一代帝王這麽沒出息,連喝個藥都會耍賴,不過這也就是當著他的麵,才肯流露的小情態吧。低頭看看那碗藥,須知精華都在底下藏著,容與自不肯讓他得逞,執著地將勺子舉到他嘴邊,可無論如何就是撬不開那兩瓣薄唇。
看著沈徽倔強的模樣,容與心裏好
笑,也沒說什麽,端起碗自己喝了一大口,之後掰過沈徽的臉,毫不猶豫地吻了上去。
沈徽雙眸瞪大,驚詫的看著他,奈何距離太近也瞧不清他的表情,反而基於慣性,不自覺張開了雙唇,那苦得發澀的藥汁就這樣緩緩地被渡進口中,逼不得已,也隻得咽了下去。
喂完藥,容與隨意抹了抹嘴,“是有點苦,不過還能忍,一鼓作氣再來一口。”
沈徽無奈的笑了下,他再矯情,也不忍心連累愛人一起吃苦,何況容與性子拗起來,那是連他都拗不過的,於是老老實實把剩下的藥全部喝光。
等沈徽痛快地一仰而盡,容與這才從旁拿出早就預備好的蜜餞,選了一顆沈徽喜歡的嘉應子,塞到他嘴裏。
一麵又放下迎枕,讓他躺平,“好好睡一覺,我在這裏陪你。”
他說陪,其實是在地上鋪了被褥,沈徽見狀哪裏肯依,容與卻自有道理,“平常都是我在裏頭,現下你不方便挪動,我在這兒睡一晚也沒什麽,你但凡不舒服就隻管叫我。”
沈徽微微一歎,感激的衝他笑笑,沒再堅持。倆人各自安睡,待第二天醒來,沈徽依然說渾身無力,稍稍坐起來些,就嚷著頭昏。這日隻好先輟朝,臣工們得知聖躬違和的消息,問安侍疾者不斷,卻都被容與吩咐宮人們擋在了殿外。
不過後宮貴人是攔不住的,貴妃大清早就趕了過來,可惜“夫妻”間本沒有什麽感情,當此局麵更是彼此都覺得生疏。
因見容與侍立在旁,貴妃含笑道了聲辛苦,“有廠臣在皇上身邊,本宮就放心多了。萬歲爺這些年為政務所累,身子骨是有些弱了,廠臣一心為主,就替本宮多照應些,本宮這心裏頭也正感激呢。”
容與欠身應是,淡淡客套兩句,“娘娘言重,服侍萬歲爺是臣的本分,不敢提辛苦二字。”
貴妃笑著點點頭,又切切叮囑兩句,這才扶著侍女的手搖曳著去了。
舉步踏出乾清宮,站在紅牆琉璃瓦的世界裏,滿眼都是赫赫威儀,貴妃心裏忽地生出一陣惘然,想不到皇帝也會有纏綿病榻的一天,莫非他真的老了?算算也不過才而立之年。可話說迴來,沈徽變老,又或者死,其實與她有什麽相幹?說到底,這錦繡榮華堆出來的天地,無論是苦是甜,始終都隻是她一個人在裏麵煎熬而已。
沈徽這一病,委實遷延了幾天。連日來容與把經內閣票擬的折子統統搬到外殿,借著沈徽睡著的功夫一一批複。聖躬
違和,惹得朝野關注,光是請安折子都比往常多了一倍不止,每每批完已是深夜時分。
這日處理畢奏疏,他起身正要去看夜間的藥,忽見外頭上夜的內侍進來迴稟,“太子殿下在外求見呢,說是要為萬歲爺侍疾。”
看看牆上的自鳴鍾,已接近午夜時分,容與問,“他怎麽來了?皇上才剛有召見太子麽?”
內侍搖頭,“早起娘娘過來的時候,似乎問過一句,要不要讓殿下過來侍奉。皇上當時沒吭聲,”突兀地,他壓低了聲音,好像在說了不得的秘聞,“八成是聽說了吳王殿下啟程上京的消息,這頭就有些耐不住了。”
容與聽得一頭霧水,“吳王上京?怎麽早前一點消息都沒有,連折子都沒見一封?”
內侍心裏清楚,揣摩著他的表情,謹慎作答,“是萬歲爺密令,大前天晚上著人八百裏加急發往吳地。這會子吳王怕是已行出應天府地界兒了。”
大前天,那是沈徽發病的第二日,容與迴想自己曾去司禮監處理了幾樁必要公務,難道他離開的一會兒功夫,沈徽就命人做了這件事?不是一直渾身無力腦袋昏沉,這麽說來又都是裝的不成?
沈徽擅長做戲,這他早就知道,若說借口生病,其實內裏藏著詭計也不出奇,再聯想自己曾為他把脈,那心律整齊得很,沒有一點心髒病的跡象。看來事有些蹊蹺,隻是事到如今,不管沈徽打什麽主意,他都不得不配合著演下去。
內侍看他徑自出神,不免催促著問,“廠公,太子爺……如今還在外頭候著呢,要不要小的去請旨?”
“不必,我去就好。”容與往內殿走,一壁吩咐,“你告訴殿下,稍安勿躁,皇上這會兒正睡著,等醒了自會傳召。”
他這麽篤定,結果也不出意料。沈徽不過略猶豫了一下,就點頭答應了。
容與方要去傳旨,卻見沈徽指了指內間的紫檀屏風,“你在那後頭待一會兒,等他走了,咱們再說話兒。”
容與當即明白他的意思,想是有些話,沈徽成心要讓自己也聽一聽。
依言轉去屏風後,半晌聽見沈宇進來,先請安問好,那聲音好似怯怯的,和往日不同,倒有點像是不敢麵對沈徽似的。
容與看不見,其實此刻,太子的目光也有點閃躲,他是真心發怯,也是真心抵觸,不忍亦不願去看床榻上帶著病容的父親。
那是他心目中英明神武的君父,高不可攀所向披靡,
可突然間發生的事,打得他猝不及防,也讓他漸漸明白,原來父親也會病,也會累,也會老,甚至也可能會死。
這個發現令他驚恐,忍不住渾身起栗。若說古往今來,多少儲君隻怕都在暗地裏翹首期盼,盼著現任君主早點駕鶴西去,根本無關乎那人是否給予了自己生命。可他沒有,他從心底渴望父親一直活下去,似乎隻有這樣,父子之間的緣分才可以多留一段時日,或許還會在不知不覺間,歲月沉澱裏,令父親對他傾注出更多的一線關注。
這廂問過安,沈宇遲疑著不敢坐,垂手站在腳踏邊,平日裏百般機靈的人,此刻麵對生病的父親,卻是由衷的無言以對。
沈徽看他一眼,又指了指迎枕,“扶朕起來。”
沈宇得了吩咐,連忙依言照辦,他不慣做伺候人的活兒,又沒大和父親如此親近,一時顯得笨手笨腳,待調整好迎枕,他便羞愧的垂頭,望著地下不出聲。
沈徽倒沒在意這個,喘息片刻,微微笑道,“過來坐罷。”
他朝那呆愣愣的人招手,沈宇遲登了下,隻在腳踏上跪坐下來,還沒等坐穩,沈徽的手已撫上他的頭,輕輕地,一下下,滿懷著久違的疼惜。
沈宇一動不敢動,直忍得脖子都僵了,腦子裏飛快迴想著,父親何曾這樣溫柔愛撫過他。抬起頭,他眼裏閃著點點星光,“父皇……”
這一聲輕喚,聽上去倒像是嗚咽,他覺得更加羞慚,低著眉不敢去看沈徽,良久訥訥地問,“父皇好些了麽,兒臣很擔心您。可到底是來晚了……”
“不晚,”沈徽輕聲一笑,“來了便好,太子是個有心的人。”
“父皇……”沈宇舔唇,
想起晚清的洋務運動,想到那些公派流洋的學子,容與決定試用拿來主義,“咱們不能太故步自封,是時候放眼看世界。想想那些荷蘭人渡海而來,所為的不過一個利字。這麽大一個國家,物產富饒,遲早會有人惦記。內部要安定,外頭也得防患於未然。”
他洋洋灑灑的說,沈徽心裏讚許,眼睛裏全都是笑,卻不說話歪頭看了他半天,直把容與弄得十分茫然,握了他的手問,“怎麽了?”
“我是瞧你氣色好,看來心情也不錯。”其實他很驚喜容與肯出謀劃策,聽其言談,他更肯定,容與心裏還惦念著安邦治國,那就是仍有放不下的責任。
他了解他,林容與從不會推卸責任,雖談不上有野心,卻有著很實在的理想抱負。可惜前陣子被諸多瑣事鬧得身心疲憊,整個人都有些懨懨的。縱使百般討好照顧,也不曾讓他真正開懷,想不到見了個洋人,相談一會兒罷了,居然再度神采熠熠生輝起來。
迴想那個叫喬治的夷人,模樣倒也稱得上英俊,年輕斯文,彬彬有禮,可他看容與時眼中流露的驚豔,委實讓人生厭!
暫且按下懊惱,沈徽和悅的說,“本來想教你養身子,倒操心起這些了。你說的有道理,迴頭細細擬個折子,交內閣議一議,原說水師學堂要負責研製咱們自己的紅衣大炮,也是時候從中挑選點合用的人才。”
這正和容與心意,可見彼此是想到一起去了,心下輕鬆,他也就沒留意沈徽那點子不悅,“你也差不多該迴鑾了,這都出來近一個月,小心迴頭再要避暑找不著借口。”
沈徽仰頭笑起來,其實是被他的好心情感染,半晌才觀察著他的神色,輕聲說,“這陣子覺得膝蓋好些了沒?我怕你迴京不痛快,要不,你在這兒再住些日子?”
“哪兒來那麽多不痛快,好好的,你在哪兒我就在哪兒。”容與沒說謊,至少目前還是這樣想,頓了頓,他試探著問,“迴頭真派人出洋,我跟著一起如何?正好替你看看,外麵的世界什麽樣。”
沈徽登時眉頭一皺,“不行!萬裏迢迢,萬一出什麽事呢,外夷的地方有那麽多可看?語言又不通。是你常說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不能放你去那麽遠的地方。”
他有點負氣,想著剛才還說自己在哪他就在哪,原來都是哄人的話
,鬱結的不安又湧上來——或許容與還是厭煩了,其實也難免,他為人風雅溫潤,除卻那些自命清高的,朝野上下不少人都願意與他交好,他有朋友、有本事、心胸開闊、眼界不俗,想要出去走走看看再合情合理不過。
連王玥那廝都不止一次冒著惹怒他的危險,暗示說什麽願與林公一道巡邊、巡海防,林公親自主持水師學堂,如今已是蓬勃興旺,兵部擬大舉選拔人才,也請林公一並掌掌眼……
這會子真放他出去,何愁不混得風生水起。不過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才定要強留他在身邊。
可自覺了,反省了,不代表就能改正,沈徽不同意,甚至口不擇言起來,“別以為洋人是什麽好東西,也就皮膚白些罷了,小白臉似的,看你那眼神兒就不對。鼓吹什麽異端邪說,朕早晚禁了他們傳道……”
話還沒說完,容與已默然把手從他掌心抽了出來,一臉不悅,像是帶著些怒氣,蹙眉看著他。
“你……你別生氣,”沈徽慌了一慌,忙陪著小心找補,“我不是說你怎樣……”
一陣手忙腳亂的,想去握容與,卻見他雙眸如寒星,清清冷冷,那手頓時僵在半空,遲疑著沒敢下落,“我真不是說你,你別多心……”
容與板著臉,直勾勾看了他一刻,忽地輕笑了下,揚臉問他,“你當我什麽人都能就和的?”
那似嗔非嗔的模樣,看得人心下滿是活潑潑的雀躍,沈徽忙不迭點頭,“我知道,我知道,你看得上自然隻有我一個,是我說錯話了,你別在意。”
這迴可算敢去握容與的手了,他笑道,“這麽著,我都聽你的,明日就迴宮,咱們先把今兒說的話落實,等安排妥當再議你出門的事。”
翌日皇帝果然擺駕迴鑾,入禁中第一件事,就召來太子的老師楚鐸前來問其課業,得知沈宇在東宮思過態度誠懇,楚鐸又為其說了不少好話,沈徽麵色稍霽,但依然沒有召見太子之意。
倒是隔了幾日,貴妃難得的前來求見,頗為情真意切地,替自己養了幾年的太子求一份恩典。
沈徽不置可否,容與也沒再多問,誰知到了晚間,他在房中才洗漱完,卻見禦前服侍的人跌跌撞撞跑來,臉色煞白聲音發抖的說道,“請廠公快去瞧瞧,萬歲爺暈過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囉嗦一句,天寶十年高仙芝在哈薩克斯坦一帶兵敗,對於盛唐舉國上下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曆史教科書也不怎麽提,局部小戰
爭而已,敗了就敗了。但這場戰爭是曆史轉折點,牽扯出一連串的事件,直接影響包括胡人對大唐政權不服,幾年後有了安史之亂,連帶整個國運都開始走下坡。
而這場戰役在世界史上影響不小,很多世界史的書上都會提及,包括高麾下的工匠將造紙經由中亞傳入歐洲,產生的是劃時代的影響.
第127章侍疾
沈徽毫無征兆的暈倒在寢殿,嚇傻了一眾乾清宮宮人。
容與倒還鎮定,趁著太醫趕來診治前,先測了他的脈搏,心髒跳動是比正常要快些,然而沉穩有規律,並沒有太大異狀。
他心裏踏實些,也不知沈徽是迴宮後太疲憊,還是為什麽事動了氣,詢問服侍的人,都說萬歲爺不曾動怒,且晚膳隻用了點紫米粥並一個羊眼包子,還沒用完就說胸口悶,正更衣著忽然就暈了過去。
皇帝說病就病,眼下人昏迷著,因為出了不少虛汗,臉色不大好看。容與剛為他仔細擦拭完,太醫便已匆忙趕至,檢視之後的結果似乎沒什麽大礙,又或者說不清具體什麽妨礙,老院判隻得先開了方子,一臉誠惶誠恐地退了下去。
見沈徽昏沉沉的,容與少不得要親身照顧。到了二更天,沈徽方自昏迷中醒轉,看見容與坐在床邊,衣不解帶的望著自己,心裏不知為什麽抽緊了一疼,“我沒事……不過是有些心悸罷了……你快去歇著。”
容與尚算冷靜,做過醫生的人,麵對病人自然懂得克製情緒,可眼前的人分明又不同,那是和自己肌膚相親,情感相係的人,強壓下擔憂焦慮,他問,“當時心口劇痛,是不是有種瀕死的感覺?”
沈徽含混地點點頭,目光不甚清明,“大概是吧,就像喘不上氣來似的……”
他有氣無力,連話音兒都發虛,容與忙吩咐內侍把一直溫著的藥端來,再扶他做起身靠在迎枕上,一勺一勺的喂給他吃。
吃到後來,沈徽的臉色好了許多,卻開始皺眉搖頭,躲避著湯匙,隻嫌那藥苦。
“不吃了,”瞥見碗底沉澱的藥渣,他撒嬌似的咕噥,“嘴裏本來就沒味道,吃得人心裏都是苦的。”
一代帝王這麽沒出息,連喝個藥都會耍賴,不過這也就是當著他的麵,才肯流露的小情態吧。低頭看看那碗藥,須知精華都在底下藏著,容與自不肯讓他得逞,執著地將勺子舉到他嘴邊,可無論如何就是撬不開那兩瓣薄唇。
看著沈徽倔強的模樣,容與心裏好
笑,也沒說什麽,端起碗自己喝了一大口,之後掰過沈徽的臉,毫不猶豫地吻了上去。
沈徽雙眸瞪大,驚詫的看著他,奈何距離太近也瞧不清他的表情,反而基於慣性,不自覺張開了雙唇,那苦得發澀的藥汁就這樣緩緩地被渡進口中,逼不得已,也隻得咽了下去。
喂完藥,容與隨意抹了抹嘴,“是有點苦,不過還能忍,一鼓作氣再來一口。”
沈徽無奈的笑了下,他再矯情,也不忍心連累愛人一起吃苦,何況容與性子拗起來,那是連他都拗不過的,於是老老實實把剩下的藥全部喝光。
等沈徽痛快地一仰而盡,容與這才從旁拿出早就預備好的蜜餞,選了一顆沈徽喜歡的嘉應子,塞到他嘴裏。
一麵又放下迎枕,讓他躺平,“好好睡一覺,我在這裏陪你。”
他說陪,其實是在地上鋪了被褥,沈徽見狀哪裏肯依,容與卻自有道理,“平常都是我在裏頭,現下你不方便挪動,我在這兒睡一晚也沒什麽,你但凡不舒服就隻管叫我。”
沈徽微微一歎,感激的衝他笑笑,沒再堅持。倆人各自安睡,待第二天醒來,沈徽依然說渾身無力,稍稍坐起來些,就嚷著頭昏。這日隻好先輟朝,臣工們得知聖躬違和的消息,問安侍疾者不斷,卻都被容與吩咐宮人們擋在了殿外。
不過後宮貴人是攔不住的,貴妃大清早就趕了過來,可惜“夫妻”間本沒有什麽感情,當此局麵更是彼此都覺得生疏。
因見容與侍立在旁,貴妃含笑道了聲辛苦,“有廠臣在皇上身邊,本宮就放心多了。萬歲爺這些年為政務所累,身子骨是有些弱了,廠臣一心為主,就替本宮多照應些,本宮這心裏頭也正感激呢。”
容與欠身應是,淡淡客套兩句,“娘娘言重,服侍萬歲爺是臣的本分,不敢提辛苦二字。”
貴妃笑著點點頭,又切切叮囑兩句,這才扶著侍女的手搖曳著去了。
舉步踏出乾清宮,站在紅牆琉璃瓦的世界裏,滿眼都是赫赫威儀,貴妃心裏忽地生出一陣惘然,想不到皇帝也會有纏綿病榻的一天,莫非他真的老了?算算也不過才而立之年。可話說迴來,沈徽變老,又或者死,其實與她有什麽相幹?說到底,這錦繡榮華堆出來的天地,無論是苦是甜,始終都隻是她一個人在裏麵煎熬而已。
沈徽這一病,委實遷延了幾天。連日來容與把經內閣票擬的折子統統搬到外殿,借著沈徽睡著的功夫一一批複。聖躬
違和,惹得朝野關注,光是請安折子都比往常多了一倍不止,每每批完已是深夜時分。
這日處理畢奏疏,他起身正要去看夜間的藥,忽見外頭上夜的內侍進來迴稟,“太子殿下在外求見呢,說是要為萬歲爺侍疾。”
看看牆上的自鳴鍾,已接近午夜時分,容與問,“他怎麽來了?皇上才剛有召見太子麽?”
內侍搖頭,“早起娘娘過來的時候,似乎問過一句,要不要讓殿下過來侍奉。皇上當時沒吭聲,”突兀地,他壓低了聲音,好像在說了不得的秘聞,“八成是聽說了吳王殿下啟程上京的消息,這頭就有些耐不住了。”
容與聽得一頭霧水,“吳王上京?怎麽早前一點消息都沒有,連折子都沒見一封?”
內侍心裏清楚,揣摩著他的表情,謹慎作答,“是萬歲爺密令,大前天晚上著人八百裏加急發往吳地。這會子吳王怕是已行出應天府地界兒了。”
大前天,那是沈徽發病的第二日,容與迴想自己曾去司禮監處理了幾樁必要公務,難道他離開的一會兒功夫,沈徽就命人做了這件事?不是一直渾身無力腦袋昏沉,這麽說來又都是裝的不成?
沈徽擅長做戲,這他早就知道,若說借口生病,其實內裏藏著詭計也不出奇,再聯想自己曾為他把脈,那心律整齊得很,沒有一點心髒病的跡象。看來事有些蹊蹺,隻是事到如今,不管沈徽打什麽主意,他都不得不配合著演下去。
內侍看他徑自出神,不免催促著問,“廠公,太子爺……如今還在外頭候著呢,要不要小的去請旨?”
“不必,我去就好。”容與往內殿走,一壁吩咐,“你告訴殿下,稍安勿躁,皇上這會兒正睡著,等醒了自會傳召。”
他這麽篤定,結果也不出意料。沈徽不過略猶豫了一下,就點頭答應了。
容與方要去傳旨,卻見沈徽指了指內間的紫檀屏風,“你在那後頭待一會兒,等他走了,咱們再說話兒。”
容與當即明白他的意思,想是有些話,沈徽成心要讓自己也聽一聽。
依言轉去屏風後,半晌聽見沈宇進來,先請安問好,那聲音好似怯怯的,和往日不同,倒有點像是不敢麵對沈徽似的。
容與看不見,其實此刻,太子的目光也有點閃躲,他是真心發怯,也是真心抵觸,不忍亦不願去看床榻上帶著病容的父親。
那是他心目中英明神武的君父,高不可攀所向披靡,
可突然間發生的事,打得他猝不及防,也讓他漸漸明白,原來父親也會病,也會累,也會老,甚至也可能會死。
這個發現令他驚恐,忍不住渾身起栗。若說古往今來,多少儲君隻怕都在暗地裏翹首期盼,盼著現任君主早點駕鶴西去,根本無關乎那人是否給予了自己生命。可他沒有,他從心底渴望父親一直活下去,似乎隻有這樣,父子之間的緣分才可以多留一段時日,或許還會在不知不覺間,歲月沉澱裏,令父親對他傾注出更多的一線關注。
這廂問過安,沈宇遲疑著不敢坐,垂手站在腳踏邊,平日裏百般機靈的人,此刻麵對生病的父親,卻是由衷的無言以對。
沈徽看他一眼,又指了指迎枕,“扶朕起來。”
沈宇得了吩咐,連忙依言照辦,他不慣做伺候人的活兒,又沒大和父親如此親近,一時顯得笨手笨腳,待調整好迎枕,他便羞愧的垂頭,望著地下不出聲。
沈徽倒沒在意這個,喘息片刻,微微笑道,“過來坐罷。”
他朝那呆愣愣的人招手,沈宇遲登了下,隻在腳踏上跪坐下來,還沒等坐穩,沈徽的手已撫上他的頭,輕輕地,一下下,滿懷著久違的疼惜。
沈宇一動不敢動,直忍得脖子都僵了,腦子裏飛快迴想著,父親何曾這樣溫柔愛撫過他。抬起頭,他眼裏閃著點點星光,“父皇……”
這一聲輕喚,聽上去倒像是嗚咽,他覺得更加羞慚,低著眉不敢去看沈徽,良久訥訥地問,“父皇好些了麽,兒臣很擔心您。可到底是來晚了……”
“不晚,”沈徽輕聲一笑,“來了便好,太子是個有心的人。”
“父皇……”沈宇舔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