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事的親戚還不知惹多大麻煩。你雖說比我方便,可以經常出宮,可是終究一輩子都要在這裏。轉年我就快二十了,萬歲爺大約也要把我放出去,所以這些日子都隻叫我做些訓導宮人的事兒。等我走了,皇上身邊就隻剩下你了。”說著眨眨眼,一臉俏皮,“不過,你還是可以出去看我的,你會來的,是不是?”

    容與被她的好心情感染,笑著點頭,“當然,就怕到時你的夫君看見我就討厭,這個內侍怎麽總來瞧我家娘子,我娘子已不是宮闈中人,能不能少來打擾我們清淨自在的小日子……”

    話沒說完,芳汀伸手重重打在他手臂上,嬌嗔道,“你如今也學壞了,滿嘴裏說的都是些什麽。”一時又羞紅了臉,背過身去不再理他。

    容與不禁暗笑,見她果真臊了,想著小姑娘麵皮薄,隻好掩住笑向她作揖陪不是。

    她這才慢慢轉過身來,略微正色說,“叫你胡沁,害我把正事都忘了。喏,造辦處送來的房樣子,萬歲爺叫我拿給你看,有什麽要改的地方你去知會他們就好了。”將手裏圖紙遞給容與,正是乾清門外小院落的改造方案。

    大略翻看了下,其實也沒什麽可改的,容與對住的地方要求一向不高,宮裏規格擺設也都自有定式,反正隻要足夠他和林升住的就好。

    “這下你離萬歲爺更近了,不過這麽隨傳隨到的,怕是更沒什麽機會能出宮去住了。說起來,你為什麽不在外頭置個宅子?就算不去住也是你的產業不是?”

    這下問住容與了,他擎著圖紙,粗略的想了一下,有點不明白像他這樣連親眷都沒有的人,要產業來做什麽。

    見他不迴答,芳汀拍了拍他肩膀,“不出去也好,萬歲爺這麽寵你,一時半刻也離不開。不過,”她停住話,眼中似乎有些擔憂,“萬歲爺的寵信對於你來說,可未必都是好事。你畢竟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第19章信任

    這日辦完外頭宮務,容與迴養心殿暖閣複命,正見禦案上攤開著一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一改平日的淡然,他不由自主盯著看了一刻,活了兩輩子的人,第一次見到這件稀世珍品,實在難掩心底激動。

    畫裏有曾經輝煌繁盛的汴梁城,城中有熱鬧溫暖的市井生活,人們臉上充溢著滿足安樂的神情,筆觸細膩,構圖精巧……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和上輩子在畫冊裏見到拓本根本是全然不同的心情。

    “可惜國朝

    沒有張擇端這樣的妙人。”沈徽欣賞之餘,不免遺憾,“後世之人都不能知曉朕的都城是什麽樣子。”

    順著這話,容與腦子裏倏忽冒出一個念頭,“皇上可有想過,仿照北宋宮廷畫院在宮中也建一個畫苑,招攬有才華的畫師悉心培養,也許日後會有人能畫出類似清明上河圖一樣的傳世之作。”

    沈徽細細的沉吟著,半晌一笑,“主意倒還不錯,事兒就交給你來辦吧,夏無庸那個老匹夫朕信不過。”

    容與應了是,“不過夏掌印也沒皇上說的那麽不堪,隻是年紀大了有些眼力不濟。”

    沈徽滿臉諷刺,“你眼力也不怎麽濟,朕看你瞧誰都有好處,在你眼裏可有不好的人?”

    當然有,可他向來心大,與其說能容忍別人的壞處,倒不如說是不在乎,垂首笑笑,容與道,“皇上批評的是,可夏掌印若是不好,您這會兒又怎生能得見這幅清明上河圖。”

    沈徽瞥了他一眼,心不在焉道,“這是秦若臻命人送進來的,說是日前她父親從一個徽州商人手裏買下,她瞧了愛不釋手,送進來給朕賞玩。”

    既是愛不釋手,又能拱手送給皇帝,可見言不由衷。

    容與默然,想到那日秦若臻說過的話,忽然一陣意氣湧上,“臣有事奏請,早前宮裏曾設過內書堂,臣年幼時也曾在那裏受教。後來先帝為減免宮中用度,一度關閉內書堂,臣覺得是時候重新開放。擇機挑選些才智好的內侍上來,教習他們讀書識字,還望皇上能恩準。”

    沈徽皺了皺眉,“當日皇考下旨暫停內書堂,並非隻為節儉用度,還為著祖訓裏曾有內侍不得習字,這麽做是為遵照太祖遺訓。”

    朝令夕改,先是不準,其後又準,再後來覺得大約有風險便倉促廢止,這些上位者任性起來,簡直毫無道理可講。

    容與迅速思考如何才能說服他,一麵試探道,“臣不敢壞了規矩,隻是內廷中多一些有智識的人,也許能更好的為皇上辦差。何況隻是選出一部分品行好的來教習,作為日後負責十二監的內侍來培養。”

    沈徽嗯了聲,淡淡道,“不準內侍讀書,是為防範他們幹政。”

    這個問題讓容與既無奈又不解,他斂容正色道,“恕臣直言,自古以來鑒於內侍所處的位置,很難避免和外臣、政事有接觸,光是防範,臣以為是防不住的。與其讓一群無知無識的人弄權,不如教導他們聖賢經義,以仁義禮智約束心性,導其向善。”

    這番話是有風險的,他說完覷著沈徽沒什麽表情的臉,實在難以揣度他到底會不會生氣,會不會覺得他也是有心幹政的那類人。

    但天底下沒有既要馬兒跑又不叫馬吃草的好事,容與躬身,再度誠懇道,“皇上,內侍並非都是奸佞之輩,譬如高力士也曾被譽為賢宦,臣以為力士所以能有此美譽,也是托賴幼年受過良好教化的緣故。”

    沈徽的沉默在容與的意料之中,彎著腰等待他的迴話,直到腰身都開始酸軟,這麽久的時間大約是要等來一場雷霆之怒了,容與隱隱不安,又不免後悔,自己不是小孩子了,不過為秦若臻幾句話,真值當爭這口爭閑氣麽?

    可再想不到的,他等來的是沈徽向他伸出的手,依然溫熱有力,輕輕抬起他因行揖禮而發僵的雙臂。

    那一刹那,眼眶禁不住有點發酸。意氣煙消雲散,理智的再去思量,他是該感激沈徽的,因為有他的寬容信任,才能讓自己無所顧忌說出心中所想。

    容與一麵平複心緒,垂首站在一旁,聽沈徽輕輕嗤笑,“看來你是預備做高力士了,又拿朕必玄宗?可惜啊,朕怕是沒有機會遇上楊玉環。”

    渾身一僵,才發覺這個比喻委實不妥當,容與忙低聲向沈徽告罪。

    沈徽搖搖頭,麵帶笑容,“你說的未嚐沒有道理,朕可以準奏,可有一則,言官們又要和朕囉嗦扯皮,關於內書堂的用度開支從何而來。”

    容與思考了一下,迴道,“皇上不必為這一項犯難,臣可以用自己的俸銀,還有曆年積蓄,無須內廷額外開支。”

    似有些意外,沈徽盯著他看了半日,皺眉道,“你的俸銀加之賞賜確實不少,可怎麽不留著自己用,朕知道十二監那些掌事的,個個外頭宅子都闊氣得很,你倒不想著置些產業?”

    容與抿嘴笑笑,“皇上知道的,臣沒有親人。實在不知道置辦產業能留給誰。曆年俸銀積攢下來也確實不少,奈何臣無處可花。”

    “你總有喜歡的東西,拿你的錢去購置些古籍書畫也好,留著自己賞玩不是樁樂事?”

    “臣是有喜歡的物事,可也僅僅是喜歡了。”容與坦言,“臣不想占有它們,能夠欣賞過那些美好的東西,對臣來說已經足夠了。”

    沈徽怔了一下,眼神像是在看一個無可救藥的人,“罷了,這事兒先放一放,朕會挑個合適的時機再議,到時候你聽著就是,不必說話。”

    容與心上一喜

    ,順帶十分感激他考慮周祥,便認認真真對他鄭重謝恩。

    沈徽抬手叫他起來,忽然指著那副清明上河圖,“這個賞你了,迴頭掛你屋裏去。”不顧容與錯愕的表情,他接著道,“不光得掛著,還得寫上題跋,朕要後世的人都看見,國朝司禮監掌印留下的墨寶。”

    一個時辰之後,容與的手腕懸在半空,手中的筆飽蘸了墨汁,卻遲遲不能下落。

    那些舟船樹木,市橋郭巷,亭台遠山仿佛穿過了無垠的時間,鋪陳在他麵前,再將他一點點裹挾進去,甚至連畫裏的人都好像在凝神注目著他。

    放下筆,他喟然長歎。實在沒法在這樣一副曆經百世,並且終將萬代流傳下去的名作上題下自己的名字,他沒有這份勇氣。

    不再想這個令他頭疼的題跋,容與專注思考如何跟沈徽告假,出宮替芳汀探望她哥哥。因芳汀的兄長是朝廷要員,內侍與之私下相見並不合適,他決定還是和沈徽實話實說。

    沈徽沒猶豫,許了他的請求,隻提出要他務必於傍晚前趕迴宮。容與欣然領命,仍帶了林升出宮門,打馬朝宣武門西大街而去。

    容與向總兵府門房的老者道了姓名來意,很快就見這座宅邸的主人——王玥大步流星匆匆趕來。

    他和芳汀長得極像,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兄妹,隻不過妹妹秀氣挺拔,哥哥魁偉英武。

    兩廂見禮,王玥迎了容與進去,對他很是客氣,而那份客氣裏又沒有疏離,反倒有種發乎自然的熱情。

    “舍妹信裏常提到掌印,說你為人謙遜,待人真誠,年紀雖輕卻頗得皇上器重。還說自從你來了,幫她分擔不少事,她倒輕鬆多了。”他笑著說,一壁請容與上座。

    容與謝過,堅持在下首坐了,將芳汀托他帶來的東西悉數奉上,“王大人客氣,您叫我容與就是了。”大略環顧四周,見廳中裝飾簡素,他說,“大人剛到京,很多東西怕是還不齊備,有什麽需要您盡管吩咐,我平日裏出來還算方便。”

    王玥含笑擺手,“軍營裏住慣了的,一切從簡。”因又笑道,“咱們也別大人掌印的了,在下草字仲威,聽說你比舍妹還小上一歲,咱們合該兄弟相稱,我也就托大一迴,充個大哥了。”

    他笑聲爽朗,言辭利落,眉宇間有落拓的豪邁氣,和容與素日常見的文臣大不一樣,讓人打心裏願意接近,因他是從遼東總兵任上升遷,容與一向又對軍事感興趣,便借機向他請教遼東的兵事和防務。

    王玥大搖其頭,攤手道,“一言以蔽之,亂!朝廷對遼東一向重在安撫,防為主攻為輔,那便不急於練兵了。任上的將吏自覺天高皇帝遠,索性各自打小算盤,能混一天是一天。”

    這恐怕不是遼東一地專有的弊病,容與笑笑,“遼東苦寒,將士們雖不缺衣少穿,但背井離鄉也有道不盡的艱難。”

    這句頗有同理心的話沒能打動王玥,倒是勾起了他的不滿,“苦的是兵士,可不是那幫將官!隻要有心,哪裏撈不出油水來?勒索夷人就是個好辦法,前年春夏,借口嫌女真人納貢不夠,關閉馬市禁止貿易,足足停市有一年,那些個女真人的人參都爛掉十萬餘斤。”

    這麽說是過於狠了,沒有饜足很容易激起反抗,要是有錢賺有飯吃,普通老百姓還真不願意起兵戈。

    容與順著他的話探問,“看來遼東兵事,倒有一半的責任出在朝廷,是咱們的官員不思練兵又貪腐成性,逼得女真人三不五時犯境了?”

    王玥點點頭,又搖頭道,“狼子野心不得不防,但眼下他們還沒這個實力。朝廷以夷治夷的方略是不錯,將女真人各部分而治之,隻要他們始終一盤散沙,終成不了大氣候。”

    頓了頓,他訕笑一下,“至於貪腐,那要說迴吏治,依我說,確是朝廷的當務之急,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等著那些蠻夷來殺光咱們不容易,可要是咱們從裏麵自己殺起來,黨爭民怨,既有內憂,不免外患,兩相夾擊那便勢危了。”

    容與默默點頭,王玥是有過一線經驗的武將,接觸過實務,也見識過官僚腐敗,容與相信他的所見所聞,愈發懇切的問,“那依仲威兄看,邊疆上應該派什麽樣的人駐防?”

    王玥凝眉沉思,半晌道,“邊疆守將不易做,駕馭邊防畢竟和在京裏大有不同,軍中可疑可驚的事多,所以朝廷得指派信的過之人。信就隻談成敗,不糾些小過失。肯勤於練兵,不光隻固長城,該打的時候還得打。還要不貪,事兒的責任大,招的怨恨也就多,要是心誌不堅隻圖自己利益,必難守土衛疆。我以為,這樣的人難找,但總還是會有。”

    這話頗有見地,然而容與還是疑惑,“朝廷整頓吏治十餘年,難道就沒有半點功效?”

    王玥飲了一大口茶,哈哈一笑,“肅清貪腐可不是朝夕就能成事的,當年勵精圖治的人,過了這麽些年也鬆懈了,隻治人不治己也是有的。”

    容與聽他話裏有話,索性直言,“仲威兄指

    的,可是當今首輔秦大人?”

    第20章羞辱

    王玥微一沉吟,點了點頭,“不錯,這一迴我入京是皇上一意堅持的結果,反觀最大的阻礙就是來自這位秦大人。我在遼東與各將並不投契,因其餘人等全是首輔門生。秦太嶽無論對蒙古人還是女真人,本的俱是招安,能撫則撫。皇上心裏清楚,隻是苦於不能動他。我看召我迴來衛戍京畿,也是皇上大有深意之舉。”

    容與順著他的話想了想,確然如此,沈徽已有防範秦太嶽之心,不然何至於找借口推遲和秦若臻的婚約,接下來遲早要動他,換句話說,就是君權和相權必有一爭。

    隻是秦太嶽不可能不察覺,卻不知他未來又會有怎樣的動作。

    “今兒說了這麽多,是和老弟你投緣。一方麵是因舍妹的緣故,另一方麵,”他拱起雙手以示敬意,“則是因為皇上。皇上信你,我自然更無疑。往後咱們見麵的機會少不了,該當精誠團結,合作無間,不知老弟意下如何?”

    容與含笑道是,至此也明白沈徽之所以許他來見王玥,正是因為已將其視為心腹,大有讓他和王玥多多接觸的意思。

    轉頭看看窗外,已臨近正午,再談下去恐怕連午飯都要在人家這裏解決了。林升在一旁輕輕拽了拽他衣袖,容與曉得這孩子出宮一趟不易,必定惦記著去別的地方再轉轉,又想起傍晚前必須迴宮的命令,便起身向王玥告辭。

    他自然不肯,定要拉著容與主仆用過飯才行,態度甚是熱情,一看就是出自真心。

    容與笑道,“仲威兄適才還說我們見麵的機會很多,既然如此,又何必急於一時。今日出來的匆忙,還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半生為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篆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篆文並收藏半生為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