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加車間轉過年來要建造新工房,年前就不能再接活,而是要爭取把手裏的活在年前結束,不能耽誤明年建造新工房。
於是,在年前的時候,原本最鬆散,活最少的機加車間,反而忙碌起來,大家白天黑夜三班倒,爭取年前結束所有的活。這些機加車間的工人,則做為第一批自救工人,由姚遠這邊,轉到正式投產新產品的美美那邊去了。
也就是說,轉過年來,機加車間就不屬於姚遠這邊的生產部領導,而是要歸美美那邊的生產部領導了。
可是,姚遠這邊的管理方式,和美美那邊是不一樣的。這邊有張主任的職管會,職工有參與管理的權力,美美那邊卻沒有。
職工們已經習慣了參與生產管理,工作中也會隨時注意管理中的漏洞與不合理,開班前會的時候提出來。
無論他們提出來的意見對與錯,都會得到生產幹部們的解釋,有時還會有爭論。
這樣做下來,職工已經有了過去所說的那種主人公意識,生產管理幹部的一舉一動,都處於職工的眼睛監督之下。
開始的時候,生產幹部當然很不自在,派活稍有偏差都會被舉報,給弄的戰戰兢兢。
張主任成立職管會以後,這些問題被集中起來,單獨和相關幹部溝通,確實是生產幹部有意為之的,才會被警告或者處罰,幹部們就輕鬆許多。
其實,職工們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不講理,隻要你不是故意犯錯,解釋開了,基本都會得到大家的諒解。
職工們不僅可以監督幹部們的管理行為,還能夠互相監督,變成幹部們的眼睛。
車間裏有人隨意扔掉一塊麵紗,都會有人知道,及時反映到幹部們那裏去,犯錯的職工同樣會被警告批評。
久而久之,生產幹部和職工之間,通過職管會在當中協調,對立日漸減少,相互合作與配合卻越來越融洽。職工們感覺到的,是另一種不同的心情,再也沒有被管製的感覺。這種心情,是偏向於愉悅的。
勞動者的心情影響勞動積極性,也影響工作效率。同時,有勞動者參與管理的模式,讓管理變的無所不在,過去的一些管理死角,也逐漸被消滅掉了。
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所以,在普通機加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率越來越低的大環境下,一直被管理費用拖累,無力與管理成本低廉的小企業競爭的礦機機加行業,有了強大的競爭力。不但可以與小企業競爭,而且憑借自己更高的產品質量,在同等價格的競爭平台上,成功擊敗對手。
雖然仍舊利潤低的可憐,但勉強可以維持住生產費用,保障住職工的工資,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如今,機加車間要解散了,不再幹利潤低廉的機加產品。這對周邊的小機加企業來說,無異是一個好消息。可對機加車間的職工們來說,卻並不是什麽好事。
因為他們歸入美美那邊之後,姚遠以鞍鋼憲法為藍本,建立的這套管理體係,也要被放棄了。
美美不同意在她的管轄區內,存在張主任的職管會。
姚遠讓她學習鞍鋼憲法,她還真認真學習了。學習以後,她認為,姚遠搞的這套東西,與她現在執行的,偏向西方式的,嚴格科學的管理體係,是矛盾的東西。
不可否認,姚遠搞的這個東西有優點,特別是在激發職工情緒和積極性方麵,具有很大的優勢。
可是,西方管理的精髓,在於量化和詳細分工,雖然存在一些對勞動者過於苛刻的地方,不利於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但更科學,更有效率。
這就好比於中國炒菜與西方的快餐。中國炒菜好不好吃,不決定於管理手段,而決定於掌勺廚師的經驗和技術。
也就是說,同樣的材料,高水平的廚師做出來就好吃,低水平的廚師做出來肯定難吃。
西方快餐就不是這樣。它把做菜的過程和原材料都給步驟化和量化,一隻雞有多重,需要添加多少克的佐料,先做什麽,後做什麽,烤製多長時間,溫度是多少,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所以,按著這些規定,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出相同味道的烤雞來,不需要高級廚師。
這,就是西方管理與姚遠的管理辦法的區別。哪個更科學,那個效率更高?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麽西方快餐連鎖店可以遍布全球,爭取更大的利潤?你換個中國美食試試?離開那個廚子,味道就變了,你也隻能就這一家飯館,一個地方,永遠走不出去。
所以,美美執行西方的管理體係,就是姚遠搞的東西再好,她也不要,也不允許張主任參與到她的轄區內建職管會,搞亂她的管理體係。
薑美美舉的這個例子很生動,也很形象,很有說服力,姚遠一時半會兒還真駁她不倒。
可突然就剝奪了機加車間職工們的話語權,職工們意見很大,一時半會兒也接受不了啊。
再說了,他好不容易才把他老人家的高深理論給用到實踐中來,自己還有些小驕傲,想不到一下就讓美美給斃了,一夜就又迴到解放前了,他也不甘心。
要知道,隨著美美那邊開始出產品,逐步擴大再生產,將來他這邊的所有生產單位都會解散,都會合並到美美那邊,那他處心積慮搞的這套管理體係,就再也沒有生存之地了。
嘿,你個薑美美,老子費心勞力,從小就開始教你,合著到最後就教出你這麽個白眼狼來,你這個小叛徒!
這也怨不得美美。他那時候也沒想到什麽鞍鋼憲法,教她的也是西方量化管理這一套。後來美美再自己看書學習,可不就越來越西方化?等他理解透了鞍鋼憲法,美美早就變西方管理學的擁蹙了。
他這套管理體係,是參考鞍鋼憲法,自己鼓搗出來的,他心裏知道更符合東方人的特色,可沒有現成的理論論證依據。也就是說,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本書是介紹他的管理體係的,他也沒法引經據典地去反駁美美。
相反,這時候,連市麵上都有的是賣西方管理方麵的理論書籍的了,美美倒可以引經據典地去反駁他個啞口無言。她說的那個中國炒菜與西方快餐的例子,就是曾經有一本書上使用過的,姚遠曾經看到過。
姚遠的理論,可沒有書籍來參考借鑒,除非他將來可以親自寫一本關於東方管理體係的書籍,可那就晚了。這時候他沒有充分的理論依據來和美美辯論。
自古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他沒理,隻好由著美美解散職管會。這薑美美讓他從小給慣的,根本不拿他這個老板當鹹菜。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小姨子任性胡來了。
不過,年前機加車間還要加班加點趕手裏的活,不會立馬解散。年前這段時間,劉建簽了合同來,對方預付款資金到位,薑美美主要考慮安排年後的生產。
擴大再生產這一塊,她還隻是在研究預算,計劃訂購設備,到明年開春,才會具體實施,姚遠還有時間。隻要他能夠在具體計劃實施之前,勸的美美迴心轉意,就能把張主任的職管會,也就是他的新管理體係,滲透到美美那邊去。
礦機的大型機械部,在有了第一批訂單之後,就走上了正軌,生產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薑美美也就沒有那麽忙和不放心,開始迴家吃飯居住,日子又漸漸恢複了正常。
姚遠早就恢複正常了。從張主任迴來之後,礦機所有的事情,他就幾乎不再操心了。
他還就有這個本事,啥事兒到他手裏,他忙活一陣子,總能找到推給別人幹的辦法。
在礦機宿舍住的時候,開裁縫鋪的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到最後,他就把韁繩套抗抗脖子上去,讓抗抗去忙了。
到城裏開專賣店,也是他想出來的主意,抗抗和薑姨非常反對。可弄到後來,還是抗抗的。再後來又加上個小慧去替他開服裝廠製造服裝,他還是啥也不用操心。
再後來,又跟著劉二趕學帝王術,搞平衡,整個抗抗製衣他都不操心了。
搞製衣設備,他更省事兒,直接把美美兩口子從礦機給忽悠迴來,從一開始就不用他插手了。
這迴接管礦機,更是這樣。一開始誰都認為他這是作死,都不願意跟著他幹。他想盡各種辦法把大家給忽悠迴來,給每個人都套上韁繩。然後,然後他就完事大吉,自己抽腿溜了。
現在,唯一讓他不省心的,就是小姨子美美了。他搞的這個管理體係是有深意的,這個意義現在他不能說,也不敢說,怕大家跟他急眼。可這個意義,他必須要實現。
小姨子美美不聽套啊,要把他弄的這東西給廢了,他能不急眼嗎?
美美和她姐姐抗抗比起來,看著更老實安穩一些,其實美美比抗抗倔多了,從小就是這樣。
抗抗是直心眼兒,有啥說啥。對姚遠不滿意會直接反抗,大鬧一場。但抗抗不倔,鬧夠了還是要聽姚遠的。就比如當初姚遠不讓抗抗出去參加公家的工作,抗抗不高興,和姚遠鬧一頓,鬧過了還是要聽姚遠的,老實在家裏做衣裳。
美美就不行了,她想不通的事情,你說服不了她,她才不會乖乖聽話。
當初姚遠不讓她迴礦機,讓她留在大學裏教書,她根本不聽,還是迴來進了礦機。
於是,在年前的時候,原本最鬆散,活最少的機加車間,反而忙碌起來,大家白天黑夜三班倒,爭取年前結束所有的活。這些機加車間的工人,則做為第一批自救工人,由姚遠這邊,轉到正式投產新產品的美美那邊去了。
也就是說,轉過年來,機加車間就不屬於姚遠這邊的生產部領導,而是要歸美美那邊的生產部領導了。
可是,姚遠這邊的管理方式,和美美那邊是不一樣的。這邊有張主任的職管會,職工有參與管理的權力,美美那邊卻沒有。
職工們已經習慣了參與生產管理,工作中也會隨時注意管理中的漏洞與不合理,開班前會的時候提出來。
無論他們提出來的意見對與錯,都會得到生產幹部們的解釋,有時還會有爭論。
這樣做下來,職工已經有了過去所說的那種主人公意識,生產管理幹部的一舉一動,都處於職工的眼睛監督之下。
開始的時候,生產幹部當然很不自在,派活稍有偏差都會被舉報,給弄的戰戰兢兢。
張主任成立職管會以後,這些問題被集中起來,單獨和相關幹部溝通,確實是生產幹部有意為之的,才會被警告或者處罰,幹部們就輕鬆許多。
其實,職工們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麽不講理,隻要你不是故意犯錯,解釋開了,基本都會得到大家的諒解。
職工們不僅可以監督幹部們的管理行為,還能夠互相監督,變成幹部們的眼睛。
車間裏有人隨意扔掉一塊麵紗,都會有人知道,及時反映到幹部們那裏去,犯錯的職工同樣會被警告批評。
久而久之,生產幹部和職工之間,通過職管會在當中協調,對立日漸減少,相互合作與配合卻越來越融洽。職工們感覺到的,是另一種不同的心情,再也沒有被管製的感覺。這種心情,是偏向於愉悅的。
勞動者的心情影響勞動積極性,也影響工作效率。同時,有勞動者參與管理的模式,讓管理變的無所不在,過去的一些管理死角,也逐漸被消滅掉了。
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效率,也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所以,在普通機加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率越來越低的大環境下,一直被管理費用拖累,無力與管理成本低廉的小企業競爭的礦機機加行業,有了強大的競爭力。不但可以與小企業競爭,而且憑借自己更高的產品質量,在同等價格的競爭平台上,成功擊敗對手。
雖然仍舊利潤低的可憐,但勉強可以維持住生產費用,保障住職工的工資,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如今,機加車間要解散了,不再幹利潤低廉的機加產品。這對周邊的小機加企業來說,無異是一個好消息。可對機加車間的職工們來說,卻並不是什麽好事。
因為他們歸入美美那邊之後,姚遠以鞍鋼憲法為藍本,建立的這套管理體係,也要被放棄了。
美美不同意在她的管轄區內,存在張主任的職管會。
姚遠讓她學習鞍鋼憲法,她還真認真學習了。學習以後,她認為,姚遠搞的這套東西,與她現在執行的,偏向西方式的,嚴格科學的管理體係,是矛盾的東西。
不可否認,姚遠搞的這個東西有優點,特別是在激發職工情緒和積極性方麵,具有很大的優勢。
可是,西方管理的精髓,在於量化和詳細分工,雖然存在一些對勞動者過於苛刻的地方,不利於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但更科學,更有效率。
這就好比於中國炒菜與西方的快餐。中國炒菜好不好吃,不決定於管理手段,而決定於掌勺廚師的經驗和技術。
也就是說,同樣的材料,高水平的廚師做出來就好吃,低水平的廚師做出來肯定難吃。
西方快餐就不是這樣。它把做菜的過程和原材料都給步驟化和量化,一隻雞有多重,需要添加多少克的佐料,先做什麽,後做什麽,烤製多長時間,溫度是多少,都做了詳細的規定。
所以,按著這些規定,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出相同味道的烤雞來,不需要高級廚師。
這,就是西方管理與姚遠的管理辦法的區別。哪個更科學,那個效率更高?是顯而易見的。
為什麽西方快餐連鎖店可以遍布全球,爭取更大的利潤?你換個中國美食試試?離開那個廚子,味道就變了,你也隻能就這一家飯館,一個地方,永遠走不出去。
所以,美美執行西方的管理體係,就是姚遠搞的東西再好,她也不要,也不允許張主任參與到她的轄區內建職管會,搞亂她的管理體係。
薑美美舉的這個例子很生動,也很形象,很有說服力,姚遠一時半會兒還真駁她不倒。
可突然就剝奪了機加車間職工們的話語權,職工們意見很大,一時半會兒也接受不了啊。
再說了,他好不容易才把他老人家的高深理論給用到實踐中來,自己還有些小驕傲,想不到一下就讓美美給斃了,一夜就又迴到解放前了,他也不甘心。
要知道,隨著美美那邊開始出產品,逐步擴大再生產,將來他這邊的所有生產單位都會解散,都會合並到美美那邊,那他處心積慮搞的這套管理體係,就再也沒有生存之地了。
嘿,你個薑美美,老子費心勞力,從小就開始教你,合著到最後就教出你這麽個白眼狼來,你這個小叛徒!
這也怨不得美美。他那時候也沒想到什麽鞍鋼憲法,教她的也是西方量化管理這一套。後來美美再自己看書學習,可不就越來越西方化?等他理解透了鞍鋼憲法,美美早就變西方管理學的擁蹙了。
他這套管理體係,是參考鞍鋼憲法,自己鼓搗出來的,他心裏知道更符合東方人的特色,可沒有現成的理論論證依據。也就是說,這世上沒有任何一本書是介紹他的管理體係的,他也沒法引經據典地去反駁美美。
相反,這時候,連市麵上都有的是賣西方管理方麵的理論書籍的了,美美倒可以引經據典地去反駁他個啞口無言。她說的那個中國炒菜與西方快餐的例子,就是曾經有一本書上使用過的,姚遠曾經看到過。
姚遠的理論,可沒有書籍來參考借鑒,除非他將來可以親自寫一本關於東方管理體係的書籍,可那就晚了。這時候他沒有充分的理論依據來和美美辯論。
自古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他沒理,隻好由著美美解散職管會。這薑美美讓他從小給慣的,根本不拿他這個老板當鹹菜。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小姨子任性胡來了。
不過,年前機加車間還要加班加點趕手裏的活,不會立馬解散。年前這段時間,劉建簽了合同來,對方預付款資金到位,薑美美主要考慮安排年後的生產。
擴大再生產這一塊,她還隻是在研究預算,計劃訂購設備,到明年開春,才會具體實施,姚遠還有時間。隻要他能夠在具體計劃實施之前,勸的美美迴心轉意,就能把張主任的職管會,也就是他的新管理體係,滲透到美美那邊去。
礦機的大型機械部,在有了第一批訂單之後,就走上了正軌,生產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薑美美也就沒有那麽忙和不放心,開始迴家吃飯居住,日子又漸漸恢複了正常。
姚遠早就恢複正常了。從張主任迴來之後,礦機所有的事情,他就幾乎不再操心了。
他還就有這個本事,啥事兒到他手裏,他忙活一陣子,總能找到推給別人幹的辦法。
在礦機宿舍住的時候,開裁縫鋪的主意是他想出來的。到最後,他就把韁繩套抗抗脖子上去,讓抗抗去忙了。
到城裏開專賣店,也是他想出來的主意,抗抗和薑姨非常反對。可弄到後來,還是抗抗的。再後來又加上個小慧去替他開服裝廠製造服裝,他還是啥也不用操心。
再後來,又跟著劉二趕學帝王術,搞平衡,整個抗抗製衣他都不操心了。
搞製衣設備,他更省事兒,直接把美美兩口子從礦機給忽悠迴來,從一開始就不用他插手了。
這迴接管礦機,更是這樣。一開始誰都認為他這是作死,都不願意跟著他幹。他想盡各種辦法把大家給忽悠迴來,給每個人都套上韁繩。然後,然後他就完事大吉,自己抽腿溜了。
現在,唯一讓他不省心的,就是小姨子美美了。他搞的這個管理體係是有深意的,這個意義現在他不能說,也不敢說,怕大家跟他急眼。可這個意義,他必須要實現。
小姨子美美不聽套啊,要把他弄的這東西給廢了,他能不急眼嗎?
美美和她姐姐抗抗比起來,看著更老實安穩一些,其實美美比抗抗倔多了,從小就是這樣。
抗抗是直心眼兒,有啥說啥。對姚遠不滿意會直接反抗,大鬧一場。但抗抗不倔,鬧夠了還是要聽姚遠的。就比如當初姚遠不讓抗抗出去參加公家的工作,抗抗不高興,和姚遠鬧一頓,鬧過了還是要聽姚遠的,老實在家裏做衣裳。
美美就不行了,她想不通的事情,你說服不了她,她才不會乖乖聽話。
當初姚遠不讓她迴礦機,讓她留在大學裏教書,她根本不聽,還是迴來進了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