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機那個三層的老辦公樓,是五十年代的蘇式建築,到今天已經有接近四十年的曆史了。


    在別人眼裏,這樓顯得陳舊而有些破敗。但姚遠是穿越過來的人,在他眼裏,卻獨有一股別致的風韻。


    這就如他看城裏那些古老的街巷,隻要好好修繕一下,就是一段曆史,一個消失了再也無法找迴來的美好迴憶。


    可是,在那時的城裏人看來,這就是髒亂和破敗,還有落後。


    所以,那時候把古舊的建築都拆了,蓋新的,現代化的建築,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就是一種趨勢,是多數人都會認同的觀點。


    所以,也不用在以後旅遊發展,古城大興的時代,罵當家人是敗家子,把一個無價的古城給徹底糟蹋了。因為換誰來管理城市,都會那樣去做。


    姚遠有過來人的獨特眼光,那座古舊的蘇式辦公樓,在他眼裏,就是寶貝。


    樓的第一和第二層比較高一些,地板也是水泥的。第三層其實就是南方人叫的閣子間,比較低矮,地板是木質的,走上去咯吱咯吱的,給人一種不安全的感覺。


    當年姚虎夫婦的辦公室,都在三樓。夫妻倆都在一個樓層辦公,卻很少互相走動,各自忙著各自的。


    多數時候,夫妻倆上班不久,就會下樓去,到車間裏,到工人們當中去,去了解實際情況,做實際的工作。


    那時候,幹什麽都要靠一雙手,沒有這麽多的管理統計學問和案牘工作,他們呆在樓裏的時間也不會很多。


    原來這樓裏,被一些不重要的後勤部門擠占了。姚遠來了,這些後勤部門就統統都被裁撤掉了。


    他要礦機重生,就得把過去所有的部門全部取消。舊的部門沒有了,那些深埋於這些部門裏的拖遝工作作風和不正之風,才能被徹底消滅掉。


    再組建新的部門,姚遠就把一樓全部給了杜娟,讓她組建礦機的綜合部門。二樓則成為他的辦公室,剩下的,就用來容納礦機他這邊的整個營銷體係。


    三樓,姚遠沒有動,就空下來了。他是想著,等以後有條件了,在上麵建一個姚虎夫婦的紀念館,讓所有礦機人,都不要忘記老一輩礦機人的創業史,牢記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


    在兩個車間開始籌劃的時候,姚遠就開始了他營銷體係的組建工作。


    首先,他得有人。他也和杜娟一樣,采用從還沒有崗位的職工當中招聘的辦法。


    營銷人員也得具備適合的個人條件,不是人人都可以幹的。


    就像劉建,這小子沒有多少文化,可他有一個適合幹營銷的腦袋。這腦袋可不是你具備了什麽大學學曆,或者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就會有的。


    於是他就得從礦機這些沒有崗位的職工當中選拔。


    首先得有體力。將來好多業務,都是要靠兩條腿跑出來。還要勤快,不能懶得整天呆在家裏守株待兔。更要腦子反應靈活,能說會道,還得把話說到點子上。


    這就是所謂的銷售人員的基本功,“三勤”了。


    因此,做營銷人員,年齡不能超過四十歲,超過了體力跟不上不說,也會缺乏上進心和榮譽感,那是不行的。


    除了年齡限製,剩下的就是出題考試了。


    當然了,普通的營銷人員,不能像當初姚遠考劉建那樣,出過於深奧的心理測試題目。


    一個是文化知識考試,得確保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知識,對文字和自然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第二個就是機械加工知識考試,得多少的懂些,別出門就讓人家給問糊塗了。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臨時的應變能力了,這個需要麵試。


    姚遠把麵試放在最後,把其他考試成績合格了的職工集中起來,挨個和他們談話。


    他這邊還沒有人力資源方麵的專業人才,所有的事情,就都得他自己親自做了。也得虧在上一世他在礦機幹的多,懂得多,還有自己的實踐和發明。換個別人,還真玩不轉礦機這種老舊企業。


    談話也主要是啦家常。說些廠裏的事情,甚至還能問問對方家裏的情況。主要就是看對方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對一個銷售人員至關重要。


    最後,姚遠還要有意無意地說些瞧不起對方的,難聽的話。這是要考察對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心胸狹窄的人,也不適合做營銷工作。


    待這些關口都過了,他才出最後一道考試題:如果要你去一個單位找負責人推銷產品,門衛攔住你不讓進,要你先說明找誰,打電話聯係你要找的人才準進去。在這種情況下,你用什麽辦法進去?


    這是當年姚遠的時代,做銷售經常碰到的問題。


    當然了,一個合格的銷售人員,會直接以談業務的名義就進去了。就算不以這種名義進去,也會編各種謊話,想盡各種辦法騙過門衛進去。但對今天這些從來沒有做過銷售工作的職工來說,這問題就有不少難度了。


    大多數人,就被這個問題給攔在了姚遠的營銷部門外。


    但也有比較激靈的。


    有人說,可以趁這個單位早上開大門上班的時候,走在他們單位職工中間混進去。


    這樣迴答,就算過了。


    還有人說,可以打聽有沒有在裏麵上班的朋友,有的話可以借找他的理由進去。


    這樣的迴答,也過了.


    還有人更是別出心裁。非得走大門啊,我爬牆進去行不行?


    這樣也算過了。


    總之,迴答的五花八門,但隻要迴答多少靠點譜,姚遠就都算他們過了。


    對這些工人,要求不能太高了,不然他連人都湊不齊。


    不過也有多少靠譜的,迴答靠正當談業務的手段進去。這樣的人,就算是進入角色了,有做業務員的自信。姚遠就多留意一下,準備將來著重觀察,說不定能從裏麵發現可用的人才。


    就這麽著,也僅僅湊夠了五十個人。姚遠把他們集中在一間大的辦公室裏,就像他當初培訓那些抗抗服裝公司的第一批業務員一樣,給他們上課,先教基礎知識。


    可別小瞧這些基礎知識,對機械加工來說,加工零件五花八門,不能立刻估算出成本價來,這業務根本就沒法談。


    一個工件,根據重量,你得估算出用多大體積的材料才能幹出來。不同的材質,價格也不同,這叫毛坯成本。


    還有加工成本,要做出這個工件來,需要多少道工序,每個工序的成本又是多少?隻有大致掌握了這些基本技能,才能出去談業務。


    正是因為機加工行業這個成本估算複雜,不懂行的人根本估算不了,所以礦機一直也培養不出幾個像樣的業務員來。談業務,都得懂機械加工的分廠生產廠長這樣的親自去談。可管生產的廠長們會估算價格,又不懂銷售技巧,這業務也就談個亂七八糟。


    如此久而久之,廠長們也嫌麻煩,就固定幾個單位,互相之間成了所謂業務關係單位,你請我我請你,互相都是好朋友,誰也不計較誰。


    這種關係的維持,基本都是公家對公家,私企考慮企業利益,一般進不了這個圈子。


    礦機以往與其他企業間的不正之風,就是這樣慢慢流行開來的。總是說產品不掙錢,利潤低,其實利潤有一部分,也都消耗在酒桌上了。膽子大的,互相間吃迴扣,產品就更沒有利潤了。


    林清華看姚遠搞營銷部,還擔心他指望這些從職工當中弄出來的生瓜蛋子,根本弄不來活幹,打算把自己手裏的業務單位都帶姚遠去轉轉,移交給他。


    當然了,他這也是一番好意。不過姚遠拒絕了。


    姚遠要做正規業務,不靠過去那些公家單位間的手段弄活幹。隻有這樣,那股吃喝迴扣風才能刹住。


    林清華不懂什麽叫正規業務啊,心裏還很不痛快。他自己做業務這許多年了,到姚遠這裏,他成不懂業務了,好心讓姚遠給當驢肝肺了。他倒要好生看看,姚遠弄一幫四六不通的小屁孩,能跑來啥業務?


    其實,上一世姚遠就已經自己發明了一套粗略估算成本的辦法,簡化了估算手段,找出一個普通工件加工的可通用公式來。


    普通加工,隻算出毛坯材料的成本,然後乘以一個姚遠通過實踐得出來的成本係數,就十分接近實際加工成本了。如果工件還需要鍛打、熱處理、鍍鉻一類的特殊工藝加工,再加特殊工藝的計算價格就可以了。


    有了這個粗略估算的價格,業務員完全就可以暫時給對方一個大體價格,就有辦法和對方談了。大不了雙方有了合作意向之後,再迴來讓專業人員精細估算價格,把實際定價通知對方。


    往往實際定價和姚遠這個計算公式得出來的價格,相差不會太多。這樣就算價格再多少提高一點,對方也會接受。


    姚遠隻用了一天時間,就把產品估價這個老大難問題,把他的業務員們給教會了,這個倒成了最簡單的了。


    難的問題是教會業務員如何推銷自己,怎麽和對方的負責人談話,什麽能講,什麽不能講?這個談話藝術,可不是那麽容易能掌握的。


    還是采取當初培養抗抗服裝公司業務員的辦法,實踐教學。姚遠扮對方的負責人,業務員扮演自身,來和姚遠推銷自己。


    這種角色式的教學,姚遠可以在演習過程中隨時叫停,指出業務員的錯誤,讓大家記憶深刻。而從姚遠這裏走出去的業務員們,好多會因此成為銷售精英。


    這樣的教學進行了一個多月,姚遠才把他們分組,然後勾勒一張地區圖,在圖上劃分區域,把他們按照這些區域分別放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傻子的燃情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邦亂彈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邦亂彈琴並收藏傻子的燃情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