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車間有了當家人,剩下的推選車間基層幹部,姚遠就不管了,也不讓董雲參與,直接帶著他迴生產部那邊了。


    有當家人了,就得讓他們自己做主,出問題再說。


    林清華負責的機械加工車間這邊,車間主任的遴選是馬友寶親自參與的,姚遠在大修車間,就沒過去。不過,聽說比大修車間還要激烈。


    礦機實行崗位工資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位置越高,工資越高。有能力的,誰都想走到更高位置的崗位上,拿更多的工資。


    好多過去的生產幹部,也看到了這是個重新恢複官職的機會,也參與到選舉中來。


    這些人,有的屬於官迷,不當官管別人渾身難受,過去的時候想盡一起辦法,甚至是傾家蕩產也要混個一官半職。


    可是,現在是姚遠管礦機,過去那一套行不通了。就在他們絕望的時候,姚遠突然搞個職工選幹部的招兒,又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他們覺得,自己過去當幹部的時候,為了保住官位,上下都討好,對職工下級都很客氣,誰也沒得罪,在職工當中應該人緣不錯,大家會擁護他們。


    可是,往往這樣上去的人,都是沒有本事的,職工表麵對他客氣,心裏卻瞧他不起。真正他報名遴選的時候,大家會把他說的一文不值。


    這種人,為當官連人格都可以不要,大家怎麽會瞧得起他呢?很快,知道他底細的職工,就把他的老底給揪出來,說的他無地自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自動就退出遴選了。


    還有些過去的幹部,覺得自己過去是憑著本事上去的,現在再憑著本事去遴選,應該可以再當幹部。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過去礦機那個環境裏,真正想憑著本事上去,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姚遠這種有本事的,過去能夠上去,拿著中層的工資,操心著高層的事情,也是明知道給人家當槍使裝不知道,受盡了委屈的。


    就算把過去的姚遠拿出來,來參加今天這種遴選,一樣會被職工給罵個體無完膚。怎麽討好上級,怎麽明知是坑職工還拚命堅持維護?不是拍上級馬屁,又是什麽?


    所以,姚遠是特別了解這些有能力的幹部。不站到他們的角度上,你就不能理解他們當初為什麽那樣做,到底他們自己受了多少委屈。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啊,以前他們迫於無奈,夾縫裏求生存。現在,環境變了,他們還得為自己過去做過的,許多為求生存不得不做的,違心的事情埋單。


    他隻能盡量給他們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過去就知道有能力的,把他們放到美美那邊去。像周家林這樣的,過去沒現,現在知道有能力的幹部,盡量幫他們說點好話,把他們留在副職的位置上。


    畢竟,一個企業要展,離不開有能力的人才。


    姚遠明明知道過分依靠群眾,會產生許多過激的行為。可是,他也不得不這麽去做。


    礦機已經是一個垂死的病人,幾乎無可救藥,不徹底打爛過去的一切,殺死體內所有的毒瘤,就無法獲得新生。


    他就是依靠群眾,把礦機體內的毒瘤全部殺死。殺死所有的毒瘤的過程,難免泥沙俱下,冤枉好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他隻能暫時記住這些被誤殺的,有能力的人。待有朝一日礦機獲得新生,再想辦法把他們利用起來。


    現在,唯一可以把毒瘤全部殺死,一掃礦機過去歪風邪氣的方法,姚遠認為隻有一個,那就是把職工所有的激情給調動起來,給礦機打一陣強心針,或者叫重生藥,讓礦機徹底重生。


    他由聽到的,那些姚虎的事跡,想到了鞍鋼憲法,想到了動群眾。他能想到的,也僅僅隻有這一個辦法。


    他的這個辦法,的確奏效了。職工們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都在和他一起幻想美好的未來。


    機械加工車間也按著大修車間的思路,搞了三個工段,鍛打、熱處理工段,機加工段和裝配工段。


    然後,就是從三千職工裏挑選合適工人,充實隊伍,準備開工。


    眼看著生產部已經從無到有,具備了雛形,姚遠這邊也不敢閑著。


    生產部開工得有活幹才行啊,那就得有營銷係統去弄活來。幹活了,進材料、工具、配件,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存儲,等等這些輔助機構就得有。


    這個,他就交給杜鵑來做了。成立個綜合部,由杜鵑任部門經理,招人,成立財會、倉儲、供應各相關部門。


    這個活也不輕快。


    礦機原來的做法,是各分廠分別設立從銷售到倉儲這些輔助部門,各負其責。


    姚遠不打算這麽幹了。一個,重複設立就得增加成本。再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這麽幹,就得下放財權。下放財權,難免滋生歪風邪氣。


    這一迴,他直接讓杜娟搞個直屬部門,兩個車間不設任何輔助部門,連車間統計都由杜鵑直接管理,生產部隻負責產品生產,其餘一概不管。就是領一直圓珠筆,也得由杜鵑設在生產單位的倉儲供應室來放。


    這樣,杜鵑手底下的部門就多了。


    先就得有財會科,負責所有財務支出。然後就是供應科,負責原材料和工廠所有消耗品的采購。還要有倉儲供應科,原材料倉庫,工具配件倉庫,這些還要設到生產車間去。還得有統計科,負責所有後勤消耗和生產數據的統計。


    這一大攤子的事情,杜鵑一個人怎麽管的過來啊?


    姚遠不管,你小丫頭跟著我這麽些年,上了好幾所專業學校,學了那麽多現代管理知識。就算你沒學那麽多專業知識,光跟著我看也該看會了。


    杜鵑還真不含糊,立刻從那些原來辦公大樓上下來的科員當中招人。她可不學姚遠動群眾那一套,那個太累了,腦袋疼。再說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得有專業知識才行。搞遴選上來,你沒學過會計,沒有專業證書,你能幹會計嗎?不會造表你咋幹統計呀?沒有工作經驗,你連東西都弄不清楚,讓你管倉儲行嗎?


    反正辦公大樓裏下來的這些科員,幹什麽的都有,專業人才不缺。


    她直接就采取招聘的辦法了。先找綜合業務能力好的,把辦公室人員填充起來再說。然後,就帶著這些人招聘專業人才,在各生產單位設立倉儲科室。


    對招聘上來的人,實行大廈集團一樣的製度,三個月試用期,不行立馬走人。


    這樣,光杜鵑就得需要十好幾間辦公室,來容納她這些科室,再把辦公室設在鑄鋼分廠的地盤上,就不行了。


    姚遠就把家搬到礦機原來的老辦公樓裏去了。光杜鵑自己的部門,就占了一層樓。


    杜鵑忙了仨月,才算把所有部門都給理順了。然後的時候,她才恍然現,姚遠這是不讓她跟著幹助理了,心裏不免有些失落。


    可是,她的部門等於是姚遠這邊小半個天下,天天事情一大堆,她那兒還有心思考慮自己心裏那點小九九啊?明知上了姚遠的當,也沒工夫和他計較了。


    姚遠這邊也沒閑著。礦機過去之所以不能創造效益,內部管理混亂、腐化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形成現代化的管理機製,不能很好地和市場對接。


    和市場對接的標誌是什麽?就是要有自己完善的營銷體製。市場經濟至下,生產和銷售是一樣重要的。有時候,甚至是銷售要比生產還重要。你能生產出再好的產品,銷售不出去,有個屁用?


    所以,姚遠要親自負責組建營銷部門。


    營銷部門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隻向外推銷自己的產品就完了。得針對市場來調整自己的產品,去做到真正符合客戶的需求。


    換句話說,不是你決定生產什麽,客戶就必須使用什麽。而是客戶需要什麽,你針對客戶需求,去生產什麽。是市場需求決定你的產品,不是你決定市場上有什麽產品。


    礦機過去的幹部們,連這點最起碼的觀念都弄不明白,根本就沒法談和市場對接的問題。


    一個完整的營銷係統,先就得有調研部門,充分了解市場,做好市場地圖,調研所有需要的客戶資料,建立完整的檔案情報係統。


    其次,才是業務拓展部門。根據調研部門獲取的情報,有針對性地向客戶推銷自己,成功的幾率才會大一些。


    然後,廣告策劃部門,公關部門,售後服務部門,要一一完善,才是一個完整的營銷體係。


    當然了,短時間內,姚遠不可能建立這麽完善的體係,他隻能招聘一些頭腦機靈的,善於言辭應變的,把他們組織起來,先按著他的意思來,把營銷體係內用的著的本事,都想辦法讓他們學會,用著什麽就得會什麽才行。


    礦機生產體係內的其他人才不缺,就是缺乏營銷人才。因為礦機原來的整個體係,可以說都屬於生產功能,根本就沒有營銷功能,自然也就沒有營銷人才,他得自己培養啊。這就是最難的活了。


    杜鵑的活看著麻煩,難。可是,她可以在礦機職工當中找到許多幫手,她隻坐鎮指揮就行了。


    姚遠這方麵就不行了,一張白紙,無人可用,得他自己從頭來。


    但不管怎麽說,比他當初創立抗抗服裝公司的時候,已經好多了。


    那時候,他連招個跟著他幹的人都很困難。現在人多的隻愁用不了。而且,生產他不用操心,後勤這一塊有杜娟,他也不用管,隻一心把營銷體係建立起來就可以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傻子的燃情歲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邦亂彈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邦亂彈琴並收藏傻子的燃情歲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