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腐敗透頂,

    官朽兵情君昏。

    上欺下騙亂成群,

    賢愚是非不分。

    可歎文明中國,

    富強變成弱貧!

    錦繡河山被侵吞,

    令人發指痛恨!

    大學士潘世恩保舉林則徐衛土拒夷,可嚇壞了滿朝文武。出乎意料的是,道光皇帝沒發脾氣,他問道:“林則徐現在什麽地方?”潘世恩說:“去年林則徐被革職,發配新疆伊犁贖罪。他行到河南,正遇上黃河泛濫,臣以為林則徐治水有經驗,便留下他,現在鄭州防洪。”道光皇帝聽了,眼睛轉了幾圈,略微停頓一下,轉臉問穆彰阿:“你看如何?”穆彰阿與林則徐一向不和,還能說好話嗎?他奏道:“林則徐體弱多病,恐難勝任。”潘世恩聞聽,冷笑道:“幾日前,林則徐還給我來信說,河口已經堵好,河水已經馴服,並未提到身體有病。據我所知,林則徐的身體。一向是很健壯的。穆相所說,恐怕言過其實了吧!”

    本來潘世恩保舉林則徐,收複失地,完全是為國家社稷著想,並無個人恩怨。可是,卻觸到穆彰阿的痛處。他怕林則徐東山再起,對他不利,便借口說林則徐體弱多病,加以阻撓。沒想到潘世恩竟當著皇上的麵,叫他丟醜。穆彰阿的老臉一紅,馬上反唇相譏:“我也與林則徐通過信,是他親口說有病,怎叫言過其實?怕是潘大人受到林則徐的好處了吧?”潘世恩也不示弱,須眉皆乍,高聲說道:“我朝受賄的大有人在,這獨占鼇頭的就是你穆彰阿!你蒙蔽聖主,為國擋賢,刷琦善狼狽為奸,縱容鴉片泛濫,坐收漁利,壞事數不勝數……”“你這是無中生有,血口噴人!”穆彰阿咆哮開了。文武百官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是好。

    道光皇帝一看,火往上撞,他忽然站起身來,用手指著潘世恩,大聲喝道:“潘世恩,大膽!放肆!你身為大學士,怎能信口雌黃?著實可恨!姑念你年老昏庸,免予議罪。迴府休息去吧!”潘世恩聽了,還想爭辯。跪在他身邊的一個大臣怕他吃虧,用手扯了一下他的衣襟,老頭子沒有辦法,隻好叩頭謝恩,退了出去。後來,潘世恩為此憂悶成疾,竟一命嗚唿了。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道光皇帝壓了壓火氣,又問眾臣道:“你們說,誰可領兵,收複失地?”穆彰阿對皇上的心,早就摸透了,叩頭道:“奴才認為,當此任者,非奕經不可!”

    奕經是滿洲鑲紅旗人,字潤峰,是道光皇帝的侄子,與奕山是叔伯兄弟。侍衛出身,現在是協辦大學士。

    道光皇帝一聽穆彰阿保舉自己的侄兒奕經,心中大喜:“嗯,我看可以。你們說呢?”文武大臣誰敢說不同意?一齊叩頭說道:“皇上聖明。”道光說:“好吧!你們軍機處和禦前大臣們下去再議議,看誰做奕經的參讚大臣合適?商量已畢,速奏朕知!”道光說到這裏,一擺手退殿而去。

    兩天之後,穆彰阿向道光皇帝遞上名單,保舉滿人侍郎文蔚、蒙古副都統特依順為參讚大臣。道光立刻允準了。

    第三天,奕經上殿見駕。道光皇帝加封他為欽差大臣、揚威將軍,節製江南各省軍務。並囑咐他收複失地,趕走英夷,為國除害,奕經謝恩退出。

    奕經迴府一看,府前車轎盈門,鼓樂喧天,滿朝文武向他祝賀來了。這一來,把奕經都美得暈頭轉向了,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賬房,收受禮物。沒有幾天工夫,就收到人參、鹿茸、珍珠、瑪瑙、金銀財寶、古玩玉器等,各種貴重禮物好幾百份。他心中想:聽說我哥哥奕山到廣州發了橫財,光銀子就弄了一千多萬兩。我可不能落在他的後麵,這次最少也要摟它兩千萬兩!沒有上任,就想發財,這樣的貪官能打勝仗嗎?

    奕經從此開始,天天在府中收禮設宴,忙著應酬,足足鬧騰了二十多天,才整隊離京。一路上,遊山玩水,全不把前方的戰爭放在心上。走了一個多月,才來到蘇州。地方官把他接到行轅,盛宴款待。

    奕經在行轅裏休息了三天,第四天才正式傳見文武要員。他對大家嚴肅地說:“兄弟奉了皇上的聖旨,身擔欽差大臣、揚威將軍之重任,節製江南軍務,對英宣戰。望各位助我一臂之力,報效朝廷!”眾人趕忙施禮,齊聲說道:“我等願為將軍效犬馬之勞!”奕經沉下臉來,冷笑一聲說:“各位俱都身擔要職,肩負守土之責,可是卻沒把國土守住一定海丟了,鎮海沒了。最近聽說,寧波也丟了。你們能對得起皇上嗎?本大將軍此行,不獨對英宣戰,還兼操查辦之權。你們這些無用的東西,簡直給我大清丟盡了臉,真是罪在不赦!”眾官聽了,顏色更變,急忙跪下,叩頭求饒。奕經聲色俱厲:“本大臣執掌生殺大權,你們的死活,都在我一句話上。先將你們一律革職留用,以觀後效。有功者免罪,無功者二罪歸一,決不寬貸!”眾官聽罷,鬆了一口氣兒,不住地叩頭謝恩。奕經又擺出一副十足的官架子,整整訓斥了一個上午,眾官員才滿頭大汗地退去。

    這些地方官,隻知道這位欽差大臣是皇上的侄子,很有來頭,可是誰也摸不透他的脾氣,心裏都沒底兒,對前程更是吉兇難卜。後來,他們買通了奕經的心腹家人,這個人告訴他們說:“我們大人喜歡這個和這個……”眾官聽了,相視而笑:“原來如此!”

    沒過幾天,一乘乘小轎抬進了奕經的行轅,轎裏坐的都是江南美女和歌伎。隨之而來的是江南特產、名人字畫、曆代珍品、罕見古玩、金銀財寶、珍珠翡翠……總之,凡是吃喝玩樂、消遣享受之物,應有盡有。這真是對症下藥,百般靈驗。奕經的臉上有了笑容,眾官恢複了原職,一切擔心都煙消雲散了。

    到了江蘇,奕經隻顧居生處樂,沉醉在糜爛的生活之中。在他的行轅裏,終朝每日都是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把侵略軍殺人放火、老百姓走死逃亡,全都忘得一幹二淨。道光皇帝下旨,催他趕快進兵,他卻迴奏說:“奴才正在操練人馬,征集糧草,近日即可發兵。”其實,他對收複失地想都沒想,瞪著眼睛欺騙皇上。

    且說英軍總司令璞鼎查,他早已探明,清朝又派來個揚威將軍奕經。璞鼎查大為惱火,攻陷寧波以後,繼續麾兵深入。為了解決後方接濟困難,便命令沿海兩岸居民供應食物,指名要雞鴨豬羊、白麵雞蛋,並規定數目。如數按期繳納者免死,逾期抗拒不繳者,馬上派兵問罪。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有什麽辦法?隻好忍氣吞聲,餓著自己的肚子去供應侵略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道光秘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新覺羅啟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新覺羅啟明並收藏清朝道光秘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