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mba碩士,又是名門正派,向他這個土八路請教,真新鮮,有意思。”李珍大笑,“你應該向他傳授一些經濟武俠知識。”

    “這些老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吧。”

    “鄒開他不知道。”

    “是嗎?”尚臨問鄒開。

    “是的。”鄒開老老實實地承認。

    “那確實要補補課。”尚臨呷了一口茶,“其實說起來很簡單。隻不過後來人們加進了一些神話色彩,聽起來比較有趣。當年在企業全盤國營化的年代,我們贛市還是保存了一小部分私營企業和股份製實體,主要是汽車製造銷售、機械加工、化工產品開發、紡織、建築、食品六個行業,共有六個產業代言人,稱為‘贛市六強’,他們被認為是新中國的第一代現代意義上的民營企業家。後來產業升級換代,加上國家對民營企業管理政策的解凍,信息產業、生物工程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占據主導地位,這五個產業的代言人被稱為‘贛市五雄’,他們是第二代民營企業家。第二代的生存環境比第一代好多了,此時,贛市民營經濟就由政治經濟時代進入了武俠經濟時代。時至今日,國家對民營經濟完全采取鼓勵的政策,並且市場化改革浪潮一波接一波,民營經濟的發展突飛猛進,湧現了一大批風流人物。這其中就有體育產業化、教育產業化、旅遊開發業、影視傳媒業四個新興產業代表,人稱‘四秀’。有房地產業、現代物流業、社區服務業三個間隙產業代表,人稱‘三邪’。出現了有金融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兩個基礎業態,在我們贛市有兩個比較突出的代表,人稱‘雙元’。當然原來‘六強’的事業繼承人稱為‘六小侯’,本人是其中之一。簡單說就是這些。”

    “還給他講詳細點嘛。”李珍道。

    “詳細的你自己給他講呐。他可是你的人。”

    “你說什麽呐。亂七八糟。”

    “不會吧,我看是你亂七八糟。老實交待,那件事進展如何?”尚臨鬼鬼地問。

    “什麽事?”

    “一加一啦!”

    “不是早跟你說了,本人堅決實行獨身主義。”

    “算了吧。社會大氣候和你個人的小氣候決定了你必然無法獨身。”

    尚臨不懷好意地看著鄒開。等鄒開聽出了頭緒,臉就脹紅了。

    “你不知道呢,鄒老弟,當年這位李小姐在贛市有眾多追求者,現在還有人對她單相思呢。”

    “哦一”鄒開不知如何作答好。

    “本性難移。尚臨,我看你這次肯定不懷好意。”李珍笑道。“當然。”尚臨嚴肅起來,“我爺爺死後,五雄四秀三邪雙元頻繁接觸,秘密磋商。據說已經達成了若幹協議,估計企業界馬上就有新氣象出現。”

    “你們六小候就坐以待斃嗎?”李珍問。

    “那倒沒,我們也在尋找出路。”

    “這蛋糕可真難分啦。”

    “是啊——”尚臨長歎。

    之後是長久的沉默。音樂輕輕飛揚,三人各有所思。山雨欲來風滿樓。

    “琪美”美容院。楊青的手提包中響起一段美妙的音樂。她拿出手機,一看鄒開的號碼,就按掉了沒接。音樂再次響起。這在她的預料中。

    “鄒副總,有什麽指示?”楊青懶洋洋地說道。

    “楊青,你現在在哪?”

    “在‘琪美’,有何指示,說吧,我聽著呢!”

    “我有緊要的事,電話裏說不方便。你能不能出來一下?”

    “哪裏?”

    “濱江公園附近。”

    “那好吧,你等著。我馬上就過來。”

    冬季來臨,百花凋謝,草地枯黃,冷風陣陣,遊人稀疏。濱江公園裏,隻有兩三對情侶在感受冬天的冷酷,微弱的陽光擋不住淒清的情愫。鄒開在公園旁的餐館雅座裏,欣賞著蕭瑟的公園,一杯熱茶騰著灰色的霧汽。沒過多久,楊青的身影出現在他的視野。

    “楊青,這段時間很少見你。”

    “你領導忙嘛,可以理解。”

    漂亮的女待者端著一杯熱茶放在楊青麵前,並問鄒開,“先生,可以上菜嗎?”

    “上吧!”

    熱噴噴的鴛鴦火鍋端了上來。

    “想收買我?”

    “說哪的話。這麽說吧,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我敬你一杯,非常感謝。”

    楊青沒吱聲,隻顧夾菜。她腦海裏正想著一幅畫麵:一個英雄正奮力把一落水者救上岸來。英雄是她,落水者是鄒開。她馬上就有了一種救世主的感覺酒過三巡,醉意就上來了。楊青問,“老鄒,你說有緊要事,是什麽事呀?”

    “也沒什麽,你知道我曾是一個副鎮長。”

    “知道,那你為什麽要出來打工?”

    “你知道,現在正是政府機構改革攻堅時期,行政幹部要分流,又叫輪崗鍛煉。輪崗期間停薪留職,自謀職業。我就是輪下來的。”鄒開猛灌下一杯酒,“現在輪崗期限已到,我必須迴去上班了。”

    “迴去上班?”楊青瞪大眼睛。

    “是啊!”

    “你現在剛剛起步,幹得好好的。這麽一走,就虧大了。你知道不?”“我知道。”

    “你幹脆別迴去啦,辭職。一個副鎮長有什麽可留戀的?”

    “那不行,個人要服從組織。”

    “你還是想當官?”

    “那倒不是。”

    “那你迴去幹嘛?”

    “組織紀律。”

    “你一定要走?”

    “一定。”

    “你對珍姐說了沒有?

    “沒有,我不好開口。”

    “所以你想利用我?”

    “請你成全我。”

    (二)

    台州客運中心。鄒開把兩個大箱子放進台州至贛市豪華臥鋪的行李箱。車站裏,人流密集,寒流侵人。急著迴家過年的民工潮水般地拖著大包小包。有人在大唿小叫,有人在低頭凝思,有人在翹首祈望;有人興奮,有人焦慮,有人優愁。冷漠,麻木,困苦,迷惑;驚喜,熱烈,激動,歡愉。同樣的空間,不同的心情,不同的表情,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存。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同一個目標;來自五湖四海,走著同一條路;來自五湖四海,唱著同一首歌。別了,台州;別了,台晶。沒有告訴任何人,鄒開悄悄地走了。你問我何時歸故裏,我想大約在冬季,齊秦的歌聲在心中為鄒開送行。第二天到贛市,轉車到臨江市再轉車到安崇縣,鄒開又迴到那片熟悉的風景。

    迴到安崇縣的鄒開身心俱疲,到縣移動公司買了一張本地手機卡後便上床睡覺,一夜無夢。清晨,和衣而起,推門望去,遠方的山巒隱沒於濛濛的霧氣中,靜靜的,安寧的,充滿著神秘感。冷冷的空氣侵襲全身,頓感一股冷意。冬陽初升於東方,微弱的陽光中傳來汽車的馬達聲,告訴他這是個忙碌的世界。遠處田野上傳來焚燒幹草堆的劈叭聲,思想自由地馳聘,多麽自由的空間,多麽愜意的時光。鄒開住在縣郊,房前不遠處是一片田野,一帶遠山。往事在腦海複活,一些記憶的碎片在飛舞,鄒開稱之為離散記憶效益,就是這些有限的離散記憶造成了鄒開一生中無限的悲傷,雖然早已脫離了那片陰影,其精神內核仍在思念中擴張。雖然放棄,卻無法忘記。

    人心一動即波濤。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出生的那批中國人,大多怨恨自己生不逢時。那時大家都拚命地去擠高考那座“獨木橋”,把自己的一生前程賭在一場考試上。那個年代出生的人把自己的青春都耗費在推高考這顆劫數難逃的西西弗斯之石上,錯過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期,以致到了九十年代中後期為隻有小學、初中文憑的老板打工。本科學曆的群體收入水平最低。落水是時代對鄒開這一代人進行淘汰優選的最佳表達。第一批是高考獨木橋上的落水者,有一部分已成了獨擋一麵的人物,有頭有臉。第二批是雖然擠過了獨木橋,卻在改革大潮中的落水者,由於先天性乏泳,正在大海中沉浮。鄒開就是第二批落水者,被市場大場推下水,嗆得不輕,至少還沒迴過神來。

    鄒開參加高考那年,正是取消一條龍錄取製的頭一年。這項改革讓鄒開大傷腦筋,不但要考試成績好,還要填報好誌願,二者缺一不可。大學畢業時搭上國家包分配工作的末班車。鄒開畢業時,“包分配”基本上已經成為一個曆史名詞,實行的是雙向選擇。這項改革也讓鄒開飽受煎熬。

    改革使大多數人受益,也讓一部分人承受痛苦。為了國家利益,為了子孫後代,鄒開和他的同齡人默默承受著改革給他們帶來種種不幸和苦難。

    無法自由選擇,不知如何選擇。

    無法穩定心情,不知未來如何。

    在選擇中改革,在痛苦中改革。改革給了鄒開一個艱難的人生。

    中南林學院,一九九七年,夏夜。入夜的校園喧囂而浮躁。拉二胡的,掃吉它的,吼搖滾的,唱流行歌曲的,打“拖拉機”的,搓麻將的,當然還有拍拖的,下餐館的,看錄像的,玩電子遊戲的,打桌球的,下棋的,更多的是看書和做作業的。

    兩三個月後,鄒開將遠離這種生活。這段時間,鄒開一直在準備畢業設計,全班共分為四個小組,每個小組搞一個畢業設計或論文。鄒開被分在栲膠小組,他的課題是《年產2000噸楊梅栲膠車間設計》。為了搞好這個畢業設計,鄒開等人曾兩次專程前往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進行畢業實習。美麗的湘西給了他們很多的靈感和美好的迴憶。

    鄒開打開森工樓305室的門,按亮電燈,裏麵是栲膠小組設計用的場所。畫圖板、丁字尺、三角尺、圓規、鉛筆之類的在每張辦公桌上隨意地躺著,白色圖紙上的工藝流程圖、車間平麵布置圖、設備結構圖則有條不紊。鄒開打開電扇,凝視著窗外,看著外麵的世界一點點地沉入夜的深海。突然在一刹那,一股極強烈的寂寞感無端地襲來,一點一滴地侵蝕著他的心。一個人被淹沒在靜寂的夜色中是空前的悲哀,猶如被壓於萬丈高山的底部,透不過一口氣,沉悶、孤獨、煩躁、無助。此時此刻,鄒開才真正羨慕起那些往日認為庸俗不堪的一對對鴛鴦們。此情此景,此時此刻,要是有一位女生陪在身旁,傾聽自己訴說心事,那該多好。

    大學四年來,

    你最大的遺憾是什麽?

    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麽?每個畢業生都在思考這兩個問題。四年來,鄒開眼看著一個個女孩開始孤單單地走,在盡情展覽完自己的魅力後就有一個男孩陪伴在側。林學院的一對對情侶就這樣延生的。而許多男生在展現完自己的憂鬱、興奮、狂熱之後,歸於平靜。

    一場暴雨驟然而至,打濕心情。一夜聽雨到天明。畢業氣氛愈來愈濃。鄒開靜坐於陽台上,點一根白沙牌香煙,看夕陽下幹淨嫻靜的樹葉,悠閑而逍遙。

    大家都在尋找就業門路,一見麵問的第一件事就是工作找得怎麽樣了,有眉目了嗎?第二件事就是畢業設計搞得怎麽樣了,做完了嗎?此刻雖然清靜,但這兩個壓力始終壓在鄒開心頭,揮之不去。

    鄒開住在學生宿舍區二棟219室,最邊緣靠近陽台的一間。看著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流,望著藍藍的天空飄浮著幾朵白雲,那麽賞心悅目,儀態萬千;陽台前有兩排高大的苦楝樹和香樟樹,幾隻蝴蝶在綠葉叢中振翅閑遊,兩隻麻雀覓食其中;遠方的天空下有幾隻燕子在自由自在地飛翔,偶而從陽台上驚過,夕陽的光輝照亮它的腹部。他看到一個細小的軀體,在享受自然界中最大的自由。從圖書館的報刊雜誌上,鄒開每天都能感受到外麵世界的熱火朝天,大家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傾情書寫自己的曆史,而自己卻在這座大學校園裏埋葬了四年的青春。

    嘔心瀝血的兩三個月過去了,一百二十多頁的畢業設計論文,五六米長的生產流程、主要設備結構圖和車間平麵布置圖終於完工。六月的天鬱悶難耐,晴雨無常。校園團團簇簇的綠意,鋪天蓋地,這是一個綠色海洋。山是綠色的,水是綠色的,建築是綠色的;學習是綠色的,課本是綠色的,笑容是綠色的;生活是綠色的,心情是綠色的,每晚的夢是綠色的。這是一個迷幻的綠野,這是一曲綠色狂想曲。

    六月十四日,一大早,鄒開與班幹部開始布置答辯現場——森工樓301,掛橫幅標語,打掃衛生,買花瓶、塑料夾、茶葉、飲料、香煙等,並在森工樓和食堂門口各貼一張海報,歡迎各位校友參加答辯會,到照相館聯係明天答辯時攝像,一切進展順利。天下大雨,夾著狂風。鄒開拿著畢業答辯辭在陽台上對著來來往往的人大聲宣讀,後又到301室對著鏡子模擬答辯,同學們在旁監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和諧之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桂1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桂12並收藏和諧之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