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凝痕從玨兒房裏迴來並沒有睡,服侍好了世明躺下,又哄了會兒。待一切做好,凝痕便掩好了帳子,自己則走到外廳坐下。於家的大少爺仍舊關在監獄裏,至今不知境況如何,這事情絕不是單純的,也不會是簡單的家丁滋事。玨兒現在什麽都不知道,白家除了夫人,吉叔和她,別的人也不知道,如果這件事拖得久了勢必會造成恐慌,而玨兒的身子……
凝痕歎了口氣,窗外風乍起,她起身關好窗子,都說山雨欲來風滿樓,想必時逢亂世,天災人禍更是無法預料的。現在世道越發的亂了起來,凝痕的心裏有些擔心晞彥,許久沒有他的消息,這些日子也沒有收到書籍,甚至於她不知道他現在是在北平天津,還是仍然留在上海。
世明混沌的發出些聲音,凝痕忙走進臥房,打開幔帳,見沒什麽大事,就撚好被角,熄了燈。房間暗了下來,是的,她現在已經是世明的妻,本想著再無瓜葛惦念的,隻是心裏還是無法割舍。黑夜裏,她似乎又看到晞彥明亮而溫暖的眼睛,看見他穿著青色長衫圍著圍巾,手裏拿著幾本書,站在浥昔河畔,遠遠地對著她笑,並伸出手,她想跑過去,想跑到他的身邊,握住他的手,隻是自己似乎被一種巨大的力量牽製著向後退,晞彥的麵容漸漸模糊,最終隻看見一個青色的點,而凝痕張著嘴卻無法發出聲音,隻有眼淚肆意的流淌……
夜闌人靜,晞彥的房裏仍舊亮著燈,他前幾天剛從天津迴來,同陳謹予聯係了一些兄弟社團,希望可以搞一次遊行,宣傳抵製日貨,號召民眾抵製日本侵略,而在北平和上海,憑著覺醒社的一些社會影響力,他召集了各個大學的一些愛國學生組織,希望可以在同一天發起三地的大遊行,他覺得現在的國人需要團結需要被喚醒。
覺醒社秘密的印製了報紙,印製地點就是晞彥在上海公寓的閣樓,謹予北京大學畢業後便也來到了上海,在一家女子中學教書,閑暇時間都是幫著晞彥他們出版報紙,也書寫專欄文章。說起謹予來上海的決定,陳老先生和夫人最初還是有些不同意的,畢竟謹予是他們唯一的女兒,為此陳老先生曾和女兒談過幾次,他覺得如果女兒想教書,大可以安排進自己工作的大學,這樣離家也近些,若是以往時局好,在外地工作也就罷了,可現在是非常時期。但是謹予不同意,她隻對父母說那邊有她的朋友照應。如此雙方著實在那幾日很不快,母親也流著淚勸謹予說身處亂世,全家人要在一起才好,倘若戰爭來了,可怎麽團聚。
直到晞彥因為創辦副刊的事來了天津,事情才出現轉機。這一天謹予出現在天津碼頭,她穿一身淡藍色的旗袍,頸子上打著一條嫩黃色的短絲巾,站在人群裏就如同一株淡雅的蘭草,看見晞彥下了船,她便解了絲巾對晞彥搖了搖。
“謹予,你真的來了,這裏人多,不是說好不用接我的麽?”晞彥看著謹予說道。
“晞彥,知道路你都熟悉,隻是還是想來接你,其實坐火車更方便些,也快些,不必這樣累的。”謹予望著晞彥有些疲憊的神情,心裏很心疼他。
“火車貴些,坐船其實也很方便。”晞彥笑了笑。
謹予也笑了笑,旁邊兩個車夫已經拉著黃包車跑過來停下。
謹予道:“先去我家吧,該為你接風洗塵。”
晞彥笑笑點點頭,“來天津幾次一直未曾拜會下你的父母,今天便是打擾了。”
他們上了車,離開了港口。天上的太陽不是那麽清晰的掛著,一團的黃暈,微熱的風吹來,吹起海浪微微。
“晞彥,歡迎來到我家!”一座灰白色的三層舊式洋房,瘋長的藤蔓植物覆蓋了大半的牆壁,院子很窄,卻也種了些花花草草。晞彥拿下箱子笑了笑,他的眼睛明亮,長長的睫毛掃下像扇子一樣的陰影,玉一樣溫潤的臉頰,堅毅直挺的鼻子,嘴角總是掛著讓人溫暖的笑容,謹予的臉一紅,轉身推開黑色的大門。
“這棟小樓是學校分給家父的,住了很久了,我家在二樓,現在樓下住著的也是一位教員,三樓的房子騰了出來,也許過段時間會有新的住戶吧。”謹予邊上樓邊解釋道。
木製的樓梯走上去有些吱吱呀呀,晞彥提著箱子跟在謹予的身後。
“母親,我接了朋友迴來了,原來父親也在家。”謹予介紹著轉過頭看著晞彥。
“伯父,伯母,我是陸晞彥,謹予的朋友。”晞彥放下箱子,微微頷首。麵前的兩個人便是謹予的父母了,陳老先生年近半百,身體矍鑠,頭發有點灰白,手裏拿著一個煙鬥,身上隻是穿一件黑色的長袍,笑容和藹,陳夫人麵容端莊,看見晞彥站在那裏已經忙讓進了屋裏。
“總是聽見謹兒提到你,來了天津也有幾次了吧,是謹兒的不周到,也沒有請你過來坐坐。”陳母已經端了一杯茶,晞彥起身接過。
“其實是我的不周到,幾次來津均未前來拜訪,其一是因為時間緊迫,其二也是不敢貿然打擾。”晞彥欠一欠身。
陳老先生很喜歡眼前這個俊朗的年輕人,舉止文雅,談吐大方,充滿著活力,謹予曾幾次給他看過晞彥寫的文章,還有為覺醒社創作的劇本。他看得出晞彥國學功底的深厚,書寫的雜文,文筆犀利尖銳,點題深刻,加之陳老先生本人也並不是守舊沒落之人,從晞彥的文字和劇本之中,他看得出他的正直和愛國之心。
此後,在天津的幾日,除了白天聯係進步組織和社團創製副刊外,晞彥經常同陳老先生談話,惺惺相惜,兩人竟成為忘年之交。對於謹予想去上海的決定,陳老先生和夫人也看得出她的心思,便也不再阻攔。“晞彥是值得信任的人。”這是謹予臨行時,父親對她說的話,多年之後,謹予一直在猜想,是不是在那時候,父親就已經看到了未來……
有了謹予的幫助,晞彥身上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不少,秘密印刷報紙的小組有六個人,除了晞彥和謹予,其餘的四個都是覺醒戲劇社的骨幹,明軒和景軒是一對兄弟,他們是晞彥大學時期的同學,是覺醒社的元老,負責專欄寫作,陽恬和初靜是晞彥的學弟學妹,雖然加入覺醒社不久,但是充滿激情和幹勁,報紙的發行都是他們兩個人負責。
晞彥此時正在為下一期報紙寫一篇文章——
日本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從炸了那段南滿鐵路開始,這群穿著人皮的魔鬼不斷製造著駭人聽聞的屠殺,“不抵抗政策”使得東北全部淪陷,如今日本更是在中華之領土建立了滿洲國,辛亥革命拉下馬的皇帝成了新的日本傀儡,駐紮東北的關東軍以所謂的“日滿親善”為借口,實際實行侵略之實;“一。二八事變”十裏洋場的上海也終於經曆了戰火的災難;與此同時,日本在北方的軍事行動並為停滯,他們將軍隊開進了長城一線,進犯熱河,察哈爾,打入了山海關,熱河的省會承德僅十餘天便宣告陷落;多倫保衛戰激烈殘酷,但是仍然改變不了長城抗戰的最後失利。今年五月簽署之《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撤出了熱河和冀東,華北的大門也被打開了。
我堂堂中華,麵對外夷淩辱,不能夠揭竿而起保衛國家,反倒實行“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男兒自當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等氣勢正是今日之中國所需啊!中華民族五千年,時至今日已是到了生死存亡之時刻,中華不能亡!
寫下“中華不能亡”幾個字後,晞彥將筆一擲,激動地站起。他覺得周身的血液都在湧動,戰爭來了,民族危亡在即,自己不能夠上戰場親手殺敵,他心中已有慚愧,男兒在這個時候應該向東漢的班超那樣投筆從戎,晞彥心中慚愧自己能用的武器隻有這支筆!
“咚!咚!咚!”傳來敲門的聲音,晞彥轉身走去開門。
“原來是你,謹予,快請進。”
謹予提著一隻食籃放在桌上,看著桌子上的紙筆,便知道晞彥一定是又在忙,便說道:“沒吃晚飯吧,剛才見到景軒,他說你在準備下一期的文章,我就知道你又會忙的廢寢忘食。”謹予說著便打開了食籃,拿出了一碟清炒鮮筍,一碗絲瓜湯,一碗米飯。
“這都是我自己做的,手藝不是很好,你先吃點吧,就算是要趕稿子,也要注意身體。”晞彥一直看著謹予,他的心裏不是不知道謹予對自己生活上的照顧,工作上的支持,她的心他早就明了。無奈這麽多年過去,他的心裏始終縈繞著那抹淡紫色的霧,他知道那個站在霧裏的人不屬於他,隻是無法抹去,那個女人頭上的那道紫色傷痕,就如同烙印一般也印到了他的心裏,他是不能忘了她了,這輩子恐怕都會一直牽掛。
謹予的愛他不能迴應,心裏邊有一種深深地歉疚,他曾經幾次委婉的提及,謹予說她明白,也不希望晞彥為此徒增煩惱,她現在的選擇是她自己的意誌,她無意讓晞彥忘記過去,隻是想能夠代替那個人陪伴在他的身邊,能夠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晞彥知道謹予也是和自己一樣的人,此生所係終是此生無法企及的……
“還愣著做什麽?坐下來吃吧,還是熱的。”謹予擺好碗筷,便讓晞彥坐下。晞彥笑著入座,拿起碗筷,慢慢的吃起來。
吃完飯後,晞彥幫著謹予收拾。
“謹予?”
“嗯?”
“你說你見到了景軒是麽?”
謹予點點頭,“其實也有些奇怪,我碰巧看見他和一些商會的人在談話。”
“商會的人?”晞彥覺得奇怪,戰爭快打來了,商會有所舉動也是正常,隻是他們一直和這些人是沒有什麽關係的。
“其實也沒什麽,畢竟景軒本就是在洋行上班,接觸些商會的人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謹予看著晞彥有些憂心,便安慰他。
“你說的是,是我顧慮太多,我們在一起共事這麽久,從大學起他們兄弟就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我隻是擔心,如今上海也是風雨飄搖,我是怕他出事。”晞彥說道。
謹予笑了笑,晞彥的心裏永遠都是為別人著想。看著他的月白袍子有些舊了,領口接觸脖頸的地方都磨得起了毛,謹予的心裏突然很難過。晞彥一直都很節儉,雖說在老家有一個陸記藥鋪,但也都是陸母和一個老管家在支撐,收入並不十分的好。為了辦報紙還有救助會,晞彥也是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陸母疼愛兒子,藥鋪的大半收入也是給了晞彥。謹予的心裏很痛,她看著她愛的男人麵容有些憔悴,身體也比往年單薄了許多,不禁眼裏噙滿了淚水。晞彥發覺了謹予的異樣,便問:“謹予,怎麽了?”謹予轉身拭去淚水,搖搖頭,道:“隻是有些莫名的難過。”
晞彥沒有再問,走到桌邊拿起剛寫好的稿子讓謹予過來看看。謹予接過,讀著,字裏行間都是晞彥濃濃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心。
一聲鳥兒清脆的叫聲喚醒了凝痕,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又這樣坐了一夜,世明還在睡,輕輕的鼾聲傳來,凝痕揉了揉麻了的手臂,窗外天色已經微微發白,幾隻鳥雀站在外麵的梧桐樹上吱吱喳喳的叫著,白家宅子的黑瓦粉牆映在這天色裏,隻覺得天地都是一片的青色。凝痕換了衣服,梳洗完畢,望著鏡子裏的自己,那道紫色的傷痕還是很顯眼,她麵色白皙,眼神如深潭裏的水,鼻子不是很高,嘴唇微薄,這麽多年她一直安靜的充當世明的妻子,在白家很安穩的過日子,每日除了照顧世明,看書識字是她唯一的樂趣。其實在她的心底,她總是覺得在她翻開書,讀書裏每一個字的時候,都像是晞彥在她的身邊,她知道這裏的每一本書都是晞彥精心挑選送給她的,她摸著書皮,想著晞彥穿著青衫,圍著潔白的圍巾,在書店裏精心挑著書,然後讓老板用紙包好,再拿去郵局寫上玨兒的名字寄出去。每當想到這些,她的心裏就會很溫暖,晞彥是在她的身邊的……凝痕摸著紫色的傷痕,想起了晞彥說過,那是上天給她貼的一個標簽,她想著此生是不能在他的身邊了,如果這是一個注定的印記,她很希望在下輩子他會憑著這道傷痕找到她……
外麵傳來了腳步聲,凝痕曉得是梅香端來了熱水,便出去開門,哪知推開門見到的卻是夫人。
“母親,怎麽是您?天色尚早的。”凝痕很驚訝,忙請夫人進到外廳。
“明兒還未起身吧?”白夫人坐下問道。
“還不曾起來,現在還早。”凝痕倒了杯熱水放在桌上。
“凝兒,這麽早來是想說說於家大少爺的事。”白夫人喝了口水,繼續說道,“昨晚,於家連夜問了家仆,才知道了一些緣由,一個叫趙明的繡莊夥計,和同村的一個叫秀兒的女娃是定了親的,聽說這個秀兒的刺繡手藝也不錯,所以這些日子也在繡莊幫忙,不知怎麽黃督軍手下的張副官看上了秀兒,趙明自然是不同意的,爭執起來不慎打傷了張副官的一個手下,這還得了?他們自然是去抓人,於家大少爺自然覺得是他們輸在理上,所以也就鬧僵了。”白夫人停了一下,歎了口氣,“到底還真是招惹了他們。”
“母親,如此說來,這事情好像是明白了,可是凝痕還有一些不懂,我總覺得事情有些湊巧,如果說秀兒隻是一個普通的在於家繡莊幫忙的丫頭,她是如何認識了張副官,又是在什麽樣的地點呢?再者,秀兒是剛剛進了於家,然後這麽短的時間便讓副官喜歡,又因她而引起了於家的禍事,這也未免有些巧了;其三,聽說張副官是黃督軍手下的得力幹將,但是據說對女色從來沒什麽興趣,不但自己不曾娶妻,而且也不曾在外麵尋樂,這次何故就這麽快的喜歡上秀兒,還要和一個夥計去爭呢?凝痕隻是覺得事情還是很蹊蹺。”凝痕慢慢地說道。
“凝兒,我貼心的兒,想不到你也看得出這些。”白夫人拉著凝痕的手,“如今卻不知怎麽辦?”
“母親,現在黃督軍不見我們也不見於家的人,其實擺明了他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始末的,可是聽您說黃督軍不過是個頭腦簡單的人,可見事情可能另有高人掌控,現在隻能是求黃夫人了,那位張副官也是要見見的才好。”凝痕答道。
此時世明已經醒了,模糊的叫著“凝……凝……”,凝痕對白夫人欠一欠身,便走進臥室,服侍世明起床,白夫人站在門口,神情略有所思。
吃過早飯,凝痕便去了玨兒的房裏,她現在最擔心的便是她了。打開簾子進去,便看見玨兒坐在椅子上,桌上的飯菜吃的並不多。
“妹妹,你來了。”玨兒說道。
“姐姐怎麽不多吃一點?”凝痕走過來拉著玨兒的手,她的手有些涼,凝痕心裏一驚,難道她知道於家出事了?
“妹妹,我隻是沒什麽胃口,並無大礙,何況現在有了寶寶。”玨兒低著頭輕輕地撫摸自己的隆起的腹部,“他是最乖的,每天都陪伴著我。”
“姐姐,有什麽心事就告訴我吧,你現在這個時候不能思慮過重的。”凝痕很擔心地握著她的手說道。
玨兒看著凝痕,眼睛有些濕潤,低下頭輕輕地說:“世舫,他,昨夜並不曾歸家……”。
“可是今早我看見大少爺了啊。”凝痕微微訝異。
“他是天剛亮才迴來的,我想是怕父親母親擔心吧。”玨兒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有件事,我若是說了,妹妹可別笑話我,其實我知道他是去見誰了。”說著從抽屜裏拿出一幀照片遞給凝痕,“她是他在法蘭西國留洋時認識的,你也看得出她是個和我們都不一樣的女子,那後麵有一行字,妹妹也可以看看。”
凝痕翻過照片,一行娟秀的字跡寫著——
贈:世舫吾愛。巴黎留念,安琪兒
“凝兒,你什麽都明白了吧,她是他心裏記掛著的,這麽多年她的照片都被壓在這本詩詞下麵,這麽多年了……”玨兒的聲音微微顫抖著。
“姐姐也說這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都過去了,少爺對姐姐還是細心體貼的。”凝痕微微輕拍玨兒的肩膀。
“他是去見她了,就在昨夜,他們是在河邊坐了一宿,那女人早上已經乘船迴了上海了,不日就要迴西洋了,世舫,他,都告訴我了。凝兒,其實我剛嫁給他的時候就知道的。”玨兒的眼淚滑過了臉龐。
凝痕隻是靜靜的守在她的身邊,她理解她心裏的苦。
“凝兒,其實世舫的心一直都在她的身上,這些年他也一定心裏想的很苦,一定是這樣……”玨兒默默地抽泣著。
凝痕的心劇烈的痛起來,玨兒太過善良,麵對丈夫從未對她有過的忠誠,她想到的居然還是他心裏因愛另一個女人而有的苦,這一切世舫是否明了呢?不會的,凝痕覺得他不會理解的,他的心裏現在一定還是因為安琪的離去而難過的。玨兒好可憐……
“姐姐,你太善良了……”凝痕的眼睛也不覺的濕潤了。
世舫此時坐在茶莊的辦公室裏,獨自默默地點燃一根煙,打火機的火苗燃燒了煙草,一下子有了紅色的光,世舫關掉打火機,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煙圈慢慢向上升騰,自由——像一根煙一樣的自由,他不知道是為什麽覺得自己不如一根煙,燃燒了便自由了,解脫了自己也解脫了別人,燃燒了他對玨兒的愧疚,也燃燒了他對安琪的不可能實現的愛,什麽都變成灰燼,是的,變成了快樂的灰燼,殘留著生活於人世間的最後的溫度,隨著風隨便的飄到哪裏。
他對玨兒坦白了一切,他的心因為安琪的離開而無比的疼痛,他覺得胸口一直都憋著一口氣,這麽多年便哽在自己的腔子裏,壓不下去又吐不出來,現在好了,都說了,都說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玨兒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了,他苦笑著,原來自己不僅沒有自由,而且還很愚蠢。他的心裏一直覺得自己虧欠玨兒,他本想著玨兒會因他說出的事情而哭而鬧,甚至想著也許會受到父親母親或者於家的責備,可是玨兒隻是默默的流著淚,並不曾說過一句埋怨的話,相反她隻是苦著他的苦,世舫心裏越發的難過。
安琪這次迴國是因為時局不好,在父親的安排下,接了還在老家的幾個親戚到國外躲避災禍。安琪派一個人到了茶莊去找他,約出來見麵時,世舫才發現站在麵前的是他朝思暮想的安琪,兩個人相顧無言,終於擁抱在了一起。
那一夜他們牽著手靜靜的走在浥昔河邊,就如同那段在巴黎塞納河畔散步的日子,沒有過多的對白,天地間隻是存在一份安靜,安琪靜靜的把頭依偎在世舫的肩膀上,夜風吹起她的長發,長發吹起模糊了世舫的視線,世舫轉過頭看著安琪的眼睛,月光照著她含水的眼睛,盈盈的透著鑽石一般的光彩,世舫輕輕地吻了安琪的唇,她的淚流到了他的嘴裏,鹹澀的讓他們的心更加的疼痛。
沒有人知道,在這樣的夜晚,這對男女經曆了怎樣的相聚和怎樣的別離;沒有人知道,他們安靜的相依,蘊含了多少沒能說出的話語……
清晨河上彌漫著白色的霧靄,他們知道離別終究是來臨了,這一別,也許此生都沒有機會再見麵,安琪把頭埋在世舫的臂彎裏默默地抽泣,世舫抱著她。
寂靜的江邊,安靜的古鎮,一對愛人終是此生無緣,那一個不眠的夜晚也許隻有靜靜流淌的浥昔河知道,也許隻有天上的月亮知道罷了……
第一班早船,安琪離開了,世舫此生都不會忘記,他不忍心眨眼,他想珍惜能看得見她的每一秒,那個佇立在船頭的身影漸漸隱入了霧裏,慢慢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夫人,夫人,不好了,出大事了……”吉叔慌裏慌張的跑進了院子裏。
凝痕歎了口氣,窗外風乍起,她起身關好窗子,都說山雨欲來風滿樓,想必時逢亂世,天災人禍更是無法預料的。現在世道越發的亂了起來,凝痕的心裏有些擔心晞彥,許久沒有他的消息,這些日子也沒有收到書籍,甚至於她不知道他現在是在北平天津,還是仍然留在上海。
世明混沌的發出些聲音,凝痕忙走進臥房,打開幔帳,見沒什麽大事,就撚好被角,熄了燈。房間暗了下來,是的,她現在已經是世明的妻,本想著再無瓜葛惦念的,隻是心裏還是無法割舍。黑夜裏,她似乎又看到晞彥明亮而溫暖的眼睛,看見他穿著青色長衫圍著圍巾,手裏拿著幾本書,站在浥昔河畔,遠遠地對著她笑,並伸出手,她想跑過去,想跑到他的身邊,握住他的手,隻是自己似乎被一種巨大的力量牽製著向後退,晞彥的麵容漸漸模糊,最終隻看見一個青色的點,而凝痕張著嘴卻無法發出聲音,隻有眼淚肆意的流淌……
夜闌人靜,晞彥的房裏仍舊亮著燈,他前幾天剛從天津迴來,同陳謹予聯係了一些兄弟社團,希望可以搞一次遊行,宣傳抵製日貨,號召民眾抵製日本侵略,而在北平和上海,憑著覺醒社的一些社會影響力,他召集了各個大學的一些愛國學生組織,希望可以在同一天發起三地的大遊行,他覺得現在的國人需要團結需要被喚醒。
覺醒社秘密的印製了報紙,印製地點就是晞彥在上海公寓的閣樓,謹予北京大學畢業後便也來到了上海,在一家女子中學教書,閑暇時間都是幫著晞彥他們出版報紙,也書寫專欄文章。說起謹予來上海的決定,陳老先生和夫人最初還是有些不同意的,畢竟謹予是他們唯一的女兒,為此陳老先生曾和女兒談過幾次,他覺得如果女兒想教書,大可以安排進自己工作的大學,這樣離家也近些,若是以往時局好,在外地工作也就罷了,可現在是非常時期。但是謹予不同意,她隻對父母說那邊有她的朋友照應。如此雙方著實在那幾日很不快,母親也流著淚勸謹予說身處亂世,全家人要在一起才好,倘若戰爭來了,可怎麽團聚。
直到晞彥因為創辦副刊的事來了天津,事情才出現轉機。這一天謹予出現在天津碼頭,她穿一身淡藍色的旗袍,頸子上打著一條嫩黃色的短絲巾,站在人群裏就如同一株淡雅的蘭草,看見晞彥下了船,她便解了絲巾對晞彥搖了搖。
“謹予,你真的來了,這裏人多,不是說好不用接我的麽?”晞彥看著謹予說道。
“晞彥,知道路你都熟悉,隻是還是想來接你,其實坐火車更方便些,也快些,不必這樣累的。”謹予望著晞彥有些疲憊的神情,心裏很心疼他。
“火車貴些,坐船其實也很方便。”晞彥笑了笑。
謹予也笑了笑,旁邊兩個車夫已經拉著黃包車跑過來停下。
謹予道:“先去我家吧,該為你接風洗塵。”
晞彥笑笑點點頭,“來天津幾次一直未曾拜會下你的父母,今天便是打擾了。”
他們上了車,離開了港口。天上的太陽不是那麽清晰的掛著,一團的黃暈,微熱的風吹來,吹起海浪微微。
“晞彥,歡迎來到我家!”一座灰白色的三層舊式洋房,瘋長的藤蔓植物覆蓋了大半的牆壁,院子很窄,卻也種了些花花草草。晞彥拿下箱子笑了笑,他的眼睛明亮,長長的睫毛掃下像扇子一樣的陰影,玉一樣溫潤的臉頰,堅毅直挺的鼻子,嘴角總是掛著讓人溫暖的笑容,謹予的臉一紅,轉身推開黑色的大門。
“這棟小樓是學校分給家父的,住了很久了,我家在二樓,現在樓下住著的也是一位教員,三樓的房子騰了出來,也許過段時間會有新的住戶吧。”謹予邊上樓邊解釋道。
木製的樓梯走上去有些吱吱呀呀,晞彥提著箱子跟在謹予的身後。
“母親,我接了朋友迴來了,原來父親也在家。”謹予介紹著轉過頭看著晞彥。
“伯父,伯母,我是陸晞彥,謹予的朋友。”晞彥放下箱子,微微頷首。麵前的兩個人便是謹予的父母了,陳老先生年近半百,身體矍鑠,頭發有點灰白,手裏拿著一個煙鬥,身上隻是穿一件黑色的長袍,笑容和藹,陳夫人麵容端莊,看見晞彥站在那裏已經忙讓進了屋裏。
“總是聽見謹兒提到你,來了天津也有幾次了吧,是謹兒的不周到,也沒有請你過來坐坐。”陳母已經端了一杯茶,晞彥起身接過。
“其實是我的不周到,幾次來津均未前來拜訪,其一是因為時間緊迫,其二也是不敢貿然打擾。”晞彥欠一欠身。
陳老先生很喜歡眼前這個俊朗的年輕人,舉止文雅,談吐大方,充滿著活力,謹予曾幾次給他看過晞彥寫的文章,還有為覺醒社創作的劇本。他看得出晞彥國學功底的深厚,書寫的雜文,文筆犀利尖銳,點題深刻,加之陳老先生本人也並不是守舊沒落之人,從晞彥的文字和劇本之中,他看得出他的正直和愛國之心。
此後,在天津的幾日,除了白天聯係進步組織和社團創製副刊外,晞彥經常同陳老先生談話,惺惺相惜,兩人竟成為忘年之交。對於謹予想去上海的決定,陳老先生和夫人也看得出她的心思,便也不再阻攔。“晞彥是值得信任的人。”這是謹予臨行時,父親對她說的話,多年之後,謹予一直在猜想,是不是在那時候,父親就已經看到了未來……
有了謹予的幫助,晞彥身上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不少,秘密印刷報紙的小組有六個人,除了晞彥和謹予,其餘的四個都是覺醒戲劇社的骨幹,明軒和景軒是一對兄弟,他們是晞彥大學時期的同學,是覺醒社的元老,負責專欄寫作,陽恬和初靜是晞彥的學弟學妹,雖然加入覺醒社不久,但是充滿激情和幹勁,報紙的發行都是他們兩個人負責。
晞彥此時正在為下一期報紙寫一篇文章——
日本人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從炸了那段南滿鐵路開始,這群穿著人皮的魔鬼不斷製造著駭人聽聞的屠殺,“不抵抗政策”使得東北全部淪陷,如今日本更是在中華之領土建立了滿洲國,辛亥革命拉下馬的皇帝成了新的日本傀儡,駐紮東北的關東軍以所謂的“日滿親善”為借口,實際實行侵略之實;“一。二八事變”十裏洋場的上海也終於經曆了戰火的災難;與此同時,日本在北方的軍事行動並為停滯,他們將軍隊開進了長城一線,進犯熱河,察哈爾,打入了山海關,熱河的省會承德僅十餘天便宣告陷落;多倫保衛戰激烈殘酷,但是仍然改變不了長城抗戰的最後失利。今年五月簽署之《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撤出了熱河和冀東,華北的大門也被打開了。
我堂堂中華,麵對外夷淩辱,不能夠揭竿而起保衛國家,反倒實行“攘外必先安內”之政策!男兒自當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這等氣勢正是今日之中國所需啊!中華民族五千年,時至今日已是到了生死存亡之時刻,中華不能亡!
寫下“中華不能亡”幾個字後,晞彥將筆一擲,激動地站起。他覺得周身的血液都在湧動,戰爭來了,民族危亡在即,自己不能夠上戰場親手殺敵,他心中已有慚愧,男兒在這個時候應該向東漢的班超那樣投筆從戎,晞彥心中慚愧自己能用的武器隻有這支筆!
“咚!咚!咚!”傳來敲門的聲音,晞彥轉身走去開門。
“原來是你,謹予,快請進。”
謹予提著一隻食籃放在桌上,看著桌子上的紙筆,便知道晞彥一定是又在忙,便說道:“沒吃晚飯吧,剛才見到景軒,他說你在準備下一期的文章,我就知道你又會忙的廢寢忘食。”謹予說著便打開了食籃,拿出了一碟清炒鮮筍,一碗絲瓜湯,一碗米飯。
“這都是我自己做的,手藝不是很好,你先吃點吧,就算是要趕稿子,也要注意身體。”晞彥一直看著謹予,他的心裏不是不知道謹予對自己生活上的照顧,工作上的支持,她的心他早就明了。無奈這麽多年過去,他的心裏始終縈繞著那抹淡紫色的霧,他知道那個站在霧裏的人不屬於他,隻是無法抹去,那個女人頭上的那道紫色傷痕,就如同烙印一般也印到了他的心裏,他是不能忘了她了,這輩子恐怕都會一直牽掛。
謹予的愛他不能迴應,心裏邊有一種深深地歉疚,他曾經幾次委婉的提及,謹予說她明白,也不希望晞彥為此徒增煩惱,她現在的選擇是她自己的意誌,她無意讓晞彥忘記過去,隻是想能夠代替那個人陪伴在他的身邊,能夠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晞彥知道謹予也是和自己一樣的人,此生所係終是此生無法企及的……
“還愣著做什麽?坐下來吃吧,還是熱的。”謹予擺好碗筷,便讓晞彥坐下。晞彥笑著入座,拿起碗筷,慢慢的吃起來。
吃完飯後,晞彥幫著謹予收拾。
“謹予?”
“嗯?”
“你說你見到了景軒是麽?”
謹予點點頭,“其實也有些奇怪,我碰巧看見他和一些商會的人在談話。”
“商會的人?”晞彥覺得奇怪,戰爭快打來了,商會有所舉動也是正常,隻是他們一直和這些人是沒有什麽關係的。
“其實也沒什麽,畢竟景軒本就是在洋行上班,接觸些商會的人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謹予看著晞彥有些憂心,便安慰他。
“你說的是,是我顧慮太多,我們在一起共事這麽久,從大學起他們兄弟就一直是我的好朋友,我隻是擔心,如今上海也是風雨飄搖,我是怕他出事。”晞彥說道。
謹予笑了笑,晞彥的心裏永遠都是為別人著想。看著他的月白袍子有些舊了,領口接觸脖頸的地方都磨得起了毛,謹予的心裏突然很難過。晞彥一直都很節儉,雖說在老家有一個陸記藥鋪,但也都是陸母和一個老管家在支撐,收入並不十分的好。為了辦報紙還有救助會,晞彥也是拿出了自己的積蓄,陸母疼愛兒子,藥鋪的大半收入也是給了晞彥。謹予的心裏很痛,她看著她愛的男人麵容有些憔悴,身體也比往年單薄了許多,不禁眼裏噙滿了淚水。晞彥發覺了謹予的異樣,便問:“謹予,怎麽了?”謹予轉身拭去淚水,搖搖頭,道:“隻是有些莫名的難過。”
晞彥沒有再問,走到桌邊拿起剛寫好的稿子讓謹予過來看看。謹予接過,讀著,字裏行間都是晞彥濃濃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心。
一聲鳥兒清脆的叫聲喚醒了凝痕,她這才意識到自己又這樣坐了一夜,世明還在睡,輕輕的鼾聲傳來,凝痕揉了揉麻了的手臂,窗外天色已經微微發白,幾隻鳥雀站在外麵的梧桐樹上吱吱喳喳的叫著,白家宅子的黑瓦粉牆映在這天色裏,隻覺得天地都是一片的青色。凝痕換了衣服,梳洗完畢,望著鏡子裏的自己,那道紫色的傷痕還是很顯眼,她麵色白皙,眼神如深潭裏的水,鼻子不是很高,嘴唇微薄,這麽多年她一直安靜的充當世明的妻子,在白家很安穩的過日子,每日除了照顧世明,看書識字是她唯一的樂趣。其實在她的心底,她總是覺得在她翻開書,讀書裏每一個字的時候,都像是晞彥在她的身邊,她知道這裏的每一本書都是晞彥精心挑選送給她的,她摸著書皮,想著晞彥穿著青衫,圍著潔白的圍巾,在書店裏精心挑著書,然後讓老板用紙包好,再拿去郵局寫上玨兒的名字寄出去。每當想到這些,她的心裏就會很溫暖,晞彥是在她的身邊的……凝痕摸著紫色的傷痕,想起了晞彥說過,那是上天給她貼的一個標簽,她想著此生是不能在他的身邊了,如果這是一個注定的印記,她很希望在下輩子他會憑著這道傷痕找到她……
外麵傳來了腳步聲,凝痕曉得是梅香端來了熱水,便出去開門,哪知推開門見到的卻是夫人。
“母親,怎麽是您?天色尚早的。”凝痕很驚訝,忙請夫人進到外廳。
“明兒還未起身吧?”白夫人坐下問道。
“還不曾起來,現在還早。”凝痕倒了杯熱水放在桌上。
“凝兒,這麽早來是想說說於家大少爺的事。”白夫人喝了口水,繼續說道,“昨晚,於家連夜問了家仆,才知道了一些緣由,一個叫趙明的繡莊夥計,和同村的一個叫秀兒的女娃是定了親的,聽說這個秀兒的刺繡手藝也不錯,所以這些日子也在繡莊幫忙,不知怎麽黃督軍手下的張副官看上了秀兒,趙明自然是不同意的,爭執起來不慎打傷了張副官的一個手下,這還得了?他們自然是去抓人,於家大少爺自然覺得是他們輸在理上,所以也就鬧僵了。”白夫人停了一下,歎了口氣,“到底還真是招惹了他們。”
“母親,如此說來,這事情好像是明白了,可是凝痕還有一些不懂,我總覺得事情有些湊巧,如果說秀兒隻是一個普通的在於家繡莊幫忙的丫頭,她是如何認識了張副官,又是在什麽樣的地點呢?再者,秀兒是剛剛進了於家,然後這麽短的時間便讓副官喜歡,又因她而引起了於家的禍事,這也未免有些巧了;其三,聽說張副官是黃督軍手下的得力幹將,但是據說對女色從來沒什麽興趣,不但自己不曾娶妻,而且也不曾在外麵尋樂,這次何故就這麽快的喜歡上秀兒,還要和一個夥計去爭呢?凝痕隻是覺得事情還是很蹊蹺。”凝痕慢慢地說道。
“凝兒,我貼心的兒,想不到你也看得出這些。”白夫人拉著凝痕的手,“如今卻不知怎麽辦?”
“母親,現在黃督軍不見我們也不見於家的人,其實擺明了他是知道這件事情的始末的,可是聽您說黃督軍不過是個頭腦簡單的人,可見事情可能另有高人掌控,現在隻能是求黃夫人了,那位張副官也是要見見的才好。”凝痕答道。
此時世明已經醒了,模糊的叫著“凝……凝……”,凝痕對白夫人欠一欠身,便走進臥室,服侍世明起床,白夫人站在門口,神情略有所思。
吃過早飯,凝痕便去了玨兒的房裏,她現在最擔心的便是她了。打開簾子進去,便看見玨兒坐在椅子上,桌上的飯菜吃的並不多。
“妹妹,你來了。”玨兒說道。
“姐姐怎麽不多吃一點?”凝痕走過來拉著玨兒的手,她的手有些涼,凝痕心裏一驚,難道她知道於家出事了?
“妹妹,我隻是沒什麽胃口,並無大礙,何況現在有了寶寶。”玨兒低著頭輕輕地撫摸自己的隆起的腹部,“他是最乖的,每天都陪伴著我。”
“姐姐,有什麽心事就告訴我吧,你現在這個時候不能思慮過重的。”凝痕很擔心地握著她的手說道。
玨兒看著凝痕,眼睛有些濕潤,低下頭輕輕地說:“世舫,他,昨夜並不曾歸家……”。
“可是今早我看見大少爺了啊。”凝痕微微訝異。
“他是天剛亮才迴來的,我想是怕父親母親擔心吧。”玨兒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有件事,我若是說了,妹妹可別笑話我,其實我知道他是去見誰了。”說著從抽屜裏拿出一幀照片遞給凝痕,“她是他在法蘭西國留洋時認識的,你也看得出她是個和我們都不一樣的女子,那後麵有一行字,妹妹也可以看看。”
凝痕翻過照片,一行娟秀的字跡寫著——
贈:世舫吾愛。巴黎留念,安琪兒
“凝兒,你什麽都明白了吧,她是他心裏記掛著的,這麽多年她的照片都被壓在這本詩詞下麵,這麽多年了……”玨兒的聲音微微顫抖著。
“姐姐也說這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都過去了,少爺對姐姐還是細心體貼的。”凝痕微微輕拍玨兒的肩膀。
“他是去見她了,就在昨夜,他們是在河邊坐了一宿,那女人早上已經乘船迴了上海了,不日就要迴西洋了,世舫,他,都告訴我了。凝兒,其實我剛嫁給他的時候就知道的。”玨兒的眼淚滑過了臉龐。
凝痕隻是靜靜的守在她的身邊,她理解她心裏的苦。
“凝兒,其實世舫的心一直都在她的身上,這些年他也一定心裏想的很苦,一定是這樣……”玨兒默默地抽泣著。
凝痕的心劇烈的痛起來,玨兒太過善良,麵對丈夫從未對她有過的忠誠,她想到的居然還是他心裏因愛另一個女人而有的苦,這一切世舫是否明了呢?不會的,凝痕覺得他不會理解的,他的心裏現在一定還是因為安琪的離去而難過的。玨兒好可憐……
“姐姐,你太善良了……”凝痕的眼睛也不覺的濕潤了。
世舫此時坐在茶莊的辦公室裏,獨自默默地點燃一根煙,打火機的火苗燃燒了煙草,一下子有了紅色的光,世舫關掉打火機,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煙圈慢慢向上升騰,自由——像一根煙一樣的自由,他不知道是為什麽覺得自己不如一根煙,燃燒了便自由了,解脫了自己也解脫了別人,燃燒了他對玨兒的愧疚,也燃燒了他對安琪的不可能實現的愛,什麽都變成灰燼,是的,變成了快樂的灰燼,殘留著生活於人世間的最後的溫度,隨著風隨便的飄到哪裏。
他對玨兒坦白了一切,他的心因為安琪的離開而無比的疼痛,他覺得胸口一直都憋著一口氣,這麽多年便哽在自己的腔子裏,壓不下去又吐不出來,現在好了,都說了,都說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玨兒早在多年前就已經知道了,他苦笑著,原來自己不僅沒有自由,而且還很愚蠢。他的心裏一直覺得自己虧欠玨兒,他本想著玨兒會因他說出的事情而哭而鬧,甚至想著也許會受到父親母親或者於家的責備,可是玨兒隻是默默的流著淚,並不曾說過一句埋怨的話,相反她隻是苦著他的苦,世舫心裏越發的難過。
安琪這次迴國是因為時局不好,在父親的安排下,接了還在老家的幾個親戚到國外躲避災禍。安琪派一個人到了茶莊去找他,約出來見麵時,世舫才發現站在麵前的是他朝思暮想的安琪,兩個人相顧無言,終於擁抱在了一起。
那一夜他們牽著手靜靜的走在浥昔河邊,就如同那段在巴黎塞納河畔散步的日子,沒有過多的對白,天地間隻是存在一份安靜,安琪靜靜的把頭依偎在世舫的肩膀上,夜風吹起她的長發,長發吹起模糊了世舫的視線,世舫轉過頭看著安琪的眼睛,月光照著她含水的眼睛,盈盈的透著鑽石一般的光彩,世舫輕輕地吻了安琪的唇,她的淚流到了他的嘴裏,鹹澀的讓他們的心更加的疼痛。
沒有人知道,在這樣的夜晚,這對男女經曆了怎樣的相聚和怎樣的別離;沒有人知道,他們安靜的相依,蘊含了多少沒能說出的話語……
清晨河上彌漫著白色的霧靄,他們知道離別終究是來臨了,這一別,也許此生都沒有機會再見麵,安琪把頭埋在世舫的臂彎裏默默地抽泣,世舫抱著她。
寂靜的江邊,安靜的古鎮,一對愛人終是此生無緣,那一個不眠的夜晚也許隻有靜靜流淌的浥昔河知道,也許隻有天上的月亮知道罷了……
第一班早船,安琪離開了,世舫此生都不會忘記,他不忍心眨眼,他想珍惜能看得見她的每一秒,那個佇立在船頭的身影漸漸隱入了霧裏,慢慢地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夫人,夫人,不好了,出大事了……”吉叔慌裏慌張的跑進了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