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快速的行駛,邊暮望著外麵飛馳而過的景色,心裏跳動著一種不安靜,在她的手裏有一張地址,這是她臨行前打給簫憶公司的前台問到的,這次的培訓簫憶沒有和她說什麽,邊暮想著如果簫憶一開門發現是她,會是什麽樣的表情,是驚喜抑或是訝異?記得以前的時候,她剛從老家考到了這座城市的大學,第一年來報道,還是父母一起來送她的,父親把她的行李提到了宿舍,轉身又和母親去附近的商場買了新的被子,被套,毛毯之類的用品,雖然大學都有發這些,錢也是交過的,可是父母都還是想著更舒適些,他們也能放心些。第一次寒假迴家,父母開車去接她,當她提著箱子走出車站見到父母,她忍不住就跑上去抱住他們,第一次離開家那麽久,她才更加體會到家的溫暖。之後每年迴家,父母還是會去機場或者火車站接她,她雖然不再像以前那樣心裏怕怕的,可是還是好依賴父母陪在身邊的日子。如今,她自己一個人坐上火車去找簫憶,她不是沒有想過告訴他,這樣在車站就可以見到他,她對他也有一種依賴,可是他的電話一直關機,她想他真是太忙碌了,踏上社會後,簫憶就剪掉了長發,變成了清爽利落的短發,連以前幽默詼諧的話語都少了很多,“門神”隻存在於大學的那段自由的日子裏。很多的人都說過上海適合小說的第一章和最後一章,也許是電影或者小說都太多次的描寫這個城市,還未到達前,邊暮的心裏似乎還對它存在一絲熟悉,當然這種熟悉並不真實。至於上海之行是否能得成所願,邊暮心裏也說不好,不知道為什麽最近她的心裏會莫名的很煩躁,她會不時的翻出手機翻看信息,一條一條,長的短的,一字一字的看完,心裏的那個洞就像是填滿了。她還是習慣於等待,等待簫憶給她電話或者發一條信息,最近她很多次都想拿起電話打給他,可是大多時候還是不能夠找到他,那個心裏的洞似乎慢慢地變大,她不知道為什麽,她想她真的是太想念他了。窗外掠過的風景,不熟悉的村鎮,有些耀眼的太陽,還有大片的雲彩,邊暮拿出mp3聽聽音樂,她慢慢閉上眼睛……
佘芳此時剛剛迴了客棧,在麗江有了些日子,她的錢並不寬裕,雖然她的媽媽每個月都會打錢到卡上,但是她知道那是繼父出的錢,她如今雖然也理解了他們的關係,但是若在一起生活她心裏仍有疙瘩,何況這些年來她都是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大學起她更是做了很多兼職,經濟上自己也算是可以養活自己。現在來雲南她是把自己的一些積蓄都帶上了,看來不能馬上找到他,佘芳就在一個臨河的酒吧裏做服務生。這樣白天她可以繼續找找,晚上可以去工作。那間酒吧不是很大,底層是酒吧,二層是老板住的房間,老板是北京人,他說是五年前來的麗江,後來索性辭了工作在這裏盤下一個店麵開了酒吧,生意也就一般,但是這份自由就是最好的享受。佘芳知道像他們這些外來的,很多人來了就不想走,逃離了原本生活的疲憊和乏味,人都會更向往一種自由——一種陌生的自由,寄情於山水也許比沉浸在人世的紛擾中更吸引人,在大自然中,人是如此的渺小,這裏的一山一石也許都是億萬年前就有的吧,人的生命再長也長不過曆史,人的心情再大也大不過這片天地,處於自然的懷抱中,就像是在母親的懷抱裏一樣,那些悲喜都變得越發渺小,很多糾結在內心的事情都慢慢的煙消雲散,別的都不重要了。佘芳洗漱了下,打算睡一會兒,找不到他,她的心裏有些失落,但是更多的時候她的心裏還是充滿著希望,當她踏進這片桃源時,她就感覺得到他的氣息,她堅信他在這裏或者他來過這裏。本想找不到就去別的地方,可她現在寧願選擇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她總覺得有天就在某座橋旁,某棵樹下,某個小飯館裏遇見他。佘芳不再多想,寧願帶著甜蜜入睡。陽光射進來,溫暖而明媚,世界很安靜,外麵隻聽得見鳥叫,嘰嘰喳喳,不一會兒佘芳就已經進入了夢想。
火車終於開進了上海站,邊暮提著箱子隨著人群出了站,她到了上海。後來邊暮迴憶起來,不曉得那個去上海找簫憶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如果她沒有去,那麽一切似乎還是維持著原來的樣子,雖然她的心裏有個洞,但是邊暮覺得自己是善於療傷的,何況這隻是關乎思念。但是事情畢竟已經發生,就算她沒有去上海,她和簫憶之間說不準也會發生別的事,有時候邊暮真的很感歎命運的無常,一切似乎有一雙手,在冥冥之中操縱著芸芸眾生,而她和簫憶就像兩隻提線木偶,被命運安排在了一起,之後又被命運安排了別離……邊暮按照地址打了輛出租車,汽車在路上行駛,邊暮透過窗子看著外麵鱗次櫛比的高樓,想著繁華之地似乎總是和傷心之事有一根線牽著,她打開包包重又拿出mp3,聽起了音樂,keren ann空靈的聲音傳進了耳朵,邊暮不再去看那些高樓大廈,如此這樣的城市,全世界都蠻像的。this is why i always wonder/i''m a pond full of regrets/i always try to not remember rather than forget/ this is why i always whisper/when vagabonds are passing by/i tend to keep myself away from their goodbyes /tide will rise and fall along the bay/and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peoplee and go and walk away/but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this is why i always whisper/i''m a river with a spell/i like to hear but not to listen/i like to say but not to tell /this is why i always wonder/there''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i won''t go anywhere so give my love to everyone /tide will rise and fall along the bay/and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peoplee and go and walk away/but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這個聲音很幹淨也很純粹,邊暮頭靠著車窗,外麵的景物掠過,在她的臉上投射下一道一道的陰影,隨即便轉瞬即逝,peoplee and go and walk away,外麵的世界一直都在變化,似乎隻有邊暮停在原地,好比站在十字路口,各色的人們走過,各樣的汽車穿行,隻有她站在那裏,也許她總是要走出那一步,走進人群是正常的,她這樣想。出租車停在了一棟高層公寓的下麵,簫憶他們做培訓,公司安排了這套酒店式公寓。邊暮下車提著箱子,向入口走去。
“您好,請問簫憶先生住在哪個房間?”
“您稍等。”前台的工作人員查詢電腦,“是在1204房間,不過現在他應該不在房間。”
“哦,謝謝你。”邊暮拉著箱子走出了大廳,她猶豫著要不要去公司找他還是就在公寓下麵等他,陽光有些耀眼,她拿出手機撥打了簫憶的電話,打通了可惜沒有人接聽。考慮了再三,邊暮迴去公寓存了箱子,自己打算去他的培訓公司看看。坐在出租車上,邊暮手裏來迴的翻轉著手機,眼睛時而看看窗外,時而低頭,就要見到簫憶了,她才發覺克製想念是多麽受折磨的事情,她想她應該早些來,以前也應該主動點。
邊暮看看表是下午五點半,她覺得也許簫憶也快下班了,就坐在廣場上的一個石凳上麵等著。不一會兒,寫字樓裏的人漸漸三五成群的走出來,邊暮的心突然跳得很厲害,就快見到他了,她站起來用最後的耐心等著,太陽不再明媚,隻是天氣依然還是悶熱,人們漸漸的走得幹淨了,簫憶的身影還是沒有出現,邊暮的心變得焦急起來,她背著包在廣場上來迴的走,又拿出了手機撥打了電話,這次通了。
“喂?您好,請問是哪位?”熟悉的聲音終於從電話的那頭傳來,邊暮的心因為這種久違真想有一種衝動一下子跳到簫憶的麵前。
“憶,是我啊,你現在下班了吧?”
“哦……”簫憶略有遲疑,“下班了,不過培訓完了還有些事情要做,正有個簡單的會。”邊暮此時忽然凝固一般的佇立在那裏,她分明看見簫憶正拿著電話同一個女人一起從寫字樓走了出來,那個女人看上去三十歲左右,一身棕色的套裝,頭發簡單的綰起,簫憶打電話的時候她還是默默的看著他,隨即那個女人打開了車門,簫憶也隨即坐了進去。
“你真的是有會議麽?培訓還要這麽忙麽?”邊暮的聲音有些顫抖。
“嗯,最近沒有聯係你,你在家裏要好好的照顧自己,天氣還是有些暑氣的,你的身體要小心。”簫憶似乎沒有注意到邊暮聲音的顫抖,而此時那輛白色的寶馬已經啟動開走了。
“憶,你什麽時候迴來?”
“還要再過些時間,公司有些事情要洽談的。”
“那……我不打擾你了。”邊暮掛了電話,她不想再聽簫憶說出的謊言,她不想聽見她愛的人想著怎麽樣的話去欺騙她。她看得出那個女人愛著簫憶,至少也是有著好感的,這是女人的直覺,不會錯的。邊暮覺得很冷,全身都很麻木,一下子天地都變了顏色……“同學,你旁邊的位子有人麽?”,“你個小小的人兒,重力加速度蠻大的嘛。”,“暮,今年的聖誕平安夜去廣場怎麽樣?”,“嗬嗬,看著不是給你買了糖炒栗子麽?還撅著小嘴生氣啊”,“暮,你真應該和我一起去那個小鎮……”……簫憶的聲音在邊暮的腦子裏旋轉著,慢慢地都絞在了一起,邊暮的眼淚流了下來無法抑製……她的“門神”走了,如今隻能出現在她的迴憶裏,那個留著長發,戴著眼鏡,會對她溫柔的笑,會帶著她騎著單車走在大街小巷,會和她一起在湖邊散步,會等她一起吃早點……總之都是不見了……
邊暮不知道怎麽到了公寓,又是怎樣取出了箱子,她想離開——想趕快的離開這座城市,可是她心裏還是舍不得,還是好像見到他,在她心裏她很希望她是錯的,沒準那個女人隻是個同事或者上司而已,這麽想著她又在公寓外麵等他,心底還是有絲希望。邊暮仍是低著頭,此時的心裏很空,記憶或者情感似乎都消失了,心裏隻是一片黑——黑的寂寥,黑的麻木甚至有些疲憊。她徘徊良久,提起箱子,打了輛出租車去了火車站。
“嘟嘟……”邊暮的手機響了,她打開是一條簫憶的短信——暮,想你,我是想念你的……
邊暮合上了手機,歎了一口氣,現在很亂,一切都很亂,她承認她是膽小的,遇到了事情先想著躲避,總以為不好的事情隻要閉上眼睛就不會再看見它的上演,她很想迴去,她不是不想問問事情的來龍去脈,隻是她愛他——愛,讓她選擇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座充滿故事的城市,燈紅酒綠,一片繁華,她沒有來得及仔細的看就已經登上了返迴的列車。這是一輛逆行的列車,隨著滾滾的車輪向前,邊暮的記憶也在黑色的夜晚延伸,隻是這延伸似乎已經迷失了方向……夜很深……
——火車在黑夜裏奔,過山,過水,過陳死人的墳,過破爛的廟……
葫蘆絲的聲音遠遠地飄來,斷斷續續,麗江漸漸在黑夜裏沉睡,這時候隻有酒吧裏聚集著四麵八方的人。佘芳端著托盤在桌子之間來迴輕輕走過,酒吧的人不是很多,有一對情侶,還有四個學生模樣的人,靠窗的角落裏坐著一個中年男人。佘芳打理好客人,便揀著靠河的位置坐下,十五月圓,月亮映在流淌的河流上,便像是被弄皺了的一方鵝黃絲絹,岸上的燈火也映在這河水裏,隨著水流搖曳。前麵的那對戀人,溫存軟語,輕輕的說著笑著,那幾個學生看樣子也是交流著遊玩的感受,計劃著路線吧,至於那個角落裏的男人,很安靜的喝著紅酒,並不曾說過話,很利落的短頭發,麵容沉靜,桌子上點著的蠟燭映著他的臉忽明忽暗。佘芳心裏想,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其實世上的人誰沒有故事呢?以前曾經和那個讓她心動的男人一起登上那座城市不算太高的山峰,已是天黑,山下是這座城市絢爛的燈火,每盞燈下都不知道發生過多少事情,流淌過的平靜的過往,在最初流動時卻未必平靜,就好似人們日複一日的生活,chaque jour est le meme,mais ne ressemble pas每一天都很相似,卻又不同。燈火對於佘芳有時候是很殘忍的一個意象,小的時候,因為父親的工作,全家搬到了鄉下,父母那時候感情還很好,她記得那時候周圍的人也都不富裕,母親還養了一些雞,後院的院子裏還種了些蔬菜,那時候她覺得那黃黃的燈光很溫暖,父母的臉也映襯的無比溫柔和藹。後來全家搬迴了城市裏,她也上了小學,那時候每天迴來總會看見自己家裏的燈光,一看就心裏好暖,她知道媽媽一定在陽台張望著她,而爸爸一定正走出來接她,怕她害怕樓道裏的黑。直到那個冬天,父母離開,家庭從此破碎,她的心裏從此沒有了家的痕跡,燈光對於她隻是起個照明的功用,不再有了溫暖的含義。那時候開始佘芳覺得自己不可遏製的一夜長大,而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就跨過很多年而老了。她開始不再去依傍著誰,也不再去想著在摔倒時會有誰馬上扶起她,她的心裏隔了層玻璃,把自己隔開了。父親母親其實一直都有關心她,她不是不知道,隻是她心裏那份渴望卻是他們無法滿足的,也不會在滿足了。
那晚山上的風很涼,佘芳看著滿眼的燈火,突然哭了,她的眼淚放肆的流淌,他走過去拍著她的肩膀,並不曾多問,隻是靜靜的陪著她。如今看著燈火在漆黑的河水裏搖曳,佘芳輕輕地歎了口氣,有時候她迴想著對他的一份依戀,是因為愛還是那種溫暖的感覺,他的眼睛溫柔沉靜,卻能夠捕捉到這世界上最為靈動細致的變化,佘芳相信隻有心靈一樣纖細敏感的人才會拍攝出那些讓人感動震撼的照片。自從認識了他,那本不是很出名的旅行雜誌她每期都會買來,看著“廖彥/攝”這幾個字,佘芳就會莫名的激動,她看著雜誌裏的圖片,想著他就走過這些地方,站在那裏選好了位置,用手指靈巧的按下快門。彥,你在哪裏?我想你一定來過這裏,我相信……
邊暮靜靜的躺在床上,這個世界都好安靜,她沒有哭泣也沒有縱酒買醉,這幾天她都會按時的起床,做早飯,會繼續上網找一些求職信息,中午會吃午飯,下午有時候會去書店,在街上閑逛,坐下喝杯咖啡,晚上會在天黑之前迴家,然後會提早躺下醞釀睡眠。沒有佘芳在這個城市,她的生活越發的簡單,她的話語也越發的少,簫憶的短信和電話她沒有理會,手機不再時時刻刻帶在身上。邊暮會從超市買迴很多食材,照著菜譜炒菜燉湯,也試著做些簡單的甜品,雖然有時候湯煮的溢了出來,做的雙皮奶也蒸的糊了,邊暮也並不著急,隻是仔細的收拾,洗了鍋放好,然後帶著圍裙在餐桌旁呆坐一會兒。
這天邊暮突然想去逛逛街,也許走在人群裏會舒服得多,她特地列了個單子,注明了想買的東西,她琢磨著買雙高跟鞋,再買一條褲子,也許再買件內衣。步行街上的確熙熙攘攘,人們擁擠著慢慢的前行,邊暮便隨著人流有些漫無目的的走,很多商場在搞促銷,打折或者送返券來販售過季的衣服,她進了一家商場,想起寫的單子,打算去看看內衣,卻正巧看到一個牌子上寫著應征內衣導購員,邊暮突然一愣,這也是個機會,至少有個工作,擺脫每日折磨的生活,有事情做總是要好一些。就這樣邊暮成了商場裏的一名導購員。
簫憶終於從上海迴來了,邊暮看到了他的留言,卻沒有接聽他的電話,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麵對他,是要裝作一無所知,還是應該約他和他談談,把事情的始末弄明白。邊暮甩甩頭,盡力不再糾纏在這裏,她現在有了份工作,一個她不曾想到會從事的職業,不過這份充實到底填補了一些她心裏的空。
佘芳此時剛剛迴了客棧,在麗江有了些日子,她的錢並不寬裕,雖然她的媽媽每個月都會打錢到卡上,但是她知道那是繼父出的錢,她如今雖然也理解了他們的關係,但是若在一起生活她心裏仍有疙瘩,何況這些年來她都是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大學起她更是做了很多兼職,經濟上自己也算是可以養活自己。現在來雲南她是把自己的一些積蓄都帶上了,看來不能馬上找到他,佘芳就在一個臨河的酒吧裏做服務生。這樣白天她可以繼續找找,晚上可以去工作。那間酒吧不是很大,底層是酒吧,二層是老板住的房間,老板是北京人,他說是五年前來的麗江,後來索性辭了工作在這裏盤下一個店麵開了酒吧,生意也就一般,但是這份自由就是最好的享受。佘芳知道像他們這些外來的,很多人來了就不想走,逃離了原本生活的疲憊和乏味,人都會更向往一種自由——一種陌生的自由,寄情於山水也許比沉浸在人世的紛擾中更吸引人,在大自然中,人是如此的渺小,這裏的一山一石也許都是億萬年前就有的吧,人的生命再長也長不過曆史,人的心情再大也大不過這片天地,處於自然的懷抱中,就像是在母親的懷抱裏一樣,那些悲喜都變得越發渺小,很多糾結在內心的事情都慢慢的煙消雲散,別的都不重要了。佘芳洗漱了下,打算睡一會兒,找不到他,她的心裏有些失落,但是更多的時候她的心裏還是充滿著希望,當她踏進這片桃源時,她就感覺得到他的氣息,她堅信他在這裏或者他來過這裏。本想找不到就去別的地方,可她現在寧願選擇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她總覺得有天就在某座橋旁,某棵樹下,某個小飯館裏遇見他。佘芳不再多想,寧願帶著甜蜜入睡。陽光射進來,溫暖而明媚,世界很安靜,外麵隻聽得見鳥叫,嘰嘰喳喳,不一會兒佘芳就已經進入了夢想。
火車終於開進了上海站,邊暮提著箱子隨著人群出了站,她到了上海。後來邊暮迴憶起來,不曉得那個去上海找簫憶的決定是不是正確的,如果她沒有去,那麽一切似乎還是維持著原來的樣子,雖然她的心裏有個洞,但是邊暮覺得自己是善於療傷的,何況這隻是關乎思念。但是事情畢竟已經發生,就算她沒有去上海,她和簫憶之間說不準也會發生別的事,有時候邊暮真的很感歎命運的無常,一切似乎有一雙手,在冥冥之中操縱著芸芸眾生,而她和簫憶就像兩隻提線木偶,被命運安排在了一起,之後又被命運安排了別離……邊暮按照地址打了輛出租車,汽車在路上行駛,邊暮透過窗子看著外麵鱗次櫛比的高樓,想著繁華之地似乎總是和傷心之事有一根線牽著,她打開包包重又拿出mp3,聽起了音樂,keren ann空靈的聲音傳進了耳朵,邊暮不再去看那些高樓大廈,如此這樣的城市,全世界都蠻像的。this is why i always wonder/i''m a pond full of regrets/i always try to not remember rather than forget/ this is why i always whisper/when vagabonds are passing by/i tend to keep myself away from their goodbyes /tide will rise and fall along the bay/and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peoplee and go and walk away/but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this is why i always whisper/i''m a river with a spell/i like to hear but not to listen/i like to say but not to tell /this is why i always wonder/there''s nothing new under the sun/i won''t go anywhere so give my love to everyone /tide will rise and fall along the bay/and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peoplee and go and walk away/but i''m not going anywhere/i''m not going anywhere
這個聲音很幹淨也很純粹,邊暮頭靠著車窗,外麵的景物掠過,在她的臉上投射下一道一道的陰影,隨即便轉瞬即逝,peoplee and go and walk away,外麵的世界一直都在變化,似乎隻有邊暮停在原地,好比站在十字路口,各色的人們走過,各樣的汽車穿行,隻有她站在那裏,也許她總是要走出那一步,走進人群是正常的,她這樣想。出租車停在了一棟高層公寓的下麵,簫憶他們做培訓,公司安排了這套酒店式公寓。邊暮下車提著箱子,向入口走去。
“您好,請問簫憶先生住在哪個房間?”
“您稍等。”前台的工作人員查詢電腦,“是在1204房間,不過現在他應該不在房間。”
“哦,謝謝你。”邊暮拉著箱子走出了大廳,她猶豫著要不要去公司找他還是就在公寓下麵等他,陽光有些耀眼,她拿出手機撥打了簫憶的電話,打通了可惜沒有人接聽。考慮了再三,邊暮迴去公寓存了箱子,自己打算去他的培訓公司看看。坐在出租車上,邊暮手裏來迴的翻轉著手機,眼睛時而看看窗外,時而低頭,就要見到簫憶了,她才發覺克製想念是多麽受折磨的事情,她想她應該早些來,以前也應該主動點。
邊暮看看表是下午五點半,她覺得也許簫憶也快下班了,就坐在廣場上的一個石凳上麵等著。不一會兒,寫字樓裏的人漸漸三五成群的走出來,邊暮的心突然跳得很厲害,就快見到他了,她站起來用最後的耐心等著,太陽不再明媚,隻是天氣依然還是悶熱,人們漸漸的走得幹淨了,簫憶的身影還是沒有出現,邊暮的心變得焦急起來,她背著包在廣場上來迴的走,又拿出了手機撥打了電話,這次通了。
“喂?您好,請問是哪位?”熟悉的聲音終於從電話的那頭傳來,邊暮的心因為這種久違真想有一種衝動一下子跳到簫憶的麵前。
“憶,是我啊,你現在下班了吧?”
“哦……”簫憶略有遲疑,“下班了,不過培訓完了還有些事情要做,正有個簡單的會。”邊暮此時忽然凝固一般的佇立在那裏,她分明看見簫憶正拿著電話同一個女人一起從寫字樓走了出來,那個女人看上去三十歲左右,一身棕色的套裝,頭發簡單的綰起,簫憶打電話的時候她還是默默的看著他,隨即那個女人打開了車門,簫憶也隨即坐了進去。
“你真的是有會議麽?培訓還要這麽忙麽?”邊暮的聲音有些顫抖。
“嗯,最近沒有聯係你,你在家裏要好好的照顧自己,天氣還是有些暑氣的,你的身體要小心。”簫憶似乎沒有注意到邊暮聲音的顫抖,而此時那輛白色的寶馬已經啟動開走了。
“憶,你什麽時候迴來?”
“還要再過些時間,公司有些事情要洽談的。”
“那……我不打擾你了。”邊暮掛了電話,她不想再聽簫憶說出的謊言,她不想聽見她愛的人想著怎麽樣的話去欺騙她。她看得出那個女人愛著簫憶,至少也是有著好感的,這是女人的直覺,不會錯的。邊暮覺得很冷,全身都很麻木,一下子天地都變了顏色……“同學,你旁邊的位子有人麽?”,“你個小小的人兒,重力加速度蠻大的嘛。”,“暮,今年的聖誕平安夜去廣場怎麽樣?”,“嗬嗬,看著不是給你買了糖炒栗子麽?還撅著小嘴生氣啊”,“暮,你真應該和我一起去那個小鎮……”……簫憶的聲音在邊暮的腦子裏旋轉著,慢慢地都絞在了一起,邊暮的眼淚流了下來無法抑製……她的“門神”走了,如今隻能出現在她的迴憶裏,那個留著長發,戴著眼鏡,會對她溫柔的笑,會帶著她騎著單車走在大街小巷,會和她一起在湖邊散步,會等她一起吃早點……總之都是不見了……
邊暮不知道怎麽到了公寓,又是怎樣取出了箱子,她想離開——想趕快的離開這座城市,可是她心裏還是舍不得,還是好像見到他,在她心裏她很希望她是錯的,沒準那個女人隻是個同事或者上司而已,這麽想著她又在公寓外麵等他,心底還是有絲希望。邊暮仍是低著頭,此時的心裏很空,記憶或者情感似乎都消失了,心裏隻是一片黑——黑的寂寥,黑的麻木甚至有些疲憊。她徘徊良久,提起箱子,打了輛出租車去了火車站。
“嘟嘟……”邊暮的手機響了,她打開是一條簫憶的短信——暮,想你,我是想念你的……
邊暮合上了手機,歎了一口氣,現在很亂,一切都很亂,她承認她是膽小的,遇到了事情先想著躲避,總以為不好的事情隻要閉上眼睛就不會再看見它的上演,她很想迴去,她不是不想問問事情的來龍去脈,隻是她愛他——愛,讓她選擇悄無聲息的離開……這座充滿故事的城市,燈紅酒綠,一片繁華,她沒有來得及仔細的看就已經登上了返迴的列車。這是一輛逆行的列車,隨著滾滾的車輪向前,邊暮的記憶也在黑色的夜晚延伸,隻是這延伸似乎已經迷失了方向……夜很深……
——火車在黑夜裏奔,過山,過水,過陳死人的墳,過破爛的廟……
葫蘆絲的聲音遠遠地飄來,斷斷續續,麗江漸漸在黑夜裏沉睡,這時候隻有酒吧裏聚集著四麵八方的人。佘芳端著托盤在桌子之間來迴輕輕走過,酒吧的人不是很多,有一對情侶,還有四個學生模樣的人,靠窗的角落裏坐著一個中年男人。佘芳打理好客人,便揀著靠河的位置坐下,十五月圓,月亮映在流淌的河流上,便像是被弄皺了的一方鵝黃絲絹,岸上的燈火也映在這河水裏,隨著水流搖曳。前麵的那對戀人,溫存軟語,輕輕的說著笑著,那幾個學生看樣子也是交流著遊玩的感受,計劃著路線吧,至於那個角落裏的男人,很安靜的喝著紅酒,並不曾說過話,很利落的短頭發,麵容沉靜,桌子上點著的蠟燭映著他的臉忽明忽暗。佘芳心裏想,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其實世上的人誰沒有故事呢?以前曾經和那個讓她心動的男人一起登上那座城市不算太高的山峰,已是天黑,山下是這座城市絢爛的燈火,每盞燈下都不知道發生過多少事情,流淌過的平靜的過往,在最初流動時卻未必平靜,就好似人們日複一日的生活,chaque jour est le meme,mais ne ressemble pas每一天都很相似,卻又不同。燈火對於佘芳有時候是很殘忍的一個意象,小的時候,因為父親的工作,全家搬到了鄉下,父母那時候感情還很好,她記得那時候周圍的人也都不富裕,母親還養了一些雞,後院的院子裏還種了些蔬菜,那時候她覺得那黃黃的燈光很溫暖,父母的臉也映襯的無比溫柔和藹。後來全家搬迴了城市裏,她也上了小學,那時候每天迴來總會看見自己家裏的燈光,一看就心裏好暖,她知道媽媽一定在陽台張望著她,而爸爸一定正走出來接她,怕她害怕樓道裏的黑。直到那個冬天,父母離開,家庭從此破碎,她的心裏從此沒有了家的痕跡,燈光對於她隻是起個照明的功用,不再有了溫暖的含義。那時候開始佘芳覺得自己不可遏製的一夜長大,而自己的心似乎一下子就跨過很多年而老了。她開始不再去依傍著誰,也不再去想著在摔倒時會有誰馬上扶起她,她的心裏隔了層玻璃,把自己隔開了。父親母親其實一直都有關心她,她不是不知道,隻是她心裏那份渴望卻是他們無法滿足的,也不會在滿足了。
那晚山上的風很涼,佘芳看著滿眼的燈火,突然哭了,她的眼淚放肆的流淌,他走過去拍著她的肩膀,並不曾多問,隻是靜靜的陪著她。如今看著燈火在漆黑的河水裏搖曳,佘芳輕輕地歎了口氣,有時候她迴想著對他的一份依戀,是因為愛還是那種溫暖的感覺,他的眼睛溫柔沉靜,卻能夠捕捉到這世界上最為靈動細致的變化,佘芳相信隻有心靈一樣纖細敏感的人才會拍攝出那些讓人感動震撼的照片。自從認識了他,那本不是很出名的旅行雜誌她每期都會買來,看著“廖彥/攝”這幾個字,佘芳就會莫名的激動,她看著雜誌裏的圖片,想著他就走過這些地方,站在那裏選好了位置,用手指靈巧的按下快門。彥,你在哪裏?我想你一定來過這裏,我相信……
邊暮靜靜的躺在床上,這個世界都好安靜,她沒有哭泣也沒有縱酒買醉,這幾天她都會按時的起床,做早飯,會繼續上網找一些求職信息,中午會吃午飯,下午有時候會去書店,在街上閑逛,坐下喝杯咖啡,晚上會在天黑之前迴家,然後會提早躺下醞釀睡眠。沒有佘芳在這個城市,她的生活越發的簡單,她的話語也越發的少,簫憶的短信和電話她沒有理會,手機不再時時刻刻帶在身上。邊暮會從超市買迴很多食材,照著菜譜炒菜燉湯,也試著做些簡單的甜品,雖然有時候湯煮的溢了出來,做的雙皮奶也蒸的糊了,邊暮也並不著急,隻是仔細的收拾,洗了鍋放好,然後帶著圍裙在餐桌旁呆坐一會兒。
這天邊暮突然想去逛逛街,也許走在人群裏會舒服得多,她特地列了個單子,注明了想買的東西,她琢磨著買雙高跟鞋,再買一條褲子,也許再買件內衣。步行街上的確熙熙攘攘,人們擁擠著慢慢的前行,邊暮便隨著人流有些漫無目的的走,很多商場在搞促銷,打折或者送返券來販售過季的衣服,她進了一家商場,想起寫的單子,打算去看看內衣,卻正巧看到一個牌子上寫著應征內衣導購員,邊暮突然一愣,這也是個機會,至少有個工作,擺脫每日折磨的生活,有事情做總是要好一些。就這樣邊暮成了商場裏的一名導購員。
簫憶終於從上海迴來了,邊暮看到了他的留言,卻沒有接聽他的電話,她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麵對他,是要裝作一無所知,還是應該約他和他談談,把事情的始末弄明白。邊暮甩甩頭,盡力不再糾纏在這裏,她現在有了份工作,一個她不曾想到會從事的職業,不過這份充實到底填補了一些她心裏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