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鬆林客廳裏. 李朝陽和吳鬆林正在秘密交談.
李朝陽說:“孫江濤這次車禍,經調查這是一起有預謀的,不僅我們反對改革,看來反對改革的大有人在。想不到這兩天內竟出了這麽多大事,真是大快人心。”
吳鬆林看了看他:“你不要高興得過早,今天朱軍又讓李桂明前往梨樹鎮主持工作,看樣子朱軍決心已定,還要繼續下去。”
“他們現在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不得不改。”李朝陽笑了笑。
“不過,還有一個好消息,聽說朱軍給朱總理寫了一封信,不知什麽內容,趙凱副省長非常惱火,派了一個調查組中午己到縣城。組長房得福找朱軍談話,讓他寫檢查呢。”
“太好了,說不定叫他滾蛋呢。”
吳鬆林搖搖頭:“滾蛋不可能,上次的材料那麽充足,都沒損他一根毫毛,就因為他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深得百姓的擁護。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說到這裏吳鬆林突然又想起嫖娼案,他擔心道:“聽說市紀檢委還在調查朱軍嫖娼案,朝陽,也不知你是怎麽安排陳怡的,如果暴露了,那就完了。”
“哎,吳縣長,你多慮了,我就按你的吩咐,陳怡那天晚上根本沒有出麵,是另外一個女的把朱軍約到桂香樓,一杯咖啡沒喝完,就倒下了。事情辦得相當漂亮。當天晚上那兩個女子就去了琛圳。不會出事的。”
“隻要不牽扯到陳怡就好,不過做什麽事都要細心,千萬不能讓朱軍抓住把柄,特別是你,千萬小心。還有要注意於興農有什麽反映。”
李朝陽馬上說:“昨晚聽陳怡說,打牌時還議論呢,於興農始終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但對嫖娼案倒挺關心的。”
“那是因為壞了他的好事。哎,朝陽,聽說今天開庭審理李長清賠償案,沒有判決。”
李朝陽迴答:“對,法院我打點過了,隻好暫時往後脫。今天休庭。下次開庭日期再定。隻要朱軍不參與就好辦。”
吳鬆林卻說:“據我所知,朱軍不會不插手,這次因為他顧不上,如果敗訴了,我也幫不上你的忙,最好讓於興農想想辦法。”
李朝陽點點頭:"我知道怎麽做。”
這次孫江濤的案件,有張華君負責偵破。他從刑警隊挑選了幾個得力的幹警,組成了專案組。
當天晚上就召開案情分析會。刑警隊長李昌林首先匯報了這次事故的全部經過。
張華君聽了匯報後,分析道:“根據大家摸的情況,我同意李昌林的分析。這次車禍的製造者,一定是一個熟悉汽車構造的人,既然辭退的這批人員中,沒有會開車的,這就說明有可能是另外人幹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起車禍跟梨樹鎮改革有直接關係。我們還必須從這批人員中找線索,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一些修車鋪的人員和一些會修車而現在沒有從事這項業務的人員。”
此時,技術科的吳華進來:“報告張局長,電話是從一個磁卡電話打來的,隻知道是個女的,但無法確定是誰打的。方向盤下麵和刹車的螺絲,根本沒有指紋,隻留下搬手的痕跡,據分析這個搬手已經是個用了多年的舊搬手,而這種搬手一般隻有修車鋪才有。”
張華君接著:“看起來,修車鋪是我們摸查的主要線索之一,縣委對這個案件非常重視,要求我們以最快的速度盡早破案,所以我要求咱們專案組的同誌應齊心合力,想盡一切辦法,連天加夜地幹。大家有什麽看法,都可以提出來。”
李昌林說:“張局,我有一個想法,你看是否可行。咱們對外不要說現場沒有發現指紋,放出風去,應當說已提取指紋,然後通知所有會修車人員來驗指紋,來的就證明沒問題,如果不到,就重點排查。”
張華君聽後點點頭:“這個主意不錯,可以試一試,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梨樹鎮的有關人員,是否在出事前的晚上有可疑的人進院。”
李昌林接著:“已問許多,都說沒有發現可疑的人。”
“既然這樣,就先把重點放在修車鋪吧。”
中午時分.
陳玉琴一邊做飯,一邊問鄭懷芝:“大姨,你覺得我做的飯味道如何?”
“不錯,甚至有的菜比飯店還要好。”
陳玉琴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大姨,你這是誇獎我呢,還是……”
“哎,這孩子,好就是好,你一定學過。”
“在家偶爾幫我媽燒燒菜,由於家庭貧窮,在學校時有個勤工儉學的名額分給我,讓我去夥房幫廚,時間長了就學會了做菜。”
“怪不得做的這麽好。”
飯菜很快做好了。鄭懷芝發現兒子沒有來:“小軍中午看樣子又不迴來了。”
“可能有應酬。”
此時,郵遞員送來一封掛號信,鄭懷芝拆開發現是法院寄來的離婚協議書。她有意地把信遞給陳玉琴:“法院寄來的。”
陳玉琴聽說是離婚協議書,接過順手放在桌上,關心地說:“阿姨,先別讓朱書記看,這兩天他的事特別多。”
鄭懷芝點點頭表示同意,歎了一口氣:“唉,小軍這兩天一直愁眉不展。”她馬上又問,“玉琴,小軍是不是有什麽不順心的事?”
“沒什麽,都是工作上的事。”她怕老太太擔心,沒有告訴她實話。
“這兩天明顯的瘦了,沒想到周萍在這個時候……”
“阿姨,過兩天嫂子想通了,就沒事了。”
鄭懷芝看看陳玉琴誇獎道:“周萍如果像你這樣通情達理就好了。”
一句話說得陳玉琴馬上低下頭,臉紅的像熟透的紅蘋果似的。鄭懷芝也覺得不是太恰當,忙說道:“如果沒有丹丹離就離吧,可丹丹這麽大了,離了對孩子也是一個傷害。”
“你不必擔心,嫂子一時在氣頭上,女人誰遇到那種事,都會傷心的,過兩天就會好的。阿姨,咱們吃飯吧,朱書記不可能來了。”
“好,咱先吃.”她說罷一邊幫著收拾碗筷,一邊喊道:“蓮兒,別看書了吃飯吧。”
王蓮答應著從房間內走出。
“哎,玉琴,你說小軍得罪誰了,竟用這麽毒的手段去整她?”鄭懷芝突然問.
“現在還不清楚,紀檢委正在調查,一定會有結果的。” 陳玉琴邊盛菜,邊迴答。
“玉琴,你和小軍是同事,如果他做得有什麽不對的,千萬給他指出來。”
“阿姨,我認為朱書記做的沒有什麽不對的。如果都能像他似的,老百姓也就不會上訪了。”
“理是這麽個理,可沒想到工作這麽難幹。” 從話音裏可以聽出老太太在為兒子擔心。
中午.朱軍沒有迴去吃飯, 他在食堂簡單地吃了點飯之後,就在辦公室裏寫調查組所要的檢查材料。
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 他在檢查中著重論述了信中所提到的承包後農村出現的新問題和自己的看法. 寫好就趕到調查組住的地方,把檢查交給了房得福。
不料房得福看過,十分生氣地責備道:“朱軍同誌, 你這叫檢查嗎?不但沒有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反倒把責任推給了政府,這明明是在給你自己的謬論進行狡辨。如果你堅持起見,一意弧行的話,一切後果由你自己承擔。”
朱軍己感覺到那封信很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但他即沒有妥協又沒有後悔. 並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他迴到辦公室打開書櫥, 從下麵櫃子裏拿出了那個裝著硬幣的破提包,掏出一把沉甸甸的硬幣。就仿佛看到了老百姓的一雙雙充滿渴望目光的眼睛在盯著他,一張張企盼著富裕的麵容正向他微笑。又想起王老太太的去世,使他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原打算過些日子帶老太太去北京看眼,想不到老太太為了他竟得病去世了。一種強烈的內疚感湧上他的心頭。
他把提包重新放進櫃子裏, 靠在沙發上思考著.
這時,陳玉琴推門進來問他:“朱書記,你吃過飯沒有?”
朱軍見是陳玉琴:"吃過了。”
“你不要隻顧工作,看你這兩天瘦一圈了。”
“謝謝你的關心。”
“哎,你別弄錯了,不是我,是阿姨擔心你。”
“所以說我更該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替我照顧我媽,還不知是個啥樣呢?哎,玉琴,這兩天孫江濤的情況如何?”
“恢複得挺快。”
“我這兩天實在太忙了,也沒顧得去看他。”
“今天我去了,恢複得還不錯,不過精神上有些低沉。”
“沒想到會是這樣,是我害了他。”朱軍滿臉愧疚地說。
“這也不全是你的錯。”她稍微停頓一下又繼續說:“聽說調查組對你意見很大,你要小心點。”
“我作好準備了,大不了不幹,迴李莊扶貧總可以吧!”
正說著電話響起,朱軍拿起電話筒:“喂,我是朱軍。”
陳玉琴見朱軍接電話忙退了出去。
電話裏傳來丁小川的聲音:“朱軍?”
“喲,是丁書記,你好!”
“朱軍,對你說積極配合調查組,可你不聽。調查組用電話向趙副省長作了匯報,說你仍堅持自己的觀點。剛才趙副省長來電話,說你不僅否認了改革開放成果,而且破壞了省的大好形勢。省政府讓市裏立即作出讓你停職調離故道的決定。市委正準備開會。”
朱軍聽後頓時心情更加沉重,好大會沒有說話。其實他己經預料到了,可沒想到會這麽快。
“怎麽,是不是想不開?”
“丁書記,既然這樣,我也沒什麽說的。不過,我要求保留我的意見,我有個請求,請你批準。
“朱軍,以前隻知道你倔,可不知你倔得這麽曆害。有什麽事快說。”可以聽出丁小川生氣的腔道。
“停職後,讓我繼續留在故道。”
話筒裏傳來丁小川既生氣又關心的聲音:“那就不必要了,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可以給你找一個適當的理由退下來迴到市裏。關於你的問題我準備去省委找李書記,可他在中央黨校學習。”
“謝謝丁書記,我要求留在故道,因為李莊的百姓需要我。丁書記你不知,那個為我請願的王老太太,就因為那天淋了雨後就病了,幾天前剛去世。丁書記,你說我這時離開故道,能對得起為我死去的老太太嗎?能對得起那些為我母親看病捐錢的鄉親們嗎?再說李莊的自來水還沒通水,孫江濤還在醫院。我這時離開故道,會使我終身不安的。”
話筒裏好大會沒有聲音,大概是丁小川在思考朱軍提出的要求。過了一會傳來:“朱軍,我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的出發點是正觸的,可是反映你的人民來信多的無法統計,最近又反映你作風墮落,和辦公室主任陳玉琴關係不正常,導致和周萍離婚,有沒有這迴事?”
“丁書記,你應該相信我,這些都是無中生有。陳玉琴是吳縣長指派為照顧我媽作幾天飯。離婚是因為我和周萍長時間不和,這次為了錢和被人陷害的事。所以周萍才提出離婚,這是很正常的,怎麽能和陳玉琴扯在一塊呢?”
“別說了,我會考慮你的要求,不過你要考慮清楚,你留在故道處境一定是艱難的,想好了馬上給我打電話,”
朱軍馬上迴答說:“我想好了,就要求留在李莊,因為我是李莊共產黨員扶貧隊的隊長,李莊的百姓需要我。”
“既然你決定了,就好自為之吧!”
朱軍放下話筒,低頭來迴踱了幾步。然後拿起電話把陳玉琴叫來,告訴她市委己決定讓他停職調離和他自己準備去李莊扶貧的決定。
陳玉琴問他為什麽不走?
他迴答的非常簡單就是李莊的百姓需要他,他認為給朱總理反映情況,自己沒有錯。現在他所擔心的是去李莊後母親的身體不好,王蓮還要上學,必需有人照顧,可是繼續讓陳玉琴來照顧,又怕別人說閑話。因此使他左右為難。他把去李莊的事對陳玉琴說了,想聽聽她的意見。
陳玉琴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說:“如果你主意己定,就去吧,阿姨由我照顧。”
“可是……”
“是不是有人絞舌頭,你放心好了,我不在乎。”
朱軍聽得出她己經知道了那些流言斐語,擔心道:“玉琴,我不想連累你,因為你還沒結婚。”
“這個你不要擔心, 隻要行得正,就不怕他們說。”
話是這麽說,可人言可謂呀,朱軍又怕傷了她的一片好心。他考慮了一下便說:“玉琴,謝謝你,這樣吧,我母親暫時由你照顧,等她的身體恢複後,就交給王蓮去照顧她。”
陳玉琴點點頭,同意了他的意見。
下班後,朱軍把那個裝硬幣的提包提迴了家,並把去李莊扶貧的事告訴了母親。
鄭懷芝開始感到有些突然, 不知怎麽迴事? 當朱軍把那個破提包交給她,讓她保管著時。她明白了兒子的意思,意味深長地囑咐兒子:“你放心去吧,千萬不要涼了百姓的心。”
“媽,暫時有玉琴照顧你。”
“不要為我擔心,已好多了,我會照顧自己的。”
正說著吳鬆林推門進來,他給老太太打了個招唿後,就把朱軍拉到書房內對他說:“剛才我接到丁書記的電話,說讓我暫時主持縣委工作,說你不願調離故道,要去李莊扶貧。你是不是犯什麽神經了?”
朱軍告訴他:“我非常正常。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有義務這樣做,因我承諾給百姓的事情沒有兌現,總不能讓老百姓再罵我們共產黨吧。”
吳鬆林被朱軍說得一時無言可對。雖說他的目的達到了,但聽了朱軍這段肺腑之言,多少有些感動。停了好大會才說:“好吧,既然你決心留下,我也隻好依著你,家裏的事你放心好了,讓玉琴繼續照顧阿姨。”
“也隻好讓她暫時照顧吧。” 朱軍無可奈何地說。
晚上, 朱軍懷著沉重的心情步行去了醫院, 當他看到孫江濤時,眼睛不由地濕潤了, 怕影響他的情緒,不得不盡力控製住自己的感情。他告訴他,明天他要去李莊蹲點扶貧。
孫江濤問他是不是發生什麽事?朱軍對他說是他自己願意去的, 並沒有告訴他實情。
在迴去的路上,當他走到離開醫院不遠的黑暗處時,忽然閃出一個黑影,猛地對他的腰部掏了幾拳,他當時就被打倒在地,那人又朝他腰間踢了兩腳,這時正好有人過來,歹徒迅速離去。等他緩過神來,那人早己無影無蹤。他好不容易爬起來,隻覺腰部疼痛難忍,還好臉部沒有受傷,由於天黑無法看清那人的長相,但從朱軍的記憶中好像在那裏見過,就是想不起了。又一想也許是喝多了酒誤打了他,所以也沒有報警,再說又不知是誰打的,既使報警也沒用。
實際並非如此,這是陳小濤幹的。由於李桂蘭的死,他恨透了孫江濤和朱軍,他想法報複了孫江濤之後,把下一個目標就對準了朱軍,可公安局己查出車禍是人為的,正在調查之中,他不免有些膽怯。所以沒有對朱軍采取大的行動,但他並沒有打算放棄朱軍,準備教訓教訓他。因此這幾天陳小濤一直在盯著朱軍,可就是沒有下手的機會。今晚他從賓館一直跟到醫院,當朱軍離開醫院走到黑暗處時,終於有了機會,可剛打了幾下不巧有行人經過,隻好匆匆離去。行人問朱軍怎麽迴事? 他隻好說是喝多了酒誤打了他,行人走後,他忍著疼叫了一輛三輪車迴到賓館。
到家後,他馬上給李桂明打了個電話,把去李莊的事告訴了他。李桂明當時在電話裏就愣了,他沒料結果會是這樣。朱軍安慰他一定要把改革堅持下去。可李桂明明白,這支持者倒了,這改革還能進行下去嗎?可不堅持這個場如何收呢?讓李桂明的確犯了愁。
就在當天晚上,吳鬆林打電話告訴了李朝陽,說朱軍己被停職。李朝陽高興地幾乎跳了起來。不過吳鬆林又囑咐他,千萬要接受以前的教訓,萬萬不可像以前那樣忘乎所意,隨心所欲了。
可李朝陽答應著放下電話馬不停蹄的就去找陳怡,他摟住陳怡發瘋似的親吻著。陳怡奮力將他推開忙問:“什麽事讓你這麽開心?”
他迴答道:“天大的好事,朱軍被停職了。”
陳怡當時一愣:“什麽,朱軍下台了?”
“對,剛才吳縣長打電話說,朱軍倒台了,以後的日子也用不著再提心吊膽的了。這難道不該慶賀嗎。”
“是不是和那起嫖娼案有關呢?”
李朝陽搖搖頭:“可能沒有關係,聽說是向朱總理寫信,得罪了省、市領導。”他停了停又問,“陳怡,我聽說,那次嫖娼案,市紀檢委仍在調查呢,可為什麽沒有一點動靜呢?”
“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反正那次我是按你的要求去做的,讓一個女的冒充周萍的同事打的電話,說有事來故道,住在什麽房間,他一聽就來了。兩個女的不是你叫離開的嗎?所以,隻要抓不住兩個女的,就無法破案。”
“不說那事了,我去洗個澡咱們好好玩一玩,慶祝一下。”他說著就脫下衣服,朝浴池走去,高興的他嘴裏還哼著流行歌曲。
陳怡不由地為朱軍擔心起來,自從她接到朱軍的信,明白真相後,心裏一直不是滋味,後悔自己下手太狠了,幸虧沒造成很大的後果。雖然自己的一生毀在朱軍手裏,但從那封信和那隻鋼筆來看,她知道朱軍依然在愛著她。這些天陳怡也經常拿出那次鋼筆,每次拿到手裏,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以前和朱軍在一起那些幸福的日子。特別是一想起那次下雨,她和朱軍笫一次偷吃禁果時的情景,就覺得臉上一陣陣地發燙。
她正為朱軍停職沉思著,李朝陽從浴室圍著浴巾出來,發現陳怡在發呆。猛地將她抱起向裏屋邊走邊問她:“怎麽,朱軍下台你好像不高興?”
陳怡隻好說謊道:“看你說的,如果不高興我還能幫你整他嗎?”
“那好,咱們就好好慶祝慶祝。”接著就把陳怡的衣服扒下來。瘋狂地把她壓在身下,可是他不知為什麽,陳怡心事忡忡,一點配合的感覺也沒有, 李朝陽感到非常掃興,等事畢他從陳怡身上下來後。便倒在床上喘著粗氣埋恕道:"唉,本來應該非常開心的,可你的心就不在作愛上,還不如以往的感覺哪。真沒勁。”
“對不起,我今天有點不舒服。”陳怡也隻好如此迴答。
一夜過去了,第二天吃過早飯,朱軍就帶著鋪蓋不聲不息地去了李莊。
李莊的百姓聽說他到李莊蹲點,高興地把他團團圍住。王援朝拉著朱軍的手熱情地對他說:“朱書記,李莊的百姓歡迎你來俺村,中午到俺家去吃飯。”
李長軍卻反對說:“援朝,你嫂子己經開始準備了,明天再到你那裏去。”
朱軍笑了笑:“從今天起,我就是李莊村的村民了,要正式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不過我暫時誰家也不去。因為這裏有夥,等以後咱們有錢了,你不請我,我自己也會去。哎,長軍有個事,就得幫忙解決一下。”
“我說朱書記,你給我還客氣啥,有啥事你就說吧。”
“是這樣,孫書記在醫院我想讓你找個人去照顧他一下。”朱軍的心還是比較細的,再說他負傷也是朱軍引起的,車禍本身就對孫江濤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兒女又不在眼前。如果身邊連個人也沒有,豈不是更使他傷心嗎?
王援朝搶先道:“讓衛東去。”
“衛東,行,今天就得去。”
“好,我這就迴家讓他去。”王援朝說過就離開村委會。
下午,朱軍聽了畢作先關於打井和按裝自來水的匯報後,三人一齊去了工地現場。又到了莊後沙灘和莊東頭果園裏看了一番。
迴去的路上, 畢作先告訴他:"前幾天有兩個說是搞生態平衡調查的,又說是研究土地結構的,在村上問了很多戶村民,不知到底是幹什麽的?”
朱軍聽後好像作家突然來了靈感似的,急忙說:“既然是搞土壤結構的,咱們何不讓他們給咱們正式搞一個土壤結構分析,看看我們的土壤適合種什麽作物,這可是件好事,他們現在何處?”
畢作先迴答道:“聽李長軍他們說住在鎮裏,從昨天就沒有來。”
“可能是一些民營科研機構搞什麽科普調查的。”
胡明見點點頭;“差不多,如果是官方,電台、媒體早就宣傳了。”
朱軍忽然想起兩個記者,一定是他們在調查李莊的情況, 也沒有明說. 他對畢作先說:“咱們晚上是否開個會,定一個扶貧方案。”
畢作先表示同意:“是該定一個方案,我們己起草了一個不是太好,覺得不夠實際。因為我和老胡作點思想工作還行,致富可是外行, 晚上咱們再好好琢磨一下。”
“誰生下來也不能樣樣都會,啥東西都是學的,晚上咱們再好好議一議。”朱軍忽然想起他特地安排孫江濤的事,忙問:"哎,不是從梨樹鎮分來一個叫陳小濤的,怎麽沒見他呢?”
“不錯,聽孫江濤說過。可一直沒見人。”
胡明見倒開了口:“你說的是於興農的老相好,娛樂中心經理陳怡的侄子吧,他有於興農和李朝陽關照著,他不會來這裏的。”
畢作先接著說:“看樣子,不可能來,我也不想讓他來,聽說這孩子從小就缺乏管教,沒有人能管的了,他來了還不知把這裏鬧個啥樣呢?再說陳怡和於興農也不會讓他來這裏。聽說李朝陽把他調到城關分局了。”
“到城關分局了?”朱軍感到有些失望。
胡明見又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陳怡和李朝陽的關係。於興農玩夠了就把陳怡送給了李朝陽。這種女人天生一個賤貨。聽說於興農從深圳把她帶來時。就是一名賣淫老手,不然於興農怎麽和她認識。”
朱軍愈聽愈覺得不對味。急忙把話題岔開:“咱們還是商量一下晚上開會的事吧。”
夏天的夜晚, 雖然到了晚上依然顯得有些燥熱。彎彎的月牙猶如一隻小船斜掛在天上, 村莊一片寧靜。
朱軍他們吃過晚飯,聚集在搖頭扇下坐在床邊,正在開會。朱軍首先肯定了前期的工作,然後他接著說:“我們要在前期的基礎上,製定一個合理的扶貧方案。老畢,快把你們的草案先談一談。”
畢作先從抽屜時拿出一些資料:“根據李莊目前狀況,笫一步是解決吃水問題, 水的問題解決後,準備再把村上通往鎮上去的路修一下,但由於資金無法落實。也隻好先按自來水了,等籌著錢再修路。根據李莊的土地來看。大都是黃河泛濫時留下的薄沙地,除了村北有幾千畝不能耕種外,東邊和南邊大部份是果園,西邊是莊稼地。由於土質差,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年一畝地最好收成能產700斤小麥、600斤玉米,合起來不過1300斤,每斤5毛,才650元左右,再去掉化肥、農藥、種子等費用,一畝地最多能剩兩百元左右,果園呢,前幾年梨和蘋果價格高,還可以,可是這幾年梨才1毛多錢斤. 從目前情況看李莊的百姓種地觀念比較陳舊,缺乏科學種田意識。如果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棉花、花生、烤煙一類的作物可能要比種糧食強得多。同時李莊還存人多地少的問題,就是剩閑勞動力無事幹。賭搏成風,經過前些天治理大有好轉。”
朱軍點點頭接著說:“不僅李莊的百姓缺乏科學種田意識,這也是目前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必須正確引導
李朝陽說:“孫江濤這次車禍,經調查這是一起有預謀的,不僅我們反對改革,看來反對改革的大有人在。想不到這兩天內竟出了這麽多大事,真是大快人心。”
吳鬆林看了看他:“你不要高興得過早,今天朱軍又讓李桂明前往梨樹鎮主持工作,看樣子朱軍決心已定,還要繼續下去。”
“他們現在是騎虎難下,進退兩難,不得不改。”李朝陽笑了笑。
“不過,還有一個好消息,聽說朱軍給朱總理寫了一封信,不知什麽內容,趙凱副省長非常惱火,派了一個調查組中午己到縣城。組長房得福找朱軍談話,讓他寫檢查呢。”
“太好了,說不定叫他滾蛋呢。”
吳鬆林搖搖頭:“滾蛋不可能,上次的材料那麽充足,都沒損他一根毫毛,就因為他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深得百姓的擁護。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說到這裏吳鬆林突然又想起嫖娼案,他擔心道:“聽說市紀檢委還在調查朱軍嫖娼案,朝陽,也不知你是怎麽安排陳怡的,如果暴露了,那就完了。”
“哎,吳縣長,你多慮了,我就按你的吩咐,陳怡那天晚上根本沒有出麵,是另外一個女的把朱軍約到桂香樓,一杯咖啡沒喝完,就倒下了。事情辦得相當漂亮。當天晚上那兩個女子就去了琛圳。不會出事的。”
“隻要不牽扯到陳怡就好,不過做什麽事都要細心,千萬不能讓朱軍抓住把柄,特別是你,千萬小心。還有要注意於興農有什麽反映。”
李朝陽馬上說:“昨晚聽陳怡說,打牌時還議論呢,於興農始終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但對嫖娼案倒挺關心的。”
“那是因為壞了他的好事。哎,朝陽,聽說今天開庭審理李長清賠償案,沒有判決。”
李朝陽迴答:“對,法院我打點過了,隻好暫時往後脫。今天休庭。下次開庭日期再定。隻要朱軍不參與就好辦。”
吳鬆林卻說:“據我所知,朱軍不會不插手,這次因為他顧不上,如果敗訴了,我也幫不上你的忙,最好讓於興農想想辦法。”
李朝陽點點頭:"我知道怎麽做。”
這次孫江濤的案件,有張華君負責偵破。他從刑警隊挑選了幾個得力的幹警,組成了專案組。
當天晚上就召開案情分析會。刑警隊長李昌林首先匯報了這次事故的全部經過。
張華君聽了匯報後,分析道:“根據大家摸的情況,我同意李昌林的分析。這次車禍的製造者,一定是一個熟悉汽車構造的人,既然辭退的這批人員中,沒有會開車的,這就說明有可能是另外人幹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起車禍跟梨樹鎮改革有直接關係。我們還必須從這批人員中找線索,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一些修車鋪的人員和一些會修車而現在沒有從事這項業務的人員。”
此時,技術科的吳華進來:“報告張局長,電話是從一個磁卡電話打來的,隻知道是個女的,但無法確定是誰打的。方向盤下麵和刹車的螺絲,根本沒有指紋,隻留下搬手的痕跡,據分析這個搬手已經是個用了多年的舊搬手,而這種搬手一般隻有修車鋪才有。”
張華君接著:“看起來,修車鋪是我們摸查的主要線索之一,縣委對這個案件非常重視,要求我們以最快的速度盡早破案,所以我要求咱們專案組的同誌應齊心合力,想盡一切辦法,連天加夜地幹。大家有什麽看法,都可以提出來。”
李昌林說:“張局,我有一個想法,你看是否可行。咱們對外不要說現場沒有發現指紋,放出風去,應當說已提取指紋,然後通知所有會修車人員來驗指紋,來的就證明沒問題,如果不到,就重點排查。”
張華君聽後點點頭:“這個主意不錯,可以試一試,還有一個就是調查一下梨樹鎮的有關人員,是否在出事前的晚上有可疑的人進院。”
李昌林接著:“已問許多,都說沒有發現可疑的人。”
“既然這樣,就先把重點放在修車鋪吧。”
中午時分.
陳玉琴一邊做飯,一邊問鄭懷芝:“大姨,你覺得我做的飯味道如何?”
“不錯,甚至有的菜比飯店還要好。”
陳玉琴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大姨,你這是誇獎我呢,還是……”
“哎,這孩子,好就是好,你一定學過。”
“在家偶爾幫我媽燒燒菜,由於家庭貧窮,在學校時有個勤工儉學的名額分給我,讓我去夥房幫廚,時間長了就學會了做菜。”
“怪不得做的這麽好。”
飯菜很快做好了。鄭懷芝發現兒子沒有來:“小軍中午看樣子又不迴來了。”
“可能有應酬。”
此時,郵遞員送來一封掛號信,鄭懷芝拆開發現是法院寄來的離婚協議書。她有意地把信遞給陳玉琴:“法院寄來的。”
陳玉琴聽說是離婚協議書,接過順手放在桌上,關心地說:“阿姨,先別讓朱書記看,這兩天他的事特別多。”
鄭懷芝點點頭表示同意,歎了一口氣:“唉,小軍這兩天一直愁眉不展。”她馬上又問,“玉琴,小軍是不是有什麽不順心的事?”
“沒什麽,都是工作上的事。”她怕老太太擔心,沒有告訴她實話。
“這兩天明顯的瘦了,沒想到周萍在這個時候……”
“阿姨,過兩天嫂子想通了,就沒事了。”
鄭懷芝看看陳玉琴誇獎道:“周萍如果像你這樣通情達理就好了。”
一句話說得陳玉琴馬上低下頭,臉紅的像熟透的紅蘋果似的。鄭懷芝也覺得不是太恰當,忙說道:“如果沒有丹丹離就離吧,可丹丹這麽大了,離了對孩子也是一個傷害。”
“你不必擔心,嫂子一時在氣頭上,女人誰遇到那種事,都會傷心的,過兩天就會好的。阿姨,咱們吃飯吧,朱書記不可能來了。”
“好,咱先吃.”她說罷一邊幫著收拾碗筷,一邊喊道:“蓮兒,別看書了吃飯吧。”
王蓮答應著從房間內走出。
“哎,玉琴,你說小軍得罪誰了,竟用這麽毒的手段去整她?”鄭懷芝突然問.
“現在還不清楚,紀檢委正在調查,一定會有結果的。” 陳玉琴邊盛菜,邊迴答。
“玉琴,你和小軍是同事,如果他做得有什麽不對的,千萬給他指出來。”
“阿姨,我認為朱書記做的沒有什麽不對的。如果都能像他似的,老百姓也就不會上訪了。”
“理是這麽個理,可沒想到工作這麽難幹。” 從話音裏可以聽出老太太在為兒子擔心。
中午.朱軍沒有迴去吃飯, 他在食堂簡單地吃了點飯之後,就在辦公室裏寫調查組所要的檢查材料。
他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始終認為自己是對的. 他在檢查中著重論述了信中所提到的承包後農村出現的新問題和自己的看法. 寫好就趕到調查組住的地方,把檢查交給了房得福。
不料房得福看過,十分生氣地責備道:“朱軍同誌, 你這叫檢查嗎?不但沒有認識問題的嚴重性,反倒把責任推給了政府,這明明是在給你自己的謬論進行狡辨。如果你堅持起見,一意弧行的話,一切後果由你自己承擔。”
朱軍己感覺到那封信很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但他即沒有妥協又沒有後悔. 並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他迴到辦公室打開書櫥, 從下麵櫃子裏拿出了那個裝著硬幣的破提包,掏出一把沉甸甸的硬幣。就仿佛看到了老百姓的一雙雙充滿渴望目光的眼睛在盯著他,一張張企盼著富裕的麵容正向他微笑。又想起王老太太的去世,使他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原打算過些日子帶老太太去北京看眼,想不到老太太為了他竟得病去世了。一種強烈的內疚感湧上他的心頭。
他把提包重新放進櫃子裏, 靠在沙發上思考著.
這時,陳玉琴推門進來問他:“朱書記,你吃過飯沒有?”
朱軍見是陳玉琴:"吃過了。”
“你不要隻顧工作,看你這兩天瘦一圈了。”
“謝謝你的關心。”
“哎,你別弄錯了,不是我,是阿姨擔心你。”
“所以說我更該謝謝你,如果不是你替我照顧我媽,還不知是個啥樣呢?哎,玉琴,這兩天孫江濤的情況如何?”
“恢複得挺快。”
“我這兩天實在太忙了,也沒顧得去看他。”
“今天我去了,恢複得還不錯,不過精神上有些低沉。”
“沒想到會是這樣,是我害了他。”朱軍滿臉愧疚地說。
“這也不全是你的錯。”她稍微停頓一下又繼續說:“聽說調查組對你意見很大,你要小心點。”
“我作好準備了,大不了不幹,迴李莊扶貧總可以吧!”
正說著電話響起,朱軍拿起電話筒:“喂,我是朱軍。”
陳玉琴見朱軍接電話忙退了出去。
電話裏傳來丁小川的聲音:“朱軍?”
“喲,是丁書記,你好!”
“朱軍,對你說積極配合調查組,可你不聽。調查組用電話向趙副省長作了匯報,說你仍堅持自己的觀點。剛才趙副省長來電話,說你不僅否認了改革開放成果,而且破壞了省的大好形勢。省政府讓市裏立即作出讓你停職調離故道的決定。市委正準備開會。”
朱軍聽後頓時心情更加沉重,好大會沒有說話。其實他己經預料到了,可沒想到會這麽快。
“怎麽,是不是想不開?”
“丁書記,既然這樣,我也沒什麽說的。不過,我要求保留我的意見,我有個請求,請你批準。
“朱軍,以前隻知道你倔,可不知你倔得這麽曆害。有什麽事快說。”可以聽出丁小川生氣的腔道。
“停職後,讓我繼續留在故道。”
話筒裏傳來丁小川既生氣又關心的聲音:“那就不必要了,我理解你的心情,我可以給你找一個適當的理由退下來迴到市裏。關於你的問題我準備去省委找李書記,可他在中央黨校學習。”
“謝謝丁書記,我要求留在故道,因為李莊的百姓需要我。丁書記你不知,那個為我請願的王老太太,就因為那天淋了雨後就病了,幾天前剛去世。丁書記,你說我這時離開故道,能對得起為我死去的老太太嗎?能對得起那些為我母親看病捐錢的鄉親們嗎?再說李莊的自來水還沒通水,孫江濤還在醫院。我這時離開故道,會使我終身不安的。”
話筒裏好大會沒有聲音,大概是丁小川在思考朱軍提出的要求。過了一會傳來:“朱軍,我理解你的心情,也知道你的出發點是正觸的,可是反映你的人民來信多的無法統計,最近又反映你作風墮落,和辦公室主任陳玉琴關係不正常,導致和周萍離婚,有沒有這迴事?”
“丁書記,你應該相信我,這些都是無中生有。陳玉琴是吳縣長指派為照顧我媽作幾天飯。離婚是因為我和周萍長時間不和,這次為了錢和被人陷害的事。所以周萍才提出離婚,這是很正常的,怎麽能和陳玉琴扯在一塊呢?”
“別說了,我會考慮你的要求,不過你要考慮清楚,你留在故道處境一定是艱難的,想好了馬上給我打電話,”
朱軍馬上迴答說:“我想好了,就要求留在李莊,因為我是李莊共產黨員扶貧隊的隊長,李莊的百姓需要我。”
“既然你決定了,就好自為之吧!”
朱軍放下話筒,低頭來迴踱了幾步。然後拿起電話把陳玉琴叫來,告訴她市委己決定讓他停職調離和他自己準備去李莊扶貧的決定。
陳玉琴問他為什麽不走?
他迴答的非常簡單就是李莊的百姓需要他,他認為給朱總理反映情況,自己沒有錯。現在他所擔心的是去李莊後母親的身體不好,王蓮還要上學,必需有人照顧,可是繼續讓陳玉琴來照顧,又怕別人說閑話。因此使他左右為難。他把去李莊的事對陳玉琴說了,想聽聽她的意見。
陳玉琴好像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說:“如果你主意己定,就去吧,阿姨由我照顧。”
“可是……”
“是不是有人絞舌頭,你放心好了,我不在乎。”
朱軍聽得出她己經知道了那些流言斐語,擔心道:“玉琴,我不想連累你,因為你還沒結婚。”
“這個你不要擔心, 隻要行得正,就不怕他們說。”
話是這麽說,可人言可謂呀,朱軍又怕傷了她的一片好心。他考慮了一下便說:“玉琴,謝謝你,這樣吧,我母親暫時由你照顧,等她的身體恢複後,就交給王蓮去照顧她。”
陳玉琴點點頭,同意了他的意見。
下班後,朱軍把那個裝硬幣的提包提迴了家,並把去李莊扶貧的事告訴了母親。
鄭懷芝開始感到有些突然, 不知怎麽迴事? 當朱軍把那個破提包交給她,讓她保管著時。她明白了兒子的意思,意味深長地囑咐兒子:“你放心去吧,千萬不要涼了百姓的心。”
“媽,暫時有玉琴照顧你。”
“不要為我擔心,已好多了,我會照顧自己的。”
正說著吳鬆林推門進來,他給老太太打了個招唿後,就把朱軍拉到書房內對他說:“剛才我接到丁書記的電話,說讓我暫時主持縣委工作,說你不願調離故道,要去李莊扶貧。你是不是犯什麽神經了?”
朱軍告訴他:“我非常正常。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我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有義務這樣做,因我承諾給百姓的事情沒有兌現,總不能讓老百姓再罵我們共產黨吧。”
吳鬆林被朱軍說得一時無言可對。雖說他的目的達到了,但聽了朱軍這段肺腑之言,多少有些感動。停了好大會才說:“好吧,既然你決心留下,我也隻好依著你,家裏的事你放心好了,讓玉琴繼續照顧阿姨。”
“也隻好讓她暫時照顧吧。” 朱軍無可奈何地說。
晚上, 朱軍懷著沉重的心情步行去了醫院, 當他看到孫江濤時,眼睛不由地濕潤了, 怕影響他的情緒,不得不盡力控製住自己的感情。他告訴他,明天他要去李莊蹲點扶貧。
孫江濤問他是不是發生什麽事?朱軍對他說是他自己願意去的, 並沒有告訴他實情。
在迴去的路上,當他走到離開醫院不遠的黑暗處時,忽然閃出一個黑影,猛地對他的腰部掏了幾拳,他當時就被打倒在地,那人又朝他腰間踢了兩腳,這時正好有人過來,歹徒迅速離去。等他緩過神來,那人早己無影無蹤。他好不容易爬起來,隻覺腰部疼痛難忍,還好臉部沒有受傷,由於天黑無法看清那人的長相,但從朱軍的記憶中好像在那裏見過,就是想不起了。又一想也許是喝多了酒誤打了他,所以也沒有報警,再說又不知是誰打的,既使報警也沒用。
實際並非如此,這是陳小濤幹的。由於李桂蘭的死,他恨透了孫江濤和朱軍,他想法報複了孫江濤之後,把下一個目標就對準了朱軍,可公安局己查出車禍是人為的,正在調查之中,他不免有些膽怯。所以沒有對朱軍采取大的行動,但他並沒有打算放棄朱軍,準備教訓教訓他。因此這幾天陳小濤一直在盯著朱軍,可就是沒有下手的機會。今晚他從賓館一直跟到醫院,當朱軍離開醫院走到黑暗處時,終於有了機會,可剛打了幾下不巧有行人經過,隻好匆匆離去。行人問朱軍怎麽迴事? 他隻好說是喝多了酒誤打了他,行人走後,他忍著疼叫了一輛三輪車迴到賓館。
到家後,他馬上給李桂明打了個電話,把去李莊的事告訴了他。李桂明當時在電話裏就愣了,他沒料結果會是這樣。朱軍安慰他一定要把改革堅持下去。可李桂明明白,這支持者倒了,這改革還能進行下去嗎?可不堅持這個場如何收呢?讓李桂明的確犯了愁。
就在當天晚上,吳鬆林打電話告訴了李朝陽,說朱軍己被停職。李朝陽高興地幾乎跳了起來。不過吳鬆林又囑咐他,千萬要接受以前的教訓,萬萬不可像以前那樣忘乎所意,隨心所欲了。
可李朝陽答應著放下電話馬不停蹄的就去找陳怡,他摟住陳怡發瘋似的親吻著。陳怡奮力將他推開忙問:“什麽事讓你這麽開心?”
他迴答道:“天大的好事,朱軍被停職了。”
陳怡當時一愣:“什麽,朱軍下台了?”
“對,剛才吳縣長打電話說,朱軍倒台了,以後的日子也用不著再提心吊膽的了。這難道不該慶賀嗎。”
“是不是和那起嫖娼案有關呢?”
李朝陽搖搖頭:“可能沒有關係,聽說是向朱總理寫信,得罪了省、市領導。”他停了停又問,“陳怡,我聽說,那次嫖娼案,市紀檢委仍在調查呢,可為什麽沒有一點動靜呢?”
“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反正那次我是按你的要求去做的,讓一個女的冒充周萍的同事打的電話,說有事來故道,住在什麽房間,他一聽就來了。兩個女的不是你叫離開的嗎?所以,隻要抓不住兩個女的,就無法破案。”
“不說那事了,我去洗個澡咱們好好玩一玩,慶祝一下。”他說著就脫下衣服,朝浴池走去,高興的他嘴裏還哼著流行歌曲。
陳怡不由地為朱軍擔心起來,自從她接到朱軍的信,明白真相後,心裏一直不是滋味,後悔自己下手太狠了,幸虧沒造成很大的後果。雖然自己的一生毀在朱軍手裏,但從那封信和那隻鋼筆來看,她知道朱軍依然在愛著她。這些天陳怡也經常拿出那次鋼筆,每次拿到手裏,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以前和朱軍在一起那些幸福的日子。特別是一想起那次下雨,她和朱軍笫一次偷吃禁果時的情景,就覺得臉上一陣陣地發燙。
她正為朱軍停職沉思著,李朝陽從浴室圍著浴巾出來,發現陳怡在發呆。猛地將她抱起向裏屋邊走邊問她:“怎麽,朱軍下台你好像不高興?”
陳怡隻好說謊道:“看你說的,如果不高興我還能幫你整他嗎?”
“那好,咱們就好好慶祝慶祝。”接著就把陳怡的衣服扒下來。瘋狂地把她壓在身下,可是他不知為什麽,陳怡心事忡忡,一點配合的感覺也沒有, 李朝陽感到非常掃興,等事畢他從陳怡身上下來後。便倒在床上喘著粗氣埋恕道:"唉,本來應該非常開心的,可你的心就不在作愛上,還不如以往的感覺哪。真沒勁。”
“對不起,我今天有點不舒服。”陳怡也隻好如此迴答。
一夜過去了,第二天吃過早飯,朱軍就帶著鋪蓋不聲不息地去了李莊。
李莊的百姓聽說他到李莊蹲點,高興地把他團團圍住。王援朝拉著朱軍的手熱情地對他說:“朱書記,李莊的百姓歡迎你來俺村,中午到俺家去吃飯。”
李長軍卻反對說:“援朝,你嫂子己經開始準備了,明天再到你那裏去。”
朱軍笑了笑:“從今天起,我就是李莊村的村民了,要正式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不過我暫時誰家也不去。因為這裏有夥,等以後咱們有錢了,你不請我,我自己也會去。哎,長軍有個事,就得幫忙解決一下。”
“我說朱書記,你給我還客氣啥,有啥事你就說吧。”
“是這樣,孫書記在醫院我想讓你找個人去照顧他一下。”朱軍的心還是比較細的,再說他負傷也是朱軍引起的,車禍本身就對孫江濤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兒女又不在眼前。如果身邊連個人也沒有,豈不是更使他傷心嗎?
王援朝搶先道:“讓衛東去。”
“衛東,行,今天就得去。”
“好,我這就迴家讓他去。”王援朝說過就離開村委會。
下午,朱軍聽了畢作先關於打井和按裝自來水的匯報後,三人一齊去了工地現場。又到了莊後沙灘和莊東頭果園裏看了一番。
迴去的路上, 畢作先告訴他:"前幾天有兩個說是搞生態平衡調查的,又說是研究土地結構的,在村上問了很多戶村民,不知到底是幹什麽的?”
朱軍聽後好像作家突然來了靈感似的,急忙說:“既然是搞土壤結構的,咱們何不讓他們給咱們正式搞一個土壤結構分析,看看我們的土壤適合種什麽作物,這可是件好事,他們現在何處?”
畢作先迴答道:“聽李長軍他們說住在鎮裏,從昨天就沒有來。”
“可能是一些民營科研機構搞什麽科普調查的。”
胡明見點點頭;“差不多,如果是官方,電台、媒體早就宣傳了。”
朱軍忽然想起兩個記者,一定是他們在調查李莊的情況, 也沒有明說. 他對畢作先說:“咱們晚上是否開個會,定一個扶貧方案。”
畢作先表示同意:“是該定一個方案,我們己起草了一個不是太好,覺得不夠實際。因為我和老胡作點思想工作還行,致富可是外行, 晚上咱們再好好琢磨一下。”
“誰生下來也不能樣樣都會,啥東西都是學的,晚上咱們再好好議一議。”朱軍忽然想起他特地安排孫江濤的事,忙問:"哎,不是從梨樹鎮分來一個叫陳小濤的,怎麽沒見他呢?”
“不錯,聽孫江濤說過。可一直沒見人。”
胡明見倒開了口:“你說的是於興農的老相好,娛樂中心經理陳怡的侄子吧,他有於興農和李朝陽關照著,他不會來這裏的。”
畢作先接著說:“看樣子,不可能來,我也不想讓他來,聽說這孩子從小就缺乏管教,沒有人能管的了,他來了還不知把這裏鬧個啥樣呢?再說陳怡和於興農也不會讓他來這裏。聽說李朝陽把他調到城關分局了。”
“到城關分局了?”朱軍感到有些失望。
胡明見又說道:“你們有所不知陳怡和李朝陽的關係。於興農玩夠了就把陳怡送給了李朝陽。這種女人天生一個賤貨。聽說於興農從深圳把她帶來時。就是一名賣淫老手,不然於興農怎麽和她認識。”
朱軍愈聽愈覺得不對味。急忙把話題岔開:“咱們還是商量一下晚上開會的事吧。”
夏天的夜晚, 雖然到了晚上依然顯得有些燥熱。彎彎的月牙猶如一隻小船斜掛在天上, 村莊一片寧靜。
朱軍他們吃過晚飯,聚集在搖頭扇下坐在床邊,正在開會。朱軍首先肯定了前期的工作,然後他接著說:“我們要在前期的基礎上,製定一個合理的扶貧方案。老畢,快把你們的草案先談一談。”
畢作先從抽屜時拿出一些資料:“根據李莊目前狀況,笫一步是解決吃水問題, 水的問題解決後,準備再把村上通往鎮上去的路修一下,但由於資金無法落實。也隻好先按自來水了,等籌著錢再修路。根據李莊的土地來看。大都是黃河泛濫時留下的薄沙地,除了村北有幾千畝不能耕種外,東邊和南邊大部份是果園,西邊是莊稼地。由於土質差,我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年一畝地最好收成能產700斤小麥、600斤玉米,合起來不過1300斤,每斤5毛,才650元左右,再去掉化肥、農藥、種子等費用,一畝地最多能剩兩百元左右,果園呢,前幾年梨和蘋果價格高,還可以,可是這幾年梨才1毛多錢斤. 從目前情況看李莊的百姓種地觀念比較陳舊,缺乏科學種田意識。如果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棉花、花生、烤煙一類的作物可能要比種糧食強得多。同時李莊還存人多地少的問題,就是剩閑勞動力無事幹。賭搏成風,經過前些天治理大有好轉。”
朱軍點點頭接著說:“不僅李莊的百姓缺乏科學種田意識,這也是目前農村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們必須正確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