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往往是難己預料的,這不,裁人的笫一天就出了件大事。
李桂蘭中午從鎮裏看過名單後,迴到家不吃不喝,從中午一氣睡到黑,家人以為是感冒了,也沒當一迴事,沒想到晚上他竟喝農藥,等家人發現己晚,沒到醫院人就不行了。一家人悲痛欲絕,特別她的母親更是悲痛萬分,哭鬧著,非要孫江濤還他女兒不可。
消息馬上傳到孫江濤耳朵裏, 他得知後如同五雷擊頂,驚得他半天說不出話。 當晚就同胡思民一齊去了張莊,到了李桂蘭家,被李桂蘭的母親連說加罵,險些挨了打。李桂蘭的母親哭鬧著要孫江濤賠她女兒,不然就不能算完。最後在胡思民的幫助下才平安迴到家。
天剛亮,李桂蘭的屍體就被放在了孫江濤的辦公室,一家人大哭小叫。她母親像發瘋似的哭叫著。
孫江濤一時不知所措,慌忙給朱軍打了電話,讓他抓緊來一趟。
今天是市文明城鎮大檢查的笫一天,這次檢查首先從故道開始,各縣三天前都在忙著作迎接檢查的各項工作。可故道並沒這迴事。因為朱軍沒讓陳玉琴下通知。朱軍昨晚在醫院守候王老太一夜,剛迴到住處,就接到孫江濤的電話,聽過驚得他全身怔住,像根木頭柱子戳在那兒。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油然而生。他怎麽也沒想到改革剛剛開始就發生了這樣的事,看起來丁書記一再囑咐,不可急於求成是對的。現在既然走了笫一步,也隻好走下去,別無任何選擇了。為了盡快把李桂蘭的事解決。他準備與剛學習迴來的李桂明一同前往,可李桂明的妻子有病,正在縣醫院掛吊水。隻好自己去了。
他到了梨樹鎮,首先了解到事情發生的經過,通過多次協商,由梨樹鎮一次性賠償李桂蘭家兩萬元錢,才算了事。然後他和孫江濤仔細分析了目前的狀況,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之後。他又去了李莊到打井現場看了看,了解了一些情況。中午吃過飯,他們簡單地開了會。對接下來的扶貧工作進行了部署,下午又到了梨樹鎮。
市文明城鎮的檢查人員,左等右等,不見朱軍人影,帶隊的問陳玉琴:“朱書記到底去幹什麽了?連個人影也不見?”
陳玉琴說:“不知怎麽迴事,手機也聯係不上,清早去了梨樹鎮,不知又到哪裏去了。” 她想著一定是去了李莊,可李莊的電話從昨天就不通了,電信局正在搶修。她已毫無辦法,“對不起,聯係不上。”
檢查人員又問吳鬆林,陳玉琴告訴他們到市裏開會去了。
“連你們縣領導都對精神文明建設這麽不重視,難怪出現這麽多的問題,看來故道該正式整頓了。”
他們一直等到中午吃過飯,仍不見朱軍到來,陳玉琴隻好把他們安排在賓館食堂,吃過飯很不愉快地離開了故道。不用說這次檢查的結果可想而知。
等朱軍迴來,陳玉琴告訴他和你一直聯係不上,所以檢查的結果不理想。
朱軍卻說:“手機沒電了,結果無所謂。不過這種結果是比較真實的。”
陳怡這幾天為桂蘭的死,非常傷心,想不到小濤初戀的結果是如此悲慘。又聯想到自己的當初。更使她感到生活的殘酷,所以這兩天一直是默默不樂。
這時服務員給她送來一封沒有地址的信件,她當時很納悶,現在己到信息時代了,誰還寫信呢?她拆開後,沒想到竟是朱軍寫的。還沒看信的內容,心情就止不住亂跳了起來。
陳怡:你好!實在對不起,
我知道一兩句對不起是不可能抵消,我對你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的。從你的憤怒的目光中我己感覺了這一點。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不僅拋棄了你,而且毀了你的一生。
告訴你一個不該告訴你的事實。這些年來,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給你去了幾封信,連一封也不迴?直到這次我母親在動手術時,她才告訴我:包括我給你去的信和你來的信全部被她扣住,並逼著我寫了斷交信,她現在後悔莫及,說如有機會一定向你道歉。但事實已無法挽迴。我並不想在你麵前有意貶低我母親,可這不能全願她,她是在盡一個母親的責任。主要責任在我,是我沒有履行對你許下的諾言。沒有盡到一個男子應負的責任而深感愧疚。
自見麵後。我很想找個機會向你謝罪,但你卻避而不見。我隻有用這種方式向你懺悔。希望能得到你的寬恕。為了彌補這一切,市紀檢委傳喚我時,我不得不欺騙領導,陳怡,我不怪你,隻要你能解恨,我什麽樣的懲罰都能接受,這也許是我應得的下場。
陳怡,雖說這些年不見,但你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心上。想念時,隻好拿出你送的鋼筆,心中才略感欣慰……”
陳怡看到這裏,她才恍然大悟,不由地淚流滿麵。她後悔莫及。不該對朱軍如此報複,幸虧沒事了,不然,她會愧疚一輩子的。
這時,突然陳小濤闖了進來。陳怡慌得立即把信裝進了口袋。也不知說什麽好,忙擦了檫淚眼支支吾吾地招唿說:“小濤……你來了……”
陳小濤看見姑媽正在流淚忙問:“姑媽,是不是有誰欺負你?”
“沒,沒有,”
“那你為什麽要哭呢?姑,如果誰敢欺負你,告訴我,我給你出氣。”
“傻孩子,有你幹爹和你李叔,沒誰敢欺負我。哎,桂蘭家的後事辦的怎麽樣了?”
“都辦完了。”
陳怡看小濤心情不好,便安慰他:“小濤,人死不能複生。既然事情發生了,就該想開點。”
“姑媽,我咽不下這口氣。是孫江濤和朱軍逼死了桂蘭。”
一聽朱軍二字,陳怡頓時一驚,她急忙勸小濤:“這事可不能怪朱軍,給他沒有關係。”
“咋能沒關係,如果不是他啟用孫江濤,桂蘭的事能發生嗎?再說如果他不批準改革方案,孫江濤敢改革嗎?反正這事就是他倆造成的。況且我那次……”
“哎,侄子,朱軍可是個好人,你看李莊村的百姓冒著雨都給他請願去。” 沒等他說完,陳怡便搶了過去。
“姑媽,你怎麽說朱軍是好人呢? 如果是好人, 當縣委書記能去嫖娼嗎-------”
陳怡再次打斷了他的話:" 瞎說, 那是有意造謠的.”
“姑媽, 可能除了你不知道, 整個故道都傳遍了, 連睡覺的照片我都見了.”
“一個縣委書記那能幹這事, 小濤,可不行你胡說.”
“我的姑媽也, 你覺得那個朱軍是什麽好東西, 告訴你吧,他是標準一個偽君子, 一肚子男盜女娼, 不然也不會被市紀檢委逮走. 要不是他我也不會在派出所蹲4.5天. 我一提他就生氣. 恨不能宰了他. ”
陳怡聽了心頭猛地一怔:" 小濤, 你可不能胡來, 他可是-------“話到嘴邊她突然打住
小濤忙問:" 他是什麽?”
“他, 他可是縣委書記.” 陳怡想了想說.
“縣委書記怎麽啦, 哎,.姑媽, 你怎麽老替他說話呢?”
“你這孩子, 姑媽不是怕你惹禍嗎.”她看到小濤愈說氣愈大, 也不敢再多說了. 便把話題岔開:“哎,聽說你這次未裁下來,一定是孫書記照顧你了。”
“那一定是俺幹爹求的情,孫江濤根本不會照顧我的。把我下派到李莊幫助扶貧。吃住都在那裏,我才不去受那個洋罪哪?”
“李莊扶貧……”陳怡心想李莊正是朱軍經常去的地方。這難道是命運的安排。在這裏需要交待一下,其實陳小濤就是陳怡和朱軍的兒子,陳怡為了不讓別人知道小濤是她生的,才編了這麽一個謊,這個秘密除她以外沒有人知道,連於興農也不清楚。
當陳怡知道自己的兒子一步步向他父親靠近時,不知是高興還是擔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她想了想說:“小濤,既然安排你去李莊,我看你還是就去吧。如果真不適應再讓你幹爹想辦法。”
陳小濤看看時間,沒有迴答她。忙說:“姑媽,我得趕迴去。”
“小濤,你不能陪我住一晚上?”
“我約了幾個朋友吃飯,等天我再來看你。”他說著就要走。
陳怡見兒子執意要走,也不好強留。臨走囑咐他:“你有事就走吧,千萬不要喝多了。”
陳小濤點點頭:“姑媽,我走了。”便匆匆離去。
夜晚的梨樹鎮,店鋪早己關門閉鎖,街道上顯得冷冷清清。
天蓬酒家的樓上套間內,卻燈火通明,但非常安靜。原來是陳小濤和劉海玲的丈夫徐勇,正在一邊吃酒一邊謀劃如何報複孫江濤。這一切全是陳小濤的主意。他發誓要為李桂蘭報仇。自已下手又怕引火上身。所以他想到徐勇,他知道徐勇有勇無謀,被孫江濤關了幾天,心裏正憋著火,隻要一燒,沒有他不敢做的。因此他特地把徐勇請來吃酒。
幾杯酒下肚,徐勇的臉馬上就紅了起來,陳小濤看著他故意小聲挑撥道:“你打了孫江濤兩下不要緊,海玲被辭退,你也被關了派出所,你瞧這事辦的多憋氣。”。
徐勇端起酒杯,“小濤兄弟,來,敬你一杯,這事我不能跟孫江濤算完。”
陳小濤也把酒杯端了起來:“徐勇哥,我就佩服你這種性格,俗話說有仇不報非君子,來徐勇哥,小弟也敬你一杯。”
酒看樣子徐勇已喝得差不多了:“小濤,我這幾天就想這事,可想不起好主意。”
“你不能再喝了,如果你想報仇的話,我有個主意,就怕你不敢。”
徐勇拍了拍胸脯:“小濤,你小看你哥了,沒有我不敢的事,隻要能讓我出這口氣,就是死也不怕的。”
“小弟知道徐勇哥是條頂天立地的漢子,來,我再敬你一杯。”
二人同時舉起一飲而進。
徐勇迫不急待地問:“快說,怎麽個報仇法?”
陳小濤出去看了看附近無人,低聲說:“要想幹這事,不能明幹,隻有暗來這樣誰也不知道。”他趴在徐勇的耳朵上嘀咕了一陣……
徐勇聽後高興地連連點頭,口裏不住地說:“好,不錯。”
“你想想他家已經有派出所的人守著,根本不能下手。這樣做,神不知鬼不覺的。那個奧迪他不用了,現在隻有那輛昌河,況且他從來不用司機。”陳小濤說著從懷中掏出一萬元錢和一把鑰匙,遞給徐勇,“這是車庫的鑰匙,事成後再給他一萬。”
徐勇嘴說的挺硬,把錢接著過卻有點害怕,“萬一出事呢?”
陳小濤安慰道:“不會出事的,你隻是在中間找人,錢也不是你的,事也不是你幹的,退一步說真是出事了,就我幹爹和李局長的這個關係,無論出什麽事都能擺平。你就放心好了。”
徐勇仍有點猶豫不定。陳小濤繼續挑撥說:“因我和張明不熟,如果熟了,也就不麻煩你了,況且你被姓孫的整成那樣,也該出口氣了。”
經他這麽一勸,徐勇頓時來了勁,立即答應道:“好,這事就交我吧。”
次日中午,朱軍正在辦公室閱讀文件。陳玉琴帶著兩個陌生人進來對他說:“朱書記,這兩位同誌要見你。”
朱軍放下文件,看了看這一高一矮兩個人遲疑地問道:“你們是?”
高個子對陳玉琴說:“謝謝你,我們想單獨給朱書記談些事情。”
“那好,你們談吧。”說罷她就走了出去。
高個子向朱軍介紹道:“你是朱軍吧?我們是受朱總理的指派,專門來調查你在信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我叫郭紅進,這位是我的同事趙天然。”
一聽是記者又是專為那封信來的,他沒想到朱總理竟親自派人來。朱軍當時有些激動。忙客氣道:“原來是記者同誌,快,快請坐,坐。”急忙去倒水。
郭紅進首先打量了朱軍一番,然後說:“朱書記,你也不要客氣,我們在調查之前,想問你幾個問題。”
朱軍忐忑不安地迴答:“可以。”
趙天然打開本子,掏出鋼筆,作好記錄準備。
郭紅進開始提問:“請問你為什麽給朱總理寫信?”
朱軍想了想說:“因為我想讓總理知道基層的真實情況,請國務院盡快采取措施,解決目前狀況,使我們黨和國家政權進一步得到鞏固。”
郭紅進又問:“你反映的這些問題是否屬實?”
“我可以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作保,基本屬實。”
“那你不怕坐牢嗎?”
朱軍略加思考:“怕,當然怕,不過,我有把握,不會坐牢。”
“為什麽?”
朱軍講道:“因為現在已不是四人幫時期,黨章上明確規定,黨員有義務向領導反映情況。我相信,黨和政府不會對一個說真話的人進行製裁的。”
郭紅進點點頭:“我很欽佩你的勇氣,不過,朱總理在你信件上批示,說你指出的問題,隻不過是個別地區,可不像你所說的,全國普遍存在。”
“關於我們黨員幹部存在的問題,相當普遍,農村問題我雖沒有作過全麵統計,但從附近幾個市、縣來看,的確存在類似情況。”
“你在信中寫道,要取消農業稅,你可知從古至今,種地納糧,天經地義。難道你讓取消就能取消嗎?”
“我隻不過是提一個建議,取消與否當然有中央決定,不過世界上好多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取消。還獎勵農民。為何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不能呢?”
“國家的經濟情況不同,據我所知取消農業稅的大部分是發達國家,而我們目前還很貧窮。無法和它們相比。還有你公然提出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走共同致富之路,讓一些人先富起來,不僅沒有帶動其它人致富,反而拉大了窮富兩極分化,你這種觀點不是明顯和中央唱對台戲嗎?” 郭紅進一針見血地指出。
朱軍搖搖頭不同他的觀點:“不,記者同誌,你這種說法不貼切,我並不否認中央的政策,不錯這些年是有一些人富了,先富起來的這批人,有相當一部分是鑽了政策的空子。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帶動廣大農民共同致富,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有極少數人的確給其它人帶來了經濟利益。但是隻是極個別的。根據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發展較快的七裏營、大邱莊和南街村的經驗來看,全是共同致富發展起來的。我認為一人富不是富,必須廣大農民共同富裕,才是小康社會的基礎。”
郭紅進點點頭說:“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你認為農民怎樣才能富起來?”
“要實行全麵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以工養農。才能解決目前狀況。”
郭紅進繼續問道:“全麵改革,包括哪幾個方麵?”
“鄉鎮機構體製改革、農業稅收改革、以及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以工養農是一個什麽概念?”
“有句名言叫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農民要想富裕,必須發展企業,但是根據目前狀況。他們一家一戶,再加上資金缺乏,很難辦成,隻有聯合起來才能實現。”
好長時間沒說話的趙天然插言道:“我很佩服你的這股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但是有些是行不通的,比如取消農業稅等,你作為一個縣委書記,一定要和上級的精神保持一致。”
朱軍喝了一口水迴答道:“我隻是盡一個共產黨員的義務,向上級反映問題,別的沒有考慮。”
郭紅進說:“我們這次的任務,就是秘密調查你所反映的問題,等我們調查完畢,才能確定你說的真實與否。希望你不要對任何人透露。”
朱軍高興地說:“好,隻有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才能取得真實情況。”
“你認為如何解決目前黨員幹部存在弄虛作假的問題?”
‘我認為要對黨員幹部,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學習,以堅持黨性為原則,堅定黨的理念,發場黨的優良傳統,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實事求是地去為黨工作。”
“中央己製定了關於加強黨員幹部教育的三講政治學習。”
“但好多是搞形式,沒有真正觸及到靈魂,要想扭轉必須要下大力,必須要動真格的,決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好吧,咱們今天的談話到此結束。”郭紅進站起向朱軍說道。
朱軍忙問:“是否給你們安排吃住?”
郭紅進擺擺手說:“不用,我們自己會安排。”說著和趙天然兩人便告別了朱軍,向大街上走去。
市紀檢委為了弄清朱軍的案子,張華君剛剛從內蒙迴來,就被馬天順叫到了市紀檢委。
馬天順對他說:“華君同誌,朱軍雖說已複職,但嫖娼仍沒結案,市委為了還朱軍清白, 責令我們一定要案子查清,今天特地把你叫來,想了解一下情況,你先談談是誰報的案?”
張華君想了想說:“那天我在局辦公室值班,電話直接打到辦公室,報案人並沒有透露姓名,隻說桂香樓201房間有人嫖娼。當時我就帶了幾個人去了現場,到那裏一看是朱書記昏迷不醒的,我就開始懷疑,讓其它同誌把那個女的帶到局裏,我把朱書記送到醫院。經過化驗,胃殘留物內有三唑存成份。就是通常說的蒙汗藥。”他說著便掏出化驗單,遞給馬天順,接著又說,“給朱書記打過針,我又把他送到他的住處,迴來找那女的,說是交了4000元罰款,放掉了。”
馬天順問:“是誰放掉的呢?”
“是值班的同誌,這個無關重要,在以前隻要交了罰款,就可放人。不過,我馬上去找那女的,已不知去向。一直到現在也沒找到。我對辦案人已安排,不準泄漏半點風聲,不知怎麽搞的,天不亮,就傳得滿城風雨。因此,我判定這是一起有預謀的嫖娼陷害案。正準備繼續調查,內蒙有追逃案件,李朝陽讓我去辦,這邊就擱下了。具體情況就是這些。”
馬天順問:“這個給朱軍下藥的到底是誰?”
張華君搖搖頭:“這個不清楚。可能隻有朱書記清楚。”
“可他說不知道,他怎麽跑到那裏去的呢?現在一直是個謎。”馬天順疑問重重。
“是不是在外邊昏迷後,送到桂香樓的呢?”
“朱軍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是吞吞吐吐,我覺得他一定知道內情,大概有什麽難言之處,這樣就給我們辦案增加了難度,要想盡快解開這個謎,華君同誌,還得你多做工作。還有5萬塊錢的事。”馬天順認真地說。
張華君表示:“我迴去盡快調查,一有結果馬上向你匯報。”
他從市裏迴來,決定當天晚上就去找朱軍。他想通過朱軍盡快弄清案子的真相。其實他和朱軍並不是太熟悉,隻是在開會時和電視裏見過麵。那天夜裏把他從醫院送迴住處,但朱軍一直昏昏沉沉的,連一句話也沒說。
陳玉琴在朱軍家吃過晚飯,有事出去了. 家裏子就剩鄭懷芝母子二人。朱軍便把準備收養王蓮的想法告訴了母親。
鄭懷芝連考慮也沒考慮,就答應了兒子的要求,並說迴來就讓玉琴收拾房間。
這兩天王老太太一直是昏迷不醒,使朱軍的心情非常沉重。除白天抽空去看望外,每天晚上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朱軍正說去醫院看望王老太太。張華君突然到了,二人見麵後,為了不影響鄭懷芝休息,他們來到書房坐下。張華君自我介紹道:“我叫張華君,是公安局的。”
“噢,你就是張華君張局長,聽說過,不知你找我何事?”朱軍說著忙去給他倒水。
“朱書記,我是奉市紀檢委馬書記的指示,前來調查稻香樓案件的。”
“不是案件己了解了嗎?怎麽還在調查。”朱軍一聽不由地一陣緊張,但他很快恢複了平靜,把水遞給張華君,用遲疑的目光看著他:“不是案件己了解了嗎?怎麽還在調查。”
張華君站起接過杯子:“謝謝,案子並沒有了結,馬書記說為了支持你的工作,還你一個清白。他說這是一起標準的有預謀的誣陷案。這事也得到丁書記的支持。他批示一定要把誣陷你的人挖出來。所以才讓我協助他們把案件查清。”
“我說張局長,案子並沒有像你們說的那麽嚴重,也沒有造成什麽影響。現在很多正事需要我們去解決,何必把精力放在這方麵呢?”
張華君並不以為然,他說:“朱書記,我們的任務就是維護社會治安,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你書記出了這麽大的事,難道我們能袖手旁觀嗎?再說那天晚上是有人先用蒙汗藥把你毒倒後,才架到床上脫去衣服,並拍了照片、攝了像。這是一起明顯的有預謀的誣陷案。”
朱軍問:“你分析的過於嚴重了。”
“這不是分析,是親眼所見,因為是我把你送到醫院,並作了化驗,輸過液以後,我又把你送了迴來。”
朱軍用驚奇的目光看著張華君:“原來是你送來的,到現在我還不知怎麽迴的家!張局長真得謝謝你!”
“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朱書記你是不是有什麽難言之處?”
“沒有,你不要多心。”
“朱書記,我們必須對你負責。既然這樣,我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請問。”
張華君問道:“一、你為什麽到稻香樓;二、是誰約你去的?三、是誰讓你喝的咖啡?”
朱軍故意想了想說:“對不起,那天晚上的事情的確記不起來了。華君,你看這樣吧。王大娘的病情有些惡化,我得去醫院,咱們改日再談好不好?”
張華君己看出朱軍是在有意迴避,他猜想到這裏麵一定有問題,可他是縣委書記,又不能硬來,隻好說:“朱書記,市紀檢委馬書記讓我三天內查清,我如何交待呢?”
“華君,你就說他什麽也想不起來了,再說這也不是件好事,所以我真不想再聲張了。”
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起,朱軍拿出接聽,當時他的臉就沉了下來。電話是王蓮從醫院打來的,說她奶奶的病情惡化。他合上手機馬上對張華君說:“對不起,王大娘的情況不好。我得立即去醫院。”
張華君也不好再說什麽,就和朱軍一同離開了賓館。分手後。他沒有迴家,而是去了辦公室,他從抽屜內拿出那晚的案卷,又仔細看子一遍。聯想到今晚和朱軍的談話。他判斷這裏麵一定有什麽隱情,可是朱書記本人不同意繼續查下去,他現在是左右為難。不知如何似好。
當朱軍接到王蓮的電話後,就有一種不詳之感。他知道老太太的時間不多了。他很想在老太太清醒時,把收養王蓮和他就是那個負傷營長的兒子的事告訴她。
告別了張華君,他快步趕到醫院,看到王老太太己奄奄一息,王蓮著急地守在床前。朱軍馬上去找醫生,醫生告訴他醫院己無能為力了。讓她的家人抓緊料理後事吧。
朱軍迴到病房,心情沉重地坐在老太太身旁。兩眼含著淚花,緊緊地抓住老太太的手,默默地看著她。
王蓮對他說她奶奶從下午就這樣,醫生也不給打針了。
此時 沒想到老太太卻慢慢地睜開了眼,眼珠在不停地轉動。像是在尋找王蓮似的。
“奶奶你醒了。” 王蓮驚喜地叫了起來。朱軍也興奮地站起。
老太太的嘴輕輕地顫動了一下,象是有什麽話要說,可是又沒說出來,卻從她兩隻失去光明的眼睛內湧出了兩行渾濁的淚水。
“奶奶,你別難過。” 王蓮用毛巾去給老太太擦臉上的淚痕。可是淚水越擦越多,“奶奶,你別這樣……” 王蓮說
李桂蘭中午從鎮裏看過名單後,迴到家不吃不喝,從中午一氣睡到黑,家人以為是感冒了,也沒當一迴事,沒想到晚上他竟喝農藥,等家人發現己晚,沒到醫院人就不行了。一家人悲痛欲絕,特別她的母親更是悲痛萬分,哭鬧著,非要孫江濤還他女兒不可。
消息馬上傳到孫江濤耳朵裏, 他得知後如同五雷擊頂,驚得他半天說不出話。 當晚就同胡思民一齊去了張莊,到了李桂蘭家,被李桂蘭的母親連說加罵,險些挨了打。李桂蘭的母親哭鬧著要孫江濤賠她女兒,不然就不能算完。最後在胡思民的幫助下才平安迴到家。
天剛亮,李桂蘭的屍體就被放在了孫江濤的辦公室,一家人大哭小叫。她母親像發瘋似的哭叫著。
孫江濤一時不知所措,慌忙給朱軍打了電話,讓他抓緊來一趟。
今天是市文明城鎮大檢查的笫一天,這次檢查首先從故道開始,各縣三天前都在忙著作迎接檢查的各項工作。可故道並沒這迴事。因為朱軍沒讓陳玉琴下通知。朱軍昨晚在醫院守候王老太一夜,剛迴到住處,就接到孫江濤的電話,聽過驚得他全身怔住,像根木頭柱子戳在那兒。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油然而生。他怎麽也沒想到改革剛剛開始就發生了這樣的事,看起來丁書記一再囑咐,不可急於求成是對的。現在既然走了笫一步,也隻好走下去,別無任何選擇了。為了盡快把李桂蘭的事解決。他準備與剛學習迴來的李桂明一同前往,可李桂明的妻子有病,正在縣醫院掛吊水。隻好自己去了。
他到了梨樹鎮,首先了解到事情發生的經過,通過多次協商,由梨樹鎮一次性賠償李桂蘭家兩萬元錢,才算了事。然後他和孫江濤仔細分析了目前的狀況,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之後。他又去了李莊到打井現場看了看,了解了一些情況。中午吃過飯,他們簡單地開了會。對接下來的扶貧工作進行了部署,下午又到了梨樹鎮。
市文明城鎮的檢查人員,左等右等,不見朱軍人影,帶隊的問陳玉琴:“朱書記到底去幹什麽了?連個人影也不見?”
陳玉琴說:“不知怎麽迴事,手機也聯係不上,清早去了梨樹鎮,不知又到哪裏去了。” 她想著一定是去了李莊,可李莊的電話從昨天就不通了,電信局正在搶修。她已毫無辦法,“對不起,聯係不上。”
檢查人員又問吳鬆林,陳玉琴告訴他們到市裏開會去了。
“連你們縣領導都對精神文明建設這麽不重視,難怪出現這麽多的問題,看來故道該正式整頓了。”
他們一直等到中午吃過飯,仍不見朱軍到來,陳玉琴隻好把他們安排在賓館食堂,吃過飯很不愉快地離開了故道。不用說這次檢查的結果可想而知。
等朱軍迴來,陳玉琴告訴他和你一直聯係不上,所以檢查的結果不理想。
朱軍卻說:“手機沒電了,結果無所謂。不過這種結果是比較真實的。”
陳怡這幾天為桂蘭的死,非常傷心,想不到小濤初戀的結果是如此悲慘。又聯想到自己的當初。更使她感到生活的殘酷,所以這兩天一直是默默不樂。
這時服務員給她送來一封沒有地址的信件,她當時很納悶,現在己到信息時代了,誰還寫信呢?她拆開後,沒想到竟是朱軍寫的。還沒看信的內容,心情就止不住亂跳了起來。
陳怡:你好!實在對不起,
我知道一兩句對不起是不可能抵消,我對你所犯下的不可饒恕的罪行的。從你的憤怒的目光中我己感覺了這一點。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不僅拋棄了你,而且毀了你的一生。
告訴你一個不該告訴你的事實。這些年來,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給你去了幾封信,連一封也不迴?直到這次我母親在動手術時,她才告訴我:包括我給你去的信和你來的信全部被她扣住,並逼著我寫了斷交信,她現在後悔莫及,說如有機會一定向你道歉。但事實已無法挽迴。我並不想在你麵前有意貶低我母親,可這不能全願她,她是在盡一個母親的責任。主要責任在我,是我沒有履行對你許下的諾言。沒有盡到一個男子應負的責任而深感愧疚。
自見麵後。我很想找個機會向你謝罪,但你卻避而不見。我隻有用這種方式向你懺悔。希望能得到你的寬恕。為了彌補這一切,市紀檢委傳喚我時,我不得不欺騙領導,陳怡,我不怪你,隻要你能解恨,我什麽樣的懲罰都能接受,這也許是我應得的下場。
陳怡,雖說這些年不見,但你的身影深深地印在我心上。想念時,隻好拿出你送的鋼筆,心中才略感欣慰……”
陳怡看到這裏,她才恍然大悟,不由地淚流滿麵。她後悔莫及。不該對朱軍如此報複,幸虧沒事了,不然,她會愧疚一輩子的。
這時,突然陳小濤闖了進來。陳怡慌得立即把信裝進了口袋。也不知說什麽好,忙擦了檫淚眼支支吾吾地招唿說:“小濤……你來了……”
陳小濤看見姑媽正在流淚忙問:“姑媽,是不是有誰欺負你?”
“沒,沒有,”
“那你為什麽要哭呢?姑,如果誰敢欺負你,告訴我,我給你出氣。”
“傻孩子,有你幹爹和你李叔,沒誰敢欺負我。哎,桂蘭家的後事辦的怎麽樣了?”
“都辦完了。”
陳怡看小濤心情不好,便安慰他:“小濤,人死不能複生。既然事情發生了,就該想開點。”
“姑媽,我咽不下這口氣。是孫江濤和朱軍逼死了桂蘭。”
一聽朱軍二字,陳怡頓時一驚,她急忙勸小濤:“這事可不能怪朱軍,給他沒有關係。”
“咋能沒關係,如果不是他啟用孫江濤,桂蘭的事能發生嗎?再說如果他不批準改革方案,孫江濤敢改革嗎?反正這事就是他倆造成的。況且我那次……”
“哎,侄子,朱軍可是個好人,你看李莊村的百姓冒著雨都給他請願去。” 沒等他說完,陳怡便搶了過去。
“姑媽,你怎麽說朱軍是好人呢? 如果是好人, 當縣委書記能去嫖娼嗎-------”
陳怡再次打斷了他的話:" 瞎說, 那是有意造謠的.”
“姑媽, 可能除了你不知道, 整個故道都傳遍了, 連睡覺的照片我都見了.”
“一個縣委書記那能幹這事, 小濤,可不行你胡說.”
“我的姑媽也, 你覺得那個朱軍是什麽好東西, 告訴你吧,他是標準一個偽君子, 一肚子男盜女娼, 不然也不會被市紀檢委逮走. 要不是他我也不會在派出所蹲4.5天. 我一提他就生氣. 恨不能宰了他. ”
陳怡聽了心頭猛地一怔:" 小濤, 你可不能胡來, 他可是-------“話到嘴邊她突然打住
小濤忙問:" 他是什麽?”
“他, 他可是縣委書記.” 陳怡想了想說.
“縣委書記怎麽啦, 哎,.姑媽, 你怎麽老替他說話呢?”
“你這孩子, 姑媽不是怕你惹禍嗎.”她看到小濤愈說氣愈大, 也不敢再多說了. 便把話題岔開:“哎,聽說你這次未裁下來,一定是孫書記照顧你了。”
“那一定是俺幹爹求的情,孫江濤根本不會照顧我的。把我下派到李莊幫助扶貧。吃住都在那裏,我才不去受那個洋罪哪?”
“李莊扶貧……”陳怡心想李莊正是朱軍經常去的地方。這難道是命運的安排。在這裏需要交待一下,其實陳小濤就是陳怡和朱軍的兒子,陳怡為了不讓別人知道小濤是她生的,才編了這麽一個謊,這個秘密除她以外沒有人知道,連於興農也不清楚。
當陳怡知道自己的兒子一步步向他父親靠近時,不知是高興還是擔心,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她想了想說:“小濤,既然安排你去李莊,我看你還是就去吧。如果真不適應再讓你幹爹想辦法。”
陳小濤看看時間,沒有迴答她。忙說:“姑媽,我得趕迴去。”
“小濤,你不能陪我住一晚上?”
“我約了幾個朋友吃飯,等天我再來看你。”他說著就要走。
陳怡見兒子執意要走,也不好強留。臨走囑咐他:“你有事就走吧,千萬不要喝多了。”
陳小濤點點頭:“姑媽,我走了。”便匆匆離去。
夜晚的梨樹鎮,店鋪早己關門閉鎖,街道上顯得冷冷清清。
天蓬酒家的樓上套間內,卻燈火通明,但非常安靜。原來是陳小濤和劉海玲的丈夫徐勇,正在一邊吃酒一邊謀劃如何報複孫江濤。這一切全是陳小濤的主意。他發誓要為李桂蘭報仇。自已下手又怕引火上身。所以他想到徐勇,他知道徐勇有勇無謀,被孫江濤關了幾天,心裏正憋著火,隻要一燒,沒有他不敢做的。因此他特地把徐勇請來吃酒。
幾杯酒下肚,徐勇的臉馬上就紅了起來,陳小濤看著他故意小聲挑撥道:“你打了孫江濤兩下不要緊,海玲被辭退,你也被關了派出所,你瞧這事辦的多憋氣。”。
徐勇端起酒杯,“小濤兄弟,來,敬你一杯,這事我不能跟孫江濤算完。”
陳小濤也把酒杯端了起來:“徐勇哥,我就佩服你這種性格,俗話說有仇不報非君子,來徐勇哥,小弟也敬你一杯。”
酒看樣子徐勇已喝得差不多了:“小濤,我這幾天就想這事,可想不起好主意。”
“你不能再喝了,如果你想報仇的話,我有個主意,就怕你不敢。”
徐勇拍了拍胸脯:“小濤,你小看你哥了,沒有我不敢的事,隻要能讓我出這口氣,就是死也不怕的。”
“小弟知道徐勇哥是條頂天立地的漢子,來,我再敬你一杯。”
二人同時舉起一飲而進。
徐勇迫不急待地問:“快說,怎麽個報仇法?”
陳小濤出去看了看附近無人,低聲說:“要想幹這事,不能明幹,隻有暗來這樣誰也不知道。”他趴在徐勇的耳朵上嘀咕了一陣……
徐勇聽後高興地連連點頭,口裏不住地說:“好,不錯。”
“你想想他家已經有派出所的人守著,根本不能下手。這樣做,神不知鬼不覺的。那個奧迪他不用了,現在隻有那輛昌河,況且他從來不用司機。”陳小濤說著從懷中掏出一萬元錢和一把鑰匙,遞給徐勇,“這是車庫的鑰匙,事成後再給他一萬。”
徐勇嘴說的挺硬,把錢接著過卻有點害怕,“萬一出事呢?”
陳小濤安慰道:“不會出事的,你隻是在中間找人,錢也不是你的,事也不是你幹的,退一步說真是出事了,就我幹爹和李局長的這個關係,無論出什麽事都能擺平。你就放心好了。”
徐勇仍有點猶豫不定。陳小濤繼續挑撥說:“因我和張明不熟,如果熟了,也就不麻煩你了,況且你被姓孫的整成那樣,也該出口氣了。”
經他這麽一勸,徐勇頓時來了勁,立即答應道:“好,這事就交我吧。”
次日中午,朱軍正在辦公室閱讀文件。陳玉琴帶著兩個陌生人進來對他說:“朱書記,這兩位同誌要見你。”
朱軍放下文件,看了看這一高一矮兩個人遲疑地問道:“你們是?”
高個子對陳玉琴說:“謝謝你,我們想單獨給朱書記談些事情。”
“那好,你們談吧。”說罷她就走了出去。
高個子向朱軍介紹道:“你是朱軍吧?我們是受朱總理的指派,專門來調查你在信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我叫郭紅進,這位是我的同事趙天然。”
一聽是記者又是專為那封信來的,他沒想到朱總理竟親自派人來。朱軍當時有些激動。忙客氣道:“原來是記者同誌,快,快請坐,坐。”急忙去倒水。
郭紅進首先打量了朱軍一番,然後說:“朱書記,你也不要客氣,我們在調查之前,想問你幾個問題。”
朱軍忐忑不安地迴答:“可以。”
趙天然打開本子,掏出鋼筆,作好記錄準備。
郭紅進開始提問:“請問你為什麽給朱總理寫信?”
朱軍想了想說:“因為我想讓總理知道基層的真實情況,請國務院盡快采取措施,解決目前狀況,使我們黨和國家政權進一步得到鞏固。”
郭紅進又問:“你反映的這些問題是否屬實?”
“我可以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作保,基本屬實。”
“那你不怕坐牢嗎?”
朱軍略加思考:“怕,當然怕,不過,我有把握,不會坐牢。”
“為什麽?”
朱軍講道:“因為現在已不是四人幫時期,黨章上明確規定,黨員有義務向領導反映情況。我相信,黨和政府不會對一個說真話的人進行製裁的。”
郭紅進點點頭:“我很欽佩你的勇氣,不過,朱總理在你信件上批示,說你指出的問題,隻不過是個別地區,可不像你所說的,全國普遍存在。”
“關於我們黨員幹部存在的問題,相當普遍,農村問題我雖沒有作過全麵統計,但從附近幾個市、縣來看,的確存在類似情況。”
“你在信中寫道,要取消農業稅,你可知從古至今,種地納糧,天經地義。難道你讓取消就能取消嗎?”
“我隻不過是提一個建議,取消與否當然有中央決定,不過世界上好多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取消。還獎勵農民。為何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就不能呢?”
“國家的經濟情況不同,據我所知取消農業稅的大部分是發達國家,而我們目前還很貧窮。無法和它們相比。還有你公然提出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走共同致富之路,讓一些人先富起來,不僅沒有帶動其它人致富,反而拉大了窮富兩極分化,你這種觀點不是明顯和中央唱對台戲嗎?” 郭紅進一針見血地指出。
朱軍搖搖頭不同他的觀點:“不,記者同誌,你這種說法不貼切,我並不否認中央的政策,不錯這些年是有一些人富了,先富起來的這批人,有相當一部分是鑽了政策的空子。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帶動廣大農民共同致富,當然這不是絕對的。也有極少數人的確給其它人帶來了經濟利益。但是隻是極個別的。根據我國目前農村經濟發展較快的七裏營、大邱莊和南街村的經驗來看,全是共同致富發展起來的。我認為一人富不是富,必須廣大農民共同富裕,才是小康社會的基礎。”
郭紅進點點頭說:“你說的也有一定道理。你認為農民怎樣才能富起來?”
“要實行全麵改革,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收入,以工養農。才能解決目前狀況。”
郭紅進繼續問道:“全麵改革,包括哪幾個方麵?”
“鄉鎮機構體製改革、農業稅收改革、以及農村經濟結構調整。”
“以工養農是一個什麽概念?”
“有句名言叫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農民要想富裕,必須發展企業,但是根據目前狀況。他們一家一戶,再加上資金缺乏,很難辦成,隻有聯合起來才能實現。”
好長時間沒說話的趙天然插言道:“我很佩服你的這股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精神。但是有些是行不通的,比如取消農業稅等,你作為一個縣委書記,一定要和上級的精神保持一致。”
朱軍喝了一口水迴答道:“我隻是盡一個共產黨員的義務,向上級反映問題,別的沒有考慮。”
郭紅進說:“我們這次的任務,就是秘密調查你所反映的問題,等我們調查完畢,才能確定你說的真實與否。希望你不要對任何人透露。”
朱軍高興地說:“好,隻有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才能取得真實情況。”
“你認為如何解決目前黨員幹部存在弄虛作假的問題?”
‘我認為要對黨員幹部,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學習,以堅持黨性為原則,堅定黨的理念,發場黨的優良傳統,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實事求是地去為黨工作。”
“中央己製定了關於加強黨員幹部教育的三講政治學習。”
“但好多是搞形式,沒有真正觸及到靈魂,要想扭轉必須要下大力,必須要動真格的,決不能雷聲大雨點小.”
“好吧,咱們今天的談話到此結束。”郭紅進站起向朱軍說道。
朱軍忙問:“是否給你們安排吃住?”
郭紅進擺擺手說:“不用,我們自己會安排。”說著和趙天然兩人便告別了朱軍,向大街上走去。
市紀檢委為了弄清朱軍的案子,張華君剛剛從內蒙迴來,就被馬天順叫到了市紀檢委。
馬天順對他說:“華君同誌,朱軍雖說已複職,但嫖娼仍沒結案,市委為了還朱軍清白, 責令我們一定要案子查清,今天特地把你叫來,想了解一下情況,你先談談是誰報的案?”
張華君想了想說:“那天我在局辦公室值班,電話直接打到辦公室,報案人並沒有透露姓名,隻說桂香樓201房間有人嫖娼。當時我就帶了幾個人去了現場,到那裏一看是朱書記昏迷不醒的,我就開始懷疑,讓其它同誌把那個女的帶到局裏,我把朱書記送到醫院。經過化驗,胃殘留物內有三唑存成份。就是通常說的蒙汗藥。”他說著便掏出化驗單,遞給馬天順,接著又說,“給朱書記打過針,我又把他送到他的住處,迴來找那女的,說是交了4000元罰款,放掉了。”
馬天順問:“是誰放掉的呢?”
“是值班的同誌,這個無關重要,在以前隻要交了罰款,就可放人。不過,我馬上去找那女的,已不知去向。一直到現在也沒找到。我對辦案人已安排,不準泄漏半點風聲,不知怎麽搞的,天不亮,就傳得滿城風雨。因此,我判定這是一起有預謀的嫖娼陷害案。正準備繼續調查,內蒙有追逃案件,李朝陽讓我去辦,這邊就擱下了。具體情況就是這些。”
馬天順問:“這個給朱軍下藥的到底是誰?”
張華君搖搖頭:“這個不清楚。可能隻有朱書記清楚。”
“可他說不知道,他怎麽跑到那裏去的呢?現在一直是個謎。”馬天順疑問重重。
“是不是在外邊昏迷後,送到桂香樓的呢?”
“朱軍在這個問題上,一直是吞吞吐吐,我覺得他一定知道內情,大概有什麽難言之處,這樣就給我們辦案增加了難度,要想盡快解開這個謎,華君同誌,還得你多做工作。還有5萬塊錢的事。”馬天順認真地說。
張華君表示:“我迴去盡快調查,一有結果馬上向你匯報。”
他從市裏迴來,決定當天晚上就去找朱軍。他想通過朱軍盡快弄清案子的真相。其實他和朱軍並不是太熟悉,隻是在開會時和電視裏見過麵。那天夜裏把他從醫院送迴住處,但朱軍一直昏昏沉沉的,連一句話也沒說。
陳玉琴在朱軍家吃過晚飯,有事出去了. 家裏子就剩鄭懷芝母子二人。朱軍便把準備收養王蓮的想法告訴了母親。
鄭懷芝連考慮也沒考慮,就答應了兒子的要求,並說迴來就讓玉琴收拾房間。
這兩天王老太太一直是昏迷不醒,使朱軍的心情非常沉重。除白天抽空去看望外,每天晚上都是在醫院度過的。
朱軍正說去醫院看望王老太太。張華君突然到了,二人見麵後,為了不影響鄭懷芝休息,他們來到書房坐下。張華君自我介紹道:“我叫張華君,是公安局的。”
“噢,你就是張華君張局長,聽說過,不知你找我何事?”朱軍說著忙去給他倒水。
“朱書記,我是奉市紀檢委馬書記的指示,前來調查稻香樓案件的。”
“不是案件己了解了嗎?怎麽還在調查。”朱軍一聽不由地一陣緊張,但他很快恢複了平靜,把水遞給張華君,用遲疑的目光看著他:“不是案件己了解了嗎?怎麽還在調查。”
張華君站起接過杯子:“謝謝,案子並沒有了結,馬書記說為了支持你的工作,還你一個清白。他說這是一起標準的有預謀的誣陷案。這事也得到丁書記的支持。他批示一定要把誣陷你的人挖出來。所以才讓我協助他們把案件查清。”
“我說張局長,案子並沒有像你們說的那麽嚴重,也沒有造成什麽影響。現在很多正事需要我們去解決,何必把精力放在這方麵呢?”
張華君並不以為然,他說:“朱書記,我們的任務就是維護社會治安,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你書記出了這麽大的事,難道我們能袖手旁觀嗎?再說那天晚上是有人先用蒙汗藥把你毒倒後,才架到床上脫去衣服,並拍了照片、攝了像。這是一起明顯的有預謀的誣陷案。”
朱軍問:“你分析的過於嚴重了。”
“這不是分析,是親眼所見,因為是我把你送到醫院,並作了化驗,輸過液以後,我又把你送了迴來。”
朱軍用驚奇的目光看著張華君:“原來是你送來的,到現在我還不知怎麽迴的家!張局長真得謝謝你!”
“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朱書記你是不是有什麽難言之處?”
“沒有,你不要多心。”
“朱書記,我們必須對你負責。既然這樣,我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請問。”
張華君問道:“一、你為什麽到稻香樓;二、是誰約你去的?三、是誰讓你喝的咖啡?”
朱軍故意想了想說:“對不起,那天晚上的事情的確記不起來了。華君,你看這樣吧。王大娘的病情有些惡化,我得去醫院,咱們改日再談好不好?”
張華君己看出朱軍是在有意迴避,他猜想到這裏麵一定有問題,可他是縣委書記,又不能硬來,隻好說:“朱書記,市紀檢委馬書記讓我三天內查清,我如何交待呢?”
“華君,你就說他什麽也想不起來了,再說這也不是件好事,所以我真不想再聲張了。”
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起,朱軍拿出接聽,當時他的臉就沉了下來。電話是王蓮從醫院打來的,說她奶奶的病情惡化。他合上手機馬上對張華君說:“對不起,王大娘的情況不好。我得立即去醫院。”
張華君也不好再說什麽,就和朱軍一同離開了賓館。分手後。他沒有迴家,而是去了辦公室,他從抽屜內拿出那晚的案卷,又仔細看子一遍。聯想到今晚和朱軍的談話。他判斷這裏麵一定有什麽隱情,可是朱書記本人不同意繼續查下去,他現在是左右為難。不知如何似好。
當朱軍接到王蓮的電話後,就有一種不詳之感。他知道老太太的時間不多了。他很想在老太太清醒時,把收養王蓮和他就是那個負傷營長的兒子的事告訴她。
告別了張華君,他快步趕到醫院,看到王老太太己奄奄一息,王蓮著急地守在床前。朱軍馬上去找醫生,醫生告訴他醫院己無能為力了。讓她的家人抓緊料理後事吧。
朱軍迴到病房,心情沉重地坐在老太太身旁。兩眼含著淚花,緊緊地抓住老太太的手,默默地看著她。
王蓮對他說她奶奶從下午就這樣,醫生也不給打針了。
此時 沒想到老太太卻慢慢地睜開了眼,眼珠在不停地轉動。像是在尋找王蓮似的。
“奶奶你醒了。” 王蓮驚喜地叫了起來。朱軍也興奮地站起。
老太太的嘴輕輕地顫動了一下,象是有什麽話要說,可是又沒說出來,卻從她兩隻失去光明的眼睛內湧出了兩行渾濁的淚水。
“奶奶,你別難過。” 王蓮用毛巾去給老太太擦臉上的淚痕。可是淚水越擦越多,“奶奶,你別這樣……” 王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