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軍本來是該陪他們在賓館住一夜的。但一星期沒見母親了,隻好告辭了潘教授他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迴到住處。他將門打開,母親己睡下。王蓮還在學習。他看了看王蓮後輕輕地來到母親的房間外,他以為母親睡著了呢,不料剛到門外,裏麵的燈突然亮了,就聽母親說道:“小軍,快進來吧。”
“媽,我以為你睡了呢?”
“睡不著,你一進客廳就知道是你。”
“媽,你身體可好?”
“還可以,多虧有玉琴照顧著。唉……”鄭懷芝長歎一聲,沒有繼續說下去。朱軍看的出來母親內心一定有什麽事,忙問:“媽,你怎麽啦?”
鄭懷芝看著他,無奈地說:“前幾天法院寄來一份周萍鑒過字的離婚協議書,沒有告訴你,今天中午又接到法院的傳票,是用持快專遞寄來的,看起來周萍非離不可了。”原來周萍聽說朱軍被停職了,離婚的決心更堅定了。為了盡快擺脫朱軍,她向法院提交了離婚訴訟。
“媽,這個你不用耽心,你不是也同意嗎?”
“是,這次我不在做主了,可是丹丹怎麽辦?”原來老太太是在憐惜孫女。
“我想好了,媽,如果周萍決心己定,咱們把丹丹留下。”
“可周萍也非常疼愛丹丹,她能同意嗎?”
朱軍告訴她:“我明天就去找周萍,離婚可以,但丹丹必須由我們撫養,可以把家裏一切都給她。如果她同意就離,她不同意就不離。”
鄭懷芝點頭同意:“也好,見了麵你給周萍好好談談,如果她能迴心轉意更好,畢竟你和她在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了。況且還有丹丹。”
朱軍心想母親還不知道自己被停職了, 自己心裏明白周萍就因為停職才去法院的,他和周萍之間除了丹丹的事以外,己經沒什麽可說的了,他知道現在說什麽周萍也不會聽的, 但他仍然答應母親:“好吧,我聽你的,媽,我不在家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你身體好了,就不要讓玉琴來了。”
沒想到老太太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那不行,白天就我一個在家,這虧得有玉琴照顧,我看她比你還孝順呢,你來時她剛離開。”
“媽,我是怕人家一個姑娘,不合適。”
“有什麽不合適的,這是吳縣長安排的,再說你馬上就離了,你不著急,可當媽的著急。”
朱軍看到母親滿臉生氣的樣子,是啊,自己不在身旁,身邊連個說話的也沒有。隻好依著母親:“好吧,就暫時讓她照顧吧。”
第二天, 朱軍送走了潘教授他們。又到醫院看了看孫江濤之後。就找了個車去了市裏,到了以後他沒有直接去找周萍,而是去了八中。因為好多天沒有見女兒了,有好多心裏話想給她談一談,包括和周萍離婚的事,想聽聽女兒的意見。
當他驅車趕到學校時,發現丹丹的教室空無一人。一打聽才知去市人民醫院體檢了。他馬上趕到醫院。朱軍心想今天正好女兒體檢,女兒長這麽大每次體檢都是周萍陪她, 想到這裏內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愧疚感。
朱軍下車後快步向樓上走去。醫院內人來人往,擁擠不堪。走廊裏站滿了體檢的學生.
他好不容易看到了女兒,離幾米遠就喊道:“丹丹。”
長得非常秀氣的丹丹聽到喊聲,一迴頭發現是爸爸。她驚喜萬分跑了過來,抱著朱軍深深地親了一口問:”爸爸,你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你,丹丹,爸爸好想你,所以就來了。去你們學校才知體檢。”
“爸爸,是不是想我媽了?”丹丹開玩笑道。
“傻丫頭,你媽媽她不……”他說到這裏突然停了下來,大概是覺得在這種場合說這話不合適,停了一下又改口說,“你媽沒來?”
“爸,我現在己大了。再說我媽還要上班。”是啊,丹丹己經16周歲了, 己經是一個大姑娘了。
父女倆光顧親熱,忽然聽到後麵有人招唿道:“朱書記,你怎麽在這裏了?”
朱軍扭臉一看是李朝陽忙問:“噢,是朝陽,我來看我女兒,你有什麽事?”
“市公安局的韓局長在這裏住院,我來看看他。”
“什麽病?”
“血壓有點高. 己經下去了.”
朱軍點點頭後, 忙對丹丹介紹說:"這是故道公安局李局長,叫李叔叔。”
“李叔叔好.”
“好,想不到朱書記還有一個這麽漂亮的女兒,叫什麽名字?”
朱軍迴答道:“叫丹丹,在八中讀書。”
丹丹看著李朝陽:“李叔叔,我特別羨慕你們公安,穿上這身警服多神氣,我準備畢業就報考警校,當一名女警察。”
李朝陽笑道:“那好啊!畢業後分到我們那裏,我給你一份好工作。”
“謝謝李叔叔:”丹丹高興的說著
“這丫頭不僅長的漂亮,而且又會說,看起來能當一名好警察,朱書記我還有點事,過一會咱們再說話,”
“你去吧!”
丹丹向李朝陽擺手:“再見,李叔叔。” 她望著他的背影說道:“這個李叔叔,挺不錯。”
朱軍沒有迴答,他問丹丹:“體檢了幾項了?”
“三項,還有三項呢!爸,我奶奶身體可好?”
“你奶奶身體比住院時好多了!”
“你對奶奶說:我放了假,就去看她。”
朱軍告訴她:“你奶奶大概在這幾天就來看你,原說要今天來的,我沒有叫她來。”
丹丹不高興道:“爸,你為什麽不叫奶奶來?我可想奶奶了。”
“你奶奶也想你,今天車上沒有座位了。丹丹,你媽最近可好?”
“我也不經常迴家,上星期天迴家看她的麵色不是很好。”她問:“爸,我媽是不是又給你生氣了?”
朱軍不知該怎麽答,他想了想:“今天咱不談這事,今天爸就是專陪你體檢的。最近,學習成績怎麽樣?”
“還可以。”
這時有人喊道,“丹丹,快去抽血。”
“哎,”她一邊答應著一邊對父親說:“爸,光顧說話,忘了體檢了。”說罷就向抽血處跑去。
朱軍拿著衣服緊跟在後麵。一直陪著女兒體檢完畢。
中午,吃飯時他把丹丹帶到一家不錯的飯店:“丹丹,今天爸爸請客,你想吃什麽就點吧。”
丹丹想了想,調皮地說:“我想吃螃蟹,還想吃烤鴨。”
“好,隻要我女兒想吃,咱就見樣要一盤。”他把服務員叫過來,吩咐上一盤大個的螃蟹,來一隻烤鴨。外帶一瓶啤酒。
不大會,酒菜就端上來,朱軍對她說:“吃吧!”
丹丹用筷子夾起一片烤鴨就吃。
“哎,先醮點醬,再配點蔥絲,用麵皮卷上,吃起來更有味,一看就知道沒吃過烤鴨。”
“在家我媽也買過,可不像這裏這麽複雜。爸,你也吃點。”說著,遞給朱軍一雙筷子.
朱軍接過筷子,看著女兒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心裏十分開心。他把螃蟹瓣開,將蟹黃用筷子挑出來,放在女兒麵前的小瓷盤內。
“爸,我自己會搞,你快吃吧。”
朱軍倒了一杯啤酒,慢慢地喝著。丹丹是不抬頭的吃著,不到半小時工夫,丹丹就吃飽了。她用餐巾擦了擦手和嘴,“爸,我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全是你的了。”
“怎麽就吃這麽一點,來,再陪爸吃一點。”說罷就用筷子又夾了一個螃蟹給了丹丹。
“啊呀,爸,你想撐死我。”
“撐死你也得吃下去,好不容易和女兒下一迴館子,不讓你吃足,你不說爸小心眼嗎?”朱軍命令式的對女兒說。
“爸,我真得吃飽了。”
“再陪爸吃一個,爸有話問你。”
“好,再消滅一個,爸你要問嘛?”
朱軍吃著菜說:“丹丹,我和你媽的事,你可能也聽說了,你心裏怎麽想的?”
一句話問得丹丹臉上的笑容馬上消失了,他不高興地說:“爸,我媽也問過我,我想不通我媽為什麽要這樣做?”
“丹丹,也許爸和你媽結合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既然你媽主意己定,非分開不可,我也沒辦法。”
“爸,我知道你一直在讓著我媽,你這一次不能再讓她一次嗎?”
朱軍聽得出女兒不同意分手:“這一次不是我讓不讓的問題,是法院說了算。晚上我準備再給你媽談一談。把你的意見也向她提出來。”
丹丹隻管低著頭一聲不吭,手中的螃蟹絲毫未動,依然還是老樣子。
“如果我真和你媽分開,你願意跟我還是你媽?”
丹丹忽然抬起頭,瞪著兩隻大眼:“爸,你們都想錯了,既然你們分了手,我誰也不跟。我跟奶奶。”
朱軍無言可對,他知道女兒內心是痛苦的,他不想在女兒麵前再談這些不愉快的事了。於是便安慰她:“丹丹,無論事情發展到那一步,你永遠都是我和你媽的好女兒。天不早了你該上學校了。”
他把丹丹送到校門外。女兒向他招手告別時。他看出女兒的眼睛內滾動著淚花。他望著女兒遠去的背影。不由自主地落下了幾滴心酸的淚水。
離開學校,他沒有迴家,而是去了市委,想叫丁書記勸一勸周萍,隨便再談一下他的扶貧計劃。可不巧丁書記外出開會不在。他馬上趕迴家,沒想到周萍中午就沒迴來,給周萍打電話,周萍說她己上班去了。有什麽話等她迴來再說。朱軍感到口渴,拿出水瓶發現是空的,再看室內搞得亂七八糟,地板上茶幾上到處是灰塵。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很濃的黴氣味。就像好長時間沒有人住似的。可想而知周萍這些天很少在家。
朱軍從冰箱拿出一瓶可樂喝了兩口,急忙把所有的門窗全部打開,讓室內的黴氣味向外散發, 然後就動手打掃衛生。他把地板一連拖了兩遍,把室內所有的東西都認真地擦洗了。一真忙了近兩個小時才算打掃幹淨。他知道自從他去故道以後,這房間就根本沒有正式打掃過。因為以前這些活都是由他來幹。周萍是從來不打掃衛生的。
他打掃完畢,打著煤氣爐燒了兩瓶開水。就開始忙碌著做飯,他打開冰箱一看根本沒有什麽東西, 隻好到街上買了一些周萍喜歡吃的肉和蔬菜,炒了四樣菜。又燒了一鍋開水,就等著周萍迴來下掛麵了。可是到了7點,己超過下班時間1個小時了。仍不見周萍迴來,一直等到快八點了。周萍才不慌不忙地走進房門,看見朱軍一句話也沒說,就進了臥室。
朱軍慌得一邊忙著去熱菜一邊招唿道:“這麽晚才來,你去洗個澡,我把菜熱一下。”他發現周萍穿著一身非常漂亮的短裙,發型也變了,窄一看就好像年輕了許多。
不料周萍看也不看他,冷冰冰地說了一句:“我吃過了,你自己吃吧。”她接著又問:“法院的傳票收到了沒有?”
朱軍聽說她吃過了,就放下手中的盤子,走進臥室:“收到了,周萍,咱就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嗎?”
“咱們之間己經結束了,沒什麽可談的。”
“可咱們畢竟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況且還有丹丹這麽大了。”
“你不必說了,我主意己定。丹丹願跟誰由她自己定。”
“周萍,你難道就沒有一點迴旋的餘地,你知道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什麽樣的傷害嗎?我中午和她談過,如果咱們分了手,她誰也不要,她要和她奶奶一起生活。”
“我現在己顧不了這麽多了,這種局麵是你一手造成的。你有扶貧的權力,你可以不管不問我和丹丹的事,我也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周萍,我知道我本身有許多缺點,你就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嗎?”
周萍這才瞟了朱軍一眼:“己經晚了,你就等著法院的判決吧。” 口氣裏明顯帶著一種不可更改的味道。
朱軍仍不死心,繼續勸她:“你難道不為丹丹想一想嗎?”
“就因為丹丹,我才這樣做的,我不想讓女兒跟你受苦。”
“你說這就不對了,在物質上我是沒有為這個家創造財富,但在精神上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
“得了吧,難道你嫖娼、停職這也是給女兒的精神安慰嗎?”她沒等朱軍說完就插言道,“你快提出你的條件吧?”
朱軍知道己無法挽迴了:“那好吧,既然你什麽也不顧,我隻好依著你。條件就一個丹丹我留下,其餘的家產全部歸你。”
周萍當時沒有語言。她考慮了一陣:“就讓法院判吧。”說罷啪的一聲把門關上。
其實,朱軍也知道,市稅務局有一位年輕的副局長和周萍是高中的同學,他們的關係一直不錯。去年離了婚。豈不知就在他去故道以後這段時間裏,卻和周萍打得非常火熱。他想通過周萍父親的關係,把局長調走自己取而代之。因為省稅務局長是周萍父親的學生又是他提拔的。所以他一直在纏著周萍. 並答應給周萍買一輛驕車。開始周萍沒有答應。後來朱軍發生了捐款,嫖娼案,這才決定和朱軍分手。朱軍被停職又進一步增強了她的決心,所以這次情願不要女兒,也得和朱軍分道揚鏢。
朱軍隻好在丹丹的房間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朱軍把填好的離婚協議交給了周萍,告訴她由於工作忙,開庭他就不來了,離婚的事由周萍看著辦理,但丹丹必須由他撫養,家裏一切財產包括房子全部歸你所有。他說過就趕迴了故道。
到了家,鄭懷芝問他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他對母親說己無法挽迴。周萍的態度非常堅決。
“那丹丹呢?”
“我己對她說了,財產全部歸她,丹丹必須歸我撫養,否則,就不離。”
老太太長出一口氣,總算放下心來:“那就好,隻要丹丹能不判給她,什麽都好說。”
“媽,昨天我特地去看了丹丹,中午我們在飯店吃飯時問她,我和你媽分手,你願意跟誰?你猜她怎麽說?”
老太太想了想:“可能是跟她媽。”
“不是,她說誰也不跟,她跟奶奶。”
一句話把老太太樂得半天合不上嘴,兩行老淚止不住落下:“我的乖孫女。奶奶算沒白疼你……”激動地她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媽,你看你。”他說著遞給母親一張餐巾紙。
老太太接過揩了揩淚眼,對朱軍說:“既然周萍那邊定了,我看玉琴這姑娘不錯,小軍如果你不好開口,我去給她……”
沒想到朱軍立即打斷了母親的話:“媽,你瞎說啥,這邊還未離掉,再說我現在己……”他突然又停了下來,本是說我己被停職,但他怕母親擔心,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老太太以為他又有了新的對象呢,就問他:“小軍,你是不是心裏有人了?”
“媽,你想到那裏去了,我的事以後不用你插手。”
這話老太太可不願聽了:“小軍,我是你母親,我不操心誰操心?”
“我不是這個意思,媽,周萍是你一手定的,怎麽樣, 到頭不還是分手了,你知道以前的那個被你趕走的陳怡嗎?”
“陳怡怎麽啦?”
朱軍隻顧一激動說出了陳怡,突然覺得這時告訴她陳怡就在故道不太合適。就隻好撒謊說:“聽說她從省城一氣去了南方,到現在下落不明。”
“啊,”老太太大吃一驚,“怎麽她沒迴去?”
“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具體還不清楚. 媽,我得去李莊了。”他說著就要走。
老太太忙叫住他,“今天早上有人送來一份什麽傳真,在桌上呢。”
朱軍一聽就知道是潘教授的扶貧方案,急忙從桌上拿起看了看,高興地對母親說:“媽,其它事以後再說,我必須馬上去李莊。”
老太太看兒子著急地樣子,以為又出什麽事呢。忙問:“沒出事吧?”
“是好事,媽,我走了。”說罷就匆匆離去。
朱軍馬上趕到李莊。立即通知召開黨員會議,他首先把方案向大夥念了一遍,方案是這麽說的,北邊沙灘通過土樣分析和論證,利用挖漁塘的粘土,來改良其它土壤,漁塘可以放養一些經濟價值高的魚類,當年就可收益。改良後的土地非常適應發展銀杏栽培和種埴牧草,發展養殖業。根據本地資源還可以搞水果加工。這樣既解決了水果銷售問題,又增加了經濟效益。上麵還說為了更好更快地實施這一方案,潘教授準備申請一筆黃準海開發基金。下麵還專對銀杏的經濟價值進行了一番論述,說銀杏就是通常說的白果,它的葉子可入藥,果實不僅在醫藥上有收斂、鎮咳、定喘、祛談、解毒之功能,也可醫食兼用,做菜、製羹及做糕點,孔府有一道名菜‘詩禮銀杏’風味別具,而馳名天下,主要原料就是銀杏。在宋代就己引起重視,詩人楊萬裏讚美銀杏:深灰殘火累相遭,小苦微甜韻最高,未必雞頭如鴨腳,不防銀杏伴金桃。所以,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經濟價值相當高,易種植,好管理,十年每株可賣三百元以上。缺點收益較慢,投資過大。如種埴牧草,利用水果加工產後的果渣。都是養殖奶牛的上等飼料。當年就可見效。望參考選擇。
李長軍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挖漁塘改良土壤,裁植銀杏是個好主意。不過種牧草養牛,我以為不是太好,因為前幾年就養過牛,可虧了本,群眾恐怕不樂意。”
“對,那次養牛可把百姓坑苦了。”張鍋子接著說,竟他倆這麽一說,其它人臉上馬上顯露出一種不安的表情,好象有一種談牛色變的感覺。
朱軍不解地問道:“老李,怎麽迴事?”
胡明見似乎知道一點:“聽說以前養過一次,還死了幾頭。”
“死了幾頭,那得結巴著說,實話告訴你,那一次就死了50多頭。” 李長軍看看他說。
“到底怎麽迴事?” 朱軍又問。
胡明見大吃一驚:“死這麽多?”
李長軍歎了一聲氣:“哎,那是不讓對外說,怕影響梨樹鎮的形象。”
“長軍,你就說說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李長軍沒說就笑了:“這事一提就覺得可笑,九二年現在的吳縣長任梨樹鄉書記,馮輝任鄉長時,為了把經濟搞上去,吳縣長提出要在李莊搞一個養牛示範村,當時為了配合這次養牛,還編了幾句順口溜:站在大堤向南看,村村黃牛一片片,牛皮可做鞋,牛肉做牛幹,出口到外國,能嫌大美元,牛糞當肥料,骨頭可熬膠,滿身都是寶,百姓樂得跳。”
畢作先他們被他說得頓時大笑起來。
李長軍也笑著:“可笑的還在後麵呢?”,
“噢,還有可笑的,快說說!”畢作先催他道。
“有一天,吳書記來找俺說:為了把咱們鄉的經濟搞上去,咱們準備在全鄉推廣養牛致富,我想從李莊開始,逐步擴大,這養牛一是好養,二來呢,這牛滿身是寶,牛皮可做各種皮革,肉可以吃,還能出口,骨頭可以熬骨粉,牛糞可以種地,連牛毛都可以織毯子,一個母牛每年還可以下一個牛犢,也得賣幾百元錢吧,如果每戶養上5頭,用不了兩年,咱們梨樹鄉不就成了聞名全國的養牛鄉了嗎? 到那時農民的小洋樓一蓋,小轎車一開,說不定這經驗馬上就要向全國推廣。
我當時樂得合不上嘴就說:“照你這麽說,每戶養4、5頭牛,每年的收入就是幾千塊,要是養7、8頭就是上萬塊,那咱們就養吧,不過,這買牛可需要錢?”
吳鬆林告訴他: “老李,錢的事,我已和信用社說好,先貸給點,等咱們賺了錢,再還它,不過,咱們自己也得拿一部分。”
我著急地問:“能拿多少?”
“為了提高百姓的養牛積極性,咱們按牛發貸款,這批貸款是支援農業的無息貸款。”
我高興地說:“那太好了。”
他問我:“這樣村民買一頭牛,信用社就貸給500元,你看這樣可以吧?”
我心想一頭牛現在一般在700-800元之間,這樣一頭牛要貼上二、三百元錢。劃得來就答應道,“可以。”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可以吧,你是支書,這個村的任務就交給你,動員吧,這事先不要對別村講,我先迴去了,等你的迴話。”
我當時激動地拉著他的手:“謝謝你,吳書記,俺一定說服村民,爭取多養。”
他走後,我是逢人就說,見人就講,總算動員了122戶願意養的,並簽訂了養牛協議。
過幾天我去鎮裏找吳書記告訴他俺們村已經落實了122戶,願意養240頭,協議也簽了,貸款的事你看何時能落實。
他想了想後說,“貸款已落實好了,不過咱們可得有個條件,二百多頭有點少,信用社說了,見牛後才能給貸款,為了保險起見,必須先買牛,後給貸款,每頭牛500元分文不少。不過這牛數一定要超過1000頭。”
我一聽嚇了一跳,1000頭,那有這麽多錢。就犯難了。
他說:“你想想,老李,如果先放貸款,他們拿到錢不買牛了,貸款又要不上來,不就壞了事嗎?我看這樣.”他小聲囑咐我,實在不行就去借一些。
我想了想後點點頭:“也是這個理,那俺迴去再和百姓談談,多想點辦法,實在不行,就按你說的先借一些。”
他又說:“老李,這事可不能說是我說的。為提高百姓喂牛的積極性,我再和信用社的領導說說,每頭牛暫給一百元,這樣也能解決一點實際困難,我已向縣和市裏匯報過,下個月丁市長要帶人來參觀咱們這個養牛示範村,牛呢,當然越多越好,還要請電視台攝像,準備挑選幾個養牛大戶作一個典型進行獎勵,這些可是要經過實地評選出來的,這個貸款呢?就按那天實有的存欄數發放,我讓信用社的同誌專門去點數,從現在起,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你看怎麽樣?”
我明白了, 原來是這麽迴事,我想了想說:“俺看可以,先按每頭一百塊,就按那天的實際牛數再發第二次。”
我迴到莊上就開始動員群眾,說:“吳書記說按那天的牛數發貸款。有一頭就是500元。”
一村民聽後說:“這個主意不錯,隻要是有一頭就是500元,我自己可以借他十頭來。”
李長軍說到這突然停下來,從口袋裏抽出一支煙,胡明見忙掏出打火機連忙給他點著問:“後來呢?”
李長軍抽了一口說:“後來就更熱鬧了。那一天為了給吳書記抓麵子,十裏八村的牛都被借來了,借不到就租。一頭每天租金30元。”我自己借了3頭租了4頭加上買的一頭,一共8頭,覺著就不少了。
畢作先驚奇地問,“原來是租來的。”
李長軍認真說:“你想,不租,上哪兒去借這麽多牛?想不到,最多的一家租了22頭,我當時也懵了,不辦吧,丁市長馬上就要來,辦吧,這完全是弄虛作假。最後一想,還是辦吧,不辦群眾的貸款就沒了,再說迴來在吳書記和馮鄉長麵前也不好交差。那天不亮我就起來張羅歡迎領導的橫幅、標語,還專門組織了由學生組成的歡迎隊伍。一直等到中午,幾次派人打探,不見人來,後來才知道丁市長因省裏來人不能來了,推遲到明天。這下熱鬧了,全村人到處去借草,忙得不可開交。”說著他摸了摸自己的腳,“我急得一不小心,被一頭公牛踩了一腳,當時整個腳麵腫了起來,到醫院拍了個片子,一看,有兩處
“媽,我以為你睡了呢?”
“睡不著,你一進客廳就知道是你。”
“媽,你身體可好?”
“還可以,多虧有玉琴照顧著。唉……”鄭懷芝長歎一聲,沒有繼續說下去。朱軍看的出來母親內心一定有什麽事,忙問:“媽,你怎麽啦?”
鄭懷芝看著他,無奈地說:“前幾天法院寄來一份周萍鑒過字的離婚協議書,沒有告訴你,今天中午又接到法院的傳票,是用持快專遞寄來的,看起來周萍非離不可了。”原來周萍聽說朱軍被停職了,離婚的決心更堅定了。為了盡快擺脫朱軍,她向法院提交了離婚訴訟。
“媽,這個你不用耽心,你不是也同意嗎?”
“是,這次我不在做主了,可是丹丹怎麽辦?”原來老太太是在憐惜孫女。
“我想好了,媽,如果周萍決心己定,咱們把丹丹留下。”
“可周萍也非常疼愛丹丹,她能同意嗎?”
朱軍告訴她:“我明天就去找周萍,離婚可以,但丹丹必須由我們撫養,可以把家裏一切都給她。如果她同意就離,她不同意就不離。”
鄭懷芝點頭同意:“也好,見了麵你給周萍好好談談,如果她能迴心轉意更好,畢竟你和她在一起生活了這麽多年了。況且還有丹丹。”
朱軍心想母親還不知道自己被停職了, 自己心裏明白周萍就因為停職才去法院的,他和周萍之間除了丹丹的事以外,己經沒什麽可說的了,他知道現在說什麽周萍也不會聽的, 但他仍然答應母親:“好吧,我聽你的,媽,我不在家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你身體好了,就不要讓玉琴來了。”
沒想到老太太一聽這話,就不高興了:“那不行,白天就我一個在家,這虧得有玉琴照顧,我看她比你還孝順呢,你來時她剛離開。”
“媽,我是怕人家一個姑娘,不合適。”
“有什麽不合適的,這是吳縣長安排的,再說你馬上就離了,你不著急,可當媽的著急。”
朱軍看到母親滿臉生氣的樣子,是啊,自己不在身旁,身邊連個說話的也沒有。隻好依著母親:“好吧,就暫時讓她照顧吧。”
第二天, 朱軍送走了潘教授他們。又到醫院看了看孫江濤之後。就找了個車去了市裏,到了以後他沒有直接去找周萍,而是去了八中。因為好多天沒有見女兒了,有好多心裏話想給她談一談,包括和周萍離婚的事,想聽聽女兒的意見。
當他驅車趕到學校時,發現丹丹的教室空無一人。一打聽才知去市人民醫院體檢了。他馬上趕到醫院。朱軍心想今天正好女兒體檢,女兒長這麽大每次體檢都是周萍陪她, 想到這裏內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愧疚感。
朱軍下車後快步向樓上走去。醫院內人來人往,擁擠不堪。走廊裏站滿了體檢的學生.
他好不容易看到了女兒,離幾米遠就喊道:“丹丹。”
長得非常秀氣的丹丹聽到喊聲,一迴頭發現是爸爸。她驚喜萬分跑了過來,抱著朱軍深深地親了一口問:”爸爸,你怎麽來了?”
“我來看看你,丹丹,爸爸好想你,所以就來了。去你們學校才知體檢。”
“爸爸,是不是想我媽了?”丹丹開玩笑道。
“傻丫頭,你媽媽她不……”他說到這裏突然停了下來,大概是覺得在這種場合說這話不合適,停了一下又改口說,“你媽沒來?”
“爸,我現在己大了。再說我媽還要上班。”是啊,丹丹己經16周歲了, 己經是一個大姑娘了。
父女倆光顧親熱,忽然聽到後麵有人招唿道:“朱書記,你怎麽在這裏了?”
朱軍扭臉一看是李朝陽忙問:“噢,是朝陽,我來看我女兒,你有什麽事?”
“市公安局的韓局長在這裏住院,我來看看他。”
“什麽病?”
“血壓有點高. 己經下去了.”
朱軍點點頭後, 忙對丹丹介紹說:"這是故道公安局李局長,叫李叔叔。”
“李叔叔好.”
“好,想不到朱書記還有一個這麽漂亮的女兒,叫什麽名字?”
朱軍迴答道:“叫丹丹,在八中讀書。”
丹丹看著李朝陽:“李叔叔,我特別羨慕你們公安,穿上這身警服多神氣,我準備畢業就報考警校,當一名女警察。”
李朝陽笑道:“那好啊!畢業後分到我們那裏,我給你一份好工作。”
“謝謝李叔叔:”丹丹高興的說著
“這丫頭不僅長的漂亮,而且又會說,看起來能當一名好警察,朱書記我還有點事,過一會咱們再說話,”
“你去吧!”
丹丹向李朝陽擺手:“再見,李叔叔。” 她望著他的背影說道:“這個李叔叔,挺不錯。”
朱軍沒有迴答,他問丹丹:“體檢了幾項了?”
“三項,還有三項呢!爸,我奶奶身體可好?”
“你奶奶身體比住院時好多了!”
“你對奶奶說:我放了假,就去看她。”
朱軍告訴她:“你奶奶大概在這幾天就來看你,原說要今天來的,我沒有叫她來。”
丹丹不高興道:“爸,你為什麽不叫奶奶來?我可想奶奶了。”
“你奶奶也想你,今天車上沒有座位了。丹丹,你媽最近可好?”
“我也不經常迴家,上星期天迴家看她的麵色不是很好。”她問:“爸,我媽是不是又給你生氣了?”
朱軍不知該怎麽答,他想了想:“今天咱不談這事,今天爸就是專陪你體檢的。最近,學習成績怎麽樣?”
“還可以。”
這時有人喊道,“丹丹,快去抽血。”
“哎,”她一邊答應著一邊對父親說:“爸,光顧說話,忘了體檢了。”說罷就向抽血處跑去。
朱軍拿著衣服緊跟在後麵。一直陪著女兒體檢完畢。
中午,吃飯時他把丹丹帶到一家不錯的飯店:“丹丹,今天爸爸請客,你想吃什麽就點吧。”
丹丹想了想,調皮地說:“我想吃螃蟹,還想吃烤鴨。”
“好,隻要我女兒想吃,咱就見樣要一盤。”他把服務員叫過來,吩咐上一盤大個的螃蟹,來一隻烤鴨。外帶一瓶啤酒。
不大會,酒菜就端上來,朱軍對她說:“吃吧!”
丹丹用筷子夾起一片烤鴨就吃。
“哎,先醮點醬,再配點蔥絲,用麵皮卷上,吃起來更有味,一看就知道沒吃過烤鴨。”
“在家我媽也買過,可不像這裏這麽複雜。爸,你也吃點。”說著,遞給朱軍一雙筷子.
朱軍接過筷子,看著女兒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心裏十分開心。他把螃蟹瓣開,將蟹黃用筷子挑出來,放在女兒麵前的小瓷盤內。
“爸,我自己會搞,你快吃吧。”
朱軍倒了一杯啤酒,慢慢地喝著。丹丹是不抬頭的吃著,不到半小時工夫,丹丹就吃飽了。她用餐巾擦了擦手和嘴,“爸,我的任務完成了,剩下的全是你的了。”
“怎麽就吃這麽一點,來,再陪爸吃一點。”說罷就用筷子又夾了一個螃蟹給了丹丹。
“啊呀,爸,你想撐死我。”
“撐死你也得吃下去,好不容易和女兒下一迴館子,不讓你吃足,你不說爸小心眼嗎?”朱軍命令式的對女兒說。
“爸,我真得吃飽了。”
“再陪爸吃一個,爸有話問你。”
“好,再消滅一個,爸你要問嘛?”
朱軍吃著菜說:“丹丹,我和你媽的事,你可能也聽說了,你心裏怎麽想的?”
一句話問得丹丹臉上的笑容馬上消失了,他不高興地說:“爸,我媽也問過我,我想不通我媽為什麽要這樣做?”
“丹丹,也許爸和你媽結合本身就是一種錯誤,既然你媽主意己定,非分開不可,我也沒辦法。”
“爸,我知道你一直在讓著我媽,你這一次不能再讓她一次嗎?”
朱軍聽得出女兒不同意分手:“這一次不是我讓不讓的問題,是法院說了算。晚上我準備再給你媽談一談。把你的意見也向她提出來。”
丹丹隻管低著頭一聲不吭,手中的螃蟹絲毫未動,依然還是老樣子。
“如果我真和你媽分開,你願意跟我還是你媽?”
丹丹忽然抬起頭,瞪著兩隻大眼:“爸,你們都想錯了,既然你們分了手,我誰也不跟。我跟奶奶。”
朱軍無言可對,他知道女兒內心是痛苦的,他不想在女兒麵前再談這些不愉快的事了。於是便安慰她:“丹丹,無論事情發展到那一步,你永遠都是我和你媽的好女兒。天不早了你該上學校了。”
他把丹丹送到校門外。女兒向他招手告別時。他看出女兒的眼睛內滾動著淚花。他望著女兒遠去的背影。不由自主地落下了幾滴心酸的淚水。
離開學校,他沒有迴家,而是去了市委,想叫丁書記勸一勸周萍,隨便再談一下他的扶貧計劃。可不巧丁書記外出開會不在。他馬上趕迴家,沒想到周萍中午就沒迴來,給周萍打電話,周萍說她己上班去了。有什麽話等她迴來再說。朱軍感到口渴,拿出水瓶發現是空的,再看室內搞得亂七八糟,地板上茶幾上到處是灰塵。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很濃的黴氣味。就像好長時間沒有人住似的。可想而知周萍這些天很少在家。
朱軍從冰箱拿出一瓶可樂喝了兩口,急忙把所有的門窗全部打開,讓室內的黴氣味向外散發, 然後就動手打掃衛生。他把地板一連拖了兩遍,把室內所有的東西都認真地擦洗了。一真忙了近兩個小時才算打掃幹淨。他知道自從他去故道以後,這房間就根本沒有正式打掃過。因為以前這些活都是由他來幹。周萍是從來不打掃衛生的。
他打掃完畢,打著煤氣爐燒了兩瓶開水。就開始忙碌著做飯,他打開冰箱一看根本沒有什麽東西, 隻好到街上買了一些周萍喜歡吃的肉和蔬菜,炒了四樣菜。又燒了一鍋開水,就等著周萍迴來下掛麵了。可是到了7點,己超過下班時間1個小時了。仍不見周萍迴來,一直等到快八點了。周萍才不慌不忙地走進房門,看見朱軍一句話也沒說,就進了臥室。
朱軍慌得一邊忙著去熱菜一邊招唿道:“這麽晚才來,你去洗個澡,我把菜熱一下。”他發現周萍穿著一身非常漂亮的短裙,發型也變了,窄一看就好像年輕了許多。
不料周萍看也不看他,冷冰冰地說了一句:“我吃過了,你自己吃吧。”她接著又問:“法院的傳票收到了沒有?”
朱軍聽說她吃過了,就放下手中的盤子,走進臥室:“收到了,周萍,咱就不能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一談嗎?”
“咱們之間己經結束了,沒什麽可談的。”
“可咱們畢竟在一起生活了十幾年,況且還有丹丹這麽大了。”
“你不必說了,我主意己定。丹丹願跟誰由她自己定。”
“周萍,你難道就沒有一點迴旋的餘地,你知道這樣會給孩子帶來什麽樣的傷害嗎?我中午和她談過,如果咱們分了手,她誰也不要,她要和她奶奶一起生活。”
“我現在己顧不了這麽多了,這種局麵是你一手造成的。你有扶貧的權力,你可以不管不問我和丹丹的事,我也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周萍,我知道我本身有許多缺點,你就不能再給我一次機會嗎?”
周萍這才瞟了朱軍一眼:“己經晚了,你就等著法院的判決吧。” 口氣裏明顯帶著一種不可更改的味道。
朱軍仍不死心,繼續勸她:“你難道不為丹丹想一想嗎?”
“就因為丹丹,我才這樣做的,我不想讓女兒跟你受苦。”
“你說這就不對了,在物質上我是沒有為這個家創造財富,但在精神上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
“得了吧,難道你嫖娼、停職這也是給女兒的精神安慰嗎?”她沒等朱軍說完就插言道,“你快提出你的條件吧?”
朱軍知道己無法挽迴了:“那好吧,既然你什麽也不顧,我隻好依著你。條件就一個丹丹我留下,其餘的家產全部歸你。”
周萍當時沒有語言。她考慮了一陣:“就讓法院判吧。”說罷啪的一聲把門關上。
其實,朱軍也知道,市稅務局有一位年輕的副局長和周萍是高中的同學,他們的關係一直不錯。去年離了婚。豈不知就在他去故道以後這段時間裏,卻和周萍打得非常火熱。他想通過周萍父親的關係,把局長調走自己取而代之。因為省稅務局長是周萍父親的學生又是他提拔的。所以他一直在纏著周萍. 並答應給周萍買一輛驕車。開始周萍沒有答應。後來朱軍發生了捐款,嫖娼案,這才決定和朱軍分手。朱軍被停職又進一步增強了她的決心,所以這次情願不要女兒,也得和朱軍分道揚鏢。
朱軍隻好在丹丹的房間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朱軍把填好的離婚協議交給了周萍,告訴她由於工作忙,開庭他就不來了,離婚的事由周萍看著辦理,但丹丹必須由他撫養,家裏一切財產包括房子全部歸你所有。他說過就趕迴了故道。
到了家,鄭懷芝問他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他對母親說己無法挽迴。周萍的態度非常堅決。
“那丹丹呢?”
“我己對她說了,財產全部歸她,丹丹必須歸我撫養,否則,就不離。”
老太太長出一口氣,總算放下心來:“那就好,隻要丹丹能不判給她,什麽都好說。”
“媽,昨天我特地去看了丹丹,中午我們在飯店吃飯時問她,我和你媽分手,你願意跟誰?你猜她怎麽說?”
老太太想了想:“可能是跟她媽。”
“不是,她說誰也不跟,她跟奶奶。”
一句話把老太太樂得半天合不上嘴,兩行老淚止不住落下:“我的乖孫女。奶奶算沒白疼你……”激動地她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媽,你看你。”他說著遞給母親一張餐巾紙。
老太太接過揩了揩淚眼,對朱軍說:“既然周萍那邊定了,我看玉琴這姑娘不錯,小軍如果你不好開口,我去給她……”
沒想到朱軍立即打斷了母親的話:“媽,你瞎說啥,這邊還未離掉,再說我現在己……”他突然又停了下來,本是說我己被停職,但他怕母親擔心,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老太太以為他又有了新的對象呢,就問他:“小軍,你是不是心裏有人了?”
“媽,你想到那裏去了,我的事以後不用你插手。”
這話老太太可不願聽了:“小軍,我是你母親,我不操心誰操心?”
“我不是這個意思,媽,周萍是你一手定的,怎麽樣, 到頭不還是分手了,你知道以前的那個被你趕走的陳怡嗎?”
“陳怡怎麽啦?”
朱軍隻顧一激動說出了陳怡,突然覺得這時告訴她陳怡就在故道不太合適。就隻好撒謊說:“聽說她從省城一氣去了南方,到現在下落不明。”
“啊,”老太太大吃一驚,“怎麽她沒迴去?”
“我也是聽別人說的,具體還不清楚. 媽,我得去李莊了。”他說著就要走。
老太太忙叫住他,“今天早上有人送來一份什麽傳真,在桌上呢。”
朱軍一聽就知道是潘教授的扶貧方案,急忙從桌上拿起看了看,高興地對母親說:“媽,其它事以後再說,我必須馬上去李莊。”
老太太看兒子著急地樣子,以為又出什麽事呢。忙問:“沒出事吧?”
“是好事,媽,我走了。”說罷就匆匆離去。
朱軍馬上趕到李莊。立即通知召開黨員會議,他首先把方案向大夥念了一遍,方案是這麽說的,北邊沙灘通過土樣分析和論證,利用挖漁塘的粘土,來改良其它土壤,漁塘可以放養一些經濟價值高的魚類,當年就可收益。改良後的土地非常適應發展銀杏栽培和種埴牧草,發展養殖業。根據本地資源還可以搞水果加工。這樣既解決了水果銷售問題,又增加了經濟效益。上麵還說為了更好更快地實施這一方案,潘教授準備申請一筆黃準海開發基金。下麵還專對銀杏的經濟價值進行了一番論述,說銀杏就是通常說的白果,它的葉子可入藥,果實不僅在醫藥上有收斂、鎮咳、定喘、祛談、解毒之功能,也可醫食兼用,做菜、製羹及做糕點,孔府有一道名菜‘詩禮銀杏’風味別具,而馳名天下,主要原料就是銀杏。在宋代就己引起重視,詩人楊萬裏讚美銀杏:深灰殘火累相遭,小苦微甜韻最高,未必雞頭如鴨腳,不防銀杏伴金桃。所以,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經濟價值相當高,易種植,好管理,十年每株可賣三百元以上。缺點收益較慢,投資過大。如種埴牧草,利用水果加工產後的果渣。都是養殖奶牛的上等飼料。當年就可見效。望參考選擇。
李長軍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挖漁塘改良土壤,裁植銀杏是個好主意。不過種牧草養牛,我以為不是太好,因為前幾年就養過牛,可虧了本,群眾恐怕不樂意。”
“對,那次養牛可把百姓坑苦了。”張鍋子接著說,竟他倆這麽一說,其它人臉上馬上顯露出一種不安的表情,好象有一種談牛色變的感覺。
朱軍不解地問道:“老李,怎麽迴事?”
胡明見似乎知道一點:“聽說以前養過一次,還死了幾頭。”
“死了幾頭,那得結巴著說,實話告訴你,那一次就死了50多頭。” 李長軍看看他說。
“到底怎麽迴事?” 朱軍又問。
胡明見大吃一驚:“死這麽多?”
李長軍歎了一聲氣:“哎,那是不讓對外說,怕影響梨樹鎮的形象。”
“長軍,你就說說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李長軍沒說就笑了:“這事一提就覺得可笑,九二年現在的吳縣長任梨樹鄉書記,馮輝任鄉長時,為了把經濟搞上去,吳縣長提出要在李莊搞一個養牛示範村,當時為了配合這次養牛,還編了幾句順口溜:站在大堤向南看,村村黃牛一片片,牛皮可做鞋,牛肉做牛幹,出口到外國,能嫌大美元,牛糞當肥料,骨頭可熬膠,滿身都是寶,百姓樂得跳。”
畢作先他們被他說得頓時大笑起來。
李長軍也笑著:“可笑的還在後麵呢?”,
“噢,還有可笑的,快說說!”畢作先催他道。
“有一天,吳書記來找俺說:為了把咱們鄉的經濟搞上去,咱們準備在全鄉推廣養牛致富,我想從李莊開始,逐步擴大,這養牛一是好養,二來呢,這牛滿身是寶,牛皮可做各種皮革,肉可以吃,還能出口,骨頭可以熬骨粉,牛糞可以種地,連牛毛都可以織毯子,一個母牛每年還可以下一個牛犢,也得賣幾百元錢吧,如果每戶養上5頭,用不了兩年,咱們梨樹鄉不就成了聞名全國的養牛鄉了嗎? 到那時農民的小洋樓一蓋,小轎車一開,說不定這經驗馬上就要向全國推廣。
我當時樂得合不上嘴就說:“照你這麽說,每戶養4、5頭牛,每年的收入就是幾千塊,要是養7、8頭就是上萬塊,那咱們就養吧,不過,這買牛可需要錢?”
吳鬆林告訴他: “老李,錢的事,我已和信用社說好,先貸給點,等咱們賺了錢,再還它,不過,咱們自己也得拿一部分。”
我著急地問:“能拿多少?”
“為了提高百姓的養牛積極性,咱們按牛發貸款,這批貸款是支援農業的無息貸款。”
我高興地說:“那太好了。”
他問我:“這樣村民買一頭牛,信用社就貸給500元,你看這樣可以吧?”
我心想一頭牛現在一般在700-800元之間,這樣一頭牛要貼上二、三百元錢。劃得來就答應道,“可以。”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可以吧,你是支書,這個村的任務就交給你,動員吧,這事先不要對別村講,我先迴去了,等你的迴話。”
我當時激動地拉著他的手:“謝謝你,吳書記,俺一定說服村民,爭取多養。”
他走後,我是逢人就說,見人就講,總算動員了122戶願意養的,並簽訂了養牛協議。
過幾天我去鎮裏找吳書記告訴他俺們村已經落實了122戶,願意養240頭,協議也簽了,貸款的事你看何時能落實。
他想了想後說,“貸款已落實好了,不過咱們可得有個條件,二百多頭有點少,信用社說了,見牛後才能給貸款,為了保險起見,必須先買牛,後給貸款,每頭牛500元分文不少。不過這牛數一定要超過1000頭。”
我一聽嚇了一跳,1000頭,那有這麽多錢。就犯難了。
他說:“你想想,老李,如果先放貸款,他們拿到錢不買牛了,貸款又要不上來,不就壞了事嗎?我看這樣.”他小聲囑咐我,實在不行就去借一些。
我想了想後點點頭:“也是這個理,那俺迴去再和百姓談談,多想點辦法,實在不行,就按你說的先借一些。”
他又說:“老李,這事可不能說是我說的。為提高百姓喂牛的積極性,我再和信用社的領導說說,每頭牛暫給一百元,這樣也能解決一點實際困難,我已向縣和市裏匯報過,下個月丁市長要帶人來參觀咱們這個養牛示範村,牛呢,當然越多越好,還要請電視台攝像,準備挑選幾個養牛大戶作一個典型進行獎勵,這些可是要經過實地評選出來的,這個貸款呢?就按那天實有的存欄數發放,我讓信用社的同誌專門去點數,從現在起,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你看怎麽樣?”
我明白了, 原來是這麽迴事,我想了想說:“俺看可以,先按每頭一百塊,就按那天的實際牛數再發第二次。”
我迴到莊上就開始動員群眾,說:“吳書記說按那天的牛數發貸款。有一頭就是500元。”
一村民聽後說:“這個主意不錯,隻要是有一頭就是500元,我自己可以借他十頭來。”
李長軍說到這突然停下來,從口袋裏抽出一支煙,胡明見忙掏出打火機連忙給他點著問:“後來呢?”
李長軍抽了一口說:“後來就更熱鬧了。那一天為了給吳書記抓麵子,十裏八村的牛都被借來了,借不到就租。一頭每天租金30元。”我自己借了3頭租了4頭加上買的一頭,一共8頭,覺著就不少了。
畢作先驚奇地問,“原來是租來的。”
李長軍認真說:“你想,不租,上哪兒去借這麽多牛?想不到,最多的一家租了22頭,我當時也懵了,不辦吧,丁市長馬上就要來,辦吧,這完全是弄虛作假。最後一想,還是辦吧,不辦群眾的貸款就沒了,再說迴來在吳書記和馮鄉長麵前也不好交差。那天不亮我就起來張羅歡迎領導的橫幅、標語,還專門組織了由學生組成的歡迎隊伍。一直等到中午,幾次派人打探,不見人來,後來才知道丁市長因省裏來人不能來了,推遲到明天。這下熱鬧了,全村人到處去借草,忙得不可開交。”說著他摸了摸自己的腳,“我急得一不小心,被一頭公牛踩了一腳,當時整個腳麵腫了起來,到醫院拍了個片子,一看,有兩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