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施洋認識的時候,我們還是懵懂的少年。那會我們住在一個院子,高中開始我們同班了,印象那3年我們總是坐一塊。後來我們同在一個城市上的大學,再後來我結婚了,而他迴到了家鄉。
記憶中我和施洋有三年多沒有見了,然而正如他說的我們就算是分開5年,10年,見麵的時候從來不會覺得陌生。他出現在爸爸的病房,還是那樣,輪廓分明的臉龐,安靜的目光,淡淡的微笑,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幅深度的眼鏡。
施洋的到來,父親顯得格外的興奮。在父親的眼裏,施洋是一個性情很好,有上進心的晚輩。父親常常告誡溫和以施洋作榜樣,這會也不例外。
“溫和還得收斂點,高調了,高調了,看看你穿的,再看看施洋的。”今天的溫和穿得是有些誇張,一件大紅花的襯衫,很耀眼。
“爸,這衣服和低調有什麽關係啊,你老也是。”
“是啊,伯父,溫和是學美術的,那叫藝術氣質。”施洋一邊朝我笑。
我附和著,“爸,這樣顯得有活力一些,你老得改變觀念了。”
“還你,溫婉,說你啊,夏天老是穿著露背露肩的衣服,涼快倒是,就是,反正你們姐弟兩個啊,這個得改改,看著不順眼啊。”說完爸爸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爸,那叫吊帶衫,挺好的啊,哪不好啊?姐適合穿這個,您有點審美行不行啊?”看到父親隨和起來,溫和越說越得意,“這點您老得跟老媽學點,看媽媽那樣,一眼瞧著就一個知識分子,白領,您啊,落伍了,哈哈。”
“就是,就是。”施洋也一邊附和著。
“有你這樣誇自己媽媽的嗎?對了,施洋的爸爸媽媽身體還好嗎?好久沒有見了。”
“挺好的,我爸媽身體都還好。”
後來父親又問了施洋廠裏的情況,他告訴我們前年在河南辦了一個煙花分廠,一年中大半的日子在外地奔波,連過年也很少迴來的。
施洋臨走時,溫和提議我去送他,他主動留下來照顧父親。
我們從醫院出來,沿著長長的斜坡,兩邊是高大蔥蘢的法國梧桐,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慵懶地照著。
“是蟬聲。”我隱隱約約聽到蟬的低吟。
“哦。”他抬起頭,定了一會,然後笑著說,“你還是那樣,一點沒有變。”
我們繼續朝停車場走去。
“我們去哪坐會吧,可以嗎?”他突然停下來問我。
我點點頭。
我們走進附近一家咖啡館,在落地窗前的桌旁坐下來。明亮的大廳布置得相當雅致,這會隻有我們兩個人,顯得出奇的安靜。
悠揚的歌聲突然響起:
信箱出現一張美麗的明信片/翠綠的山腳木屋嫋嫋的煙/但我驚訝的卻是背麵/你熟悉的字跡竟已相隔多年/那一句話是你離開的玩笑話/擱在我心裏灰塵堆成了塔/你就這樣的撥開了它/在信箱前我已就是那個木偶/線等著你來拉。。。。。
“這歌挺好聽的。”他說。
我沉浸在動人的旋律中,心不在焉地點著頭。
“什麽歌名?”他問。
婷婷玉立的服務員小姐過來了,很優雅地擺上熱氣騰騰的咖啡。
“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
“哦,要不要請他們放大聲一些?”他溫柔地問。
我搖頭,“這樣很好,大了說話聽不到的。”
“我喜歡在咖啡裏加很多的糖,你呢?”他低下頭,猶豫著是否給我的那份放糖。
“我也是,還是我自己來吧!”我接過他手中的小湯匙,很從容地加著糖。
“下個月我結婚了,你能來參加我的婚禮嗎?”
“好啊,一定來,日子定好了嗎?”他應該有個家了,應該有一個好女孩陪著,我望著他想。
“沒有,定好了一定告訴你。”他發覺我在看他,很尷尬地扶了扶眼鏡,笑了笑。
“哦。”
我們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隻有那首歌迴蕩在冷清而明亮的大廳,而旋律變換成深情而感傷:
你說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我們死也要在一起/像是陷入催眠的距離/我已開始昏迷不醒/好吧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你的誓言可別忘記/不過一張明信片而已/我已隨它走入下個輪迴裏。
“好傷感詞啊,‘你說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下輩子,遙不可及,會有下輩子嗎?”他有些自言自語。
“不知道有沒有。”我說,落地窗外的大街人來人往。
“我們認識快20年了。”他說。
“有這麽久嗎?”我怎麽沒有意識到。
“85年我們全家搬到這,我在這認識的第一個人就是你。”
“是嗎?”
“當時你在院子裏跳橡皮筋,紮著兩個羊角辮子,可愛極了。”
“小時候是這樣的,特別活波,就和現在的小溪一樣,一天到完都有使不完的精力,隻有病了,才會歇下來。。。。。。”我喜歡和施洋說話,喜歡這種感覺,親人般的感覺。
“小時候你身體很不好,經常病,現在好些嗎?”他問。
“好多了,生下孩子後,身體比以前好多了。”
“那就好。對了,那天是我的生日,我在酒吧喝醉了,和溫和說了不少不應該說的話,本不應該和溫和說這些的,我也很難受,你不會見怪吧?當時頭腦不是很清醒,後來還是溫和送我迴去的,睡了一天一晚才醒來。”他說得很慢,很輕。
“下次別喝那麽多。”我想起上次迴家的時候和溫和的一席話,原來那個夜晚溫和是預備和我說些什麽的,關於施洋,關於我的幸福。
其實溫和什麽也沒有和我說,盡管他幾次想開口,終究沒有說出口。如果不那樣,此時的施洋又怎麽可以說出口呢?在他婚前說出來,也許他心裏會好受一些,算是和這份情結告別吧,我應該成全他的,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
“迴憶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些年我似乎明白了,勇氣很重要,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再也迴不來了。對於你,溫婉,我想還是遺憾的比較多。”他繼續著,“所以啊,溫婉,人一生能有多少個20年?不過是一個過程,如果你這樣想,就會有勇氣,就不會給自己留下深深的遺憾。老了,迴想起自己曾經努力過,美好過,也就無怨無悔了。”
溫婉和施洋,我們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相交的那一天。正如《2046》裏所說,“其實愛情是有時間性的,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如果多年前他能不那麽清高,能象今天這樣,結局未必如此。或者早一年,我沒有認識姚遠,一切還可以重來。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隻有現實。
我們在十字路口道別,目送著施洋的背影離去,我在心裏對他說:謝謝你告訴了我,溫婉準備去見姚遠了。
這樣想著,我的腳步不知不覺輕鬆起來。路過精品店的櫥窗,一隻絨布玩具“小豬天使”迷一般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天使小豬,本來粉色的小豬就夠可愛的,何況還有一對白色的翅膀。“小溪一定會很喜歡。”我想。
手機響了,是媽媽打來的,原來小溪午睡醒來發現我不在,哭鬧著要媽媽。
“快迴來吧,剛和溫和說好了,他照顧你爸爸。可能是孩子做了惡夢吧,這會說什麽也要媽媽,我實在拿她沒有辦法了。”電話那頭媽媽很著急。
我趕緊付了錢,攔上一輛的士急急忙忙往家裏趕。
媽媽抱著小溪站在院子門口,看到我,小溪哭得更加厲害了,一副很委屈的模樣。
“小溪別哭,別哭,看看媽媽給小溪買了什麽?”
這招還真靈,哭聲嘎然而知。
我的兩隻手從身後慢慢挪出。
“小豬,小豬,天使,天使。”
“喜歡嗎?”
“喜歡,喜歡。”小家夥終於破涕為笑了。
媽媽在一旁說,快進屋去吧,好像要下雨了。
我抬頭看了看天空,這天氣變得可真快,剛才還是豔陽高照,一會就烏雲密布了。
小溪有了心儀的玩具,快樂地圍著外婆蹦跳,反而不纏我了。我迴到自己的房間,舒舒服服衝了個熱水澡,換上一條碎花的連衣裙,沐浴後的清爽將一天的疲倦一掃而光。
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我站在窗前凝神地注視著雨絲,又是一個雨天,雨總是能夠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愫,我想起了那個雨夜,想起了姚遠。
我短信告訴他,溫婉決定來深圳和他過生日了,明天去買火車票。
“怎麽突然改變主意了?昨晚還說暫時不來的。不是又逗我的吧?”他半信半疑。
心思變幻真快啊,昨晚還說了一大堆不去的理由,今天突然來了大轉折,僅僅是因為施洋的那番話?連我自己都有些納悶,何況是姚遠。
以前的溫婉可不是這樣啊,冷靜而理智,在姚遠的麵前這些都跑哪去了?
也許每個人內心都是充滿著矛盾的,譬如去與留,往往隻是一念之間,尤其是女人。而姚遠激發了我作為女人感性的那一麵,多年來被壓抑的那一麵。
“以後再和你解釋吧,你不歡迎我嗎?”
“當然歡迎,熱烈歡迎。對了,正想和你說件事呢,我升為公司的副總了。”
是嗎?這個消息太突然了,之前他隻是偶爾透露自己在公司負責技術開發,沒有想到所認識的姚遠還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男人。真為姚遠高興啊,在他對前途還有些茫然的時候,升職無疑是一針興奮劑。
“祝賀你啊,真為你高興,記得請我客啊。”我迴信。
“沒有問題,一定請客,這會我得去請同事們的客了,迴頭見,嗬嗬。”那語氣儼然一會就會迴到我身邊。
天涯也咫尺,原來是這般的解釋。
思承升職後一個月,姚遠升職為公司的副總,真是太巧了,可偏偏就是。人生真夠戲劇性的,我解嘲地笑了笑,關上門走下樓來。
客廳裏,小溪偎在媽媽膝邊,懷裏抱著那隻可愛的小豬天使。媽媽靠在沙發,凝神地看著什麽。
“在看什麽?媽媽不用去學校了嗎?”我問。
“是粟雲來的。”媽媽將信遞給我,“晚點再去學校,先和婉兒說說話,明天一早你就要走了啊。”
信是粟雲從上海寄過來的,信中說她迴到了上海的家中,正在準備研究生的考試。雖然和溫和的感情已經結束了,但她會一直懷念在這裏的時光,對她來說,這是一段很難忘的時光。
“看得出她已經平靜了。”
“嗯,迴去一個月了,應該是好多了。溫和也好多了,本來就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凡事悶在心裏,那段時間每天出去喝酒,很晚才迴來,真是很擔心啊。。。。。。他最近接了賓館的裝飾工程,整天忙著反而沒有時間想感情的事,日子一長自然就淡下了。”
我點了點頭,應該是這樣的,時間是醫治感情傷口最好東西。
媽媽還向我透露了一個想法,學校的語文組新來了個女孩,之前跟著媽媽實習了3個月,女孩不僅人長得標致,性情也好,她的母親也是教師,媽媽尋思著撮合她和溫和。
“感情可遇不可求,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我說。
媽媽堅持著,女孩很優秀,長輩是過來人,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什麽樣的女孩適合自己的兒子。這樣的相親,成功率一定很高。
我覺得這件事還是委婉些處理比較好,如果說去相親,以溫和的脾氣肯定會拒絕的,可以適時地約那個女孩上家裏來玩或者吃頓飯,製造一些機會。
“嗯,有道理。”媽媽向來是民主的。和大多數的家庭不同,我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是開放,民主的。
記憶中我和施洋有三年多沒有見了,然而正如他說的我們就算是分開5年,10年,見麵的時候從來不會覺得陌生。他出現在爸爸的病房,還是那樣,輪廓分明的臉龐,安靜的目光,淡淡的微笑,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幅深度的眼鏡。
施洋的到來,父親顯得格外的興奮。在父親的眼裏,施洋是一個性情很好,有上進心的晚輩。父親常常告誡溫和以施洋作榜樣,這會也不例外。
“溫和還得收斂點,高調了,高調了,看看你穿的,再看看施洋的。”今天的溫和穿得是有些誇張,一件大紅花的襯衫,很耀眼。
“爸,這衣服和低調有什麽關係啊,你老也是。”
“是啊,伯父,溫和是學美術的,那叫藝術氣質。”施洋一邊朝我笑。
我附和著,“爸,這樣顯得有活力一些,你老得改變觀念了。”
“還你,溫婉,說你啊,夏天老是穿著露背露肩的衣服,涼快倒是,就是,反正你們姐弟兩個啊,這個得改改,看著不順眼啊。”說完爸爸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爸,那叫吊帶衫,挺好的啊,哪不好啊?姐適合穿這個,您有點審美行不行啊?”看到父親隨和起來,溫和越說越得意,“這點您老得跟老媽學點,看媽媽那樣,一眼瞧著就一個知識分子,白領,您啊,落伍了,哈哈。”
“就是,就是。”施洋也一邊附和著。
“有你這樣誇自己媽媽的嗎?對了,施洋的爸爸媽媽身體還好嗎?好久沒有見了。”
“挺好的,我爸媽身體都還好。”
後來父親又問了施洋廠裏的情況,他告訴我們前年在河南辦了一個煙花分廠,一年中大半的日子在外地奔波,連過年也很少迴來的。
施洋臨走時,溫和提議我去送他,他主動留下來照顧父親。
我們從醫院出來,沿著長長的斜坡,兩邊是高大蔥蘢的法國梧桐,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慵懶地照著。
“是蟬聲。”我隱隱約約聽到蟬的低吟。
“哦。”他抬起頭,定了一會,然後笑著說,“你還是那樣,一點沒有變。”
我們繼續朝停車場走去。
“我們去哪坐會吧,可以嗎?”他突然停下來問我。
我點點頭。
我們走進附近一家咖啡館,在落地窗前的桌旁坐下來。明亮的大廳布置得相當雅致,這會隻有我們兩個人,顯得出奇的安靜。
悠揚的歌聲突然響起:
信箱出現一張美麗的明信片/翠綠的山腳木屋嫋嫋的煙/但我驚訝的卻是背麵/你熟悉的字跡竟已相隔多年/那一句話是你離開的玩笑話/擱在我心裏灰塵堆成了塔/你就這樣的撥開了它/在信箱前我已就是那個木偶/線等著你來拉。。。。。
“這歌挺好聽的。”他說。
我沉浸在動人的旋律中,心不在焉地點著頭。
“什麽歌名?”他問。
婷婷玉立的服務員小姐過來了,很優雅地擺上熱氣騰騰的咖啡。
“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
“哦,要不要請他們放大聲一些?”他溫柔地問。
我搖頭,“這樣很好,大了說話聽不到的。”
“我喜歡在咖啡裏加很多的糖,你呢?”他低下頭,猶豫著是否給我的那份放糖。
“我也是,還是我自己來吧!”我接過他手中的小湯匙,很從容地加著糖。
“下個月我結婚了,你能來參加我的婚禮嗎?”
“好啊,一定來,日子定好了嗎?”他應該有個家了,應該有一個好女孩陪著,我望著他想。
“沒有,定好了一定告訴你。”他發覺我在看他,很尷尬地扶了扶眼鏡,笑了笑。
“哦。”
我們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隻有那首歌迴蕩在冷清而明亮的大廳,而旋律變換成深情而感傷:
你說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我們死也要在一起/像是陷入催眠的距離/我已開始昏迷不醒/好吧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你的誓言可別忘記/不過一張明信片而已/我已隨它走入下個輪迴裏。
“好傷感詞啊,‘你說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下輩子,遙不可及,會有下輩子嗎?”他有些自言自語。
“不知道有沒有。”我說,落地窗外的大街人來人往。
“我們認識快20年了。”他說。
“有這麽久嗎?”我怎麽沒有意識到。
“85年我們全家搬到這,我在這認識的第一個人就是你。”
“是嗎?”
“當時你在院子裏跳橡皮筋,紮著兩個羊角辮子,可愛極了。”
“小時候是這樣的,特別活波,就和現在的小溪一樣,一天到完都有使不完的精力,隻有病了,才會歇下來。。。。。。”我喜歡和施洋說話,喜歡這種感覺,親人般的感覺。
“小時候你身體很不好,經常病,現在好些嗎?”他問。
“好多了,生下孩子後,身體比以前好多了。”
“那就好。對了,那天是我的生日,我在酒吧喝醉了,和溫和說了不少不應該說的話,本不應該和溫和說這些的,我也很難受,你不會見怪吧?當時頭腦不是很清醒,後來還是溫和送我迴去的,睡了一天一晚才醒來。”他說得很慢,很輕。
“下次別喝那麽多。”我想起上次迴家的時候和溫和的一席話,原來那個夜晚溫和是預備和我說些什麽的,關於施洋,關於我的幸福。
其實溫和什麽也沒有和我說,盡管他幾次想開口,終究沒有說出口。如果不那樣,此時的施洋又怎麽可以說出口呢?在他婚前說出來,也許他心裏會好受一些,算是和這份情結告別吧,我應該成全他的,這是我唯一能做到的。
“迴憶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這些年我似乎明白了,勇氣很重要,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再也迴不來了。對於你,溫婉,我想還是遺憾的比較多。”他繼續著,“所以啊,溫婉,人一生能有多少個20年?不過是一個過程,如果你這樣想,就會有勇氣,就不會給自己留下深深的遺憾。老了,迴想起自己曾經努力過,美好過,也就無怨無悔了。”
溫婉和施洋,我們就像兩條平行線,永遠沒有相交的那一天。正如《2046》裏所說,“其實愛情是有時間性的,認識得太早或太晚都不行。”如果多年前他能不那麽清高,能象今天這樣,結局未必如此。或者早一年,我沒有認識姚遠,一切還可以重來。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隻有現實。
我們在十字路口道別,目送著施洋的背影離去,我在心裏對他說:謝謝你告訴了我,溫婉準備去見姚遠了。
這樣想著,我的腳步不知不覺輕鬆起來。路過精品店的櫥窗,一隻絨布玩具“小豬天使”迷一般的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天使小豬,本來粉色的小豬就夠可愛的,何況還有一對白色的翅膀。“小溪一定會很喜歡。”我想。
手機響了,是媽媽打來的,原來小溪午睡醒來發現我不在,哭鬧著要媽媽。
“快迴來吧,剛和溫和說好了,他照顧你爸爸。可能是孩子做了惡夢吧,這會說什麽也要媽媽,我實在拿她沒有辦法了。”電話那頭媽媽很著急。
我趕緊付了錢,攔上一輛的士急急忙忙往家裏趕。
媽媽抱著小溪站在院子門口,看到我,小溪哭得更加厲害了,一副很委屈的模樣。
“小溪別哭,別哭,看看媽媽給小溪買了什麽?”
這招還真靈,哭聲嘎然而知。
我的兩隻手從身後慢慢挪出。
“小豬,小豬,天使,天使。”
“喜歡嗎?”
“喜歡,喜歡。”小家夥終於破涕為笑了。
媽媽在一旁說,快進屋去吧,好像要下雨了。
我抬頭看了看天空,這天氣變得可真快,剛才還是豔陽高照,一會就烏雲密布了。
小溪有了心儀的玩具,快樂地圍著外婆蹦跳,反而不纏我了。我迴到自己的房間,舒舒服服衝了個熱水澡,換上一條碎花的連衣裙,沐浴後的清爽將一天的疲倦一掃而光。
雨淅淅瀝瀝地下起來了。我站在窗前凝神地注視著雨絲,又是一個雨天,雨總是能夠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愫,我想起了那個雨夜,想起了姚遠。
我短信告訴他,溫婉決定來深圳和他過生日了,明天去買火車票。
“怎麽突然改變主意了?昨晚還說暫時不來的。不是又逗我的吧?”他半信半疑。
心思變幻真快啊,昨晚還說了一大堆不去的理由,今天突然來了大轉折,僅僅是因為施洋的那番話?連我自己都有些納悶,何況是姚遠。
以前的溫婉可不是這樣啊,冷靜而理智,在姚遠的麵前這些都跑哪去了?
也許每個人內心都是充滿著矛盾的,譬如去與留,往往隻是一念之間,尤其是女人。而姚遠激發了我作為女人感性的那一麵,多年來被壓抑的那一麵。
“以後再和你解釋吧,你不歡迎我嗎?”
“當然歡迎,熱烈歡迎。對了,正想和你說件事呢,我升為公司的副總了。”
是嗎?這個消息太突然了,之前他隻是偶爾透露自己在公司負責技術開發,沒有想到所認識的姚遠還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男人。真為姚遠高興啊,在他對前途還有些茫然的時候,升職無疑是一針興奮劑。
“祝賀你啊,真為你高興,記得請我客啊。”我迴信。
“沒有問題,一定請客,這會我得去請同事們的客了,迴頭見,嗬嗬。”那語氣儼然一會就會迴到我身邊。
天涯也咫尺,原來是這般的解釋。
思承升職後一個月,姚遠升職為公司的副總,真是太巧了,可偏偏就是。人生真夠戲劇性的,我解嘲地笑了笑,關上門走下樓來。
客廳裏,小溪偎在媽媽膝邊,懷裏抱著那隻可愛的小豬天使。媽媽靠在沙發,凝神地看著什麽。
“在看什麽?媽媽不用去學校了嗎?”我問。
“是粟雲來的。”媽媽將信遞給我,“晚點再去學校,先和婉兒說說話,明天一早你就要走了啊。”
信是粟雲從上海寄過來的,信中說她迴到了上海的家中,正在準備研究生的考試。雖然和溫和的感情已經結束了,但她會一直懷念在這裏的時光,對她來說,這是一段很難忘的時光。
“看得出她已經平靜了。”
“嗯,迴去一個月了,應該是好多了。溫和也好多了,本來就是一個內向的孩子,凡事悶在心裏,那段時間每天出去喝酒,很晚才迴來,真是很擔心啊。。。。。。他最近接了賓館的裝飾工程,整天忙著反而沒有時間想感情的事,日子一長自然就淡下了。”
我點了點頭,應該是這樣的,時間是醫治感情傷口最好東西。
媽媽還向我透露了一個想法,學校的語文組新來了個女孩,之前跟著媽媽實習了3個月,女孩不僅人長得標致,性情也好,她的母親也是教師,媽媽尋思著撮合她和溫和。
“感情可遇不可求,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我說。
媽媽堅持著,女孩很優秀,長輩是過來人,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什麽樣的女孩適合自己的兒子。這樣的相親,成功率一定很高。
我覺得這件事還是委婉些處理比較好,如果說去相親,以溫和的脾氣肯定會拒絕的,可以適時地約那個女孩上家裏來玩或者吃頓飯,製造一些機會。
“嗯,有道理。”媽媽向來是民主的。和大多數的家庭不同,我的家庭,孩子和父母的交流是開放,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