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軍營校場裏,兵卒們進行日常訓練,場地邊上,李笠看著幾個兵擺弄一套裝置。


    這套裝置,外表是個獨輪車,車上木箱裝著一大捆繩索,繩索上等距離做有標記,為測距繩。


    整套裝置名叫繩尺,由尺體(繩索容納器)、車體和轉軸等三部分組成。


    尺體為一個具有定位點與車架的木板構架,其定位點可插入丈量起點處的泥土中。


    呈直角分布的兩部車架可以分別固定兩部“車體”。


    兩部“車體”上又分別有一轉輪,轉輪上纏繞著標有許多標記的麻繩。


    而兩支“轉軸”則用於丈量結束時的繩尺收迴。


    繩尺丈量工作時,一般由三人配合完成,一人固定尺體於起點處(可以是丈量段中間點),並負責記錄兩邊繩尺的讀數。


    另兩人則一人一邊,反方向拉長繩尺到丈量段終點處,完成一次丈量。


    三名兵卒在標定長度的空地上,完成了一次丈量,李笠用懷表記下時間。


    隨後,另一套裝置上場。


    此裝置也是裝在獨輪車上,但獨輪車隻是個單純的載具,一名兵卒從獨輪車上提起一物。


    李笠定睛一看,卻是個裝在十字形架子上的木匣,內裏卷著一卷竹篾。


    容納木匣的十字架為木製,尺體為竹篾,即蔑尺。


    其轉心、鑽腳為鐵製,側麵又有可折疊的搖柄。


    整套裝置名為“丈量步尺”。


    使用起來,隻需兩個人:一個人將這大卷尺的鑽腳定在丈量起點,另一個人拉著蔑尺前端向前走,抵達丈量終點。


    兩人一起將蔑尺繃緊,位於起點的人,記下蔑尺上的長度標記。


    隨後,終點的人放開蔑尺,位於起點的人轉動搖柄,將蔑尺收迴。


    李笠同樣對蔑尺的丈量過程計時。


    隨後,第三套裝置上場。


    這裝置看上去像是個帶輪推杆,為長杆加一個輪子,名為測距輪,輪軸側麵有機械計數器。


    計數器有兩個計數功能,一是計圈數,二是計單圈轉動長度(不滿一圈時)。


    按下計數器的按鈕,計數器清零。


    人握著長杆的握把,將輪子放在丈量起點?然後推著輪子向前走。


    輪子轉起來?其輪軸側麵的機械計數器就會開始計數。


    當輪子抵達終點時,抬起輪子?記下圈數?乘以輪子的周長,再加上單圈轉動長度?便可獲得丈量距離。


    測距輪的測距速度很快,在三套裝置之中?對同樣長度的測距(丈量)?耗時最短。


    且重量輕,一人便可攜帶、操作。


    毫無疑問,僅就紙麵參數而言,測距輪是各地官府對土地進行丈量時的最佳工具。


    真是這樣麽?


    不是。


    測距車的結構簡單?但機械式樣計數器的機構不簡單(相對而言)?即便裝著鐵外殼,也容易因為各種原因產生的撞擊而出現故障。


    機械計數器的部件多為鐵製,在實際使用中,很容易生鏽,所以需要經常拆卸、保養?基層吏員不具備這種能力。


    使用過程中,還會有一個問題:推著測距輪走?未必能走直線,那就得拉起長繩?或者在地上畫直線,以便測距輪跟著走直線。


    這會增加工作量?而且既然都已經拉繩了?何不直接用繩尺測量?


    若不拉直繩、畫直線?就這麽丈量土地,用結構更簡單的“步規”,更加方便、簡單。


    步規,就是類似圓規的“人”字形工具,其兩腳間距離是固定的(譬如五尺),簡單實用。


    所以,根據徐州各地的使用心得,綜合考慮下來,還是“丈量步尺”(大卷尺)好用。


    因為長度超過一定數值後,繩索要比同等長度的竹篾所製蔑尺重很多,所以收放以及攜帶時十分費力。


    且繩子的鬆弛程度,也會影響丈量的準確度,而竹篾不存在這個問題。


    “丈量步尺”結構很簡單,隨便找個竹木匠就能製作,且修補起來很方便,相對耐用,製作和維護成本低。


    所以,徐州州廨將經過實踐所得最佳丈量工具“丈量步尺”,上呈朝廷,恰逢朝廷實行土斷。


    土斷的目的是戶籍整頓,並對新編入籍的戶口名下田業進行丈量,以便征稅,所以便宜好用的“丈量步尺”正好派上用場。


    李笠讓兵卒們把裝備收好,看著那製作精良的測距輪,隻覺可惜。


    可惜,土斷的實施範圍有限,且因為實施對象的緣故,“開源”的效果可能不會很好。


    李笠覺得,朝廷應該排除萬難,對戶數和田畝做一次真正的清查。


    盡可能發現更多的隱戶和隱田,將其納入官府管轄之下。


    如果做不到,靠著土斷想要大幅增加稅收,那是不可能的。


    想要摸清大地主、豪強們名下有多少隱戶、隱田,肯定不容易,但不這麽做,暮氣沉沉的國家就一天天爛下去。


    天下三分,當三個國家相互間都奈何不了誰時,誰犯的錯越少,誰越能“苟”,笑到最後的幾率就越大。


    但想要“苟”,財政要撐得住,養活一支好歹能看家的軍隊。


    隨著李笠對朝廷一些情況的深入了解,他越發覺得,財政問題是個大問題:朝廷的歲入勉強夠花,幾乎沒有盈餘,想要有所作為,無以為繼。


    這個問題,無論是誰來當皇帝,都得麵對,解決不好,就容易患上抑鬱症。


    李笠看著校場上操練的兵卒,想起自己和張鋌、祖珽歸納出來的一組數字:三個國家的戶數估算。


    這個年代的人口統計,一般是以戶為單位,登記在官府的戶籍上,方便征稅。


    平均一戶以五口計。


    但因為大量隱戶的存在,且各國對戶籍的管理力度不同,所以在冊戶數與實際戶數有很大差別。


    梁國的在冊戶數,現在大概有一百四十萬戶左右。


    至於齊國,齊國由東魏蛻變而來,李笠聽祖珽介紹,魏、齊換代之際,在冊戶數大概是二百餘萬戶。


    如今齊國丟了淮北,但考慮到代魏之後十年間人口繁衍,應該不低於二百萬戶。


    至於周國,人口隻能靠推算。


    魏國(北魏)經過六鎮之亂,人口損失很多,在爾朱氏敗亡之際、魏國分裂之前,祖珽記得當時在冊戶數大概是三百餘萬戶。


    魏分東西,既然東魏占了二百餘萬戶,那麽西魏剛開始時,人口大概是接近百萬戶。


    後來,西魏奪了梁國益梁地區,而梁國占了西魏沔北地區,此消彼長,粗略估算,西魏/周國的戶數,大概百萬戶左右。


    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有人才有勞動力,才能讓土地有產出,才能讓軍隊不缺兵。


    所以,三國的國力排位,參考在冊戶籍數量,是:齊國(二百餘萬戶)>梁國(一百四十萬戶左右)>周國(一百萬戶左右)。


    那麽,以國力而言,齊國一個打兩個是沒問題的。


    事實上也是如此。


    但是,國力要經過動員才能轉化為戰爭能力,並需要一個有效的軍事體製將戰爭能力發揮出來,贏得軍事勝利。


    在這方麵,梁國就墊底了。


    六鎮之亂後,魏分東西,東、西魏政權得核心權力集團,都是源自六鎮武人的軍事集團,其首領以軍權獲取相權,然後架空皇權,以霸府控製朝政。


    在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武勳們,軍事能力毋庸置疑。


    他們控製了朝廷,構成了權力中樞,這樣的權力集團,打仗時對國力的轉化效率必然不低。


    梁國呢?


    朝廷從體製建設上就壓製武人,導致幾十年下來,將領總體水平較低,梁軍和強敵過招,小規模交戰還行,一到大軍團決戰就極易崩盤。


    宰輔們經過了去年的河南之敗,也看出官軍總體實力不行,所以決定“以和為貴”,不奢望拿下河南。


    就想安安心心守著現有家業過日子。


    這對於剛過而立之年不久的李笠來說,無法接受。


    他不是不接受和平,不是想要窮兵黷武,而是不接受當裱糊匠。


    爛攤子就該整頓而不是裱糊,不然就算是“苟”,恐怕都熬不過其他兩國。


    現在湘東王借土斷立威,或許真的想“有所作為”,他倒想看看,接下來誰會倒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棟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糕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糕羊並收藏亂世棟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