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說到趙構收到呂好問的蠟丸密信。密信中當朝禦史中丞透漏,金軍準備派五千重騎兵,攻打大名府。但嶽飛和張俊思量後都認為,五千騎兵這個人數不大可能。張俊更表示,最有可能的數字是兩千騎兵。
趙構疑惑,追問張俊,“伯英,二千這個數字你是怎麽推來的?”
張俊解釋,“迴大帥,軍隊有多少人,一般都不是真的。逞強時翻倍,示弱時減半。就像我義勇軍一萬人,對外卻號稱五千;金軍兩路南下,號稱二十萬,但其實也不過十多萬。即使這十萬多金軍,大多數也不是金人,而是投降金國的遼國人、渤海人(靺鞨族)。而圍攻汴梁的真正金軍,以末將隻見,大約三萬,最多四萬。”
趙構點頭,心說女真族一共才多少人啊?趙構在磁州時,就詳細了解了女真族的曆史,十三年前金太祖阿骨打起兵反遼,一共才二千多騎兵,打了一年,好不容易才發展到一萬騎兵;七年前,金遼兩國決戰,遼帝率七十萬大軍攻打金國,金人才二萬騎兵迎戰。就算這迴純種金軍翻了四倍,已經有八萬人了,那這八萬人也應該主要留守在金國皇帝身邊吧?這樣推論下來,圍攻汴梁的金人,大約三萬,最多四萬,的確是靠譜的數據。至於其他的敵人,當然就是金人征服異族過程中收編的偽軍了。真丟人,趙構心底不是滋味,我們大宋軍隊,特麽連偽軍也打不過!
張俊見趙構認同,繼續道,“奇襲任務,金人是不會派遼軍或者渤海軍完成的,所以來攻打大名府的重騎,必然會從本族的三萬金軍中出。金軍又分左右兩路,每路大約一萬五千人。大帥試想,如果你是兩位統帥,會在圍城之時,抽出自己三分之一的軍力去攻打一位隻有五千民兵的親王嗎?”
趙構深思,心說確實,他是穿越者,知道自己以後建立了南宋,但現在的金人不知道啊!所以金人,不會認為他趙構特別重要的。
張俊又道,“大帥再想,如果大帥是金軍將領,汴梁城裏不停的送出財寶、美女,狼多肉少,你還要分搶財產,主帥卻命你奔襲四百裏,攻打一個親王,而親王爵位的人在汴梁城裏還有三四十位。這樣的任務,大帥願意去做嗎?”
趙構聽了,點頭,確實,這樣低收益的買賣,誰都不肯的。
“所以,”張俊最後斬釘截鐵的總結,“東西兩路金軍,最多一路派出一支千人隊,共計二千輕騎,攻打大名府。”
趙構麵露喜悅,一拍桌子,道,“嗯、嗯,伯英言之有理!哈哈哈,大名府城高壑險,也是他二千輕騎打的下來的?我軍必可敗之!”
趙構正自信滿滿,誰知汪伯彥在一旁道,“不可!不可!”隻見這汪伯彥連連擺手,急的不行,“大帥,我軍不可勝啊!”
趙構聽汪伯彥居然說不可,當場不樂意了,心說好個汪伯彥,原來隻覺得你是貪官+主和派,現在看來,你原來是投降派啊!帶路黨、投降派卻做著真趙構的宰相,南宋能好嗎?趙構想到這裏,氣不打一處來,啪,他拍了一下椅子把手,站起身質問汪伯彥,“不可勝?軍隊不打勝仗,那國家還養著軍隊做什麽?!”
汪伯彥咽了口吐沫,委屈道,“大帥息怒,息怒。大帥你想,金軍兩次南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現在,他們第一次敗績,就是因為大帥,那金人會如何考慮大帥呢?!”
“當然是覺得我們大帥厲害了!!”還不等趙構迴答,張三郎已經說話了,他一邊講,一邊用看賣國賊狗漢奸的眼神瞪視汪伯彥。劉斌拽住張三郎,示意他不要說話。
趙構聽了汪伯彥的問話,第一反應也如張三郎,那看汪伯彥奇怪的充滿暗示性的眼神,他轉瞬明白過來了。是啊,他要是表現得太猛了,對他極為不利啊!但是把更多金人召來也就罷了,畢竟他最差還能往太行山裏跑。可是要金人為了製衡他,不把宋欽宗帶到北方,而是囚禁在汴梁做金國的兒皇帝,那趙構該如何是好?!
可要是不戰而逃呢?義勇軍以國家大義聚集,遭遇兩千輕騎便不戰而逃,這與宋欽宗麾下的廢物點心又有什麽區別呢?!
趙構進退維穀,這時,韓淵上前一步,拱手道,“大帥,末將有一計,可解大帥困境。隻是……”韓淵左顧右盼,意思是天機不可泄露,還請屏退左右。
趙構一愣,心說韓淵居然知道他有什麽困境,這戰略眼光,也是了不得啊。他一邊向自己帥位背後的屏風後麵走,一邊向韓淵招手。
韓淵跟到屏風後,低聲道,“大帥獲勝後,應立即給金人寫信求和,信中態度伏低做小,極盡恭維。並且,”他說到關鍵處,眼珠一轉,湊到趙構耳邊,以更輕的聲音道,“大帥向金帥請求,用義勇軍俘虜的金軍將士交換官家。”
趙構倒吸一口冷氣,心說好一條毒計,不僅向金人賣了大萌裝了大傻,還把宋欽宗往北狩的深淵狠狠推了一大把。想不到啊,韓淵,你居然是這樣的心機boy!但,這毒計確實可解此時困境!
趙構嘴唇哆嗦幾下,斟酌下語氣,假裝很親近的拍了拍韓淵的肩膀,說,“子凝(韓淵,字子凝,古人親友之間以表字互稱),此計甚妙,此信交由你寫,如何?”
“呃,末將字醜……”
趙構心說,這樣的信,即不能交給外人去寫,也不能交給忠臣去寫,嗯,汪伯彥這貨,應該正合適。想到這兒,趙構又拍了拍韓淵的胳膊,道,“哈哈,也是,本帥自會安排。”
趙構帶著韓淵從屏風後出來,隻見嶽飛張俊都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劉斌閉著眼睛,假裝自己已經入睡;唯獨張三郎一直偷偷打量趙構和韓淵,一副極好奇的樣子。
趙構坐好,微笑,道,“本帥心意已定,金人要戰,我軍便戰!”
眾都指揮神情都是一振,拱手齊聲道,“是!”
趙構疑惑,追問張俊,“伯英,二千這個數字你是怎麽推來的?”
張俊解釋,“迴大帥,軍隊有多少人,一般都不是真的。逞強時翻倍,示弱時減半。就像我義勇軍一萬人,對外卻號稱五千;金軍兩路南下,號稱二十萬,但其實也不過十多萬。即使這十萬多金軍,大多數也不是金人,而是投降金國的遼國人、渤海人(靺鞨族)。而圍攻汴梁的真正金軍,以末將隻見,大約三萬,最多四萬。”
趙構點頭,心說女真族一共才多少人啊?趙構在磁州時,就詳細了解了女真族的曆史,十三年前金太祖阿骨打起兵反遼,一共才二千多騎兵,打了一年,好不容易才發展到一萬騎兵;七年前,金遼兩國決戰,遼帝率七十萬大軍攻打金國,金人才二萬騎兵迎戰。就算這迴純種金軍翻了四倍,已經有八萬人了,那這八萬人也應該主要留守在金國皇帝身邊吧?這樣推論下來,圍攻汴梁的金人,大約三萬,最多四萬,的確是靠譜的數據。至於其他的敵人,當然就是金人征服異族過程中收編的偽軍了。真丟人,趙構心底不是滋味,我們大宋軍隊,特麽連偽軍也打不過!
張俊見趙構認同,繼續道,“奇襲任務,金人是不會派遼軍或者渤海軍完成的,所以來攻打大名府的重騎,必然會從本族的三萬金軍中出。金軍又分左右兩路,每路大約一萬五千人。大帥試想,如果你是兩位統帥,會在圍城之時,抽出自己三分之一的軍力去攻打一位隻有五千民兵的親王嗎?”
趙構深思,心說確實,他是穿越者,知道自己以後建立了南宋,但現在的金人不知道啊!所以金人,不會認為他趙構特別重要的。
張俊又道,“大帥再想,如果大帥是金軍將領,汴梁城裏不停的送出財寶、美女,狼多肉少,你還要分搶財產,主帥卻命你奔襲四百裏,攻打一個親王,而親王爵位的人在汴梁城裏還有三四十位。這樣的任務,大帥願意去做嗎?”
趙構聽了,點頭,確實,這樣低收益的買賣,誰都不肯的。
“所以,”張俊最後斬釘截鐵的總結,“東西兩路金軍,最多一路派出一支千人隊,共計二千輕騎,攻打大名府。”
趙構麵露喜悅,一拍桌子,道,“嗯、嗯,伯英言之有理!哈哈哈,大名府城高壑險,也是他二千輕騎打的下來的?我軍必可敗之!”
趙構正自信滿滿,誰知汪伯彥在一旁道,“不可!不可!”隻見這汪伯彥連連擺手,急的不行,“大帥,我軍不可勝啊!”
趙構聽汪伯彥居然說不可,當場不樂意了,心說好個汪伯彥,原來隻覺得你是貪官+主和派,現在看來,你原來是投降派啊!帶路黨、投降派卻做著真趙構的宰相,南宋能好嗎?趙構想到這裏,氣不打一處來,啪,他拍了一下椅子把手,站起身質問汪伯彥,“不可勝?軍隊不打勝仗,那國家還養著軍隊做什麽?!”
汪伯彥咽了口吐沫,委屈道,“大帥息怒,息怒。大帥你想,金軍兩次南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現在,他們第一次敗績,就是因為大帥,那金人會如何考慮大帥呢?!”
“當然是覺得我們大帥厲害了!!”還不等趙構迴答,張三郎已經說話了,他一邊講,一邊用看賣國賊狗漢奸的眼神瞪視汪伯彥。劉斌拽住張三郎,示意他不要說話。
趙構聽了汪伯彥的問話,第一反應也如張三郎,那看汪伯彥奇怪的充滿暗示性的眼神,他轉瞬明白過來了。是啊,他要是表現得太猛了,對他極為不利啊!但是把更多金人召來也就罷了,畢竟他最差還能往太行山裏跑。可是要金人為了製衡他,不把宋欽宗帶到北方,而是囚禁在汴梁做金國的兒皇帝,那趙構該如何是好?!
可要是不戰而逃呢?義勇軍以國家大義聚集,遭遇兩千輕騎便不戰而逃,這與宋欽宗麾下的廢物點心又有什麽區別呢?!
趙構進退維穀,這時,韓淵上前一步,拱手道,“大帥,末將有一計,可解大帥困境。隻是……”韓淵左顧右盼,意思是天機不可泄露,還請屏退左右。
趙構一愣,心說韓淵居然知道他有什麽困境,這戰略眼光,也是了不得啊。他一邊向自己帥位背後的屏風後麵走,一邊向韓淵招手。
韓淵跟到屏風後,低聲道,“大帥獲勝後,應立即給金人寫信求和,信中態度伏低做小,極盡恭維。並且,”他說到關鍵處,眼珠一轉,湊到趙構耳邊,以更輕的聲音道,“大帥向金帥請求,用義勇軍俘虜的金軍將士交換官家。”
趙構倒吸一口冷氣,心說好一條毒計,不僅向金人賣了大萌裝了大傻,還把宋欽宗往北狩的深淵狠狠推了一大把。想不到啊,韓淵,你居然是這樣的心機boy!但,這毒計確實可解此時困境!
趙構嘴唇哆嗦幾下,斟酌下語氣,假裝很親近的拍了拍韓淵的肩膀,說,“子凝(韓淵,字子凝,古人親友之間以表字互稱),此計甚妙,此信交由你寫,如何?”
“呃,末將字醜……”
趙構心說,這樣的信,即不能交給外人去寫,也不能交給忠臣去寫,嗯,汪伯彥這貨,應該正合適。想到這兒,趙構又拍了拍韓淵的胳膊,道,“哈哈,也是,本帥自會安排。”
趙構帶著韓淵從屏風後出來,隻見嶽飛張俊都低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劉斌閉著眼睛,假裝自己已經入睡;唯獨張三郎一直偷偷打量趙構和韓淵,一副極好奇的樣子。
趙構坐好,微笑,道,“本帥心意已定,金人要戰,我軍便戰!”
眾都指揮神情都是一振,拱手齊聲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