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說到,趙構聽了韓淵的計策,沒了顧慮,決定與金軍一戰,義勇軍五位都指揮都有心殺敵,聽了趙構的命令,齊聲稱是,準備開來。


    趙構穿越到宋代三個多月了,他有時覺得自己挺失敗的,三個月的時間,如果是一個正經工程師的話,恐怕連後膛槍都造出來了,而他,隻做了各種食物┑( ̄Д ̄)┍。但話說迴來,也不能怪趙構不思進取。宋代中國的科技水平已經達到了極高的,發明了火炮(霹靂炮,李綱前年就使用霹靂炮擊退過金兵),手榴彈(震天雷),過年時,老百姓還會放煙花和竄天猴取樂。所以,宋人對火器的具體認識,雖然比不過現代兵工廠的技術人員,但,其實已經比趙構強了……趙構這種科普水平的現代人,想有所作為也無的放矢。隻有後膛槍,也不是憑借知識就造得出來的,至少要先造出不會炸膛的優質鋼材呀!趙構現在所能做的,最多就是把大名府火藥窯子作的工匠們聚在一起,漲工資、發獎金,讓他們多多生產火藥,再挑出幾個機靈的工匠,讓他們向火炮小型化的方向努力。趙構相信,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製造火槍了,畢竟,第一支火槍(突火槍)就是南宋人用竹筒發明的嘛!


    趙構負責人事,汪伯彥趙野梁揚祖張羅後勤,五位都指揮負責各部軍事。整個大名府外鬆內緊,悄悄備戰,備足了霹靂炮、震天雷、神臂弓,嶽飛自告奮勇率軍在城外機動,以便內外夾擊來犯之敵。似乎萬事具備,隻欠金人。可是,趙構和義勇軍將士趁著脖子等,從正月初十等到正月十五,從元宵節等到龍抬頭(二月二),沒等到金人的兩千鐵騎,卻等到了大波謠言。


    “金人要派一萬重騎攻打大名府啦!”


    “金人抓了官家還不罷休,要對咱們大宋斬草除根,看來是打算活捉咱大帥啊!”


    “金人把汴梁人害得傾家蕩產,這些畜生要是來了大名府……”


    富饒繁華的大名府人心惶惶,卷金帶銀,舉家南逃者有之;抱兒牽女,進山避難者有之;當然,也有人不懼一死,誌願加入義勇軍。


    軍事行動搞得路人皆知?穩坐元帥府的趙構覺得奇怪,心說金人怎麽會犯這樣的大錯,被宋欽宗的腦殘光環傳染了?趙構天天盼著金人快些攻來,所以不僅不像老百姓那樣心事重重,反而一邊悠哉的在房頂上用望遠鏡找土星,一邊琢磨可不可以沒收逃跑富人的土地房產。正高興著想叫趙野來商量,康履引著嶽飛上了房,說,“嶽都指揮有要事要講,大帥要求過嶽都指揮要見你不用稟報的。”


    嶽飛聽康履的話一臉感動,但並沒有說什麽客套話,而是開門見山道,“大帥!末將明白了!”


    趙構笑了一下,問,“嶽卿,你明白什麽了?”


    “大帥,最近城內謠言是金人故意散布的!”


    “啥?”趙構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了現代紅豆銅鑼燒的味道,腦子有點當機了。


    嶽飛見趙構不明白,進一步解釋道,“大帥,從金人的角度,他們散布完即將大舉攻城的謠言,大帥就會棄城而逃,金人倒是派出一支輕騎,在逃亡途中截殺大帥!”


    趙構對嶽飛的想法不以為然,皺了皺眉頭,道,“嶽卿,金人這計設的,也太想當然了吧?大名府城高牆厚,本帥可以穩坐城頭,把來犯金兵揍的一愣一愣的,為何要棄城而逃?”


    嶽飛苦笑一下,解釋的頗有些心不甘情不願,“大帥啊,我軍聽到金人來襲的風聲,哪有穩坐城頭抗擊的?一貫都是棄城而逃的呀。黃河守軍二十萬,聽金軍在河對岸敲了一夜鼓,就逃得無影無蹤了。現在金人這般設計,一以貫之。再說,即使大帥沒逃,他們也沒什麽損失。”


    趙構聽嶽飛提到金人綁羊擊鼓的典故,其實已經信了,宋軍聽到金軍要來,確實百分之九九都是逃的。像這種沒有火車、汽車的年代,從金人的東北老家到黃河以南的開封,二三千華裏,光走路就要走上一個月。可十多萬主要是步兵的金軍,一個月就打到了汴梁城下。可見,金軍遇到的抵抗,基本為零。但,趙構還是有些不好意思承認,憤憤的反駁道,“官家就沒逃。”


    嶽飛歎口氣,“唉,大帥,官家那是沒來得及逃。”


    趙構愣了半晌,心底認同了嶽飛的主張。


    嶽飛見趙構不吱聲了,知道趙構已經認了,於是道,“大帥,我軍應將計就計,假裝逃跑,在路上伏擊金軍!”


    趙構點點頭,讓康履去把所有的都指揮叫來,一起開軍事會議。


    會議上趙構喝茶,嶽飛介紹,聽嶽飛講完,除了張俊臉色有點微紅,其他將領頻頻點頭以示讚同。劉斌聽到趙構要附近金軍,摩拳擦掌,表示自己的大刀已經饑渴難耐了。


    這五個都指揮裏最年輕氣盛的張三郎這迴倒是沒立即表態,而是板著手指似乎在算什麽,算了一會兒,他兩眼閃亮,上前一步,道,“大帥,末將有一計,可生擒金軍騎兵。”


    趙構知道張三郎最熟悉這一帶的地理,點頭,讓他快快講來。


    隻聽張三郎道,“東平府附近有一山,名梁山。”


    趙構聽到這兒心裏一笑,心說本帥也知道東平府附近有梁山,而且還有一水泊呢,但嘴上他卻問道,“三郎你是磁州人,怎知梁山?”


    張三郎解釋,“大姐嫁與梁山獵戶,所以末將也熟悉梁山。大名府距梁山三百裏,我軍步行,四五天可到梁山。大名府距汴梁府四百裏,金軍收買的探子飛馬狂奔,汴梁金軍一天可知消息。金騎一貫一人多騎,日行兩百多裏。這樣算下來,金軍輕騎奔襲我軍,四五天正好也到梁山下。”


    趙構聽張三郎算的這麽井井有條,對他更高看了一眼。


    張三郎繼續道,“當然,這些隻是預估,我軍同時也要派斥候,監視金軍位置,白天用煙火,晚間用燈籠傳遞金軍位置,保證金軍能與我軍主力,同時到達梁山下。”


    趙構點點頭,道,“三郎好規劃。”


    “梁山內有一灘沼澤,我軍假裝潰散,將金軍引入沼澤,即可生擒之!”


    “嗯?”韓淵插話了,“現在是二月,沼澤不會凍住嗎?”


    張三郎微笑,“正是因為現在是二月,才正好用這沼澤!要是沒凍住,隻能困住打頭的十幾騎,現在沼澤上有一層凍泥,大隊騎兵奔過時塌陷,方能困住上千騎兵呀!”


    趙構聽了,感覺張三郎的計策相當之好,撫掌喜道,“好計,真是好計!”趙構一邊說,一邊掃視全場,見得嶽飛張俊都微微點頭,讚同此計,他拍板道,“就按三郎此計辦!”


    張三郎見趙構采納了他的意見,嘿嘿一樂,拱手道,“大帥,末將請求與二哥先去梁山,保證計劃!”


    趙構微笑,點頭應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宋高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火星的弧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火星的弧度並收藏穿越宋高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