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義字當頭劉關張,

    桃園結拜千秋揚。

    大宴小宴難動心,

    掛印封金不投降。

    前人義重後人仿,

    兄弟發誓毋相忘。

    大難臨頭各自飛,

    有何麵目會雲長?

    卻說萬裏行邊上下打量羅夢龍一家,邊慷慨地說:“來老弟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還問什麽行不行?”說著,萬裏行讓人打掃出一套最好的帶裏外間的客房給羅張氏一家居住,並答應免費住到找著親人為止。

    羅夢龍將母親和姐妹們安頓好後,對萬裏行、來南兩人說;“大恩不言謝。我鬥膽高攀兩位哥哥,願與哥哥們結拜為兄弟,不知意下如何?”

    那個年代,朋友結識後,隻要投脾氣,立刻結盟拜把子時常有之。特別在孩子們中間拜把風更是盛行。

    萬裏行仔細端詳了羅夢龍一會兒,心想:“此人雖眼下淒涼,但出口成章,舉止不凡,目前隻是虎落平川,不會是久居人下之人。說不定將來是我的一個好幫手。”他再看看三位女眷,透過滿臉的泥濘,他驚奇地發現,都那麽美,特別是那位大女兒,更是出類拔萃。

    萬裏行想畢高興地說:“我讚成!”小來南也很高興地說:“我也讚成。”萬裏行讓門房準備好拜把子的器物,三人當場焚香盟誓。按年歲萬裏行為大哥,來南為二哥,羅夢龍為小弟。

    自此,羅夢龍有了依靠。一方麵委托萬、來兩位哥哥尋找父親,一方麵自己出外打工養家糊口。這期間,他賣過報,撿過破爛兒,擦過皮鞋。後由萬裏行的父親做擔保,在山西老鄉範家開的“德華居”飯館當小跑堂的,受盡了顧客的欺辱。他忍氣吞聲,任勞任怨,想盡一切辦法掙錢掙吃的。

    一天中午,德華居像往常一樣熙熙攘攘,樓上樓下坐滿了食客。羅夢龍在樓上正忙著上菜,突然就聽“咚咚咚”的,樓梯震天響。他迴頭一望,隻見一幫流裏流氣的青皮一湧而上,堆在樓梯口附近吵吵嚷嚷。為首的油腔滑調地問:“誰是老板?我們十位坐在哪裏?”

    羅夢龍聽著話音很耳熟,仔細一瞧這才認出,不是別人,竟是唐三省。

    這時一些顧客剛坐下,就被這份兒其勢兇兇的來頭兒所嚇倒,他們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站起來悄悄溜下樓走了,一下子謄出兩桌坐位。

    “大家坐!大家坐!不要客氣!今天有人請客!”唐三省熱情地叫著。這些小子嘻嘻哈哈的一個個相繼圍桌而坐了。

    “羅夢龍年兄!沒想到幾日不見,你竟出息了!在這麽大的館子裏做營生。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哪!”唐三省眼望著天花板說。

    “過獎了。您用點兒啥?”羅夢龍客氣地問道。

    “什麽好吃你就上,把你們拿手菜都上來!”唐三省牛氣十足地說。

    羅夢龍一邊答應著,一邊匆匆下樓,馬上把樓上的情況向範老掌櫃報告。並說:“這幫人的頭兒我認識,來者不善啊。”

    範老掌櫃想了想說:“來者都是客。夢龍啊,你就按照店規該怎麽上就怎麽上吧。如果發生什麽異常,你要隨機應變。實在應付不了,還有我呢。”

    羅夢龍得到旨意後就到灶上唱菜。一共給唐三省那桌上了四涼四熱八個菜,一壺好酒和一個湯。

    “請慢用。”羅夢龍上好菜,答訕了一句就要離去。

    隻見一個青皮趁羅夢龍轉身要走之機,以神速的動作將一個事先準備好的洋火空盒中的兩隻死蒼蠅倒在紅燒肉的盤中。

    “等會兒再走。這兒是怎麽迴事?難道紅燒肉這道菜用的是蒼蠅肉不成?”唐三省狂叫著,臉上露出猙獰的冷笑。

    “唐三省!我不許你糟蹋德華居!你憑什麽唚出這種沒教養的話來?”羅夢龍生氣地罵道。

    唐三省命令手下人:“拿給他瞧瞧!”

    那位往菜盤裏放蒼蠅的青皮得意地端起那盤紅燒肉一直送到羅夢龍的眼皮底下。

    羅夢龍掃了一眼,大吃一驚。分明見到肉盤裏扒著兩隻死蒼蠅。他這一嚇非同小可!

    說時遲,那時快!隻見羅夢龍奪過肉盤轉過身去,撿起蒼蠅就塞到嘴裏,嚼巴嚼巴就咽下去了。

    羅夢龍轉過身來,將那盤紅燒肉放迴原處笑著說:“哪有什麽蒼蠅,那明明是兩瓣兒八角,我嚼著還挺香。你們要是不嫌,就接著吃,否則,我負責給你們換一盤?”

    羅夢龍的這套熟練動作令唐三省眼花繚亂,也令他嘔吐不止。他朝著那盤紅燒肉嘔吐了一下後就對羅夢龍恨恨地說:“你這是存心不讓我們吃好飯哪!也罷!今天這盤紅燒肉你也不用換了。如果你當著大夥的麵把它全部吃下去,就算我請客了。你吃不下去的話,這桌酒席可就由你付錢了。怎麽樣?”

    羅夢龍瞧一眼那盤弄髒了的紅燒肉,再盯著唐三省說:“這可是你說的,大家都聽到了。”說完,他拿起那盤紅燒肉就著饅頭,一會兒的功夫就全部吃下去了。

    唐三省見了,突然從他跟前的徒弟身上掏出一些銀子放到桌上說:“羅夢龍,你有種!咱們不算完!後會有期!”說完就大步走下樓梯,那群狐朋狗友們也都灰溜溜地滾下了樓。

    在師傅的默許下,羅夢龍把剩飯剩菜帶迴家中。羅夢龍親身體會到爸爸常說的“沒有吃不了的苦,隻有享不到的福。”的真正含義。萬裏行經常拿來一些大車店的床單、被單、枕頭套、衣服等物讓羅張氏帶著孩子們漿洗,賺些零用錢。

    一天,人和大車店的賬房先生楚省三來見羅張氏,正趕上她漿洗著被單。寒暄後楚省三和氣地說:“羅嫂實在太辛苦了,這樣幹會把你累垮的!”“有什麽法子呢,”羅張氏一邊擰幹被單一邊無奈地說,“就盼著早點兒找到我們先生。”楚省三說:“我給想了個餿主意。先給你引見個人。”說著從身後拽出個矮個子男人來,“這是我哥哥楚金庭,原在大戲班敲小鼓的,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後來人老珠黃,被人排擠下來,現在自己組了個草台戲班子,上次他來我這兒,偶然見到你的大女兒漂亮,身段也好,特別適合唱戲演個青衣旦角兒。如果您應許了,讓她跟上班子學上幾天,就能賺錢,多了沒有,維持生計還是可以的,您意下如何?”沒等羅張氏說話,羅秀麗停下洗衣馬上搶著說:“我願意去!”

    羅張氏雖然心裏不願意讓孩子做戲子,但也無可奈何了。楚師父說:“照理說你要進入戲班子還要訂生死契約,我這裏臨時組一幫人還不正規,缺個旦角,也不用訂契約,我一定不會虧待您的閏女。”他交給羅張氏一包碎銀,帶著羅秀麗就走了。

    清政府原規定不準男女同台唱戲,楚金庭的戲班子就在附近的一個廟裏,天高皇帝遠,也沒人對業餘戲班子苛求。羅秀麗跟著楚師傅進到班子後發現,生、淨、末、醜以及敲家什活的都已齊全,就差青衣旦角兒沒有人選,大家見了羅秀麗,都喜形於色,表示認可。

    先是楚師傅給羅秀麗說戲,然後一句、一句地教羅秀麗唱詞,每記住一段,再配上京胡,唱的熟了再配上其它樂器,然後再與其他角色配戲,最後再加上身段、走台等動作。

    在楚師傅和各位師兄特別是扮演小生名叫甘草的幫助下,羅秀麗很快就上戲了,先是演“大探二”中的皇太後,接著演“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後又演“甘露寺”中的孫尚香,“玉堂春”中的蘇三等,再有就是一些折子戲如“拾玉鐲”等。在平民中越唱越紅,沒多久就小有名氣了。

    這天,羅秀麗唱完日場“女起解”,正要卸裝,楚師傅忽然喊了起來:“十萬火急,十萬火急!大家都不要卸裝,去唐三爺家救場。三個主要演員跟我走,外麵有車候著。”

    原來是地痞唐三省的母親過40大壽,要唱堂會,開始唐家根本看不上楚金庭的草台班子,就沒有叫他們。叫去的都是大腕。誰知唱到“玉堂春”時,老壽星看不上扮演蘇三的男角兒,說“這位角兒比起我上次在大廟裏看的那個蘇三差遠了!立馬叫大廟的蘇三!”唐三省怎麽哄、怎麽勸也不行,隻好讓老娘先看別的折子戲,立刻派手下人把大廟的楚金庭劇團接來。楚金庭接到消息又急又怕,他知道唐三省這條地頭蛇的厲害,趕緊帶著羅秀麗等七八個人上了大馬車。

    來到唐家立馬開演“蘇三起解”。楚金庭敲著小鼓指揮著樂隊,羅秀麗扮演的蘇三踏著節拍,帶著雙魚枷飄上舞台。京胡奏起西皮流水過門,隻聽羅秀麗唱道:

    “蘇三離了洪洞縣,

    將身兒來在大街前。

    未曾開言心好慘,

    過路的君子聽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轉,

    替我那三郎把信傳,

    就說蘇三把命斷。

    來生變犬馬我就當報還!”

    台下一片叫好聲,老太太高興得一個勁兒地向台上扔禮物。轉臉對她兒子唐三省說:“這才是玉堂春。不過不如上次有精神兒。我還要看‘三堂會審’。”唐三省笑著說:“他們演了一下午日場,還沒吃晚飯,哪還有力氣給咱們唱啊。”“唱完重賞他們不就得了。”老太婆大聲喊。唐三省說:“快傳下話去,讓他們接著往下演!”

    楚金庭得信兒後很為難,沒辦法,隻好讓小生甘草扮演王金龍,再從別的戲班子裏借了兩個人,臨時扮演“兩司”劉秉義和潘必正,接著演“三堂會審”。

    老太婆正高興的鼓掌,羅秀麗肚中無食,長跪台上,猛一站起,眼前一黑,一下子暈倒在地。

    “嗵!嗵!”“好啊!”台下喊起倒好。甘草見狀趕快抱起羅秀麗跑到場外雇了一輛洋車奔向了醫院。這邊,楚金庭和他的戲班子被唐三省的手下地痞們趕走了,白忙活了一個晚上。

    唐三省頭上歪戴一頂黑瓜皮帽,稀疏發黃的亂發胡亂編了個小短辮搭拉在腦後,像個豬尾巴。穿著滿闊氣的黑地兒上麵織有黃“卍”字的長袍,年紀輕輕的拄了個文明棍,走起路來一步三晃。

    自從這次見過羅秀麗後,唐三省就放不下了,他每當想起羅秀麗的漂亮迷人,心裏總是難以抑製。

    一天,楚金庭得到通知,三天後是唐三爺的生日,要唱堂會。讓楚金庭帶著羅秀麗來唐府。楚金庭沒有辦法,隻好答應下來。第四天,楚金庭一個人拿把京胡,帶著羅秀麗去了唐府。

    先是唐三省讓羅秀麗清唱了兩段京戲,在楚師傅的京胡伴奏下,羅秀麗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突然,唐三省說:“大戲我聽膩了。我要你給我唱梅花大鼓‘葬花’。”楚金庭求著說:“你大人大量,不要與我們窮戲子為難。她一個唱了兩天京戲的雛兒,哪裏會唱梅花大鼓呢?”

    唐三省一聽生了氣說:“來人,把楚金庭轟了出去!”唐三省的幾個打手一聲吼,要往外轟楚金庭。

    羅秀麗喊:“慢,不許碰我師傅!唐三爺要聽梅花大鼓黛玉葬花我會唱!但要有家什才行。”

    唐三省一聽就說:“那好辦,來人!出去借一套梅花大鼓的家什,再請一位彈弦兒的師父。”

    楚金庭慌了,他小聲問羅秀麗:“你會梅花大鼓?”“我喜歡,我抽空聽華小寶唱的黛玉葬花,都記下了。”楚金庭捏了一把汗。

    羅秀麗從小跟著母親鼓搗文學作品和詩詞,紅樓夢有關詩句背得滾瓜爛熟,背誦黛玉的葬花詞,就更不在話下了。再加上平時她自學過梅花大鼓,更是胸有成竹。

    她把唐三省手下搶來的鼓架好,伴著硬拉來彈弦的師父的音樂,敲了一通鼓後唱道:

    “孟春和風慶上元,

    清明以前暖又寒。

    年年倒有花朝日,

    有情人無奈有情天。”

    這四句字正腔園的地道梅花大鼓詞一唱完,唐三省的手下弟兄齊聲喊好,楚金庭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髒一下子落到了肚子裏。

    羅秀麗接著唱:

    “寶玉他屏住心神聽一番,

    她說是花謝花飛花滿天,

    紅消香斷有誰憐?

    遊絲軟係飄春榭,

    落絮輕沾撲綃簾。”

    羅秀麗唱到這裏,口幹得要命,她看了一眼楚師父和唐三省,唐三省嘲諷的目光溢於言表:“怎麽樣?唱不下來了吧?你就別費勁了,把老楚他們送走,秀麗陪我一夜,明天再送你走。”

    楚師父見狀心急如焚,他親自遞給羅秀麗一小壺茶,低聲說:“你唱得很好,別慌,你會過關的。”羅秀麗接過茶壺喝了兩口,想了想,又脫口而出:

    “後言道儂今葬花人笑癡,

    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賈寶玉恍恍惚惚聽了幾句,

    他要找吟詩的人兒在哪邊。

    ......

    林黛玉自焚詩稿癡情斷,

    賈寶玉看見花鋤心痛酸。

    到後來,賈寶玉出家當和尚,

    一去那大荒山永不迴還。

    這一迴黛玉葬花一鼓段,

    他們二人情意太重無有姻緣。”

    羅秀麗唱完後,也不理唐三省,拉著師傅楚金庭,徑直出去,坐上洋車迴到大廟。唐三省聽得傻子似的,半天沒動地兒。

    如此煎熬了幾個年頭,父親羅樹德仍然杳無音信。

    在這段難忘的日子裏,萬裏行和來南兩人幾乎是傾盡全力幫助羅家。經常和羅夢龍來往,與夢龍一家人都很熟了。萬裏行與羅張氏的大女兒羅秀麗最合得來,而來南會哄小女兒羅秀娟,羅夢龍看在眼裏,就悄悄對母親說:“我看小萬對大姐有意思,小來又挺喜歡小妹,幹脆都許配給他們算了。”“等等吧,不著急。”羅張氏說。

    這一天下午,天陰沉沉的。來南正在鞋攤上閑坐,看看天,知道要下雨了,他正想收攤,路對麵美國營盤的小門開了,走出一位中國人,東張西望了一下後,徑直朝鞋攤走來。

    “小師傅,能幫我修修鞋嗎?”那人和氣地問。

    “可以,先生,請這邊坐。”來南說著拿過一個小馬紮讓他坐下。那人脫下鞋,小來南邊修邊問:“先生在美國營盤高就?”

    “通過朋友介紹,混口飯吃。”那人信口答道。

    “我鬥膽向您打聽個人,不知認得不?”來南試探地問。

    “我來不久,隻認得一兩個人,別人連名字都叫不上來。”那人坦率地說。

    “羅樹德您認得吧?”來南問。

    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若知此人如何迴答,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新版十色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付同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付同慶並收藏新版十色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