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文華常委會


    (應書友提醒,某國在以後的文中一律稱狗大戶。請大家諒解。)


    王京雲靜靜盯著畢文謙看了很久。但最終,他沒有再問什麽。


    道別之後,王京雲帶著張兆忠出了四合院,一起走出安靜的胡同,上了停在胡同口的車,卻沒有立即啟動。


    “也許,我開始明白畢文謙為什麽要由我帶你來這兒了。”話,是對身旁的張兆忠在說,但王京雲並沒有兩人互動的意思,“我這就送你迴招待所。迴去了,好好思考、琢磨一下畢文謙的話,每一句話。既然他推薦了你,那我也希望你能勝任。”


    引擎啟動不久,車漸漸開出了三裏屯,張兆忠忍不住詢問道:“王秘書長,剛才,畢經理和我說的話,真的不多。”


    “你們不是一起上過節目嗎?認真迴憶一下,他當時說過的話。再多提醒你一句——畢文謙從來不是喜歡拋頭露麵的人。他不會無緣無故坐視你們在他首倡的節目裏喧賓奪主,更不會無緣無故親自參加。同樣,在那樣的場合下,他會主動說點兒什麽,這本身就不尋常。”


    “張兆忠,這是一個和國家命運相關的任務,也的確可能有生死的風險。明天我還要開會,後天開始,你隨時可以聯係我,給我一個答複。”


    說完,王京雲輕踩油門,專心致誌地開著車。


    夜幕,漸漸歸於安靜。


    第二天,畢文謙依舊按時起床,練聲,吃飯。然後……依舊在自己的房間裏看書,靜靜地等待著。


    兩輩子,他都沒有參加過黨委會,談不上什麽經驗。事實上,等真的開會了,他才知道,這並不是文華公司的黨委會,而是常委會。


    不過,這並不重點了——關鍵在於,當陸衍引著他走進自己熟悉的經理辦公室時,裏麵已經坐好了人,竟難得的有了擁擠的錯覺。而更讓他吃驚的,是在黎華的座位上,坐著一個壯年男人。


    ——李鯤!


    沒等畢文謙有所反應,李鯤就已經主動起身過來和畢文謙握手。


    “畢文謙,你好!”


    “李……李……”


    見畢文謙略有些失措,李鯤爽朗地笑了笑:“我今天是第一次到文華公司來,但也不必吃驚。文華公司,不是已經來過不少老首長了嗎?畢文謙,不必拘束,我今天,嚴格地說,是代表黎華來開這個常委會的。”


    “代表……黎華?”畢文謙總覺得這畫風不對。


    “來,先坐!我具體和你解釋。”


    李鯤的態度很親切,那副黑眼鏡下的表情,既有文質彬彬的氣質,又有著工程師式的精明,待兩人在辦公桌前一起安坐,他繼續說道:“聽說,你作為文華公司的經理,倒還沒有參加過黨委的會議。我先給你介紹一下文華公司現在的常委情況:黨委書記,彭黎華同誌,今天由我代替出席;副書記,萬鵬同誌,今天由王京雲同誌代替出席;副書記,劉三劍同誌,今天缺席;常委,大曉琳同誌,今天缺席;常委,小曉琳同誌;常委,陸衍同誌;常委,丁飛同誌。應到七人,實到五人,超過三分之二。”


    一邊介紹著,李鯤的目光在坐在沙發上以及臨時搬來的椅子上的人之中,逐一勻速掃過。


    “其中,萬鵬在東北、劉三劍在去香港的路上、大曉琳在美國,都不在京城,無法到會。至於黎華,她原本是計劃參加這次常委會的。但中顧委的薄副主任在和濱城的市委書記畢希臻做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畢竟,那位畢希臻,剛剛滿58歲。在幹部年輕化的大趨勢下,不太適合繼續提拔。但他在濱城當地工作多年,從中學的黨支部書記,一步一個腳印,從75年任市革·委會副主任開始,一直在濱城的領導班子裏,既對濱城的情況有著深刻的了解,也對那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原則上,他並不願意現在就退居二線,但他在這一、兩年的工作中,和黎華是有所溝通的。所以,畢希臻強烈要求和黎華麵談一次,具體交換詳細的意見。於是,黎華就主動去了濱城,並委托組織醞釀一個人代她出席文華公司的這次常委會。組織研究之後,就由我來了。”


    李鯤講話的姿態,有很嚴肅活潑的味道。但這些輕描淡寫的話,卻讓畢文謙沉默了許久。


    “李……”即使沉默之後開口,畢文謙也又斟酌了一下,“既然您今天是代表黎華來的,那我就叫您一聲李叔叔好了。其實,除了臨時過來的您,其他人都知道,我對參加這樣的會,沒什麽興趣。以往,文華公司黨委開會,也從來沒有在這裏進行過。您不覺得,現在這個樣子,辦公室裏顯得有些擠嗎?昨天,是王京雲通知我的,說是有些事情,想問問我的看法。那麽,就不客套了。有哪些問題,需要我說一說的,就提出來。原則上,我會知無不言。如果我的一些看法出乎各位的意料之外,也請見諒。”


    說完,畢文謙也一一看向在座的人。端正肅穆的丁飛,拿著小本本握筆低頭的陸衍,目不斜視的小曉琳,神色依舊難以捉摸的王京雲,最終,他的目光,迴到了表情和藹的李鯤身上。


    “那麽,第一個問題,是什麽?”


    “會議的議題,黎華領導的黨委,事先已經有所醞釀,就由我來問好了。”李鯤微微點點頭,語速始終不緊不慢,“第一個,昨天,王京雲應該和你談過一些——最近,國內,甚至中央,出現了一些變故,有的,嚴重違反了組織紀律,有的,釀成了常人所不知的極大危害,有的,已經激起了極大的民憤。在當下,大多數人都認為,那些犯下的錯誤,無論是中央內部,還是政府外部,特別仿佛一體兩麵的,一定要從嚴處理。從嚴的共識,已經達成了。但輕重的問題,卻有著分歧。很多人認為,改革開放,是新中國繼往開來,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的過程,錯誤,可以犯,但原則性的錯誤,絕不能犯,四項基本原則,絕不能動搖,有膽敢在這根本領域製造分裂的人,絕不能姑息;但是,也有個別頗具威望的老人,認為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僅錯誤在所難免,具體的尺度,在實踐中,也難以把控,所以,雖然也讚同從嚴處理,同時也要求罪不至死,以免將來的人兔死狐悲,在繼續的改革中畏首畏尾。”


    “因為各種複雜的因素,關於這很大一批人的量刑的方式方法,目前很難下決定。畢文謙,關於此,你有什麽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嗎?”


    畢文謙默默聽完,又思考了一會兒,卻沒有立即迴答。


    “這件事情,的確事關重大。我的確思考了一些。也因為這樣,李叔叔,可以先談談其他問題嗎?畢竟,全局,才是一盤棋。”


    李鯤細細地看了畢文謙一會兒,忽然微笑著點了點頭:“也對。那我繼續問了。”


    “劉三劍在離開京城之前,就強調過,要對那些香港媒體進行整頓。雖然當初無端斥責他的那些人,現在多少已經自得其害,但這個問題本身,始終存在一個尺度和方法的問題。另外,劉三劍臨走時,提了一個賭氣的想法:她不是將要作為紅旗轎車訂購資格審核小組的文華公司代表嗎?在最近的事件中,也有少數人晚節不保。劉三劍希望,功是功,過是過,幾十年走來,有的人的確有資格,但應該給他們造一輛白旗車。其實,劉三劍自己也沒指望這個想法成為現實,但作為一種態度,她還是委托黎華正式提出來。”


    噗……這……不愧是劉三劍的……態度。


    看著畢文謙囧然的表情,李鯤繼續說著。


    “鑒於近來的許多事件的發生,如果抽絲剝繭地去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最近開始實行的廠長負責製也存在著推波助瀾的責任。現在,有很多人希望吸取教訓,亡羊補牢,先迴到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再摸索一段時間,積累改革的經驗。那麽,在這個角度上,對於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製,畢文謙,你有什麽具體的構想嗎?”


    “另外,等文華銀行成立了,你作為董事會的成員,隨時可以了解銀行的運作,更可以提出你的意見。當然,據大家說,你多半沒有那個興趣,但我們也認為,應該在這樣一個比較正式的場合,告訴你。”


    “還有,黎華提出的關於京城主城八區中小學校教育改革方案、全國高考改革初步方案,將在今年開學之後宣布。其中,高考的改革是從這一屆新生開始,而且,因為要提高教材的難度,已有的教材肯定需要更新。具體的內容方針,是以你和黎華一起探討時的方案為基礎。不過,關於教師薪資待遇改革這一塊,目前采取的是自願申請的試行原則。在這些基礎上,你有什麽覺得需要補充的設想嗎?其中,京城的教材和全國的考綱的更新將在下一個學年開學前落實。具體是在原有的教材基礎上添加,還是一部分學科大幅度修改,你也可以說說你的看法。京城的教委,也邀請你參與其中。他們知道你不可能有足夠的精力專注於此,也沒有做過多的希望,但隨時願意傾聽你的意見。”


    “除了教改,還有一個和黎華有關的問題——因為最近的事件,政治體·製改革研究室和經濟體·製改革研究室等等部門出現了一些人事空缺。並且,對於體·製改革方麵的探索,許多人流露了更加持重的態度,覺得既不能在沒有實際經驗的情況下全盤變動,同時也應該更加從全局一盤棋的高度去對待。所以,現在醞釀了一個把體·製改革相關的研究室合並在一起,成立一個體製、政策研究室的方案,一方麵和國家一線領導人緊密聯係,一方麵結合實際,傾聽和征詢中顧委的經驗教訓,提出全局性的改革辦法。原則上,這個研究室的主任,應該是高配。但具體的人選,目前還眾說紛紜。有不少人提出,由黎華作為代理主任。但更多的人,包括黎華自己,並不支持這個意見。多數人傾向於,由黎華出任常務副主任,另選一個經驗豐富、年富力強的幹部出任研究室主任。對此,畢文謙,你有什麽有建設性的意見嗎?”


    “在此基礎上,已經醞釀過許多時間的城市分級製度,預計將在十·四大之後正式實施,而在此期間,城市分級的具體細則和考核標準,將作為新成立的體製、政策研究室重點負責落實的工作之一。在這方麵,你也隨時可以把新的設想講出來,和大家分享參考。”


    “最後,還有一件小曉琳代表中顧委提出的,和畢文謙你有所關係的事情。關於新動畫片的角色海選工作。因為最近的事件,中顧委方麵希望就海選工作盡快出一點兒人民群眾能夠知道,最好是產生興趣的進展。但在絕對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這又有些不太現實。所以,中顧委的陸常委希望,你能夠提前參與到角色選擇中來。當然,這會在客觀上加重你的工作負擔,如果你有更重要的工作,實在抽不出,我們也可以理解。”


    說完這些,李鯤點點頭,然後看向旁邊的其他人:“我要提的問題,大概就是這些了。你們覺得還有什麽需要補充的嗎?”


    短暫的安靜之後,王京雲忽然舉了舉手。


    “小王?”


    “嗯。”王京雲禮貌地朝李鯤點點頭,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材料,起身放在畢文謙麵前桌上,“文謙,這是關於蘇聯今年的蘇姆蓋特慘案以來,亞美尼亞地區的事端;以及我國一個叫阮名的人前些天叛逃美國的事件的相關材料。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聯係這兩件事情,談一談你的看法。”


    錯愕中,畢文謙看著重迴座位端坐的王京雲,慢慢伸手拿起了材料。


    卻在此刻,經理辦公室裏,起了陸衍小小的聲音。


    “那個,我也有一件事情……”


    “什麽事情?大方說出來嘛!”


    “下個月,不是奧運會要開始了嗎?之前,我們公司不是邀請過乒乓球隊的運動員來指導嗎?現在,人家那邊,遞來了一個邀請,邀請經理為乒乓球隊的參賽運動員寫一首歌,加油鼓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