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燒冷灶
西廂房的經理辦公室裏,張兆忠正襟危坐在沙發上,軍帽放在身邊,軍容整齊,目不斜視。
然而,當畢文謙和王京雲一起走進來時,他卻一下子似乎對該怎麽開口稱唿又起了些遲疑。
“畢……經理?”
畢文謙熱情地點點頭,示意他安坐,然後給三人分別倒了水,自己端著杯子,溫溫坐好。
“張助理,這麽晚了,還讓你過來,還把你晾在這邊這麽久,實在不好意思。但要怨,得怨王京雲。我是真的事先不知情。”看著坐在張兆忠旁邊的王京雲,調侃一句之後,畢文謙漸漸肅穆起來,“王京雲,我再次確認一下,雖然我也不太明確現在的具體程序,但相關的審查,真的已經……”
“文謙,你放心,這事情,我很清楚。在我之前,劉三劍,同樣如此。”王京雲稍微看了看旁邊比自己年長的張兆忠,“說實話,我還是不明白你究竟想幹什麽,但我很願意傾聽你的思路。”
畢文謙沒有直接迴答他,端著杯子,喝了喝水,然後又一次端詳著張兆忠的外貌——相比存在於自己腦海深處的局座,此刻的他,真的是年輕啊!
“張助理,上次我們見麵的時候,我問你,怕不怕死?你當時約莫起了情緒。現在,我想委托你做一些事情,當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得有國家專業的人士研究之後再做定奪,而且,這更得建立在你自己主觀願意的前提之上。我知道,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在戰鬥動員時,有著把作戰目的向一線作戰人員講透的優良傳統。不過,現在,我隻能告訴你,我希望你做什麽。”
這顯然是一個有所矛盾的說法。張兆忠似乎遲疑了一下,看了看旁邊處於思索中的王京雲,終於朝畢文謙點了點頭:“畢經理,你請說。”
“張助理,我聽說,你在中東當過翻譯,對吧?現在,兩伊戰爭已經結束了。那兩個國家,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極其原始的戰爭。雖然從軍事層麵上,很可笑,但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們消耗了非常多的資源,也對各自國內的基礎建設造成了許多破壞,更阻礙了國家正常的經濟發展。我不是很清楚,你之前是否聽聞過鵬華公司的消息,但我現在有一個構想——由我們中國的基建人員,去支援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即使他們財政預算有所困難,我們可以允許他們用石油貿易來慢慢償還……”
沒等張兆忠有什麽反應,王京雲卻不由問出了聲:“文謙,你這是想要做什麽?”
畢文謙卻沒有直接理會王京雲,看著靜靜聆聽的張兆忠,繼續說了下去:“兩伊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全世界,特別是所謂主流國家,對於那裏的關注,並沒有結束。我們中國現在是具備初步建成完整工業體係的國家,所謂初步,也就是高端的產業還比較空白,在世界範圍內比較缺乏競爭力。高科技的產業我們現在大多數競爭不了,走不出去。那就讓科技含量不那麽高的先走出去。伊拉克的領導人唯一出訪過的國家,就是蘇聯。而鵬華公司的基建能力,正是在蘇聯的遠東經濟試驗區得到鍛煉。你可以讓伊拉克的領導人派親信去遠東看看,調研那裏的基建情況。”
見畢文謙的話暫時告一段落,張兆忠凝神思考了一會兒,忽然不解地問:“畢經理,如果是這樣,那外交部裏應該有比我更適合的人選啊!我隻是一個軍人,經濟建設方麵的事情,不是我的長處。”
畢文謙隻是莞爾:“因為我親眼見過的,隻有你啊!而且,相比外交部,還是人民子弟兵更讓人心裏踏實一些。”無視了王京雲突然瞪大的眼睛,畢文謙繼續說道,“我不是說了嗎?‘支援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支援。既然是支援,怎麽可能把短期的經濟利益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呢?當然,我們也的確有必要讓第三方們認為我們是為了經濟利益。張助理,直接地說,這件事情的周期不能太久,需要兩、三年內出一定的成績,而具體的,我對你有這麽幾點要求:第一,獲取伊拉克總統及其親信的私人友誼和信任;第二,讓伊拉克總統及其親信認識到並承認你在軍事層麵的素養和水平;第三,讓伊拉克政府和人民認識到中國的基建能力;第四,讓伊拉克政府和人民認識到中國支援他們和平建設的態度。四點要求,越靠前的,越重要;越靠後的,越基礎。在打牢基礎的前提下,盡力做好重要的事情。”
聽完畢文謙的要求,張兆忠陷入了沉思。畢文謙卻隻等了一陣,便起身看向王京雲:“張助理,現在,我不會向你繼續深入解釋了,一切,需要你自己揣摩、研究,也隻有這樣,你才可能在曆史的關鍵時刻,成為中流砥柱。我就不妨礙你思考了。你可以有幾天的思考時間,有了結果之後,和王京雲說吧!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這個使命,我都感謝你今天的到來。如果你願意,而專家們也覺得這個構想可行,那接下來具體的操作方式方法,就由相關的你們具體商定,和我無關了。王京雲,來,陪我去錄音室。這個點兒,今天中森名菜在過節,那裏應該沒人。”
如畢文謙所料,今晚的錄音室,空蕩蕩。或許是大家都習慣了中森名菜“駐紮”在這裏練歌,而畢文謙也默許了的緣故。
打開燈,門關得嚴實,搬開兩把椅子,兩人對坐在中央,四目相對。
“王京雲,你覺得,我提這些要求,是為了什麽?”
“……我不知道。但這顯然和賺錢沒什麽關係。可如果真的隻是作為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的基建實力的一次機會,那你要求的軍事素養,就莫名其妙了。而且……”王京雲欲言又止,“算了,還是你說吧!”
“其實,我做這些,並沒有實質性的目的,充其量,不過是燒冷灶罷了!畢竟,大家都知道,在眼下這個時代,我們中國,並不具備全球性的戰略主動。”畢文謙搖搖頭,深吸了一口氣,“王京雲,我不知道你思考過沒有,但我,對於全世界的格局,有過一點兒思考。大家都知道,兩伊戰爭,是用最先進的武器,打出了最低水平的現代戰爭,甚至,稱為現代戰爭都是臉上貼金的說法,可是,為什麽會出現這個現象,眾說紛紜。有的人,是真不知道地瞎猜;有的人,卻是在裝糊塗。”
“直接地說,伊朗的革·命,讓美國喪失了其在中東地區最有力的盟友。而另一方麵,薩達姆自掌權以來,唯一出訪過的國家,隻有蘇聯,對於這樣的人掌握的政權,在冷戰的背景下,美國有著天然的不信任。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阿富汗戰爭的過程和結果。但在1980年,兩伊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包括美國。在1980年的美國眼裏,蘇聯的阿富汗戰爭,更像是一場布拉格之春的重複,意味著蘇聯的觸手直接進入了亞洲腹地,波斯灣是必然的兵鋒所向。而一旦波斯灣裏有了蘇聯的直接而絕對的立足點,那麽美國努力維係的冷戰戰略局勢將因為中東戰略的瓦解而離破產不遠。”
“所以,當時的美國,最擔心的,是如果自己支持伊拉克,那就有可能把伊朗徹底推向蘇聯——蘇聯兵不血刃地間接控製霍爾木茲海峽,是美國最不能接受的中東格局。所以,一直被視為‘美國人民的好朋友’的巴列維,在被國內驅逐而往美國尋求政治避難時,美國起初並不同意。哪怕處於所謂人道主義讓巴列維進入美國治病,而導致了伊朗人質危機,麵對這樣打臉的事情,美國所做的,也是妥協,把巴列維驅逐到了巴拿馬。”
“冷戰中的美國,從來不在意自己和第三方國家之間的臉麵。伊朗的改朝換代,美國其實並不在意,它在意的,隻是蘇聯是否會因此得利。”
“另一方麵,伊拉克自古以來就不是政治實體,不過是帝國主義列強彼此鬥爭的背景下,當地民族主義力量鬥爭的結果。伊拉克的民族主義者相信,唯有擺脫西方國家的桎梏,才可能贏得民族獨立,走向富強。而到了薩達姆時代,他所領導的複興黨,已經贏得了獨立,但走向富強還正在途中。對於薩達姆的派係來說,他們也渴望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入侵阿富汗的蘇聯值得警惕,但他們最反感的,始終是傳統的西方殖民者,無論是英國,還是一脈相承的美國。”
“所以,所謂的兩伊戰爭,本質上是薩達姆的主義和霍梅尼的革·命的衝突,無論哪一方,其最終目的,都包含了將歐美勢力從中東驅逐的訴求。所以,在蘇聯把多數精力置於阿富汗的時候,美國在其中的戰略態度,其實很簡單——薩達姆和霍梅尼都消失了,它眼裏的世界就一片清明了。而事實上的結果,也正如美國的戰略需求:伊拉克和伊朗,都在戰爭中巨費無功。”
“然而,我們看世界,不可能隻分析過去,更應該思考未來。”
“雖然兩伊戰爭耽誤了那兩個國家將近十年的發展時間,但它們在中東全麵驅逐歐美勢力的政治訴求並沒有改變。可中東,是美國絕不能放棄的戰略要地,更是維係石油美元貨幣體係的命脈所在。畢竟,中東的輕質石油,以及低廉的開采成本,豐富的產量,在全球的石油產業中,有著無可匹敵的競爭力。美國可以不因中東石油而直接賺錢,甚至它自己往裏麵貼錢也無所謂,但那裏的石油產業的走向,特別是全球石油市場的定價權,是美國願意為之發動世界大戰的戰略要衝。如果說,隻要蘇聯的勢力不能進入波斯灣,伊朗是否繼續親美,美國並不太看重,那麽,想要把美國從中東驅逐的人,則是水火不容了。”
“所以,現在,兩伊戰爭結束了,這不但不意味著那裏將迎來和平,恰恰相反,新一輪的戰爭,已經處於醞釀之中。而相比喊出了‘既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的霍梅尼,隻出訪過蘇聯的薩達姆,顯然更加麵目可憎。”
“這一切,硝煙尚未散盡便再起的戰爭陰雲,雄心勃勃的薩達姆,及其領導的複興黨,很可能渾然不覺。”
“我不知道下一場戰爭,會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爆發。但我不能排除美國親自對伊拉克出手的可能。如果那真的發生了,那必然會成為一場超級大國對中等國家的碾壓之戰,就像我在艾靜那次節目中提到的那樣。伊拉克的軍隊根本沒有真正的電子戰的意識,把兩伊戰爭作為經驗的他們,根本不懂真正的現代戰爭是什麽模樣。”
終於,王京雲約莫是聽出些味兒了,他稍微眯起眼睛,出聲問道:“文謙,你是想提前……”
“不,我說過,我隻是想燒個冷灶。其實,中東,遠不是我們中國現在能夠直接插手的位置。沒有歐美勢力的中東固然看上去眉清目秀,但複興黨的發展,和我們有多少利益關係?”畢文謙又搖了搖頭,歎息道,“我真正擔憂的,是更進一步的問題——伊朗已經和美國分道揚鑣了,如果美國再親手打擊了複興黨,那麽他還能在中東和誰聯盟呢?毫無疑問,除了傳統的盟友以色列之外,就隻有沙特了。而且,如我說過的,應該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所謂敵之要所,我之要所,美國在中東選擇一個代表了最後落生產關係的勢力,是非常符合其利益需求的——一盤散沙,沒有真正活力,沒有發展前途的中東,才更有利於控製。而沙特,那個國家的體製和文化,毫無疑問是美國完美的選擇。可對於沙特來說,代表了落後生產關係的它,麵對一個利益關係紛繁複雜的破碎的中東,它自然也想成為一個地區的領導者,但它能做什麽呢?顯然,它不可能主動去革自己的命,它必然會在中東,甚至全世界宣揚開曆史倒車的派係思維。一旦這樣的局麵真的出現了,和美國因為石油利益而勾結在一起的沙特,將格外地有錢,也必然將為了宣揚自己落後的派係思想,向全世界不斷撒錢。結合我們自己國內的某些政策傾向,中國的西北,將再難安穩了。”
“我沒有資格要求國家驟然改變某些存在漏洞的政策,所以,我隻能搶先在國外燒一個冷灶了。”
西廂房的經理辦公室裏,張兆忠正襟危坐在沙發上,軍帽放在身邊,軍容整齊,目不斜視。
然而,當畢文謙和王京雲一起走進來時,他卻一下子似乎對該怎麽開口稱唿又起了些遲疑。
“畢……經理?”
畢文謙熱情地點點頭,示意他安坐,然後給三人分別倒了水,自己端著杯子,溫溫坐好。
“張助理,這麽晚了,還讓你過來,還把你晾在這邊這麽久,實在不好意思。但要怨,得怨王京雲。我是真的事先不知情。”看著坐在張兆忠旁邊的王京雲,調侃一句之後,畢文謙漸漸肅穆起來,“王京雲,我再次確認一下,雖然我也不太明確現在的具體程序,但相關的審查,真的已經……”
“文謙,你放心,這事情,我很清楚。在我之前,劉三劍,同樣如此。”王京雲稍微看了看旁邊比自己年長的張兆忠,“說實話,我還是不明白你究竟想幹什麽,但我很願意傾聽你的思路。”
畢文謙沒有直接迴答他,端著杯子,喝了喝水,然後又一次端詳著張兆忠的外貌——相比存在於自己腦海深處的局座,此刻的他,真的是年輕啊!
“張助理,上次我們見麵的時候,我問你,怕不怕死?你當時約莫起了情緒。現在,我想委托你做一些事情,當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得有國家專業的人士研究之後再做定奪,而且,這更得建立在你自己主觀願意的前提之上。我知道,我們的人民解放軍在戰鬥動員時,有著把作戰目的向一線作戰人員講透的優良傳統。不過,現在,我隻能告訴你,我希望你做什麽。”
這顯然是一個有所矛盾的說法。張兆忠似乎遲疑了一下,看了看旁邊處於思索中的王京雲,終於朝畢文謙點了點頭:“畢經理,你請說。”
“張助理,我聽說,你在中東當過翻譯,對吧?現在,兩伊戰爭已經結束了。那兩個國家,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極其原始的戰爭。雖然從軍事層麵上,很可笑,但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們消耗了非常多的資源,也對各自國內的基礎建設造成了許多破壞,更阻礙了國家正常的經濟發展。我不是很清楚,你之前是否聽聞過鵬華公司的消息,但我現在有一個構想——由我們中國的基建人員,去支援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即使他們財政預算有所困難,我們可以允許他們用石油貿易來慢慢償還……”
沒等張兆忠有什麽反應,王京雲卻不由問出了聲:“文謙,你這是想要做什麽?”
畢文謙卻沒有直接理會王京雲,看著靜靜聆聽的張兆忠,繼續說了下去:“兩伊戰爭雖然結束了,但全世界,特別是所謂主流國家,對於那裏的關注,並沒有結束。我們中國現在是具備初步建成完整工業體係的國家,所謂初步,也就是高端的產業還比較空白,在世界範圍內比較缺乏競爭力。高科技的產業我們現在大多數競爭不了,走不出去。那就讓科技含量不那麽高的先走出去。伊拉克的領導人唯一出訪過的國家,就是蘇聯。而鵬華公司的基建能力,正是在蘇聯的遠東經濟試驗區得到鍛煉。你可以讓伊拉克的領導人派親信去遠東看看,調研那裏的基建情況。”
見畢文謙的話暫時告一段落,張兆忠凝神思考了一會兒,忽然不解地問:“畢經理,如果是這樣,那外交部裏應該有比我更適合的人選啊!我隻是一個軍人,經濟建設方麵的事情,不是我的長處。”
畢文謙隻是莞爾:“因為我親眼見過的,隻有你啊!而且,相比外交部,還是人民子弟兵更讓人心裏踏實一些。”無視了王京雲突然瞪大的眼睛,畢文謙繼續說道,“我不是說了嗎?‘支援伊拉克的戰後重建工作’。支援。既然是支援,怎麽可能把短期的經濟利益作為首要考慮的問題呢?當然,我們也的確有必要讓第三方們認為我們是為了經濟利益。張助理,直接地說,這件事情的周期不能太久,需要兩、三年內出一定的成績,而具體的,我對你有這麽幾點要求:第一,獲取伊拉克總統及其親信的私人友誼和信任;第二,讓伊拉克總統及其親信認識到並承認你在軍事層麵的素養和水平;第三,讓伊拉克政府和人民認識到中國的基建能力;第四,讓伊拉克政府和人民認識到中國支援他們和平建設的態度。四點要求,越靠前的,越重要;越靠後的,越基礎。在打牢基礎的前提下,盡力做好重要的事情。”
聽完畢文謙的要求,張兆忠陷入了沉思。畢文謙卻隻等了一陣,便起身看向王京雲:“張助理,現在,我不會向你繼續深入解釋了,一切,需要你自己揣摩、研究,也隻有這樣,你才可能在曆史的關鍵時刻,成為中流砥柱。我就不妨礙你思考了。你可以有幾天的思考時間,有了結果之後,和王京雲說吧!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這個使命,我都感謝你今天的到來。如果你願意,而專家們也覺得這個構想可行,那接下來具體的操作方式方法,就由相關的你們具體商定,和我無關了。王京雲,來,陪我去錄音室。這個點兒,今天中森名菜在過節,那裏應該沒人。”
如畢文謙所料,今晚的錄音室,空蕩蕩。或許是大家都習慣了中森名菜“駐紮”在這裏練歌,而畢文謙也默許了的緣故。
打開燈,門關得嚴實,搬開兩把椅子,兩人對坐在中央,四目相對。
“王京雲,你覺得,我提這些要求,是為了什麽?”
“……我不知道。但這顯然和賺錢沒什麽關係。可如果真的隻是作為向全世界證明我們的基建實力的一次機會,那你要求的軍事素養,就莫名其妙了。而且……”王京雲欲言又止,“算了,還是你說吧!”
“其實,我做這些,並沒有實質性的目的,充其量,不過是燒冷灶罷了!畢竟,大家都知道,在眼下這個時代,我們中國,並不具備全球性的戰略主動。”畢文謙搖搖頭,深吸了一口氣,“王京雲,我不知道你思考過沒有,但我,對於全世界的格局,有過一點兒思考。大家都知道,兩伊戰爭,是用最先進的武器,打出了最低水平的現代戰爭,甚至,稱為現代戰爭都是臉上貼金的說法,可是,為什麽會出現這個現象,眾說紛紜。有的人,是真不知道地瞎猜;有的人,卻是在裝糊塗。”
“直接地說,伊朗的革·命,讓美國喪失了其在中東地區最有力的盟友。而另一方麵,薩達姆自掌權以來,唯一出訪過的國家,隻有蘇聯,對於這樣的人掌握的政權,在冷戰的背景下,美國有著天然的不信任。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阿富汗戰爭的過程和結果。但在1980年,兩伊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沒有人知道,包括美國。在1980年的美國眼裏,蘇聯的阿富汗戰爭,更像是一場布拉格之春的重複,意味著蘇聯的觸手直接進入了亞洲腹地,波斯灣是必然的兵鋒所向。而一旦波斯灣裏有了蘇聯的直接而絕對的立足點,那麽美國努力維係的冷戰戰略局勢將因為中東戰略的瓦解而離破產不遠。”
“所以,當時的美國,最擔心的,是如果自己支持伊拉克,那就有可能把伊朗徹底推向蘇聯——蘇聯兵不血刃地間接控製霍爾木茲海峽,是美國最不能接受的中東格局。所以,一直被視為‘美國人民的好朋友’的巴列維,在被國內驅逐而往美國尋求政治避難時,美國起初並不同意。哪怕處於所謂人道主義讓巴列維進入美國治病,而導致了伊朗人質危機,麵對這樣打臉的事情,美國所做的,也是妥協,把巴列維驅逐到了巴拿馬。”
“冷戰中的美國,從來不在意自己和第三方國家之間的臉麵。伊朗的改朝換代,美國其實並不在意,它在意的,隻是蘇聯是否會因此得利。”
“另一方麵,伊拉克自古以來就不是政治實體,不過是帝國主義列強彼此鬥爭的背景下,當地民族主義力量鬥爭的結果。伊拉克的民族主義者相信,唯有擺脫西方國家的桎梏,才可能贏得民族獨立,走向富強。而到了薩達姆時代,他所領導的複興黨,已經贏得了獨立,但走向富強還正在途中。對於薩達姆的派係來說,他們也渴望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入侵阿富汗的蘇聯值得警惕,但他們最反感的,始終是傳統的西方殖民者,無論是英國,還是一脈相承的美國。”
“所以,所謂的兩伊戰爭,本質上是薩達姆的主義和霍梅尼的革·命的衝突,無論哪一方,其最終目的,都包含了將歐美勢力從中東驅逐的訴求。所以,在蘇聯把多數精力置於阿富汗的時候,美國在其中的戰略態度,其實很簡單——薩達姆和霍梅尼都消失了,它眼裏的世界就一片清明了。而事實上的結果,也正如美國的戰略需求:伊拉克和伊朗,都在戰爭中巨費無功。”
“然而,我們看世界,不可能隻分析過去,更應該思考未來。”
“雖然兩伊戰爭耽誤了那兩個國家將近十年的發展時間,但它們在中東全麵驅逐歐美勢力的政治訴求並沒有改變。可中東,是美國絕不能放棄的戰略要地,更是維係石油美元貨幣體係的命脈所在。畢竟,中東的輕質石油,以及低廉的開采成本,豐富的產量,在全球的石油產業中,有著無可匹敵的競爭力。美國可以不因中東石油而直接賺錢,甚至它自己往裏麵貼錢也無所謂,但那裏的石油產業的走向,特別是全球石油市場的定價權,是美國願意為之發動世界大戰的戰略要衝。如果說,隻要蘇聯的勢力不能進入波斯灣,伊朗是否繼續親美,美國並不太看重,那麽,想要把美國從中東驅逐的人,則是水火不容了。”
“所以,現在,兩伊戰爭結束了,這不但不意味著那裏將迎來和平,恰恰相反,新一輪的戰爭,已經處於醞釀之中。而相比喊出了‘既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的霍梅尼,隻出訪過蘇聯的薩達姆,顯然更加麵目可憎。”
“這一切,硝煙尚未散盡便再起的戰爭陰雲,雄心勃勃的薩達姆,及其領導的複興黨,很可能渾然不覺。”
“我不知道下一場戰爭,會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爆發。但我不能排除美國親自對伊拉克出手的可能。如果那真的發生了,那必然會成為一場超級大國對中等國家的碾壓之戰,就像我在艾靜那次節目中提到的那樣。伊拉克的軍隊根本沒有真正的電子戰的意識,把兩伊戰爭作為經驗的他們,根本不懂真正的現代戰爭是什麽模樣。”
終於,王京雲約莫是聽出些味兒了,他稍微眯起眼睛,出聲問道:“文謙,你是想提前……”
“不,我說過,我隻是想燒個冷灶。其實,中東,遠不是我們中國現在能夠直接插手的位置。沒有歐美勢力的中東固然看上去眉清目秀,但複興黨的發展,和我們有多少利益關係?”畢文謙又搖了搖頭,歎息道,“我真正擔憂的,是更進一步的問題——伊朗已經和美國分道揚鑣了,如果美國再親手打擊了複興黨,那麽他還能在中東和誰聯盟呢?毫無疑問,除了傳統的盟友以色列之外,就隻有沙特了。而且,如我說過的,應該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所謂敵之要所,我之要所,美國在中東選擇一個代表了最後落生產關係的勢力,是非常符合其利益需求的——一盤散沙,沒有真正活力,沒有發展前途的中東,才更有利於控製。而沙特,那個國家的體製和文化,毫無疑問是美國完美的選擇。可對於沙特來說,代表了落後生產關係的它,麵對一個利益關係紛繁複雜的破碎的中東,它自然也想成為一個地區的領導者,但它能做什麽呢?顯然,它不可能主動去革自己的命,它必然會在中東,甚至全世界宣揚開曆史倒車的派係思維。一旦這樣的局麵真的出現了,和美國因為石油利益而勾結在一起的沙特,將格外地有錢,也必然將為了宣揚自己落後的派係思想,向全世界不斷撒錢。結合我們自己國內的某些政策傾向,中國的西北,將再難安穩了。”
“我沒有資格要求國家驟然改變某些存在漏洞的政策,所以,我隻能搶先在國外燒一個冷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