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醞釀


    萬鵬迴到四合院時,是和王京雲一起——他們本就是要借用黎華的辦公室聊一些事情。當陸衍把畢文謙的小文章遞過來時,他甚至有些疑惑。


    但當他看完之後,卻陷入了一陣沉默。


    “鵬哥?”王京雲察覺了萬鵬的出神。


    “京雲,你也看看。”


    起身接過紙,王京雲很快瀏覽了一遍。緊接著,他又細細看了兩遍。


    萬鵬默默看著他,沒有說話。


    “鵬哥……畢文謙是什麽意思?”


    “他說得挺明白,投不投稿,我們說了算,但一定要給華華看到。很有分寸,也很機靈。”萬鵬仰靠著沙發,雙手握在腹前,“越來越羨慕他了……能寫出這樣的東西。這種文章,這種時候,華華在東京,看了一定特別喜歡。”


    王京雲忍著沒有答話。


    “京雲,你覺得適合發表嗎?”


    “……這得看是他署名發表,還是化名發表吧?”王京雲斟酌了一下。


    “化名?真想化名,他會來問我們嗎?”萬鵬篤定地搖頭,遙指著王京雲手中的紙,“薄木板上迴頭招唿著一起爬出去的人,已經有了多少?他說那下麵是萬丈深淵!他說窗戶外的是海市蜃樓!不僅如此,他還迴頭嘲諷了北邊兒,還說自己要跟上去!你覺得,他真會指望公開發表?”再搖搖頭,萬鵬緩緩說道,“他要是想這麽出頭,早就可以到處上竄下跳了——你見過隨便什麽人能把自己關在屋子裏,關在錄音室裏一兩個月嗎?他想的,根本不是發表,而是給我們覺得應該看的人看。”


    “我們……”


    王京雲又看了看文章,止住了嘴邊的話。


    “你想說什麽,直說出來……我就準備去北邊兒了,這裏的事情,遲早有一段時間由你負責。”


    萬鵬歎了一口氣,沙沙的聲音有些沉。王京雲醞釀了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要是再過幾個月,我還可能猜測他是從什麽地方聽了什麽消息,準備投機抖機靈。但現在……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畢文謙這……像是數九寒天就道春了。”


    瞧著王京雲抖著手裏的紙,萬鵬忽然看了看窗戶外麵,那角度,恰好能看到一半大槐樹,正是花期。


    “所以,我得趕緊出去。咱們隱隱有感覺的事情,根本不是咱們現在能夠討論的。無論接下來會有多少人從窗戶爬出去,我早走一步,就多一分希望。我始終搞不懂畢文謙哪兒來的那種信心,他身上又沒有丁點兒盲目樂觀的模樣……”


    王京雲聆聽著萬鵬似講述似自語的話,順著他的視線,迴頭也看了看窗外。


    “是啊……他說得很明白,‘這條曲折的路上,沒有清高的餘地,隻要走下去,遲早會沾上罪名’。你知道他昨晚上和我說了什麽嗎……”


    身在錄音室裏的畢文謙不知道萬鵬和王京雲在辦公室裏的交談,他正努力學習著日文——記得一些作品是一迴事兒,將來如果自己拿出來,該怎麽去唱,可得自己來揣摩了——相比中國歌手來說,日本歌手,特別是銷量不錯的那些歌手的演唱水平,其實是比較次的——對於不少日文歌,畢文謙無法接受作為穿越者的自己,作為立誌成為歌神的自己,會比原版唱得差——而想唱好日文歌,學明白日語,是最基礎的一步之一。


    索性,這幾天,夏林、艾靜、蘇虹都在培訓重心,錄音室裏去挺清靜。隻有李靈玉在正式轉了檔案之後,多往四合院跑了幾趟——聽說了畢文謙準備錄製直播節目裏的歌,她就準備著去唱《困砂》了。


    不過,四合院裏的臥室是且隻是給歌手準備的,已經結婚的李靈玉還不至於為了圖近便就分居。她真待在四合院裏的時間,其實也不算多。


    有條不紊的時間到了星期六,蔣衛國敲開了錄音室的門。


    “經理,黎副經理來電話了!”


    心念一動,畢文謙隨手放下日語詞典就跑了出去,三兩步到了四合院門口,一把抓起桌子上的電話筒。


    “黎華?”


    “師父!”


    對麵是清脆的笑聲,聽得畢文謙耳聰目明。


    “有什麽事情,慢慢說。”


    “喲,今天不心疼長途了?”黎華大約明了畢文謙的想法,“好,慢慢說。先說你寫的那文章吧!”


    “嗯!”


    “你啊,人家屠格涅夫這種文學家,你也是隨便就調侃了。”咯咯地輕笑不停,“不過,我怎麽覺得,你才是走在前麵的那個啊?”


    “屠格涅夫筆下的不是女郎嗎?而且,我覺得你可比他筆下的漂亮多了!你可從不求人。”


    “嗬嗬,又胡說!”罵了一句,黎華又笑了一會兒,才認真換了一個話題,“你的小樣我一直在聽,一直在想,一直在練。河合奈寶子介紹的編曲師說這是搖滾,他們說想認識你。”


    畢文謙一愣:“他……們?”編曲的不止一個?


    “除了編曲師,還有演奏家。”黎華哼哼了幾句旋律,“哥倫比亞公司想買這歌的版權,我拒絕了。我了解了一下日本的流行音樂體製,利潤的大頭都被唱片公司和事務所拿走了,雖然詞曲作者收入比較歌手多多了,這倒和我們國內以前的行價倒過來了,但這些加在一起也沒超過20%,比我們的規劃不公平太多了!所以,我已經決定,一定要在日本開分公司,我們自己寫自己唱自己生產自己賣,哪怕是中日合資也好,一定要把主動權抓在手裏!”


    朝氣蓬勃的宣言震得耳朵癢癢,畢文謙簡直有點兒醉了。


    “你想得很好,但我們有足夠的資金和渠道嗎?”計劃很美好,但落實起來得腳踏實地——先不提需要多少錢,現在的中國,那可憐的外匯儲備……“或者說,在日本開分公司,我們最好用日圓。”


    “日圓?”黎華愣了愣,“文謙,這兒可不是京城,我上哪兒去……”


    “就我看過的資料來說,印象中,日本有一個雅馬哈公司吧?這個公司下麵好像有一個什麽音樂振興會?你可以去了解一下。雅馬哈是一個主業生產音樂器材的公司,你可以用引資讓他們在中國設廠的意向切入。然後商量讓他們以音樂振興會的名義墊資入股建立中日合資唱片公司,我們用前幾年的唱片收入支付合資本金。”


    黎華聽了,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陣,才小心地問:“你決定,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條件,人家會答應?”


    “我也不知道。”這是“曆史”上都從不存在的東西,畢文謙也不敢保證什麽,“不過,中國的很多樂器生產工藝,的確需要向雅馬哈學習。而對於它來說,中國也是一個前景非常廣闊的市場。我們是第一個主動試圖和日本流行音樂產業交流的中國公司,這個潛在的市場的心理投影,也會投射到我們身上。相比這個市場前景,成立一個唱片公司需要投入的資金,實在是太渺小了!”


    “我想想……”又是一陣沉默,“這麽說起來,的確可以一試。但人家有沒有興趣,咱們都不知道。而且,即使人家真有興趣,開出的條件也很可能非常苛刻吧……畢竟是咱們有求於人。”


    “所以,你應該讓他們覺得,你是在尋求雙贏,而不是求助。”畢文謙既不敢確定自己上輩子知道的資料是否是真想,也沒有合適的理由全盤告訴黎華,隻能斟酌了一陣,提示道,“我覺得,能夠成立音樂振興會的公司,雖然首先是資本家,但也應該是熱愛音樂的人。雅馬哈是一個曆史不短的公司,目光不至於過於短淺——這個世界上了解音樂,熱愛音樂的人越多,雅馬哈的潛在利潤就越多——如果他們不明白這一點,你就讓他們明白。”


    當黎華第三次沉默時,畢文謙忽然補充了一句:“如果他們質疑我們公司的實力,你可以告訴他們——給我足夠的編曲師和演奏家,我們能在一年之內用作品橫掃日本流行音樂,一首歌不行,那就十首,十首歌不行,那就一百首!”


    “哈哈!”電話裏響起了歡快的笑聲,“幾天沒管你,就知道誇口了啊!我是可以信你,但這話人家怎麽可能信?就算你能寫出來那麽多歌,天知道是什麽水平?你真覺得可行的話,等河合奈寶子的演唱會之後,如果你寫的這首歌真的在日本受歡迎,那你就也來日本,錄一張新唱片出來。這樣,我為公司爭取利益,才有真正的底氣啊!”


    “好!既然你都說了……”


    “喂,你真要來?”聽畢文謙毫不猶豫的反應,黎華似乎嚇了一跳,“你在國內的節目怎麽辦?”


    “讓別人來接著做唄!現場寫歌,寫了好幾次了,懂行的都該明白是什麽概念了。”畢文謙嗬嗬地笑,“有後來人的節目做對比,普通人也更可能明白我究竟做了什麽。何況,時不待我,早一天打開日本市場,我們將來做事情,越可能從容一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漫步歌神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天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天佐並收藏漫步歌神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