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房間那屏風之後,暗室之內,站著一人,又坐著一人。
而在這兩人麵前,是一麵雕花木牆。
木牆很薄,又有許多鏤空,而這鏤空之處全都以紙膜糊之。因設計奇特,從這裏可以隱約看見牆外的情形,而聲音也可以通過這木牆相互傳遞。
在這室內,那坐在竹椅上的人便是那蕭家娘子——蕭敏月。
而在她身後立著的,是她的貼身侍女——瓊玖。
那張七弦琴如今在蕭敏月的腿上擺著,她的手指無意識的撫動著琴弦,而她的思緒還在方才那曲高山流水上,還在那牆外的少年郎身上。
如此想著,她不由得便臉頰生紅。
“月兒,在想什麽?”喬氏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這一下讓蕭敏月受了驚,不過很快,她聽出是母親的聲音,就嗔道:“母親,何故嚇我?”
“月兒這話可說錯了,方才我已喚過你,怕是你的心思在旁處,沒留意吧?”
喬氏說著,露出一個曖昧的笑容望著女兒。
少女的心思最怕被人揭穿,聽喬氏如此說,蕭敏月就不依道:“母親!”
她話裏帶著兒女撒嬌的意味,喬氏聽罷便笑的更歡了。接著,喬氏又言道:“月兒,我與你父親給你選的這個夫婿,你可鍾意?”
喬氏如此直白的問話,讓蕭敏月十分的羞澀,她用十分輕微的聲音迴道:“母親已知月兒心思,又何必再問?”說完,她害羞的垂下來頭
兩人之前本就有約定,而那曲高山流水更是一種隱喻。
喬氏自然是懂得她的心思,可做母親總是想逗樂自己的孩兒。
“這事關乎你一生,我這個做母親的總得謹慎些吧。”喬氏說著,望向了女兒,“若你不滿意這衛家郎君,我便讓你父親將這婚事給退了。”
蕭敏月聞言,脫口而出道:“別。”
說完,她抬頭望去,就見到母親的臉滿是喜色
見此情形,她便知道母親是故意那般說的,於是便不樂道:“母親,你再如此,我就不理你了。”
喬氏聽罷,又笑著道:“好阿,月兒長大了,有了夫婿就不要娘親了。”
“不是的。”蕭敏月聞言,搖了搖頭,“母親你是明白月兒意思的。”說完,她臉就紅了。
“那就定他了?”喬氏笑著問道。
“月兒聽母親的。”蕭敏月的迴話十分的輕柔。
這個時候,牆對麵聲音又起,蕭敏月聽到了父親的聲音,之後又是他人的聲音,最後她聽到了衛玠的答話。
於是,她便安靜了下來,細心聽著對麵的敘談。
喬氏見狀,也沒有再言語,與女兒一樣默默聽著。
之後許久,這暗室再無人說話,隻有那敘談聲在此處迴蕩著。
待衛玠那句告辭的話響起後,蕭敏月才又開了口:“母親,我們迴去吧。”
她關心的隻有那少年郎,其他的事情,她不想聽了。
喬氏正一臉思索,她在想著方才衛玠說的話。
此時聽了女兒的請求,她也就收了心緒,應了一聲。
隨後,這母女倆一並離開了這暗室。
而在那淨室中,此時正一片寂靜。
四人或坐或站,想的也都是方才衛玠的話。
如今安靜了許久,蕭璟才緩緩開口道:“三郎所言,你們以為如何?”
見他問了話,其他三人收了思緒。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陸康說著,看向衛成謀笑道,“百計兄,你家這個三郎不簡單阿。”
父親對兒子有種天然的優越,見旁人誇讚衛玠,衛成謀卻不屑道:“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紀就敢妄談國事,實在不知所謂!”
他的話十分的不客氣。
“三位使君,在下以為衛三郎所言確是良策。”那站著的李翊對著坐著的三人言道,“如今的情形,曆朝曆代皆有,三郎所言‘狹鄉遷寬鄉’之策確能解決如今的困局。災民到了寬鄉若能開墾荒地,來年國家便多了一份稅收,也多了一份兵員,百姓也有了自保之力。如此上利國家,下利百姓,江北之難也可一舉化解,實在一舉多得之策。”
“嗯,立德所言甚是,我也是這個意思。”蕭璟聽罷點點頭,又問向衛、陸二人道,“二位呢?”
“此策確實精妙。”陸康先是肯定,後又否定道,“隻是想要真正施行,恐非我蘇州一地可以辦到的。”
“我與季寧所想相同,此事牽扯甚大,還是讓朝廷來拿這個主意吧。”衛成謀跟著附和道。
“好吧,那我便以刺史府的名義給朝廷去文,言明此事。”蕭璟說著,看向衛成謀又道,“衛兄,三郎進言之事,可否要一並注明?”
衛成謀聽了,便說道:“衛玠尚年幼,還是不要提他的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樣的道理,在場之人人人皆知。
“隻是太過虧待了他。”
蕭璟說完,麵露遺憾之色。
如今天色太晚,見事情已說畢,陸康與衛成謀就起身告辭了。
在滄浪園外,衛府的馬車已在那候著了,衛玠正站在馬車前。
入秋後的夜晚有些涼了,他等的十分難受。
好在也沒等太久,衛成謀與陸康便出來了。
衛玠見狀連忙上前道:“父親,陸世伯。”
陸康聽罷笑了笑,可也沒與他多說,隻是與衛成謀話別了。
分開後,衛成謀看著自家的三郎喝道:“與我上車來。”
見父親滿臉肅穆,衛玠知道今日的貿然行事讓這個父親不快了。
依著衛成謀的話,衛玠跟在他身後上了馬車,隨即馬車就朝衛府的方向行駛了去。
在那馬車上,衛成謀閉目不言。
衛玠見狀,便也沉默著。
如此,一路到了衛府。
下得馬車來,在進府門前,衛成謀停身說道:“三郎,以後莫再如此行事,若惹出了是非,為父也很難為你擔待。”
聽到父親的囑托,衛玠立即迴道:“是,父親,三郎以後定不會這般了。”
“嗯,如此便好。”衛成謀聽了,笑了下,“天色也晚了,你且迴去安歇吧。”
衛玠聽了,便又說道:“是,三郎恭送父親。”
如此這般,兩人便分開了,各自迴了各自的院子。
一迴到那小院,衛玠便看到了掛著的燈籠,隻是裏麵的燭火依然熄滅。
進了屋子,在那廳堂裏的木桌上,綠竹正趴著睡著了。
衛玠知道,她這是等自己等的。
隻是如今夜裏涼,他見狀便上前輕聲喚道:“綠竹……綠竹……”
幾聲後,綠竹悠悠醒來,見他迴來了,就喜道:“三郎,你迴來了!”
“嗯。”衛玠答應了一聲,“夜裏涼了,你迴床上歇息吧。”
小娘子揉了揉眼睛,看了看窗外,知道如今已是深夜了。於是,她便問道:“三郎,這麽晚了,你餓不餓?”
她這一問,衛玠還真的覺著餓,到底他是一夜水米未進。
見了他的臉色,綠竹就識出來了,於是便說道:“三郎,你等等,我去給你拿些吃的,都是梅姑做的,好吃的緊。”說完,她也不等衛玠答應,人便出去了。
見她如此,衛玠覺得心裏暖暖的。
有人等,有人想,人生如此,便是晴天。
而在這兩人麵前,是一麵雕花木牆。
木牆很薄,又有許多鏤空,而這鏤空之處全都以紙膜糊之。因設計奇特,從這裏可以隱約看見牆外的情形,而聲音也可以通過這木牆相互傳遞。
在這室內,那坐在竹椅上的人便是那蕭家娘子——蕭敏月。
而在她身後立著的,是她的貼身侍女——瓊玖。
那張七弦琴如今在蕭敏月的腿上擺著,她的手指無意識的撫動著琴弦,而她的思緒還在方才那曲高山流水上,還在那牆外的少年郎身上。
如此想著,她不由得便臉頰生紅。
“月兒,在想什麽?”喬氏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
這一下讓蕭敏月受了驚,不過很快,她聽出是母親的聲音,就嗔道:“母親,何故嚇我?”
“月兒這話可說錯了,方才我已喚過你,怕是你的心思在旁處,沒留意吧?”
喬氏說著,露出一個曖昧的笑容望著女兒。
少女的心思最怕被人揭穿,聽喬氏如此說,蕭敏月就不依道:“母親!”
她話裏帶著兒女撒嬌的意味,喬氏聽罷便笑的更歡了。接著,喬氏又言道:“月兒,我與你父親給你選的這個夫婿,你可鍾意?”
喬氏如此直白的問話,讓蕭敏月十分的羞澀,她用十分輕微的聲音迴道:“母親已知月兒心思,又何必再問?”說完,她害羞的垂下來頭
兩人之前本就有約定,而那曲高山流水更是一種隱喻。
喬氏自然是懂得她的心思,可做母親總是想逗樂自己的孩兒。
“這事關乎你一生,我這個做母親的總得謹慎些吧。”喬氏說著,望向了女兒,“若你不滿意這衛家郎君,我便讓你父親將這婚事給退了。”
蕭敏月聞言,脫口而出道:“別。”
說完,她抬頭望去,就見到母親的臉滿是喜色
見此情形,她便知道母親是故意那般說的,於是便不樂道:“母親,你再如此,我就不理你了。”
喬氏聽罷,又笑著道:“好阿,月兒長大了,有了夫婿就不要娘親了。”
“不是的。”蕭敏月聞言,搖了搖頭,“母親你是明白月兒意思的。”說完,她臉就紅了。
“那就定他了?”喬氏笑著問道。
“月兒聽母親的。”蕭敏月的迴話十分的輕柔。
這個時候,牆對麵聲音又起,蕭敏月聽到了父親的聲音,之後又是他人的聲音,最後她聽到了衛玠的答話。
於是,她便安靜了下來,細心聽著對麵的敘談。
喬氏見狀,也沒有再言語,與女兒一樣默默聽著。
之後許久,這暗室再無人說話,隻有那敘談聲在此處迴蕩著。
待衛玠那句告辭的話響起後,蕭敏月才又開了口:“母親,我們迴去吧。”
她關心的隻有那少年郎,其他的事情,她不想聽了。
喬氏正一臉思索,她在想著方才衛玠說的話。
此時聽了女兒的請求,她也就收了心緒,應了一聲。
隨後,這母女倆一並離開了這暗室。
而在那淨室中,此時正一片寂靜。
四人或坐或站,想的也都是方才衛玠的話。
如今安靜了許久,蕭璟才緩緩開口道:“三郎所言,你們以為如何?”
見他問了話,其他三人收了思緒。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陸康說著,看向衛成謀笑道,“百計兄,你家這個三郎不簡單阿。”
父親對兒子有種天然的優越,見旁人誇讚衛玠,衛成謀卻不屑道:“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小小年紀就敢妄談國事,實在不知所謂!”
他的話十分的不客氣。
“三位使君,在下以為衛三郎所言確是良策。”那站著的李翊對著坐著的三人言道,“如今的情形,曆朝曆代皆有,三郎所言‘狹鄉遷寬鄉’之策確能解決如今的困局。災民到了寬鄉若能開墾荒地,來年國家便多了一份稅收,也多了一份兵員,百姓也有了自保之力。如此上利國家,下利百姓,江北之難也可一舉化解,實在一舉多得之策。”
“嗯,立德所言甚是,我也是這個意思。”蕭璟聽罷點點頭,又問向衛、陸二人道,“二位呢?”
“此策確實精妙。”陸康先是肯定,後又否定道,“隻是想要真正施行,恐非我蘇州一地可以辦到的。”
“我與季寧所想相同,此事牽扯甚大,還是讓朝廷來拿這個主意吧。”衛成謀跟著附和道。
“好吧,那我便以刺史府的名義給朝廷去文,言明此事。”蕭璟說著,看向衛成謀又道,“衛兄,三郎進言之事,可否要一並注明?”
衛成謀聽了,便說道:“衛玠尚年幼,還是不要提他的好。”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樣的道理,在場之人人人皆知。
“隻是太過虧待了他。”
蕭璟說完,麵露遺憾之色。
如今天色太晚,見事情已說畢,陸康與衛成謀就起身告辭了。
在滄浪園外,衛府的馬車已在那候著了,衛玠正站在馬車前。
入秋後的夜晚有些涼了,他等的十分難受。
好在也沒等太久,衛成謀與陸康便出來了。
衛玠見狀連忙上前道:“父親,陸世伯。”
陸康聽罷笑了笑,可也沒與他多說,隻是與衛成謀話別了。
分開後,衛成謀看著自家的三郎喝道:“與我上車來。”
見父親滿臉肅穆,衛玠知道今日的貿然行事讓這個父親不快了。
依著衛成謀的話,衛玠跟在他身後上了馬車,隨即馬車就朝衛府的方向行駛了去。
在那馬車上,衛成謀閉目不言。
衛玠見狀,便也沉默著。
如此,一路到了衛府。
下得馬車來,在進府門前,衛成謀停身說道:“三郎,以後莫再如此行事,若惹出了是非,為父也很難為你擔待。”
聽到父親的囑托,衛玠立即迴道:“是,父親,三郎以後定不會這般了。”
“嗯,如此便好。”衛成謀聽了,笑了下,“天色也晚了,你且迴去安歇吧。”
衛玠聽了,便又說道:“是,三郎恭送父親。”
如此這般,兩人便分開了,各自迴了各自的院子。
一迴到那小院,衛玠便看到了掛著的燈籠,隻是裏麵的燭火依然熄滅。
進了屋子,在那廳堂裏的木桌上,綠竹正趴著睡著了。
衛玠知道,她這是等自己等的。
隻是如今夜裏涼,他見狀便上前輕聲喚道:“綠竹……綠竹……”
幾聲後,綠竹悠悠醒來,見他迴來了,就喜道:“三郎,你迴來了!”
“嗯。”衛玠答應了一聲,“夜裏涼了,你迴床上歇息吧。”
小娘子揉了揉眼睛,看了看窗外,知道如今已是深夜了。於是,她便問道:“三郎,這麽晚了,你餓不餓?”
她這一問,衛玠還真的覺著餓,到底他是一夜水米未進。
見了他的臉色,綠竹就識出來了,於是便說道:“三郎,你等等,我去給你拿些吃的,都是梅姑做的,好吃的緊。”說完,她也不等衛玠答應,人便出去了。
見她如此,衛玠覺得心裏暖暖的。
有人等,有人想,人生如此,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