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中安靜了片刻,衛玠靜靜立著,而其他人都在各自想著。


    之後,蕭璟又言道:“三郎,你的話可以說的再細些。”


    “是。”衛玠點頭稱是後,又說道,“此時,江北災民南渡大江,蘇州首當其衝。這些人腹中饑餓,來此所求的便是糧食。若官府不安撫,不賑濟,災民便會有怨。日積怨,怨生亂,亂危局,後果不堪設想。故而眼下最緊要的便是賑濟災民,使其活命,如此才可控製局勢,不至於生出禍亂。”


    “就此等見識,你也敢胡亂出言。”衛成謀聽罷,帶著怒意道,“你以為我等是三歲小兒嗎,還是說我等隻為享樂,不知民情?”


    他這話雖是明裏指責衛玠,可暗地裏還是為衛玠好的。


    因為他說了這樣的話,旁人便不好再用這樣的言語攻擊衛玠,而他到底是衛玠的父親,怎樣的話都不為過。


    在他一旁的陸康,聞言笑了笑:“百計兄,不必動怒,少年人難免會如此。”


    “不過三郎說的也是實情。”蕭璟倒是肯定了衛玠一句,“三郎,你再說說你的其二吧。”


    衛玠收拾了一下思緒,又道,“這救命之糧雖然緊要,卻隻能治標,不可治本。”


    他話音落,陸康便問道:“此話何解?”


    衛玠聞言,轉過身去。


    “衛玠聽聞,民間常有借貸,而於這借貸之事,又有句諺語,叫救急不救窮。這其中之意,二位尊長與父親想必都清楚,便是說救人隻可救一時,不可救一世。”說著,他停頓了一會,又言道,“這話雖然淺顯,但放在如今卻很合適。江北災荒,江東救之,今年或可為,但明年呢?”


    衛玠說到這,就止了。


    可他的意思,旁人也都聽明白了。


    “三郎,不滿你說,此時蘇州倉中漸空。今日此宴,便是專為籌糧而設。”蕭璟說著,將那簽過字的文書拿了出來,“你看看吧。”


    見他如此,衛成謀出言道:“子玉,這不妥,文書不該給衛玠看。”


    “無妨。”蕭璟笑著,擺了擺手,“我想三郎是知道輕重的人,他定然不會說出去的。”


    之後,便有仆人將文書送到了衛玠手中。


    看過這文書,衛玠方才知道今日這宴席背後藏著的是怎樣的局。


    趁著衛玠看文書的工夫,蕭璟飲了口茶。


    衛玠方才所言,他不是沒想過。


    可想到問題是一迴事,如何解決又是另一迴事,他如今正是苦無良策之時。


    而今見衛玠言之有據,他便有了些期待。


    過了一會,衛玠看完了那文書,隨後就將這文書還給了那仆人。


    仆人接過後,又遞給了蕭璟。


    “蘇州的實情,你如今也知道了。”蕭璟說著,將文書重新收好了,“順著你剛才的話,繼續往下說吧。”


    “世伯,晚輩還是之前論據,糧與田缺一不可。”衛玠正色說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一勞永逸的解決眼下的問題,必須為災民授田。”


    衛成謀聽了嗤之以鼻道:“說的輕巧,這大江兩岸的田地都是有主的,你要將何處田地授予他們?”


    “父親。”衛玠望向自己父親說道,“大江兩岸的田地是有主人,可其他的地方卻仍有無主之田。”


    他這反問,讓眾人的思緒飛了起來。


    “我江東與江北皆是狹鄉,人多田少,自然民無飽食。可大周之天下非隻江東與江北,為何不能想些辦法,將災民遷往田多民寡之地?”


    他這連連的反問,讓旁人茅塞頓開。


    過了片刻,蕭璟便說道:“如此確是個辦法,隻是鄉土難離,恐怕這些人不會輕易答應的。”


    “農耕之人以土地為家,可這些災民大多失了土地,便是無家之人。隻要朝廷許其田地,在下以為,大多數人必會願意的。”


    聽了衛玠這個答案,蕭璟點了點頭,後又笑道:“那以三郎之見,該將這些人遷往何處?”


    “以晚輩愚見,當以蜀地最佳。”衛玠隨即說出了早已想到的答案,“七王亂後,蜀地十室九空。但那裏物產豐富,災民若能遷往蜀地,民力必能更快得得到恢複。”


    衛玠所說的七王之亂,乃是十六年前的一場奪位之亂。


    十六多年前,先皇駕崩後,多地藩王起兵奪位,那蜀王柴瑾便是其中之一。


    “三郎為何不選河北,那裏可也是地廣人稀之處?”蕭璟又問道。


    衛玠迴答說:“一是,如今已近冬日,氣候日寒,此時北遷於民不利;二是,南北水土不同,南人北遷,易生病患;三者,大江勾連江東、江北與蜀地,交通便利,更利於全局統籌。”


    聽了他這三點,在場之人便連連點頭,可仍有疑問者。


    “你這方略是不錯,可災民如今百萬之眾,你又如何讓他們依著你的方略行事?”


    陸康的話,問出了眾人的心聲。


    其餘人便都望向了衛玠,等著他的迴答。


    衛玠聽罷,反問道:“敢問陸世伯,災民南渡大江是何緣故?”


    陸康答道:“江北饑荒,他們自是逃荒而來的。”


    “確實是逃荒,但逃荒為的又是什麽?”衛玠問罷,又自答道,“為的是糧食!”


    “既然這糧食可以引得他們來江東,那自然也就能引得他們去蜀地。”


    之後,衛玠說出了自己的對策。


    她這最後的迴答,讓眾人都暗自點了點。


    那站著的李翊聽罷,不由的說道:“是這樣,確實是這樣!”


    蕭璟也是點頭讚許。


    可這讚許過後,他又突然問道:“三郎,你如今在何處讀書?”


    尊長關心晚輩學業本是常有的事情,可他這個時候問,卻顯得十分突兀。


    衛玠聽罷,有些愕然,不知如何迴答。


    好在這個時候,衛成謀替他做了迴答:“他近日都在家中,未去學館。”


    蕭璟方才不過是順口問的,而如今聽了衛成謀的答案後,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也對,以你如今的學問,旁人也是不好教的。”他笑著說道,“既然你有心於此,不如明日就來刺史府吧。立德總是與我抱怨人手不足,你來幫他如何?”


    麵對他這突然的邀請,衛玠遲疑了一下:“此事衛玠不敢做主。”


    聽了這話,蕭璟明白了,就問向了衛成謀:“百計兄,你可準得?”


    “如此甚好,讀書本就是為了做事。”衛成謀說著,轉向衛玠又道,“三郎,你就去幫你蕭世伯的忙吧。”


    見父親點頭,衛玠便也應承了這事情:“是,父親。”


    見他答應了,蕭璟便笑道:“好了,如今夜也深了,你先出去,我與你父親有幾句話要說。”


    麵對這突然而來的逐客令,衛玠有些差異,隻得對著衛成謀道:“父親?”


    “依你蕭世伯的,你且出去侯著,隨後與我一同迴去。”


    見衛成謀如此說,衛玠便隻得乖乖退了出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謀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下的紅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下的紅楓並收藏庶子謀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