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琴聲漸止,房室內恢複了安靜。隻是聲音雖無,可那韻律卻仍在衛玠腦中徘徊。他失神了片刻後,方才吐露了言語:“能聞得蕭娘子此曲,衛玠幸甚。”


    “三郎,喜歡便好。”


    喬氏淡淡的說著,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就這此時,一仆人從外間走了進來,稟告道:“娘子,郎君與二位使君來了。”


    “想是他們那裏也散了。”喬氏對著衛玠言語了一句之後,又對著仆人說道,“去將郎君他們請進來吧。”


    聽了這吩咐,那仆人便匆匆又出去了。


    待這人走後,喬氏又對著衛玠言道:“你們定是有話說,我就不陪了。”


    說完,她起身便朝屏風後走去。


    衛玠與李翊目送她離開後,便站在堂中等著。


    沒過多久,蕭璟三人便進來了。


    於是,衛玠便上前說道:“衛玠見過父親與二位尊長。”


    見他在此,衛成謀有些詫異,便問道:“三郎,你何故在此?”


    衛玠本欲作答,可蕭璟開了口替他做了迴答。


    “是我請他來的。”蕭璟說著,坐在了主位,“諸位,都坐吧。”


    聽他如此說,衛成謀便收起了疑惑,與陸康一並坐了下來。


    可衛玠與李翊仍站著,蕭璟便道:“立德、三郎,你們也坐吧,此處非公堂,沒有那麽多講究。”


    “衛玠謝使君賜座。”衛玠拜謝起身後,又道,“隻是父親在前,尊長在側,衛玠不敢言坐。”


    蕭璟聞言,笑了笑:“看來我這個做叔伯的不頂用了,還得你百計兄親自出馬。”


    “他是個晚輩,本就應該站著。”衛成謀淡淡說完後,話鋒一轉又道,“子玉,還是快將那人請出來吧,我可是期盼良久了。”


    蕭璟聽罷,便笑道:“這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不會是立德吧?”


    陸康說著,看向了李翊。


    李翊本是有座的,可聽了方才衛玠的話後,他也就一直站著。這裏麵的個中事由,他都清楚,自然也就明白陸康這句不著邊際的問話。


    “慚愧,慚愧。”他苦笑著道,“在下雖粗通文墨,可那樣的文章,在下是寫不出的。”


    見他否認,陸康皺眉又道:“不是你,那會是何人?”


    說完,他就看向了衛玠,一臉的狐疑。


    衛成謀也如他這般,滿臉詫異的看向了自己的小兒,腦中想起了方才蕭璟的話。


    蕭璟曾說過,寫文章之人與他淵源頗深,而如今在場五人中,與他關係最密切的非衛玠莫屬。


    “三郎,那文章是你寫的?”


    他聲音低沉的問道,話裏帶著不信,但又有些信。


    衛玠隨即便迴道:“父親,是我寫的。”


    衛成謀聽罷,先是驚訝,後又苦笑,表情有些誇張。


    見事情水落石出,陸康再不信,也得信了。


    “百計兄,沒想到你這家裏還藏著位尚未出世的麒麟郎阿。”一聲感概後,他笑了笑。


    衛成謀見了,也跟著笑了,可這笑意帶著苦澀,他如今是場中心情最複雜的那一個。衛玠雖是他的兒子,可卻是最默默無聞的一個。如今見這個小兒鳳鳴初啼,出手便是如此文章,他既有驚喜,又有些不快。


    此時天色已晚,蕭璟不想再耽誤,便說道:“咱們先不論其他,單說這文章吧。”說著,他就從袖口將衛玠寫的文章取了出來。


    他此番話,便把眾人的注意力轉了過來。


    展開那文章,他看了看後,抬頭問道:“三郎,我有一事不解,你可願為我解惑。”


    衛玠聞言,便上前拱手道:“尊長問,衛玠不敢不答,還請使君明言。”


    “不要如此喊,我與你父親是同僚,你就稱我一聲世伯吧。”蕭璟說完繼續道,“你這文章中,最後那句‘無田則失民,失民則亡國’,可有出處?”


    在場的眾人都看過那文章,自然也都知道這句話。


    如今見蕭璟問了,他們紛紛把目光轉到了衛玠的身上,衛成謀亦是如此。


    “迴世伯,酈公食其有雲,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


    衛玠出口迴答,而他引用的是酈食其的話。


    接著,他又言道:“而董公所著【春秋繁露】中,也曾這樣記載過: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民也。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


    中國古代,以民為本的思想早已出現,集大成便是孟子。隻是孟子的話,早就人人皆知,衛玠就沒有在此引用。


    停了片刻,衛玠最後緩緩說道:“這便是晚輩文章中那句話的出處。”


    他引用的是古時聖賢之人的話,場中的其他人自然都聽過。


    隻是這樣的話,從他一個未及加冠的少年郎口中說出,實在讓人覺得詭異。


    場中安靜了一會,蕭璟方才開了口。


    “古人說的好,三郎,你總結的也好。”他想了片刻,又道:“隻是這樣的道理,知其易,行其難阿。”


    衛玠聞言,頷首迴道:“世伯所言甚是。”


    聽了此話,蕭璟苦笑了一下,他覺著自己有些可笑。


    以他的閱曆、地位與衛玠談論這些古賢之語,實在是十分突兀,因而也就怪不得他會如此想了。


    但這不合理中又有合理,原因便是衛玠能寫出那樣的文章。


    “你在此時寫了這樣的文章,想必是知道了如今時局的艱難,那你可有法子破此難局?”


    文章合為時而著,寫文章之人多是想借此表達自己對時局的看法。蕭璟讀了文章,便已知道衛玠的心思,所以才會如此問。


    “謝世伯垂問。”


    衛玠先行謝過,因為蕭璟這樣問,便給了他說話的機會。


    他沉默片刻後,繼續說道:“晚輩以為,依照如今的情況,世伯當準備兩樣東西,方才可以破局。”


    聽了他這話,一旁坐著的陸康便開口問道:“是哪兩樣東西?”


    “一者,救命之糧。”衛玠停了片刻,繼續又道,“二者,可耕之地。”


    他這話一出,場中諸人便紛紛皺起眉頭,陷入了沉思。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謀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下的紅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下的紅楓並收藏庶子謀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