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這是哪裏?火槍大炮又是何物?”
顏正綱隻能苦笑道,“我也不知歐洲在哪,至於火槍大炮聽那小子說是一種很厲害的兵器,但臨行前他給我一樣東西讓我贈與陛下,陛下看後自然明白歐洲在哪。”
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張地圖,這地圖是李牧照著世界地圖描摹出來的,山河沙漠等地形該有的都有,隻是這國家位置隻能標個大概,畢竟是理科生,誰特麽知道大食,羅馬帝國的準確國界在哪!
李二才看一眼就驚呆了,但很快就怒起來,我大唐竟然不是世界的中心,這羅馬在哪,國土竟然如此之大,這麽大一片海洋都是他的內海,迴紇族的土地這麽寬廣,雖然都是冰原,在海洋的對岸竟然還有那麽廣袤的土地,還沒有主人,天竺竟然跟吐蕃是鄰居,三藏此番前去不知能否迴來。
閉上眼,喝了一口茶,平複心情,然後才張口問道,“瑾瑜愛卿,世界真的如這地圖一般寬廣嗎?”
老顏搖搖頭道,“這陛下應該去問李牧,這東西是他讓我帶給陛下的,臣不曾翻看過。不過那小子對大唐的地理人文十分熟稔,應該不會欺騙陛下。對了他還讓我捎一句話給陛下,請陛下堤防倭人。”
“堤防倭人?這是為何,難道
他們要對朕不利?”
“那倒不是,李牧說他曾到過倭國,那裏是一片不毛之地,土地貧瘠,天災不斷,這讓倭人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剛開化就急於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和生產力,但實則是一條喂不熟的狗,無時無刻不在打大唐的注意,前年倭人海盜就曾大規模襲擊揚州,杭州的漁民。如若有一天他們強大起來,我大唐必受其害啊!”
“顏愛卿是不是嚴重了?不錯,前些日子的確有一批倭人來到長安,供奉給朕幾車白銀,想換一些書籍和工匠過去,我看那倭人個頭不足五尺,還以為沒成年呢,哪知一問,已經三十好幾了,就這個頭如何是我大唐將士的對手?再說,據說這些倭人還是徐福徐真人的後人,從淵源上跟我唐人實屬一脈,如何會是我大唐之禍呢?”
見李二這麽說,老顏也不再多講,這話隻是受李牧所托,他自己也不相信這不到一米六的倭人能打過唐人。以為是李牧去倭國遊學的時候被倭人欺負了呢。
因為貢獻了印機和地圖,再加上這一年來洛陽經濟和人口恢複的很快,李二給顏正綱的賞賜很多,但……
手諭還沒下完,擬旨的太監還在側耳傾聽,宮外就傳來刺耳的傳鼓,這是有緊急軍令時才會敲的。
聽到鼓聲,李二心裏一驚,發生了什麽事,難道突厥又打過來了?這鼓隻敲過一次,頡利大軍壓境的時候。
再一想,不可能,頡利大軍已經被李靖打敗,頡利已經成了光杆司令,逃進了荒漠,哪還有兵力進攻長安。
很快一個太監拿著一封文書,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啟稟皇上,程荊楚將軍發來急令,穀州縣令王伯倫私藏強弩,收羅私兵意欲造反,現已被捉拿,正押解到長安。”
顏正綱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問那太監,“你說的穀州可是東都的那個穀州?”
太監尖聲道,“正是,現在已經更名為新安。”
李二看過文書,大怒,“顏愛卿,你任命的好縣令。”
說完把文書摔在老顏麵前,老顏撿起來細細一看,這事竟然跟李牧有關,自己女兒牽扯上了,文書裏證據確鑿,不像有假,趕緊開口道,“王伯倫造反,卑職罪不可恕,我這就迴去把此時查個水落石出,給陛下一個交代。”
“顏愛卿莫慌,都說人心隔肚皮,王伯倫造反,你雖有任人不淑之過,但好在沒有釀成大過,這文書裏說造反的人胸前都繡著一團火焰,你可知這是什麽來頭?”
老顏隻能一五一十地道,“卑職疏忽,不曾聽聞。”
李二沒有生氣,沉聲道,“這個組織名為昆侖火,三年前頡利智取長安的計策就是昆侖火大長老的傑作,不然突厥人怎麽會如此順利地突襲到大唐腹地,不過朕關於這個組織的消息很少,隻知道是前隋一個公主建立的,一直想推翻朕,光複隋朝。”
見李二沒有追究自己的意思,老顏趕緊恭維道,“楊廣貪圖享受,苛捐雜稅,徭役繁多,推翻他的不是陛下,而是百姓,這天下不是楊家的,而是百姓的,他失了民心,陛下得了民心,不到四年的時間裏,國家經濟就開始複蘇,大部分人家都已經能夠吃飽飯,這是陛下最大的依仗,不是某個人動動嘴就能推翻的。”
“愛卿說的極是,但我雖然不怕昆侖火這種邪教,但他們蠱惑百姓的本事很強,為了不讓百姓受罪,我希望愛卿能多注意一下這個教派的動向,王伯倫起兵作亂不是頭腦發熱,肯定是有組織,有預謀的,隻是某個環節出了岔子,被程將軍發現了而已,可能這東都有好幾個王伯倫,甚至,這東都都有危險。”
能混到刺史這個位置上,都有兩把刷子,老顏也不例外,稍微一想就能想通其中的利害關係,“是啊,這些人算計好深,想要趁著卑職到長安述職,加上侯將軍不在,想要奪下函穀關,切斷東都與長安的聯係,以謀後算,奈何出了李牧這個幺蛾子。”
“愛卿說的不錯,正值圍剿突厥的關鍵時候,侯大將軍迴不來,洛陽城的防務就由愛卿負責了,這塊兵符你拿去,從禦林軍裏抽調三千精兵隨你迴洛陽,這一次的失職朕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洛陽城有一點閃失,朕定要拿你問罪!”
“卑職領命,城在人在,城失卑職提頭來見!”
“朕不要你的人頭,隻要一個好端端的洛陽城和顏正綱,軍情緊急,朕也不再多留你,你速速返迴,洛陽城年久失修,你還要多費些心思。”
顏正綱隻能苦笑道,“我也不知歐洲在哪,至於火槍大炮聽那小子說是一種很厲害的兵器,但臨行前他給我一樣東西讓我贈與陛下,陛下看後自然明白歐洲在哪。”
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張地圖,這地圖是李牧照著世界地圖描摹出來的,山河沙漠等地形該有的都有,隻是這國家位置隻能標個大概,畢竟是理科生,誰特麽知道大食,羅馬帝國的準確國界在哪!
李二才看一眼就驚呆了,但很快就怒起來,我大唐竟然不是世界的中心,這羅馬在哪,國土竟然如此之大,這麽大一片海洋都是他的內海,迴紇族的土地這麽寬廣,雖然都是冰原,在海洋的對岸竟然還有那麽廣袤的土地,還沒有主人,天竺竟然跟吐蕃是鄰居,三藏此番前去不知能否迴來。
閉上眼,喝了一口茶,平複心情,然後才張口問道,“瑾瑜愛卿,世界真的如這地圖一般寬廣嗎?”
老顏搖搖頭道,“這陛下應該去問李牧,這東西是他讓我帶給陛下的,臣不曾翻看過。不過那小子對大唐的地理人文十分熟稔,應該不會欺騙陛下。對了他還讓我捎一句話給陛下,請陛下堤防倭人。”
“堤防倭人?這是為何,難道
他們要對朕不利?”
“那倒不是,李牧說他曾到過倭國,那裏是一片不毛之地,土地貧瘠,天災不斷,這讓倭人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剛開化就急於學習大唐的先進文化和生產力,但實則是一條喂不熟的狗,無時無刻不在打大唐的注意,前年倭人海盜就曾大規模襲擊揚州,杭州的漁民。如若有一天他們強大起來,我大唐必受其害啊!”
“顏愛卿是不是嚴重了?不錯,前些日子的確有一批倭人來到長安,供奉給朕幾車白銀,想換一些書籍和工匠過去,我看那倭人個頭不足五尺,還以為沒成年呢,哪知一問,已經三十好幾了,就這個頭如何是我大唐將士的對手?再說,據說這些倭人還是徐福徐真人的後人,從淵源上跟我唐人實屬一脈,如何會是我大唐之禍呢?”
見李二這麽說,老顏也不再多講,這話隻是受李牧所托,他自己也不相信這不到一米六的倭人能打過唐人。以為是李牧去倭國遊學的時候被倭人欺負了呢。
因為貢獻了印機和地圖,再加上這一年來洛陽經濟和人口恢複的很快,李二給顏正綱的賞賜很多,但……
手諭還沒下完,擬旨的太監還在側耳傾聽,宮外就傳來刺耳的傳鼓,這是有緊急軍令時才會敲的。
聽到鼓聲,李二心裏一驚,發生了什麽事,難道突厥又打過來了?這鼓隻敲過一次,頡利大軍壓境的時候。
再一想,不可能,頡利大軍已經被李靖打敗,頡利已經成了光杆司令,逃進了荒漠,哪還有兵力進攻長安。
很快一個太監拿著一封文書,慌慌張張地跑進來,“啟稟皇上,程荊楚將軍發來急令,穀州縣令王伯倫私藏強弩,收羅私兵意欲造反,現已被捉拿,正押解到長安。”
顏正綱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問那太監,“你說的穀州可是東都的那個穀州?”
太監尖聲道,“正是,現在已經更名為新安。”
李二看過文書,大怒,“顏愛卿,你任命的好縣令。”
說完把文書摔在老顏麵前,老顏撿起來細細一看,這事竟然跟李牧有關,自己女兒牽扯上了,文書裏證據確鑿,不像有假,趕緊開口道,“王伯倫造反,卑職罪不可恕,我這就迴去把此時查個水落石出,給陛下一個交代。”
“顏愛卿莫慌,都說人心隔肚皮,王伯倫造反,你雖有任人不淑之過,但好在沒有釀成大過,這文書裏說造反的人胸前都繡著一團火焰,你可知這是什麽來頭?”
老顏隻能一五一十地道,“卑職疏忽,不曾聽聞。”
李二沒有生氣,沉聲道,“這個組織名為昆侖火,三年前頡利智取長安的計策就是昆侖火大長老的傑作,不然突厥人怎麽會如此順利地突襲到大唐腹地,不過朕關於這個組織的消息很少,隻知道是前隋一個公主建立的,一直想推翻朕,光複隋朝。”
見李二沒有追究自己的意思,老顏趕緊恭維道,“楊廣貪圖享受,苛捐雜稅,徭役繁多,推翻他的不是陛下,而是百姓,這天下不是楊家的,而是百姓的,他失了民心,陛下得了民心,不到四年的時間裏,國家經濟就開始複蘇,大部分人家都已經能夠吃飽飯,這是陛下最大的依仗,不是某個人動動嘴就能推翻的。”
“愛卿說的極是,但我雖然不怕昆侖火這種邪教,但他們蠱惑百姓的本事很強,為了不讓百姓受罪,我希望愛卿能多注意一下這個教派的動向,王伯倫起兵作亂不是頭腦發熱,肯定是有組織,有預謀的,隻是某個環節出了岔子,被程將軍發現了而已,可能這東都有好幾個王伯倫,甚至,這東都都有危險。”
能混到刺史這個位置上,都有兩把刷子,老顏也不例外,稍微一想就能想通其中的利害關係,“是啊,這些人算計好深,想要趁著卑職到長安述職,加上侯將軍不在,想要奪下函穀關,切斷東都與長安的聯係,以謀後算,奈何出了李牧這個幺蛾子。”
“愛卿說的不錯,正值圍剿突厥的關鍵時候,侯大將軍迴不來,洛陽城的防務就由愛卿負責了,這塊兵符你拿去,從禦林軍裏抽調三千精兵隨你迴洛陽,這一次的失職朕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洛陽城有一點閃失,朕定要拿你問罪!”
“卑職領命,城在人在,城失卑職提頭來見!”
“朕不要你的人頭,隻要一個好端端的洛陽城和顏正綱,軍情緊急,朕也不再多留你,你速速返迴,洛陽城年久失修,你還要多費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