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正綱才走,屏風裏走出一人,一襲藍衣,隻繡了彩鳳,沒有花,也沒有蝶,正是長孫皇後,靜靜地走到李二身後,輕輕地幫他揉著太陽穴。
“事情真的有那麽嚴重嗎?會不會是陛下杞人憂天了?”
李二捉住長孫的玉手,“不會,昆侖火在西域蟄伏了這麽多年,一直都沒涉足內地,為何這次會露出端倪?隻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等不及了,也可以說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先是頡利來搜羅一空,然後是兩年蝗災,天下才恢複了一些生機,又開始對突厥用兵,府裏虧空的厲害,若是再發生內亂,這天下可能真的要改姓。”
後宮幹政是大忌,但對長孫來說是例外,李二很多事情都會想她傾訴,她也會說一些自己的見解,長孫溫婉智慧的性格讓李二很受用。
但若是你真覺得長孫皇後是隻溫順柔弱的小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就是這個看似溫順的皇後,假傳聖旨,騙太醫孫和毒死了李世民最喜歡的淑妃。
見李二這麽頭疼,長孫趕緊轉移話題,“陛下,那個李牧真的如此聰明嗎?不會是杜撰出來的吧,那三字經我讀了,感覺像是大成之人寫出來的。”
“隻要能為我所用,管他是真是假。”
李二閉著眼,說了這麽一番話,長孫狡黠的眼睛轉了一圈,就明了他的意思,“這麽個機靈兒,可惜了。”
“皇後這麽不看好他麽?”
“若說著三字經是他寫的,我勉強可以相信,但若是讓他憑一己之力去鬥贏幾個門閥世家,妾身萬萬不信!這幾大世家根盛葉茂,盤根錯枝,陛下都無能無力,何況是一個還沒弱冠的少年。”
這又是李二的一樁頭疼事,重修氏族誌到現在還沒能實行,這讓他心力交瘁,這天下真的是朕的嗎?!
“皇後放心,這麽難得的人才,我怎麽忍心把他推到火坑,我也想明白了,祖宗們說得對,堵不如疏,氏族的強大之處在於壟斷仕途,這次重修氏族誌,讓我看清這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官員跟四大家族有淵源。這小子就像是老天賜給我的救星一般,我才打算從教育入手,他就來了,你說巧是不巧!
而且那小子還誇下海口,要建立一座洛陽城般大小的書院,不需要朕花一分錢,隻要朕把地批給他。而且還是貧瘠的山地,這有何不可!如果他的書院能夠培養出真人才,那朕就不用天天頭疼了。等到把四大家族的官員稀釋掉,再對他們動手就容易多了。”
長孫嘻嘻一笑,道,“陛下還真是老謀深算,不過你真的要準許李牧研製兵器嗎?這可是大忌。”
“有何不可,軍隊的戰鬥力不在兵器之厲,而在於用兵器的人,現在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美滿,想讓他們造反很難,再說,隻要管理得當,這也是一種新嚐試,那小子說的對,為何幾百年前能夠造出諸葛連弩,而現在卻造不出,不是我們笨,而是製度使然,工匠們沒有創造的環境和動力。一個小小的書院而已,就讓那小子折騰去吧,成功了,最大的受益者是朕,失敗了,又不用朕花錢,也沒什麽損失。
至於顏正綱,此人還是信得過的,況且他當初跟朕征戰洛陽時被箭射破了腎水,太醫說今後都不能再生育,他隻有一個女兒,造哪門子的反。
我已經下了聖旨,暫時讓他監軍,守衛東都。那日李牧供奉的新莊稼你也嚐了,我打算先在洛陽試種三年,若是沒有問題,再在北方推廣,皇後意下如何?”
“政事陛下做主就好,牝雞不可司晨,臣妾敲敲邊鼓還行。”
李二也不再多言,叫來看門的太監,說晚上要在皇後這過夜,讓他準備些吃食送過來。哪知卻被長孫拒絕了,“陛下已經在臣妾這裏呆了五日了,後宮這麽大,還是去其他妹妹那裏過夜吧。”
說著就把李二往外推,李二無奈之下隻能去揭了楊妃的牌子。
好吃不過餃子,好耍不過嫂子,這楊妃不是別人,正是李元吉的老婆楊貴媚,雖不是嫂子,但也類同。
楊貴媚也出身望族,是楊雄的侄女,能被李元吉和李世民看上,這樣貌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先被李元吉花言巧語騙到手,婚後不久逐漸厭倦下來,就一直冷落在後宮。直到某一日,陽光明媚,一家人外出狩獵,各自都帶了家室,李淵貴為皇帝自然要拔頭籌,騎著快馬,挽弓衝進了樹林,一眾仆從都跟了上去。
廣袤的樹林裏,有人打野,有人打野戰,李元吉可不是好鳥,跟老爹的婕妤娘娘勾搭到了一起,而李建成又跟尹德妃有一腿,雙雙進了樹林開啟野戰模式。剩下楊妃獨自一人在樹林裏閑逛,逛了沒多久,一條青蛇從樹上掉下來,落在她麵前嚇得她拍馬就跑,等到馬兒停下來,已經不知道身在何處了,叫了兩聲不見人應,心中更加害怕起來。
正在她慌亂的時候李世民策馬經過,見是弟媳楊貴媚,叫了她一聲。這一叫不要緊,嚇的她直接從馬上跌落下來,李世民趕緊上去扶住她,因為顛簸的太狠楊氏已經體力透支,臉色緋紅,氣喘籲籲,發簪和衣衫都有些淩亂,腳下一軟,趁勢跌在李世民的懷裏。
兩人本無心苟且,奈何冥冥中似乎已經注定,到底兩人還是勾搭到了一起。
過了沒多久,李世民迫不得已發動了玄武門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淵見事已至此,為了安定李家江山,下令立李世民為太子,並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女兒全部殺死,當然也包括楊貴媚的兒子,這讓她對李世民恨之入骨,但女人的命向來都不能由自己做主,李淵知道她跟李世民有私情,又把她賜給李世民。
她發瘋般地以頭搶地,寧願死也不願意跟李二在一起,仿佛成了一個瘋婆子,李二也沒有難為她,把她安置在太子府,長孫皇後時常過來看望開導,最終還是原諒了李二,成了他的側妃。
感謝zjb2154181書友的打賞,還有每一位支持小牧的書友,你們都是最棒的!!!
“事情真的有那麽嚴重嗎?會不會是陛下杞人憂天了?”
李二捉住長孫的玉手,“不會,昆侖火在西域蟄伏了這麽多年,一直都沒涉足內地,為何這次會露出端倪?隻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等不及了,也可以說現在是最好的機會,先是頡利來搜羅一空,然後是兩年蝗災,天下才恢複了一些生機,又開始對突厥用兵,府裏虧空的厲害,若是再發生內亂,這天下可能真的要改姓。”
後宮幹政是大忌,但對長孫來說是例外,李二很多事情都會想她傾訴,她也會說一些自己的見解,長孫溫婉智慧的性格讓李二很受用。
但若是你真覺得長孫皇後是隻溫順柔弱的小貓,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就是這個看似溫順的皇後,假傳聖旨,騙太醫孫和毒死了李世民最喜歡的淑妃。
見李二這麽頭疼,長孫趕緊轉移話題,“陛下,那個李牧真的如此聰明嗎?不會是杜撰出來的吧,那三字經我讀了,感覺像是大成之人寫出來的。”
“隻要能為我所用,管他是真是假。”
李二閉著眼,說了這麽一番話,長孫狡黠的眼睛轉了一圈,就明了他的意思,“這麽個機靈兒,可惜了。”
“皇後這麽不看好他麽?”
“若說著三字經是他寫的,我勉強可以相信,但若是讓他憑一己之力去鬥贏幾個門閥世家,妾身萬萬不信!這幾大世家根盛葉茂,盤根錯枝,陛下都無能無力,何況是一個還沒弱冠的少年。”
這又是李二的一樁頭疼事,重修氏族誌到現在還沒能實行,這讓他心力交瘁,這天下真的是朕的嗎?!
“皇後放心,這麽難得的人才,我怎麽忍心把他推到火坑,我也想明白了,祖宗們說得對,堵不如疏,氏族的強大之處在於壟斷仕途,這次重修氏族誌,讓我看清這朝堂之上到底有多少官員跟四大家族有淵源。這小子就像是老天賜給我的救星一般,我才打算從教育入手,他就來了,你說巧是不巧!
而且那小子還誇下海口,要建立一座洛陽城般大小的書院,不需要朕花一分錢,隻要朕把地批給他。而且還是貧瘠的山地,這有何不可!如果他的書院能夠培養出真人才,那朕就不用天天頭疼了。等到把四大家族的官員稀釋掉,再對他們動手就容易多了。”
長孫嘻嘻一笑,道,“陛下還真是老謀深算,不過你真的要準許李牧研製兵器嗎?這可是大忌。”
“有何不可,軍隊的戰鬥力不在兵器之厲,而在於用兵器的人,現在百姓安居樂業,生活美滿,想讓他們造反很難,再說,隻要管理得當,這也是一種新嚐試,那小子說的對,為何幾百年前能夠造出諸葛連弩,而現在卻造不出,不是我們笨,而是製度使然,工匠們沒有創造的環境和動力。一個小小的書院而已,就讓那小子折騰去吧,成功了,最大的受益者是朕,失敗了,又不用朕花錢,也沒什麽損失。
至於顏正綱,此人還是信得過的,況且他當初跟朕征戰洛陽時被箭射破了腎水,太醫說今後都不能再生育,他隻有一個女兒,造哪門子的反。
我已經下了聖旨,暫時讓他監軍,守衛東都。那日李牧供奉的新莊稼你也嚐了,我打算先在洛陽試種三年,若是沒有問題,再在北方推廣,皇後意下如何?”
“政事陛下做主就好,牝雞不可司晨,臣妾敲敲邊鼓還行。”
李二也不再多言,叫來看門的太監,說晚上要在皇後這過夜,讓他準備些吃食送過來。哪知卻被長孫拒絕了,“陛下已經在臣妾這裏呆了五日了,後宮這麽大,還是去其他妹妹那裏過夜吧。”
說著就把李二往外推,李二無奈之下隻能去揭了楊妃的牌子。
好吃不過餃子,好耍不過嫂子,這楊妃不是別人,正是李元吉的老婆楊貴媚,雖不是嫂子,但也類同。
楊貴媚也出身望族,是楊雄的侄女,能被李元吉和李世民看上,這樣貌自然是一等一的好,先被李元吉花言巧語騙到手,婚後不久逐漸厭倦下來,就一直冷落在後宮。直到某一日,陽光明媚,一家人外出狩獵,各自都帶了家室,李淵貴為皇帝自然要拔頭籌,騎著快馬,挽弓衝進了樹林,一眾仆從都跟了上去。
廣袤的樹林裏,有人打野,有人打野戰,李元吉可不是好鳥,跟老爹的婕妤娘娘勾搭到了一起,而李建成又跟尹德妃有一腿,雙雙進了樹林開啟野戰模式。剩下楊妃獨自一人在樹林裏閑逛,逛了沒多久,一條青蛇從樹上掉下來,落在她麵前嚇得她拍馬就跑,等到馬兒停下來,已經不知道身在何處了,叫了兩聲不見人應,心中更加害怕起來。
正在她慌亂的時候李世民策馬經過,見是弟媳楊貴媚,叫了她一聲。這一叫不要緊,嚇的她直接從馬上跌落下來,李世民趕緊上去扶住她,因為顛簸的太狠楊氏已經體力透支,臉色緋紅,氣喘籲籲,發簪和衣衫都有些淩亂,腳下一軟,趁勢跌在李世民的懷裏。
兩人本無心苟且,奈何冥冥中似乎已經注定,到底兩人還是勾搭到了一起。
過了沒多久,李世民迫不得已發動了玄武門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李淵見事已至此,為了安定李家江山,下令立李世民為太子,並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女兒全部殺死,當然也包括楊貴媚的兒子,這讓她對李世民恨之入骨,但女人的命向來都不能由自己做主,李淵知道她跟李世民有私情,又把她賜給李世民。
她發瘋般地以頭搶地,寧願死也不願意跟李二在一起,仿佛成了一個瘋婆子,李二也沒有難為她,把她安置在太子府,長孫皇後時常過來看望開導,最終還是原諒了李二,成了他的側妃。
感謝zjb2154181書友的打賞,還有每一位支持小牧的書友,你們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