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懸車,臨淄城響起了鼓聲,鼓聲緩和而沉悶。這是城門關閉前的信號,一旦鼓畢,城內城外的門、亭必須關閉,道路上如果還有行人,就要拘下問其故、治其罪。
都城乃一國之重,都城的防禦從來都是嚴苛細致,隻是臨淄已經五十二年未經戰事,君臣權貴生活日漸奢華,城內不單白天開市,晚上也開市,鼓聲響起時各市一片喧囂,大市中的商賈仍在交易,十三道城門關閉了十二道,隻在城東留下一道閭門供來不及出城的商賈出入,因此留門的時間很短。
與楚國郢都不同,楚國郢都東城貴而西城賤,王城也偏向東城。臨淄則相反,臨淄王城一開始就靠城西,田氏代薑後,放棄原有宮城,拆除西南角的城郭,在西南新築一小城。小城周長約十八裏,其一半在大城之內,一般在大城之外,與大城彼此隔絕。
一城有兩座宮城,大城並不是一個規則的長方形,西城牆、南城牆規整,東城牆因為緇水的關係,城牆多有波折,到了東北角甚至內凹,以避讓緇水在此處的彎曲;北城牆東低西高,至西城數裏處才拐彎內收,變傾斜為水平;加之公私工坊有多,以致城內頗為擁擠。
夜幕降臨,白日的喧囂不但沒有收斂,城內反而響起了更多的樂聲。富貴人家不敢逾越等級,用膳時吹竽鼓瑟、奏樂歡舞,奢華並不比王宮落後多少。城北、城中各處工坊有依稀燈光沒有舞樂,齊國能衣帶冠履天下,靠的是無數織工繡娘日夜不停的勞作;
唯有西城到了夜裏往往無聲無息,甚至連燈火也不見,可能的娛樂就是聚在酒肆、食肆、鬥雞場外,聽聽裏頭喝彩叫好,沾染些別人的熱鬧。不過這段時間,西城的貧民有了一個新去處,那便是稷下的學子會到西城講學。
“……楚國之政,庶民可立於外朝。外朝之上,不僅可議國危、國遷,亦可議律法、賦稅、兵事、祭祀,乃至勞役、粟價。”黑暗中誰也看不清講話之人的相貌,但皆感染於他的氣勢。
聽聞外朝甚至能議論粟價,圍坐之人唿吸當即變的急促。有人怯生生的問道:“敢問先生,楚國外朝可議粟價,粟價可降否?”
“自然可降。”說話之人不是什麽先生,而是學生,叫伏生。他最開始也恨極楚王的跋扈,尤其是譽士殺人不死,但不知從何時起,鼓吹楚政已是諸多稷下師生的共識。楚政雖然不好,但相比於三晉乃至齊國,它又要好一些,尤其是庶民組成的外朝。
“楚國與秦人大戰三年,然楚國粟價從未及兩百錢,何故?楚國不以粟牟利也。戰後楚國奪秦人敖倉,敖倉者,積粟如海,若供齊人而食,可食三年。然為農人計,楚國粟價仍未降,此皆農人於外朝所議也。農人要粟價漲,百工要粟價跌,故而楚國粟價恆為五六十錢。”
“五六十錢?!”眾人一片驚訝。齊國粟價是列國中最貴的,能媲美的估計隻有燕國。五六十錢的粟價有,但很少,收粟的時候就是這個價格,其餘時候粟價常常超過五、六十錢,春天青黃不接,不少年份要到百錢。這當然與齊國發達的商業存在必然的聯係,臨淄多傭工,這些人買到的粟是最貴的。
“我齊國之政,常以粟、幣斂財,百工日夜勞作,所得僅一日之食。農人一年勞作,官府收粟,其價甚廉,又有鹽鐵之加、口戶之奉,一年辛勞僅能果腹。若齊國可行楚政,國事皆議於外朝,庶民可定粟價,此方我等之福也。”
稷下學社多辯論,一如後世的吹鼓手,伏生之言多有誇張之處,但圍坐的庶民不便真假,他們不曾征召為卒,生計日漸緊迫,對此不免欣然向往。
“此並非不能。”伏生繼續高喊,“楚王曾勸大王亦行楚政,如此國祚可延萬世,然朝中有奸臣作梗,不得行也。若……”
如果有燈火,可看到伏生臉色盡赤、滿頭大汗,這他是鼓吹的高潮,他的聲音大道數裏外可聞。危機也在這時候出現,一個黑影急急奔了過來,大喊道:“連長來也,請送先生走。”
連長管轄四裏,每裏有十軌,一軌有五家。齊國一樣實行連坐,隻是齊人散漫,這套製度早已鬆懈。不然‘裏域不可以橫通’,伏生不可能來此論說。聽聞連長將來,圍坐之人也不慌亂,他們送走伏生後仍坐於此。
那連長是個老頭,燈火下步履蹣跚,走到很近見到有人聚坐於此,他不敢上前拿人,隻能喝道:“夜深聚坐,非攘奪即竊盜,還不速速返家。”
他這麽一喝,眾人方才陸續散去。不過走時人群多有憤憤,對奸臣的咒罵不絕於耳。指桑罵槐連長自然能夠意會,但麵對黑壓壓的一群人他也無濟於事,隻能仍由這些人散去。
夜談會中途解散,重新迴到稷下學宮的伏生正揖見先生宋意。
“近來城中大搜唱謠之人,這段時日勿去為好。”奔迴學宮的伏生滿頭是汗,宋意看著他不免有些擔心。
“稟先生,學生不懼。”伏生答道。“庶民盼學生如盼甘霖……”
“確是不能去了。”宋意長歎。他的身份和他的行為讓他頗為矛盾:一麵,他食齊祿為齊博士,自當為齊國著想為大王分憂;一麵,他又憤於齊國的製度,悲於庶民傭工的境況,因而不斷抨擊齊國之製。“適才我聞楚國舟師已出琅琊數日,當越海赴齊也。”
“當真?!”伏生聞言大喜。他是齊國人,可正是因為他是齊國人,他才迫不及待楚國伐齊,隻有楚國伐齊,內部震蕩,才能改變齊國水深火熱的現狀。
“然也。”宋意臉上也有一些喜意。“大王憂懼楚國伐齊,今日故而召後勝想問。後勝曰:臨淄執戟之士十萬,發全城之卒可得二十三萬,楚國可戰之卒不過二十萬,故齊軍必勝。他卻不提,臨淄除五萬執戟之士,餘者多無戰心。”
都城乃一國之重,都城的防禦從來都是嚴苛細致,隻是臨淄已經五十二年未經戰事,君臣權貴生活日漸奢華,城內不單白天開市,晚上也開市,鼓聲響起時各市一片喧囂,大市中的商賈仍在交易,十三道城門關閉了十二道,隻在城東留下一道閭門供來不及出城的商賈出入,因此留門的時間很短。
與楚國郢都不同,楚國郢都東城貴而西城賤,王城也偏向東城。臨淄則相反,臨淄王城一開始就靠城西,田氏代薑後,放棄原有宮城,拆除西南角的城郭,在西南新築一小城。小城周長約十八裏,其一半在大城之內,一般在大城之外,與大城彼此隔絕。
一城有兩座宮城,大城並不是一個規則的長方形,西城牆、南城牆規整,東城牆因為緇水的關係,城牆多有波折,到了東北角甚至內凹,以避讓緇水在此處的彎曲;北城牆東低西高,至西城數裏處才拐彎內收,變傾斜為水平;加之公私工坊有多,以致城內頗為擁擠。
夜幕降臨,白日的喧囂不但沒有收斂,城內反而響起了更多的樂聲。富貴人家不敢逾越等級,用膳時吹竽鼓瑟、奏樂歡舞,奢華並不比王宮落後多少。城北、城中各處工坊有依稀燈光沒有舞樂,齊國能衣帶冠履天下,靠的是無數織工繡娘日夜不停的勞作;
唯有西城到了夜裏往往無聲無息,甚至連燈火也不見,可能的娛樂就是聚在酒肆、食肆、鬥雞場外,聽聽裏頭喝彩叫好,沾染些別人的熱鬧。不過這段時間,西城的貧民有了一個新去處,那便是稷下的學子會到西城講學。
“……楚國之政,庶民可立於外朝。外朝之上,不僅可議國危、國遷,亦可議律法、賦稅、兵事、祭祀,乃至勞役、粟價。”黑暗中誰也看不清講話之人的相貌,但皆感染於他的氣勢。
聽聞外朝甚至能議論粟價,圍坐之人唿吸當即變的急促。有人怯生生的問道:“敢問先生,楚國外朝可議粟價,粟價可降否?”
“自然可降。”說話之人不是什麽先生,而是學生,叫伏生。他最開始也恨極楚王的跋扈,尤其是譽士殺人不死,但不知從何時起,鼓吹楚政已是諸多稷下師生的共識。楚政雖然不好,但相比於三晉乃至齊國,它又要好一些,尤其是庶民組成的外朝。
“楚國與秦人大戰三年,然楚國粟價從未及兩百錢,何故?楚國不以粟牟利也。戰後楚國奪秦人敖倉,敖倉者,積粟如海,若供齊人而食,可食三年。然為農人計,楚國粟價仍未降,此皆農人於外朝所議也。農人要粟價漲,百工要粟價跌,故而楚國粟價恆為五六十錢。”
“五六十錢?!”眾人一片驚訝。齊國粟價是列國中最貴的,能媲美的估計隻有燕國。五六十錢的粟價有,但很少,收粟的時候就是這個價格,其餘時候粟價常常超過五、六十錢,春天青黃不接,不少年份要到百錢。這當然與齊國發達的商業存在必然的聯係,臨淄多傭工,這些人買到的粟是最貴的。
“我齊國之政,常以粟、幣斂財,百工日夜勞作,所得僅一日之食。農人一年勞作,官府收粟,其價甚廉,又有鹽鐵之加、口戶之奉,一年辛勞僅能果腹。若齊國可行楚政,國事皆議於外朝,庶民可定粟價,此方我等之福也。”
稷下學社多辯論,一如後世的吹鼓手,伏生之言多有誇張之處,但圍坐的庶民不便真假,他們不曾征召為卒,生計日漸緊迫,對此不免欣然向往。
“此並非不能。”伏生繼續高喊,“楚王曾勸大王亦行楚政,如此國祚可延萬世,然朝中有奸臣作梗,不得行也。若……”
如果有燈火,可看到伏生臉色盡赤、滿頭大汗,這他是鼓吹的高潮,他的聲音大道數裏外可聞。危機也在這時候出現,一個黑影急急奔了過來,大喊道:“連長來也,請送先生走。”
連長管轄四裏,每裏有十軌,一軌有五家。齊國一樣實行連坐,隻是齊人散漫,這套製度早已鬆懈。不然‘裏域不可以橫通’,伏生不可能來此論說。聽聞連長將來,圍坐之人也不慌亂,他們送走伏生後仍坐於此。
那連長是個老頭,燈火下步履蹣跚,走到很近見到有人聚坐於此,他不敢上前拿人,隻能喝道:“夜深聚坐,非攘奪即竊盜,還不速速返家。”
他這麽一喝,眾人方才陸續散去。不過走時人群多有憤憤,對奸臣的咒罵不絕於耳。指桑罵槐連長自然能夠意會,但麵對黑壓壓的一群人他也無濟於事,隻能仍由這些人散去。
夜談會中途解散,重新迴到稷下學宮的伏生正揖見先生宋意。
“近來城中大搜唱謠之人,這段時日勿去為好。”奔迴學宮的伏生滿頭是汗,宋意看著他不免有些擔心。
“稟先生,學生不懼。”伏生答道。“庶民盼學生如盼甘霖……”
“確是不能去了。”宋意長歎。他的身份和他的行為讓他頗為矛盾:一麵,他食齊祿為齊博士,自當為齊國著想為大王分憂;一麵,他又憤於齊國的製度,悲於庶民傭工的境況,因而不斷抨擊齊國之製。“適才我聞楚國舟師已出琅琊數日,當越海赴齊也。”
“當真?!”伏生聞言大喜。他是齊國人,可正是因為他是齊國人,他才迫不及待楚國伐齊,隻有楚國伐齊,內部震蕩,才能改變齊國水深火熱的現狀。
“然也。”宋意臉上也有一些喜意。“大王憂懼楚國伐齊,今日故而召後勝想問。後勝曰:臨淄執戟之士十萬,發全城之卒可得二十三萬,楚國可戰之卒不過二十萬,故齊軍必勝。他卻不提,臨淄除五萬執戟之士,餘者多無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