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他頓了頓,又頗為愧疚的轉頭,對甄瓊道:“倒是可能會連累淩霄子。我那筆名怕是藏不住了,又常在《造化論》上投稿。萬一官家以為此事與你有關……”“本來就跟我有關啊。”甄瓊答的十分幹脆,“若是天子問起,我照實答了就行。反正是恩師說的。”沈括:“……”蘇頌:“……”你那恩師不是個老神仙嗎?這話說出口,還真讓人無法應對。噎了半天,沈括還是勸了句:“總之淩霄子也不談此事為好,《造化論》也別收天文相關的稿件了,暫且避避。”對於這個,甄瓊毫無意見:“我也覺得其他稿件太多了,顯得我們自己造化一派的文章都少了呢。迴頭刊行時間還可以變變,月月寫稿都沒功夫煉丹了。”他也是連寫了五六個月的稿子了,徒弟們都不堪用,師兄赤燎子又抱怨胡子掉的太厲害,說不能如此拚了。趁此機會少發幾期也不是不成。說完,他又想起了什麽:“對了,修水利不是也要造模型嗎?迴頭讓我家韓大官人給你弄些玻璃,觀測水流也方便些。”若真能仿照河流走向,沙水流速製出模型,說不定真能找出治河的辦法。沈括心中感激,卻也覺得更羞愧了:“倒是攪了景聲的安排,還望他勿怪。”韓邈的主意,是真心為他們幾個好。但是自己卻冒然行事,還把甄瓊牽連了進來,說不定也會讓韓邈動怒。甄瓊卻擺了擺手:“他可大度了,不妨事的。再說了,這麽大的發現,也總該留個名才是!”這話讓沈括唇邊露出了些笑容:“若是有朝一日,我那十二氣曆能造福萬民,就已心甘了。”甄瓊一怔:“你還要繼續研究天文?”“用過觀天鏡,見識過宇宙之大,又怎能視若罔聞?”沈括歎了聲,“反正十二氣曆還需完善,閑暇時,還是要繼續觀星的。”對於沈括這話,蘇頌微微皺了皺眉。此舉有些行險,可是換做是他,恐怕也會如此吧?這次沈括冒然直言,未嚐不是想讓他自己的十二氣曆,有朝一日能被世人認同。這等心血,誰又能輕易拋之腦後呢?甄瓊卻沒有想那麽多,點了點頭:“多研究研究也好,萬一哪天能登了,不也有現成的稿子?迴頭要是有人投天文地理之類的稿子,我也給你寄去,審稿可都靠你了!”這話說者漫不經心,沈括卻忍不住有些動容。他這個被天子厭棄之人,還有人要書信來往。明知道是犯忌諱的東西,還有人想著將來能登出來,總有一日昭告天下。這態度,讓沈括的心神都是一鬆:“賢弟若是不棄,我自當效勞。”好友的到訪,著實解了沈括胸中塊壘,似乎連那漫漫前路都輕鬆了許多。不過為了避嫌,他還是沒有讓人設宴相送,隻是告別了老母妻子,就孤身上路。誰料剛剛出了東京城,便有人騎馬追了上來。“沈官人!我家阿郎有禮物相贈!”那仆從翻身下馬,把一個木盒雙手奉上。沈括一怔:“你家主人是哪位?”“小人乃是韓家伴當。阿郎聽聞沈官人外出任官,故而送些程儀,還望笑納。”那仆從也不遮掩,直接說道。沈括是真沒想到韓邈會差人給他送錢,如今他稿費都有近百萬錢了,還真不缺這點盤纏啊。雖然有點疑惑,沈括還是接過了木匣。誰知入手卻頗輕,根本不像是裝了金銀的樣子。他心頭一動,當著那仆從的麵,打開了盒子。錦匣之中,躺著一支圓圓的筒子,上下幾乎一般粗,卻分為三節。若是取出,應當還能拉開。這不是千裏鏡,又是何物?見他吃驚,那仆從笑道:“阿郎說了,沈官人是修河渠,必然要觀察地勢,想來此物也有些用處。”沈括的眼驟然熱了。觀察河道需要千裏鏡嗎?其實是不用的。就算需要,也可以向朝廷申請。而這匣中的千裏鏡,比尋常的大上不少,想來也能看得更遠。到不像是為了觀察地形用的,而像是觀天所用。韓邈定然是聽甄瓊說了,他想繼續觀天,才送來此物。如今天子並未明令禁止製造觀天鏡,但是這仍舊有些犯忌諱。韓邈不是個莽撞之人,卻還是送了這麽樣物事,其中用意不言自明。他不怪他,他敬重他的所為,他希望他能得償所願。一支千裏鏡,足能道盡一切。沈括隻覺眼眶都有些濕了,卻不知該說些什麽。點了點頭,他珍而重之的把那匣子抱在了懷中:“替我道聲謝,我,我……”見他一時都哽住了,那仆從連忙低頭:“阿郎說了,沈官人喜歡便好,不必介懷。”聽到這話,沈括笑了,定了定心神,把後半句話補了上來:“……我必會善用此物。”仆從聞言也是一笑:“物盡其用,阿郎定然欣喜。”說完,他又朝沈括行了個禮,打馬而去。看著那人的背影半晌,沈括才轉身,把那木匣牢牢裹在了行囊中。再次上馬時,他身形中已經沒了之前的遲緩猶疑,輕輕一磕馬腹,向前馳去。※沈括走得悄無聲息,司天監的處置也沒濺起多大的水花。沈括所有的筆記都被封存,觀天鏡也準備拆走,搬進宮中的天文院。至於司天監,天子原本就有心改製,正好趁此機會更名為“太史局”,隸屬秘書省。如此一來,自然會精簡機構,嚴密控製,不至於出什麽亂子。然而趕走了沈括,封了觀天鏡,也確保“日心說”不會為人所知。趙頊仍舊覺得心中不寧,忐忑難安。在幾日失眠後,他親自來到了司天監,登上了天文台。這裏,他曾經來過數次,也親眼見過觀天鏡中的星月。然而此刻,那龐大的銅質鏡筒,卻像一個刺,紮在了他心底。沉默的站在鏡前許久,他才對一旁瑟瑟發抖的官吏道:“把觀天鏡對準太白星!”那監承可沒想到天子會在黃昏駕臨此處,更沒想到他要看長庚星,趕忙挪動觀天鏡,費力把鏡子對在了即將日暮的西天。黎明和黃昏正是觀察太白星的最好時機,現在太陽昏昏,伴日的太白星也顯露了出來。趙頊深深吸了兩口氣,這才把眼睛湊到了鏡筒前。他已經許久沒有用過觀天鏡了,被鏡中的薄暮刺了一下,這才瞧見要看的星星。那本該是一顆圓而遙遠的星,比其他星星更亮幾分。而落在趙頊眼中的太白星,卻跟預想有些不同,雖然細小,卻如被黑影遮蔽,隻留出了一半的形貌,恰似半月。趙頊猛地抬起了頭,退了一步。這下,他身邊內侍都被嚇的跪了一地,連頭也不敢抬。趙頊卻不管旁人,隻愣愣的看著窗外天際。沈括所記,並沒有錯。他所畫的圖樣,也跟自己所見一般無二。那錯的究竟是誰呢?這一刻,趙頊簡直都要發起抖來。他深信不疑的“天人感應”,似乎發出了吱吱嘎嘎的響聲,頃刻就要崩塌。他當真是“天之子”嗎?趙頊是怕的。他父親乃是仁宗皇帝過繼來的。幼年養在身邊,卻一度因為仁宗得了皇嗣,被趕迴家中。孰料幾十年後,卻又因為仁宗之子盡夭折,被再次召迴,成了太子,繼了皇位。這是上天的意誌嗎?那為何他父親登基之後就發病癲狂,一度不知人事?可若不是上天恩準,他又為何能繼承這寶座,成為九五之尊?難道隻是因為湊巧嗎?隻是因為重臣扶持,因為出身合適,他才意外的登上了這寶座?趙頊從沒有經過帝王術的教導。他隻是生在一個平平淡淡的郡王之家,在他成年後,他的父親才登上了皇位,還一病不起,幾年就撒手人寰。他心中又何嚐沒有畏懼。害怕自己這皇位得來不正,害怕上天降罰,把他從禦座上趕下去。他是想做一個聖君的,想要通過變法,來改變朝廷局麵,收複疆土,讓百姓安居。但是這也是祖宗法度,他擅自更改,會不會惹怒上蒼、先靈?之前三番四次的地震,就讓他心驚膽戰。那些幹旱洪水、地動星墜,又是不是上天給他的警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捂臉大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捂臉大笑並收藏造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