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小道說得如此篤定,倒是讓趙頊又有些動搖起來。沉默良久,他才道:“那地球自轉,是如何看出大宋位置的?”這個好說啊!甄瓊立刻把沈括當初的話學出來了:“地球不是個球嘛,上麵就有曲麵。因為有曲麵,鍾擺的轉速才會不同。若是放在兩極,十二個時辰就能轉一周。若是放在赤道,肯定一動不動。按照這個規律,取鍾擺的轉速和角度,就能算出所在的位置了!”趙頊隻覺得頭都有些發懵了,什麽兩極、赤道,這不是天球上的用詞嗎,怎麽都搬到了地上?然而此刻“地如雞子”也成了士林公論,他遲疑了半晌,隻能道:“如此真能算出大宋所在的位置?”“能!我現在就能算!”甄瓊立刻挺起了胸脯。趙頊卻搖了搖頭:“不,還是要找人在各地立高台,測量一二才好。”轉速不同隻是甄瓊說的,未必是真呢。他當然要先派人去測一測才行了。甄瓊對於這個倒是沒有意義,又補了句:“說不定還有地方日出日落跟咱們的時辰相反,有些地方春夏秋冬跟咱們的相異呢。地球博大,豈是玩笑?”趙頊:“……”他又有些頭暈了。想象大地是圓就已經很難了,這種跟自己日月相異,季節相背的事情,難道不是《山海經》裏的異聞嗎?可若是這些也是真的呢?其實現在,大遼的麵積就不比大宋小多少,那從大食運來的玻璃、香料,也確實價值千金,豪富無數。這種國家的國主,就不能稱孤道寡嗎?可是如此一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算什麽呢?趙頊的手又有些抖了,大勝的好心情也蕩然無存。過了良久,他喃喃道:“那朕要如何治國呢?”這話,其實是自語。若是那些天地異變,都不是指給他一人的,又要如何確定自己所為才是正確的呢?甄瓊卻誤以為這話是對自己說的,不免有些納悶:“這我可不知了,官家不該問問那些臣子嗎?”趙頊猛地抬頭,直直望了過來。可是那小道麵上沒有絲毫“勸諫”的意思,隻是一片懵懂。心頭一顫,趙頊慢慢攥緊了拳頭。是啊,聖賢們也曾說過這些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這是先聖所言,亦是本朝太祖聖訓。若無太祖仁德,何來黃袍加身,天命所歸?若無仁德愛民,仁宗又為何會諡個“仁”字?天地自然可懼,但是那千萬黎庶就不可懼嗎?逼到絕路,他們自然也會揭竿而起,說“蒼天已死”,說“五德輪替”。背上出了薄薄一層汗水,趙頊已經醒過神來。這些話,可跟文彥博說的“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同,更讓人警醒。他既然是天子,就要做個仁君、聖君,而非人人可誅的“獨夫”!“朕受教了。”趙頊隻覺這些日來壓在心頭的巨石都鬆動了些,起身對著甄瓊行了個禮。甄瓊:“???”他教什麽了?這不是讓他問別人嗎?不過天子都行禮了,甄瓊也不好退讓,趕緊迴禮受下,還得了老大一堆賞賜。想想今天也沒提“日心說”這檔子麻煩事,甄瓊又有些高興起來。打了大勝仗的事兒,也要說給邈哥聽聽才好啊。作者有話要說:  王韶在曆史上確實打了大勝仗,主導熙河之役,收複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餘裏,可謂宋代第一。現在有了炮,可不就如虎添翼了。引用的兩段都來自《孟子》。趙頊出身有點特殊,他爹小時候寄養在宮中,原本準備過繼呢,結果仁宗突然又生兒子了,就給退貨了。後來兒子又死了,仁宗臨死才把英宗找迴來,又立了太子。那時候英宗都三十大幾了,開始死活不願接旨,後來接旨登基,就發了失心瘋,大病一場幾乎要皇太後垂簾了,好不容易好了,又鬧著給自己親爹爭名號,結果在位四年病了三年,就一命嗚唿了。這種情況下,趙頊驟然登位壓力可想而知,對於自己的正統性出現懷疑也不奇怪。“天人感應”真不是隻為庶民設的,最信它的本就該是天子,這是把“天子”異化的重要一環。若是沒有神性,又豈能言出法隨?第175章 “邈哥邈哥!熙河那邊打了大勝仗啊!”迴家把賞賜一擱, 甄瓊就跑去找了韓邈。饒是正在辦公, 韓邈也訝然抬頭:“什麽時候的事兒?當真是大勝?”“好像是剛剛發來的捷報。當真是大勝呢!擊潰了三個羌部的聯軍, 還把前來支援的吐蕃軍打的落花流水,據說俘虜都有兩萬人!”甄瓊說的特別興奮,“這可都是火炮起了作用, 官家還給了我不少賞賜呢!”既然是天子親口說的,就萬萬不假。韓邈也不由精神一震:“若是如此,國債怕是還會漲上一漲。”嗯?甄瓊可沒料到這個, 趕緊道:“打仗也能漲嗎?之前不是跌了不少嗎, 咱們的券還沒賣了嗎?”之前他可是聽說國庫券跌了呢,米芾急的直上火, 也沒等到五十貫就匆匆把手頭的券給賣了。他也問過韓邈,對方隻是笑著說自己早有準備, 不必憂心。沒想到現在國庫券居然不降反漲,萬一賣了豈不是虧了?韓邈失笑:“自然是沒賣的, 戰事還未出結果,哪能即刻出手?兩月不到就能一戰大勝,還能有如此多的俘虜, 想來那些權貴又要對河湟之地生出興趣了。”畢竟都是良田, 就算漲到五十貫一頃,也比天底下大多土地要劃算。再說了,有人買賣這券,根本就不是為了地,而是為了轉手的差價。一旦聽聞利好的消息, 立刻會鼓動行市,使得價格上揚。如今王韶的戰力有了實證,加之火炮立威,還怕諸家不買漲嗎?甄瓊的眼睛都亮起來了:“還是邈哥沉得住氣!這下可好了,等漲了咱們就賣!”韓邈微微一笑:“瓊兒說的是,等《京報》放出消息,咱們好好跟進便是。”不過賺錢都是小事,韓邈更關心甄瓊今天入宮都說了些什麽,便問道:“今日官家可曾提起‘日心說’?”雖然千叮嚀萬囑咐,韓邈還是怕甄瓊一個嘴快,給自己惹上麻煩。甄瓊立刻挺起了胸脯:“沒有!官家隻問了問天道和人道的關係,根本沒提‘日心說’。”韓邈:“……”這麽問跟“日心說”有什麽區別?心中生出不祥預感,韓邈趕忙追問:“那瓊兒是怎麽答的?”“自然是學習天道有益於認知萬物啊。就像造化大道,學了總有益處嘛。”甄瓊答的特別篤定,“對了,官家還問了人君跟天道的關係,我琢磨著世上那麽多國家,怕是沒啥關係。還跟他說了地球自轉能測所在方位的事情。”韓邈:“……”深深吸了口氣,韓邈擠出了些笑容:“這話官家聽了,就沒有說什麽嗎?”“官家說要在各地立高台,測量擺錘的搖晃速度,想來也是信的了。”說罷,甄瓊又撓了撓頭,“就是之後問我怎麽治國。這我哪知道啊?讓他去問別的臣子,官家就說受教了,也不知到底受教了什麽?”韓邈一陣無言。天子到底想明白了什麽,他是猜不透,但是從賞賜來看,甄瓊似乎又歪打正著了?如此也好,隻要天子能不再想“天人感應”,“日心說”之類要命的事情,多關注國事也是好的。這次徹底放下了心,韓邈笑道:“瓊兒所言必是讓官家觸類旁通,想明白了些事情。不過以後這種事情,還是讓那些臣子頭痛吧。咱們又哪裏懂治國之道呢?”甄瓊用力點頭:“邈哥說的是,還是煉丹賺錢最重要。對了,國庫券也快到兌現的時候了,咱們的地準備好棉花種子了嗎?”韓邈微微一笑:“自家的地,哪能不上心?我從西域尋來了良種,還找了些曾經種過棉的農人,隻要田地到手,就能開荒墾種了。不過聽聞棉花在幹燥的地方生的更好,也不知咱們的地合不合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造化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捂臉大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捂臉大笑並收藏造化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