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邈微微一笑:“許是文叔刊首寫得好,入了官家的眼吧?以後文叔生了女兒,可別忘許我家一個啊。”這打趣,李格非是全然沒聽在耳中,隻覺腦子嗡嗡作響,站都快站不穩了。他可沒有用筆名,而是用了大名,也是存了借小報揚名的心思。但是這名揚來的也太快吧?怎麽一口氣就遞到天子麵前了呢?韓邈卻沒給他震驚的時間,繼續道:“既然宮裏都訂日新報了,咱們辦報時,也當更謹慎些。該避諱的都要避諱,不可讓人抓了把柄。我又請了三個文筆不差士子,幫你一同審稿,還有兩個賬房,若是有人來問招帖刊登事宜或是想要訂報,盡管交給他們便好。”李格非也算是個成熟穩重的,隻傻了片刻,立刻繃緊了心神,連連點頭:“韓兄放心,這些小弟都會盡心安排!”“嗯,還有一件要事。你手頭準備的稿子足嗎?咱們也別日日出刊了,先把小報增一頁紙再說。”韓邈又道。李格非瞪大了雙眼:“一頁紙,那豈不是四個版?”不日日出刊,確實是好事。但是增加四個版,也不輕鬆啊。特別是要審稿,要是稿件不夠怎麽辦?“官家都要訂報了,原先的八個版,怎麽看都少了些。你之前說的讀者評議,可以加上,做的生趣些,觀點要新穎獨特。還有關於邊郡雜文和民情案件,也可以酌情增加些,不能一味隻登逸聞趣事了。新版填不滿也沒關係,放些招帖就行。”韓邈早就想好了,說的異常輕鬆。還有這操作?李格非張了張嘴,想說其他也就罷了,給天子看招帖不太好吧?但是好歹理智尚存,憋出了一句:“那這成本……”之前八個版,成本已經不低了。現在又要增加版麵,不是更虧?韓邈頓時笑了:“文叔莫不是忘了,官家都買訂了報啊。咱們的小報,怎麽也要印個八千份才夠賣吧?”啊?天子不是才訂了五百份嗎?現在他們的實際銷量,怕隻有三千五,還有五百是免費送去酒樓的,怎麽一口氣就要增印一倍……然而李格非畢竟聰敏,隻是一愣,突然醒過神:“對了,官家都訂報了,東京城的大小衙署,又怎會不訂?!”天子關心什麽,才是朝臣們最關心的事情。所謂上行下效,不過如此。而且知道宮中都定了,說不好還有多少富商、勳貴們也要對小報上心。難怪韓大官人要增加版麵,還點名了可以用招帖來填充。這要是能登上小報,入了天子的眼,指不定多少人要擠破報館的門呢!李格非也算是口服心服了:“稿子之事,小弟會想辦法的,一定盡快增加版麵。韓兄大才,小弟歎服啊!”笑著拍了拍李格非的肩,韓邈道:“我隻是出個點子,還要文叔操心落實。這報館,就全托付你了,若是有甚麻煩,隻管開口就好。”能得人如此信賴,李格非當真感激涕零。當年就算在韓琦府上,他們父子也沒有這般的厚待啊!辦報苦些累些又算什麽?隻要能做得好了,未嚐不是一條登天的坦途!※李格非的動作當真不算慢。等下一期出刊時,日新報就從兩頁紙變作了三頁,整整多出了四個版麵。當散發這油墨香氣的小報,送到天子麵前時,趙頊也是吃了一驚:“竟多了一頁?”下令給宮中訂報,自然是趙頊想要抬舉這日新報。河湟畢竟是要事,這份小報也當讓更多人瞧見。當然,不免也有些恩賞的意思。天子都看的報,還會愁賣嗎?淩霄子也就不用擔心,他家韓大官人賠本了。誰料這韓邈如此有魄力,竟然直接增加了一頁紙,四個版麵。這是什麽意思?當然是知曉天子閱報,不敢怠慢了。這三頁大紙,如此多文章,才賣二十文錢,利潤怕是薄得驚人,當真是為國事不惜身啊!帶著些好奇,翻開了新增的版麵,趙頊這才發現,增加的內容竟也不同尋常。其中一版,刊的是閱報人投來的信件,多是針對刊首的議論點評。這可不是朝臣們的奏本,引經據典,都是些微言大義,道德文章。相反個個文辭質樸,觀點鮮明。讀起來相互印證,頗能引人深思。而市井逸聞那一版前,也出現了一些更為嚴肅的故事。有以古諷今的鄉野舊事,也有青天伸冤除害的美談,讀起來竟有擊節之感。身為天子,趙頊對這些能了解世情的東西,天生就有好感。沒想到這日新報居然也能別出心裁,為他在台諫之外,在民間尋一條新路。心頭的讚許又上一層,趙頊吩咐道:“給太皇太後、太後宮中都送百份,皇後處送五十份,其他宮院依次降等。餘下的,在兩府三館也放些,供相公、學士們消遣。”這些衙署,可都在皇城中,天子給發些小報消遣,也不過分。但是其中深意,那個樞臣會不懂?當日小報發下後,天還沒黑,日新報的報館,就被人堵了個水泄不通。都是城中各大衙署派來的,隻為訂報。多則百份,少則五十份,就是那些窮得叮當響的清水衙門,也要訂個十份湊趣。往日代收日新報的商販,也紛紛進貨,哪怕加印了一倍的印量,也輕輕鬆鬆被瓜分了幹淨。這還用擔心什麽?李格非胸中激蕩,一擼長袖,埋頭審起了稿子。作者有話要說:嘿嘿嘿,李格非有個閨女叫李清照,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不過別想太多,距離出生還早呢。第105章 一路走過長廊, 遇到的皆是恭敬行禮的宮女內侍。閻夫人也未擺架子, 笑著頷首示意。這兩日, 她的心情著實不錯。等到了殿門前,等宮人通稟後,閻夫人稍稍整了整衣擺, 邁步入內。就見當今天子之母正坐在窗邊,舉著個玳瑁鏡,細細看著眼前的報紙。見閻夫人來了, 高太後放下了眼鏡, 笑著道:“玉娘來了?吾正在看報,今日的新聞頗有趣呢。”見高太後開心, 閻夫人便湊趣道:“也是官家貼心。獻上小報,可不正是為了博娘娘一笑嘛。”這話高太後聽得舒坦極了。天子訂報, 送到她這裏的,和送給太皇太後的, 份數一般無二。可見在兒子心中,自己的分量還是比禮數更重些。心裏暢快,高太後笑得愈發和藹了:“說起來, 這題頭的‘日新報’三字, 可是你家小郎所書?”閻夫人謙遜道:“確是犬子。他整日沒個正行,唯有書畫有些進益。”對於米芾給日新報題報頭的事情,閻夫人也是頗為滿意。這小子整日不幹正事,終於聰明了一迴。這麽大的題頭,天天讓官家和太後看著, 記不住都難。有了惦念,還怕出身嗎?“端是一筆好字!”高太後誇了句,又道,“小郎今年也有十七八歲了吧?也當有個職司才好。”閻夫人趕忙起身:“小犬年幼,豈堪重用……”高太後揮了揮手:“任個校書郎也無妨嘛。這麽好的字,總不能荒廢。”朝廷就算給蔭補,一般也是二十歲以後的事情。米芾才十七,就能任職,可是天大的恩典。閻夫人麵上又驚又喜:“多謝娘娘!妾定耳提麵命,讓小犬盡心任事,不負娘娘恩賞。”米芾那小子,外出為官,還是有點不保險。能在朝中掛個閑職,最好不過。隻盼這小子跟韓邈多學學,長點心眼,別整日添亂才好。※“這般多的字,竟然也不用我寫的!當真是不知所謂!”看著麵前十來個巨大木匣,米芾簡直痛心疾首。知道甄瓊要搞鉛活字後,米芾立刻毛遂自薦,要為他們寫字模。字的好賴,甄瓊是不懂,但是深知米芾挑毛揀刺的毛病,這幾千個字的大工程要是給他,說不定磨到猴年馬月去了。因此沒讓他上手,還是交給印坊的雕版匠人來刻。現在字模終於做完了,幾人也到了印坊,驗看成果。米芾對著抄經體自是大大的不滿,抱怨連連。沒理會他的唧唧歪歪,甄瓊瞅著那幾個大木匣,倒是點頭皮發麻:“這麽多字,當真能揀的過來?”他感興趣的,還是製鉛字用的藥膠,以及又黑又亮,能夠速幹的油墨。對於排字刊印,當真是一無所知。現在幾千個字模擺在麵前,看著就讓人牙酸,真能挑揀的過來嗎?沈括卻笑得舒暢:“如何不能?這匣子按聲韻排列,隻要記牢,檢字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