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聽到白馬王子這個詞,但是它到底是從哪個故事裏衍生出來的呢?碰到這樣的問題,大抵會有人告訴你:這是來自於歐洲傳奇故事或童話世界中的人物。豈不知,在中國也有關於白馬王子的傳說,中國版的白馬王子比歐洲版的白馬王子不僅要早好幾百年,而且確有其人。
《遼史-地理誌》中記載的關於遼祖的傳說,就是中國版白馬王子的故事。
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鬆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河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
神人白馬王子與駕青牛車天女的故事,被史學家解釋為在遼河之源土河(老哈河)與潢河(西拉木倫河)流域居住的兩個遊牧部落——一個牧馬的部落和一個牧牛的部落,相遇於二水合流的地方——木葉山。兩個部落中的一對傑出青年男女彼此愛慕,結為夫婦,生下八個兒子,經過世世代代的繁衍,成了木葉山的八個部落。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權支離瓦解,藩鎮相對“獨立”,為生活在西遼河流域的契丹人提供了發展壯大的機會。
契丹諸部中,有一個強大的分支,稱為遙輦氏,下邊分為八部。他們就是中國版的白馬王子和青牛女夫婦二人所生的八個兒子的後代。
契丹八部中,各部部長稱為大人,再由八部大人推一人為首領,統率八部,一般任期三年,特殊情況下臨時補選。八部中,“迭刺部”距中原較近,躲避中原戰亂的北方漢族人逃入契丹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使“迭刺部”的發展很快超過了其他七部。“耶律”是“迭刺”部的首領姓氏,像很多日本姓氏一樣,耶律也是個地名。“迭刺”擁有世選“夷離堇”(官名,部落的軍事首領)的特權,從耶律阿保機的七世祖開始,耶律家族就掌握了八部聯盟的軍權,地位僅次於八部聯盟首領。
公元872年,在一個暴雨如注、電閃雷鳴的清晨,耶律撒刺的家帳內,忽然傳出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
刹那間,帳內神光充斥,異香逼人,帳外雷雨頓霽,朝霞滿天,一代天驕耶律阿保機呱呱墜地了!接下來的說法就更神奇了,說阿保機夜寢有光環圍繞,周歲能言,曾夢一乘白馬神人對他說:爾乃天皇王轉世。生汝世間,立國契丹。天下大亂,南漢北番。家族多難,慎保平安。
阿保機一出生,就麵臨著血腥的權力爭奪。契丹貴族階層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打得不可開交,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殺了。倉促中,家人決定分開逃亡,避免一網就擒。繈褓中的阿保機,被交給祖母,塗麵易容,東躲西藏。最危險的一次,大隊騎兵追蹤而至,驚恐的祖母急中生智,把阿保機藏到另一個帳篷裏,才僥幸躲過一劫。提心吊膽的逃亡中,耶律家族最終等來了轉機,阿保機的伯父不久重掌大權,並把年幼的阿保機接到身邊撫養。
阿保機自幼聰敏,才智過人。長大成人後,身體魁梧健壯,武功高強,而且胸懷大誌。《遼史》上說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他帶領侍衛親軍曾多次立下戰功,顯露出過人的才幹。從阿保機身上,伯父看到了重振耶律家族的希望,於是有意識地讓阿保機參與政務,進行曆練。
公元892年,20歲的阿保機迎娶了14歲的述律平。述律平的父親是迴鶻人的後代,她的母親則是阿保機的姑姑。述律平天生聰慧、膽識具備。阿保機娶了述律平後,如虎添翼。
在八部聯盟後期,阿保機被推選為本部的“夷離堇”。伯父被殺後,阿保機又繼承了伯父的職位,成為八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其地位僅次於可汗,掌握著聯盟的軍事和行政事務。這時的阿保機隻有30歲,手中掌握的聯盟軍事大權,為他建立軍功、樹立威信和權威創造了有利條件。他充分利用本部落的實力四處征伐,接連攻破室韋和奚人等部落,同時南下進攻掠奪漢族聚居地區,俘獲大批的漢人和大量的牲畜、糧食,使本部落實力大大增強。
據說在攻奚之前,阿保機給奚的酋長寫了一封信,下筆懇切:“你我言語相通,實一國也”;接著,又謊稱自己的先輩是漢人所殺,博取奚人的同情。最後打上一拳,“我受命於天,撫下以德”,如果不服,將“兵連禍結”。一封信連哄帶嚇,等契丹大軍殺到,奚人已無心戀戰。阿保機用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勝利,聲望大振,被後世傳說為“一封信能滅國”!
唐末,幽州(今北京一帶)節度使劉仁恭多次出兵進攻契丹,契丹人飽受其苦。八部大人皆認為是可汗無能,遂要求改選可汗。阿保機借機大肆渲染可汗對中原的軟弱讓步,最終憑借自己強大的實力和崇高的威望,於公元906年登上了八部聯盟可汗的高位。
按照傳統製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選一次。由於漢人謀士經常說,中原的帝王從來不改選,所以阿保機在任可汗滿三年時拒不交出大權,籌謀像中原的皇帝一樣建立終身製和世襲製。此舉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貴族的強烈不滿。因為按照習慣,可汗實行的是家族世選製,即可汗之位轉入耶律氏後,可汗就都要由耶律家族的成年人輪流擔任,阿保機不讓位,其他人便沒有機會當選。為了爭取這個被選舉權,阿保機本家族的兄弟們便首先起來反對他,由此發生了契丹曆史上的“諸弟之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兄弟們的叛亂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這年的5月,阿保機的弟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劃謀反,安端的妻子得知後密報了阿保機。阿保機不願同室操戈,就和兄弟們登山殺牲對天盟誓,然後赦免了他們。但兄弟們並沒有領情,第二年,又在於越轄底的帶領下,再次反叛。這年的7月,阿保機征伐術不姑部,讓剌葛領兵攻打平州(今河北盧龍)。剌葛攻陷了平州,卻領兵阻擋阿保機的歸路,逼迫他恢複祖製。阿保機沒有硬拚,而是領兵繞道南下,按照傳統習慣趕在諸兄弟的前麵舉行了燒柴告天的儀式,即“燔柴禮”,再次任可汗。
這樣就證明他已經合法地連選連任,使眾兄弟沒有了反叛的理由。第二天,諸兄弟紛紛向阿保機請罪,阿保機也就不再追究,隻下令讓他們悔過自新。
但是,可汗寶座的誘惑畢竟比兄弟之情要大得多。諸弟之亂在公元913年進入高潮。這年3月,阿保機的大弟剌葛趁阿保機外出之機,讓二弟、四弟帶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機;又派三弟攻打留在宮帳中的述律平。阿保機和述律平早有準備,沉著應戰,將叛軍各個擊破,統率叛軍的兄弟們也多被生擒。阿保機本不想手足相殘,仍想對幾個兄弟教育釋放。然而述律平一句話卻使他下了斬草除根的決心。述律平說:“可汗還想看到第四次叛亂嗎?”於是,阿保機揮起屠刀,將參加叛亂的兄弟及他們的親屬上百人全部處死。
在一片血雨腥風中,阿保機所部終於歸於平靜。然而,這僅僅是擺平了契丹八部中的一部,另七部貴族仍然在暗中做著推翻阿保機的準備。
公元915年,七部貴族終於等到了機會。在阿保機征討黃頭室韋部返迴的路上,七部貴族假裝歡迎,乘阿保機不備,將他抓住,刀架在脖子上,逼阿保機下台讓位。麵對死亡,阿保機隻好認輸,辭去可汗之職,帶著自己的部落遷徙至灤河一帶。
為東山再起,阿保機大量使用漢族知識分子。韓延徽,原是定州節度使劉仁恭的幕僚,受命出使契丹。在談判進行中,劉仁恭又在邊界滋事。阿保機一怒之下,扣押了韓延徽。麵對刀槍,韓延徽麵不改色,慷慨陳詞,令阿保機很是佩服,遂以誠打動了韓延徽,將其收於帳下。
從此,韓延徽成了阿保機的左右手,為壯大阿保機的部族提了很多建議,為阿保機日後的東山再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阿保機對韓延徽的信任,也是罕見的。韓延徽的母親病危,他招唿也不打,連夜跑迴了幽州老家。部下來告,韓延徽叛逃,阿保機堅定地說,韓延徽決不負我!果然,幾日後,韓延徽迴到阿保機帳下。見阿保機如此善待漢官、信任漢官,許多漢人文官相繼歸附,阿保機一律委以重任。
在灤河,阿保機采用漢族謀士的建議,模仿漢地建起了一座城市,並改變契丹的遊牧習俗,大力發展農業鹽鐵。很快,阿保機所部的軍事實力和人口數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並且由於其他七部都要由阿保機提供鹽鐵,阿保機等於把住了那七部的經濟命脈。
時機成熟,阿保機開始了他掃平障礙的計劃。
阿保機親赴各個部落,向七部酋長發出盛情邀請:“感謝各位首領寬容待我,使我能苟活至今。特備薄酒一杯,一表謝意,二來我又新建了幾個鹽場,大家在一起議議新鹽的分配。”
七部酋長被阿保機的滿麵誠懇所迷惑,準時赴宴。宴會上,阿保機談笑風生,豪飲不止。就在七部酋長都喝得七倒八歪時,阿保機一聲令下,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擁而上,揮起砍刀,七個酋長頓時人頭落地。阿保機隨即帶兵殺出灤河,兵鋒指處,所向披靡,順利地統一了契丹八部。
公元916年3月17日,阿保機祭青牛白馬旗,告示先祖:大契丹國成立。阿保機登基稱帝,建元神冊。耶律阿保機稱天皇帝,妻子述律平稱地皇後,立長子耶律倍為太子。
稱帝之後,阿保機不滿足已占有的領土,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南到黃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國。
公元922年12月,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之子王鬱來到契丹,認阿保機為幹爹。他百般遊說阿保機攻打河北,阿保機被這個幹兒子一番花言巧語說得心花怒放,於是揮師南下。結果趕上少見的大雪,雪連下了十來天,地上的雪厚達數尺。契丹兵馬糧草奇缺,車馬難行,遭到晉王李存勖的重創,傷亡很大,阿保機隻好撤兵。
南下損兵折將,無功而迴,阿保機反思之後,及時調整了戰略方向,打算先征服北方的遊牧部落,消除兩側的威脅之後再向南用兵。阿保機部署新的作戰計劃,親自率軍征討黨項、阻卜等部落,抓獲迴鶻都督畢離堇,逼使迴鶻可汗納貢謝罪。契丹國土麵積大大擴展,向北到達了烏孤山(今肯特山),最西則到達了今阿爾泰山一帶。
為了向東發展勢力,阿保機又率領大軍東征渤海國。渤海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區域性的民族政權,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東盛國”之稱,但其時國力已經下降。阿保機集中全部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將渤海滅掉。渤海國的末代國王夫婦成為俘虜,阿保機以自己和妻子述律平的馬名——烏魯古、阿裏命名之,渤海國王羞怒交加,但為了保命,隻好跪而受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保機將渤海國改名為東丹國(即東契丹國),任命太子耶律倍為東丹國國王,稱人皇王。此外,阿保機又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廣置官府,實施實際管理,從而結束了唐末以來東北地區的分裂局麵,重新實現了統一。
完成東北統一之後,阿保機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廢除了部落世選製,確立皇位世襲製;組織人力創製了契丹文字,製訂了契丹的第一部法典《決獄法》;並大力吸收漢文化,仿唐代長安,修建皇都(即後來的遼上京);采納韓延徽的建策,置州縣,立城郭,定賦稅,模仿漢地的製度管理在戰爭中俘掠的大量漢人。大批漢族降人、俘虜的遷入使契丹的實力漸趨雄厚,在幾千年風吹草低隻見牛羊的長城以北草原上湧現了農田、村落、城郭、礦冶、作坊以及寺院與孔廟。
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阿保機發現,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韋等部落,不習慣耕種;而投奔來的漢人,又不可能去牧馬。如何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乃至製度機構上都存在很大差距的區域之間,建立一個統一、和諧的國家?成為阿保機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阿保機本著“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則,在政治、法律、經濟等製度上采用番漢分治的做法,給契丹和漢人的生存、發展與融合,提供了一種能夠共同接受的統治形式,開創了契丹曆史的一個嶄新時代。
耶律阿保機從統一契丹諸部到開拓疆土建立一個萬裏大國,不過經曆了短短二十年的光景。公元926年,一代天驕耶律阿保機因病過世,終年55歲。後諡號升天皇帝,廟號遼太祖。
《遼史-地理誌》中記載的關於遼祖的傳說,就是中國版白馬王子的故事。
相傳有神人乘白馬,自馬盂山浮土河而東。有天女駕青牛車由平地鬆林泛潢河而下。至木葉山,二水河流,相遇為配偶,生八子。其後,族屬漸盛,分為八部。
神人白馬王子與駕青牛車天女的故事,被史學家解釋為在遼河之源土河(老哈河)與潢河(西拉木倫河)流域居住的兩個遊牧部落——一個牧馬的部落和一個牧牛的部落,相遇於二水合流的地方——木葉山。兩個部落中的一對傑出青年男女彼此愛慕,結為夫婦,生下八個兒子,經過世世代代的繁衍,成了木葉山的八個部落。
安史之亂後,唐朝中央政權支離瓦解,藩鎮相對“獨立”,為生活在西遼河流域的契丹人提供了發展壯大的機會。
契丹諸部中,有一個強大的分支,稱為遙輦氏,下邊分為八部。他們就是中國版的白馬王子和青牛女夫婦二人所生的八個兒子的後代。
契丹八部中,各部部長稱為大人,再由八部大人推一人為首領,統率八部,一般任期三年,特殊情況下臨時補選。八部中,“迭刺部”距中原較近,躲避中原戰亂的北方漢族人逃入契丹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使“迭刺部”的發展很快超過了其他七部。“耶律”是“迭刺”部的首領姓氏,像很多日本姓氏一樣,耶律也是個地名。“迭刺”擁有世選“夷離堇”(官名,部落的軍事首領)的特權,從耶律阿保機的七世祖開始,耶律家族就掌握了八部聯盟的軍權,地位僅次於八部聯盟首領。
公元872年,在一個暴雨如注、電閃雷鳴的清晨,耶律撒刺的家帳內,忽然傳出了嬰兒響亮的啼哭聲。
刹那間,帳內神光充斥,異香逼人,帳外雷雨頓霽,朝霞滿天,一代天驕耶律阿保機呱呱墜地了!接下來的說法就更神奇了,說阿保機夜寢有光環圍繞,周歲能言,曾夢一乘白馬神人對他說:爾乃天皇王轉世。生汝世間,立國契丹。天下大亂,南漢北番。家族多難,慎保平安。
阿保機一出生,就麵臨著血腥的權力爭奪。契丹貴族階層為爭奪聯盟首領之位打得不可開交,阿保機的祖父勻德實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殺了。倉促中,家人決定分開逃亡,避免一網就擒。繈褓中的阿保機,被交給祖母,塗麵易容,東躲西藏。最危險的一次,大隊騎兵追蹤而至,驚恐的祖母急中生智,把阿保機藏到另一個帳篷裏,才僥幸躲過一劫。提心吊膽的逃亡中,耶律家族最終等來了轉機,阿保機的伯父不久重掌大權,並把年幼的阿保機接到身邊撫養。
阿保機自幼聰敏,才智過人。長大成人後,身體魁梧健壯,武功高強,而且胸懷大誌。《遼史》上說他“身長九尺,豐上銳下,目光射人,關弓三百斤”。他帶領侍衛親軍曾多次立下戰功,顯露出過人的才幹。從阿保機身上,伯父看到了重振耶律家族的希望,於是有意識地讓阿保機參與政務,進行曆練。
公元892年,20歲的阿保機迎娶了14歲的述律平。述律平的父親是迴鶻人的後代,她的母親則是阿保機的姑姑。述律平天生聰慧、膽識具備。阿保機娶了述律平後,如虎添翼。
在八部聯盟後期,阿保機被推選為本部的“夷離堇”。伯父被殺後,阿保機又繼承了伯父的職位,成為八部落聯盟的實際操縱者,其地位僅次於可汗,掌握著聯盟的軍事和行政事務。這時的阿保機隻有30歲,手中掌握的聯盟軍事大權,為他建立軍功、樹立威信和權威創造了有利條件。他充分利用本部落的實力四處征伐,接連攻破室韋和奚人等部落,同時南下進攻掠奪漢族聚居地區,俘獲大批的漢人和大量的牲畜、糧食,使本部落實力大大增強。
據說在攻奚之前,阿保機給奚的酋長寫了一封信,下筆懇切:“你我言語相通,實一國也”;接著,又謊稱自己的先輩是漢人所殺,博取奚人的同情。最後打上一拳,“我受命於天,撫下以德”,如果不服,將“兵連禍結”。一封信連哄帶嚇,等契丹大軍殺到,奚人已無心戀戰。阿保機用最小的代價換來了勝利,聲望大振,被後世傳說為“一封信能滅國”!
唐末,幽州(今北京一帶)節度使劉仁恭多次出兵進攻契丹,契丹人飽受其苦。八部大人皆認為是可汗無能,遂要求改選可汗。阿保機借機大肆渲染可汗對中原的軟弱讓步,最終憑借自己強大的實力和崇高的威望,於公元906年登上了八部聯盟可汗的高位。
按照傳統製度,可汗之位要三年改選一次。由於漢人謀士經常說,中原的帝王從來不改選,所以阿保機在任可汗滿三年時拒不交出大權,籌謀像中原的皇帝一樣建立終身製和世襲製。此舉引起了本家族其他貴族的強烈不滿。因為按照習慣,可汗實行的是家族世選製,即可汗之位轉入耶律氏後,可汗就都要由耶律家族的成年人輪流擔任,阿保機不讓位,其他人便沒有機會當選。為了爭取這個被選舉權,阿保機本家族的兄弟們便首先起來反對他,由此發生了契丹曆史上的“諸弟之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兄弟們的叛亂一共有三次。第一次在公元911年。這年的5月,阿保機的弟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策劃謀反,安端的妻子得知後密報了阿保機。阿保機不願同室操戈,就和兄弟們登山殺牲對天盟誓,然後赦免了他們。但兄弟們並沒有領情,第二年,又在於越轄底的帶領下,再次反叛。這年的7月,阿保機征伐術不姑部,讓剌葛領兵攻打平州(今河北盧龍)。剌葛攻陷了平州,卻領兵阻擋阿保機的歸路,逼迫他恢複祖製。阿保機沒有硬拚,而是領兵繞道南下,按照傳統習慣趕在諸兄弟的前麵舉行了燒柴告天的儀式,即“燔柴禮”,再次任可汗。
這樣就證明他已經合法地連選連任,使眾兄弟沒有了反叛的理由。第二天,諸兄弟紛紛向阿保機請罪,阿保機也就不再追究,隻下令讓他們悔過自新。
但是,可汗寶座的誘惑畢竟比兄弟之情要大得多。諸弟之亂在公元913年進入高潮。這年3月,阿保機的大弟剌葛趁阿保機外出之機,讓二弟、四弟帶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機;又派三弟攻打留在宮帳中的述律平。阿保機和述律平早有準備,沉著應戰,將叛軍各個擊破,統率叛軍的兄弟們也多被生擒。阿保機本不想手足相殘,仍想對幾個兄弟教育釋放。然而述律平一句話卻使他下了斬草除根的決心。述律平說:“可汗還想看到第四次叛亂嗎?”於是,阿保機揮起屠刀,將參加叛亂的兄弟及他們的親屬上百人全部處死。
在一片血雨腥風中,阿保機所部終於歸於平靜。然而,這僅僅是擺平了契丹八部中的一部,另七部貴族仍然在暗中做著推翻阿保機的準備。
公元915年,七部貴族終於等到了機會。在阿保機征討黃頭室韋部返迴的路上,七部貴族假裝歡迎,乘阿保機不備,將他抓住,刀架在脖子上,逼阿保機下台讓位。麵對死亡,阿保機隻好認輸,辭去可汗之職,帶著自己的部落遷徙至灤河一帶。
為東山再起,阿保機大量使用漢族知識分子。韓延徽,原是定州節度使劉仁恭的幕僚,受命出使契丹。在談判進行中,劉仁恭又在邊界滋事。阿保機一怒之下,扣押了韓延徽。麵對刀槍,韓延徽麵不改色,慷慨陳詞,令阿保機很是佩服,遂以誠打動了韓延徽,將其收於帳下。
從此,韓延徽成了阿保機的左右手,為壯大阿保機的部族提了很多建議,為阿保機日後的東山再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阿保機對韓延徽的信任,也是罕見的。韓延徽的母親病危,他招唿也不打,連夜跑迴了幽州老家。部下來告,韓延徽叛逃,阿保機堅定地說,韓延徽決不負我!果然,幾日後,韓延徽迴到阿保機帳下。見阿保機如此善待漢官、信任漢官,許多漢人文官相繼歸附,阿保機一律委以重任。
在灤河,阿保機采用漢族謀士的建議,模仿漢地建起了一座城市,並改變契丹的遊牧習俗,大力發展農業鹽鐵。很快,阿保機所部的軍事實力和人口數又雄居契丹八部之首,並且由於其他七部都要由阿保機提供鹽鐵,阿保機等於把住了那七部的經濟命脈。
時機成熟,阿保機開始了他掃平障礙的計劃。
阿保機親赴各個部落,向七部酋長發出盛情邀請:“感謝各位首領寬容待我,使我能苟活至今。特備薄酒一杯,一表謝意,二來我又新建了幾個鹽場,大家在一起議議新鹽的分配。”
七部酋長被阿保機的滿麵誠懇所迷惑,準時赴宴。宴會上,阿保機談笑風生,豪飲不止。就在七部酋長都喝得七倒八歪時,阿保機一聲令下,早已安排好的伏兵一擁而上,揮起砍刀,七個酋長頓時人頭落地。阿保機隨即帶兵殺出灤河,兵鋒指處,所向披靡,順利地統一了契丹八部。
公元916年3月17日,阿保機祭青牛白馬旗,告示先祖:大契丹國成立。阿保機登基稱帝,建元神冊。耶律阿保機稱天皇帝,妻子述律平稱地皇後,立長子耶律倍為太子。
稱帝之後,阿保機不滿足已占有的領土,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南到黃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國。
公元922年12月,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之子王鬱來到契丹,認阿保機為幹爹。他百般遊說阿保機攻打河北,阿保機被這個幹兒子一番花言巧語說得心花怒放,於是揮師南下。結果趕上少見的大雪,雪連下了十來天,地上的雪厚達數尺。契丹兵馬糧草奇缺,車馬難行,遭到晉王李存勖的重創,傷亡很大,阿保機隻好撤兵。
南下損兵折將,無功而迴,阿保機反思之後,及時調整了戰略方向,打算先征服北方的遊牧部落,消除兩側的威脅之後再向南用兵。阿保機部署新的作戰計劃,親自率軍征討黨項、阻卜等部落,抓獲迴鶻都督畢離堇,逼使迴鶻可汗納貢謝罪。契丹國土麵積大大擴展,向北到達了烏孤山(今肯特山),最西則到達了今阿爾泰山一帶。
為了向東發展勢力,阿保機又率領大軍東征渤海國。渤海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區域性的民族政權,政治和文化都在北方各民族之上,素有“海東盛國”之稱,但其時國力已經下降。阿保機集中全部兵力,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將渤海滅掉。渤海國的末代國王夫婦成為俘虜,阿保機以自己和妻子述律平的馬名——烏魯古、阿裏命名之,渤海國王羞怒交加,但為了保命,隻好跪而受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阿保機將渤海國改名為東丹國(即東契丹國),任命太子耶律倍為東丹國國王,稱人皇王。此外,阿保機又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流域廣置官府,實施實際管理,從而結束了唐末以來東北地區的分裂局麵,重新實現了統一。
完成東北統一之後,阿保機在漢族知識分子的幫助下,廢除了部落世選製,確立皇位世襲製;組織人力創製了契丹文字,製訂了契丹的第一部法典《決獄法》;並大力吸收漢文化,仿唐代長安,修建皇都(即後來的遼上京);采納韓延徽的建策,置州縣,立城郭,定賦稅,模仿漢地的製度管理在戰爭中俘掠的大量漢人。大批漢族降人、俘虜的遷入使契丹的實力漸趨雄厚,在幾千年風吹草低隻見牛羊的長城以北草原上湧現了農田、村落、城郭、礦冶、作坊以及寺院與孔廟。
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阿保機發現,草原上新征服的奚族、室韋等部落,不習慣耕種;而投奔來的漢人,又不可能去牧馬。如何在語言文字、風俗習慣,乃至製度機構上都存在很大差距的區域之間,建立一個統一、和諧的國家?成為阿保機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阿保機本著“因俗而治,得其宜”的原則,在政治、法律、經濟等製度上采用番漢分治的做法,給契丹和漢人的生存、發展與融合,提供了一種能夠共同接受的統治形式,開創了契丹曆史的一個嶄新時代。
耶律阿保機從統一契丹諸部到開拓疆土建立一個萬裏大國,不過經曆了短短二十年的光景。公元926年,一代天驕耶律阿保機因病過世,終年55歲。後諡號升天皇帝,廟號遼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