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偶爾能在英文報紙上看到他的名字,僅此而已。第二年的六月初,她迴家了,感覺在這麽長的間歇後,想再把兩人的關係友善冷靜地靠攏有一定的難度。此時此刻,他可能會跟她一樣,感覺平靜而釋然。她一迴到倫敦,就搬去了梅克倫堡廣場的新公寓,安頓下來就著手寫關於卡卡頌的小說。
就在她迴來不久之後,有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給了她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在一個風趣的年輕女作家,以及她的律師丈夫的陪同下,哈麗雅特去了愛斯特——部分是為了好玩,部分是因為她的一部短篇小說需要去當地采風。這篇小說的大致情節是:在王室圍場,當所有人的目光被競賽的最後關頭吸引的時候,一個不幸的人突然摔死了。細細地觀察這神聖的管轄區,哈麗雅特發現,當地的衣著風俗包括一對瘦削迷人的裁剪精致的肩,眾所周知的鸚鵡形的側影,一頂灰白色的高頂大禮帽,禮帽的後簷兒明顯地斜下去。一群夏帽如巨浪翻滾,那頂大禮帽就像一朵名貴的蘭花有些怪異地擠在一群玫瑰花中。從聚會洋溢的情緒中,哈麗雅特得出一個結論:戴夏帽的姑娘們總是被那些外來人迷住,高頂大禮帽們則更關注歡樂和熱鬧。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相當搶眼。
“太好了,”哈麗雅特想,“這部分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她在異樣寧靜的情緒裏,滿心歡喜地迴家了。三天之後,她參加一個文人午餐聚會,席間她翻閱著早報,然後她看到“哈麗雅特·範內小姐,著名的女偵探作家”這樣的字樣,這時一個電話打斷了她。電話那邊是熟悉的聲音,帶著一種探究的不確定和沙啞:
“哈麗雅特·範內小姐?……是你嗎?哈麗雅特。我看見你迴來了。你哪天能跟我一起共進晚餐呀?”
她的備選迴答有好幾個;在它們中間,能讓人既壓抑又難堪的是:“請問,您是誰?”可哈麗雅特毫無準備,脫口而出就是這樣虛弱無力的迴答:
“哦,謝謝你,彼得。但我不知道我是否……”
“什麽?”那聲音暗含一絲調侃,“難道從現在開始一直到考希格魯人來為止1,你每天晚上都已經有安排了嗎?”
“當然不是了。”哈麗雅特說,她一點兒也不想擺出忘乎所以又疲於應酬的名流架子。
“那麽告訴我你哪天有空。”
“我今天就有空。”哈麗雅特說,心裏想著他或許今晚已經有約了,這樣的急促或許會讓他被動。
“好極了,”他說,“我也有
空。我們要享受一下空閑的甜頭。哦,你換了電話號碼?”
“是的,我搬進了一處新公寓。”
“我能給你打電話嗎?或者我們七點在費拉拉飯店碰麵?”
“費拉拉飯店?”
“是的,七點不會太早吧?然後,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去看一場演出。那麽,晚上見了,謝謝你。”
絞殺交情(3)
她還沒來得及反對,他就掛了電話。費拉拉飯店真不是她想去的地方。那個地方太時髦,也太引人注意了。的確有很多人喜歡那家飯店,但那裏太昂貴了,昂貴到能把大部分人都擋在門外,最起碼現在是這樣。這就意味著如果去那裏,你肯定會被注意到。如果一個人刻意想和另外一個人斷絕關係,那麽把自己和他放到費拉拉飯店那種地方公開露麵大概不是什麽好的方法。
真是奇怪,這居然是她和彼得·溫西第一次在倫敦西部共進晚餐。在接受審訊後的第一年裏,她不想在任何地方露麵,即便她後來已經完全可以體麵地出門了。那些日子裏,他帶她去索霍2一帶更安靜、更舒適的餐廳。或者,更經常的,他駕車帶她出去郊遊,懶散又無拘無束地去馬路邊的小飯店,那裏的廚子都很本分、可靠。她那時候情緒低落,甚至打不起精神來拒絕短途郊遊。盡管對於彼得淡定從容的歡樂,她常常抱以苦悶的言辭,但這些郊遊還是讓她從獨自胡思亂想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現在迴想起來,他的堅定不移和耐心對她來說既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感動和驚異。
1“一直到考希格魯人來為止”引自希臘作家安德魯·朗(andreng,1844—1912)的《給死去作者的信》。
2英國大倫敦威斯敏斯特地區,以外國餐館、夜生活著稱。
他在費拉拉飯店見到了她,還是那熟悉、短促地斜嘴一笑,然後就開始機智風趣地交談,隻不過比她記憶中更加禮貌和紳士。他很認真地聽了她在國外旅行的故事,似乎十分感興趣。跟她猜想的一樣,他對歐洲各地都很熟悉。他也講述了一些自己親身經曆的有趣故事,評價了一番現代德國的生活條件。他對國際政治如此了如指掌,這可讓她十分詫異,因為她從前以為他對公眾事務沒有什麽興趣。她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和他激烈地爭論起渥太華會議,他似乎對這個會議不抱什麽希望。後來,在他們喝咖啡的時候,他表達了關於裁軍的剛愎自用的意見,而她則急切地要加以反駁,這時的哈麗雅特已經完全
忘記了自己和他碰麵的初衷了。在劇院裏,她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她應該當機立斷地說一些話;但交談的氣氛實在太愉快了,很難插入一個新話題。
絞殺交情(4)
演出結束後,他幫她叫了一輛出租車,問她要了地址,然後告訴出租車司機。接著在獲準後,坐到她的旁邊,和她一起去看看她住的地方。這應該是開口說的時候了!但他正在滔滔不絕地談論倫敦的傑拉爾德亞風格的建築。他們到了吉爾福特街的時候,他搶在她之前說(在一段停頓之後,就在她下定決心,正要開口的時候):
“讓我來吧,哈麗雅特,你的答案還是沒有變化?”
“沒有,彼得。對不起,但我實在不能說別的什麽。”
“沒關係,不要擔心。我會盡量不去煩你,但如果你能夠偶爾和我見個麵,就像今天晚上一樣,我會非常高興的。”
“我覺得這對你不太公平。”
“如果這是唯一的原因,那我對此應該最有發言權。”然後,他又習慣性地自嘲,“老習慣可不好改。我不能向你保證我都能改得了。隻要你準許,我還會繼續向你求婚,不過我會間隔一段時間的,在——比如你的生日、篝火節和國王登基紀念日。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把它當成一個單純的儀式就行,你不需要太在意。”
“彼得,這樣下去太愚蠢了。”
“哦,對了!當然愚人節也算一個。”
“要是全部忘記的話會更好的——我希望你都忘記了。”
“我的記憶力最不受控製了。它總是記得那些不該記的,忘記那些該記的事。但它暫時還沒有完全罷工。”
出租車停了,司機很好奇地盯著他們。溫西攙著她下了車,認真地等著她開房門,看到她總是打不開彈簧鎖,便幫她把鎖打開,並為她開了門,然後說了聲再見就離開了。
她一邊上著石台階,一邊想,隻要這樣的情況還繼續下去,她的旅行就毫無意義。她又迴到了那張優柔寡斷、黯然神傷的網中。而他,似乎有了一些改變,但絕對跟以前一樣不好應付。
他遵守了他的諾言,幾乎不來煩她。他離開城裏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致力於偵破案件。其中的一些案子逐漸披露在報紙專欄裏,另外一些則被小心翼翼地隱匿了。他離開這個國家長達六個月,隻是說有事要處理,沒有給別的解釋。一個夏天,他被卷入了一件十分古怪的案子,為此他在廣告代理
公司找了份差事。他發現辦公室生活其實很有趣,但最後的結局卻很奇怪也很痛苦。那是一天晚上,他去一個事先約好的晚餐,但很明顯無論是用餐還是談話,他都顯得那麽不對勁、不自然。後來他才坦白說,自己的頭像要裂開般的疼,還發燒,十分痛苦,最後被送迴家去休養。別人對她千叮萬囑,在他安然無恙迴到自己的住處、並由本特接管照料之前,千萬不要離開他。彼得漸漸緩過來了:沒什麽大事,隻不過是在一個棘手案件即將結束時經常發生的正常反應,很快就會好。一兩天之後,病人康複了,道了歉,又向她定了一次新的約會。由此可見,他那極其旺盛的精力又迴來了。
絞殺交情(5)
哈麗雅特對他的遷就隻此一次。他也再沒有貿然侵犯過梅克倫堡廣場的小小隱居地。有那麽兩三次,她出於禮貌邀請他進來,但他總是找些借口搪塞。她知道,他決心離開她那裏,至少能把自己從尷尬的場麵裏解救出來。很顯而易見,他並沒有那種愚蠢的念頭——想用冷淡的方式抬高自己的身價。那種感覺倒仿佛是他在盡量為什麽事情作出補償。他平均每三個月就會重新求婚一次,用一種平淡到雙方都不可能情緒激動的方法。四月一號,他從巴黎發來這個提問,隻用了一個拉丁文句子,“num?”這個詞的意思人人都知道——“等待著你的迴絕。”哈麗雅特翻遍了語法書,想找一個“婉轉的迴絕”,然後迴複了。還是很簡短的,“願你安好”。
再迴想一下她的牛津之行,哈麗雅特覺察到這對她產生的影響讓人無法平靜。曾幾何時,她開始把溫西當成一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人,就像大家覺得軍火工廠裏理所當然有火藥一樣。但她發現,甚至僅僅聽到他的名字也能激起她內心爆炸似的反應——她原來能夠如此激動或憤怒,就在讚美或貶斥從別人嘴唇裏流露出的同時——這喚醒了她對於火藥的認識:無論火藥是多麽的無辜,從漫長的曆史來看,火藥終究還是火藥。
她起居室的壁爐台上有一張紙條,上麵是彼得又小又難以辨認的字跡。內容是說,總探長帕克有事找他,這位總偵探長正為北英格蘭的一件謀殺案犯愁呢。所以他必須很遺憾地取消他們那個星期的約會。他問她可不可以幫忙用掉那些票,不然的話他也沒有時間處理。
1班柯的鬼魂(banquo’sghost)典故原自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
最後一句小心謹慎的話讓哈麗雅特抿了抿嘴唇。就在他們因為那場鬧劇而相識的第一年裏,他大膽送了
她一件聖誕禮物,後來她把禮物送迴去,並捎帶了一番尖刻的指責,完全不顧他的情麵。所以他一直都很小心,再不送可能會被她當成物質給予的禮物。如果某一天,他的存在突然被抹去了,也沒有任何現實的物品能讓她想起他來。現在,她拿起這幾張票,非常猶豫。她可以送給人,或者可以請一個朋友和自己一塊兒去。最後,她決定還是不要坐在劇院裏,聽班柯的鬼魂1和人爭論隔壁座位的所屬權問題。她把票放在一個信封裏,把它們送給那對帶她去愛斯特的夫婦。然後撕碎紙條,將碎片扔進了廢紙簍。把“班柯”扔掉之後,她的唿吸又自由起來,轉而去對付接下來的煩心事。
絞殺交情(6)
這件煩心事是為她三本書的再版作修訂。重新讀自己的作品總是件很鬱悶的事;當她完成這樁煩心事後,已經筋疲力盡,而且對自己十分不滿。那些書其實還不錯;作為習作來說,甚至可以說是出色極了。但似乎總是少了點什麽;現在她讀起來,它們是她所寫的,但卻很有保留,仿佛決意要把她的觀點和個性剔除出去似的。她很不情願地想著書中的兩個人物關於婚姻生活的那段聰明卻膚淺的談話。如果當時她不怕會把自己暴露出來的話,她應該能寫得更好,好得多。阻礙她的是一種身處其中的感覺,一種距離過近的感覺,這種感覺被現實壓製、羞辱了一番。如果她能夠成功地讓自己脫離開來,那麽她就能夠獲得自信,更好地控製他物。這是一種巨大的財富——在一個學者的有限能力裏——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恩賜:一隻眼睛,直直地刺向目標,卻不會因個人的塵埃和電波黯淡了神采或分散了精力。“個人的,是嗎?”哈麗雅特一邊自言自語地喃喃著,一邊把她的新體會與牛皮紙上的文字附和在一起。
你並不孤獨,在你依然孤單的時候,
哦,上帝,有你我便甘願寂寥無聲!1
1引號裏的詩引自邁克爾·杜雷頓的一首十四行詩。
她為自己擺脫了那兩張戲劇票而感到異常欣慰。
然而,當溫西終於從他的北方之旅迴來的時候,她帶著一種傲然好鬥的情緒見了他。他邀請她共進晚餐,這次是在自負者俱樂部——一個很不尋常的地方。那是一個星期日的晚上,他們訂了一個單獨的包間。她跟他提到了自己的牛津之行,並乘機列舉了一串大有前途的學者的名字,她們本因學業而卓然出眾,卻被婚姻毀了。他和善地表示同意,說這種事情的確會發生,目前為止已經實在太多了。他還舉例說一個非常出
色的畫家,在一個很有社會野心的妻子的鞭策下,變成了一個專門炮製學院肖像的精巧機器。
“當然,”他不動聲色地說,“有時候那位伴侶隻不過是嫉妒或者是自私。但有一半的情況都是純粹的愚蠢。這也不是他們的本意,甚至極少有人有什麽明確的本意,隻是從這個年末混到下一個年末。這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不管他們怎麽想,我覺得他們沒有什麽解決辦法。這是他或她的伴侶的性格所施與的壓力而造成的悲劇。”
絞殺交情(7)
“是啊,再好的計劃都沒有保障。當然,從來都沒有。你可能會說你不會幹涉另外一個人的思想,但你肯定幹涉過——哪怕僅僅是你的存在,這已經是在幹涉了。說起來,問題在於你很難做到‘不存在’。事實就是這樣,我們又該怎麽做呢?”
“嗯,我想,有些人覺得他們應該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建立聯係。如果他們這樣想,那也很好。但其他人呢?”
“討厭,是不是?”他說,話語中那瞬間閃現的狡黠讓她不快,“你覺得他們應該把人與人之間的聯係都斬斷?那可不容易。一個人總要對付賣肉的、賣麵包的、
就在她迴來不久之後,有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給了她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在一個風趣的年輕女作家,以及她的律師丈夫的陪同下,哈麗雅特去了愛斯特——部分是為了好玩,部分是因為她的一部短篇小說需要去當地采風。這篇小說的大致情節是:在王室圍場,當所有人的目光被競賽的最後關頭吸引的時候,一個不幸的人突然摔死了。細細地觀察這神聖的管轄區,哈麗雅特發現,當地的衣著風俗包括一對瘦削迷人的裁剪精致的肩,眾所周知的鸚鵡形的側影,一頂灰白色的高頂大禮帽,禮帽的後簷兒明顯地斜下去。一群夏帽如巨浪翻滾,那頂大禮帽就像一朵名貴的蘭花有些怪異地擠在一群玫瑰花中。從聚會洋溢的情緒中,哈麗雅特得出一個結論:戴夏帽的姑娘們總是被那些外來人迷住,高頂大禮帽們則更關注歡樂和熱鬧。總之,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相當搶眼。
“太好了,”哈麗雅特想,“這部分就沒有什麽問題了。”她在異樣寧靜的情緒裏,滿心歡喜地迴家了。三天之後,她參加一個文人午餐聚會,席間她翻閱著早報,然後她看到“哈麗雅特·範內小姐,著名的女偵探作家”這樣的字樣,這時一個電話打斷了她。電話那邊是熟悉的聲音,帶著一種探究的不確定和沙啞:
“哈麗雅特·範內小姐?……是你嗎?哈麗雅特。我看見你迴來了。你哪天能跟我一起共進晚餐呀?”
她的備選迴答有好幾個;在它們中間,能讓人既壓抑又難堪的是:“請問,您是誰?”可哈麗雅特毫無準備,脫口而出就是這樣虛弱無力的迴答:
“哦,謝謝你,彼得。但我不知道我是否……”
“什麽?”那聲音暗含一絲調侃,“難道從現在開始一直到考希格魯人來為止1,你每天晚上都已經有安排了嗎?”
“當然不是了。”哈麗雅特說,她一點兒也不想擺出忘乎所以又疲於應酬的名流架子。
“那麽告訴我你哪天有空。”
“我今天就有空。”哈麗雅特說,心裏想著他或許今晚已經有約了,這樣的急促或許會讓他被動。
“好極了,”他說,“我也有
空。我們要享受一下空閑的甜頭。哦,你換了電話號碼?”
“是的,我搬進了一處新公寓。”
“我能給你打電話嗎?或者我們七點在費拉拉飯店碰麵?”
“費拉拉飯店?”
“是的,七點不會太早吧?然後,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去看一場演出。那麽,晚上見了,謝謝你。”
絞殺交情(3)
她還沒來得及反對,他就掛了電話。費拉拉飯店真不是她想去的地方。那個地方太時髦,也太引人注意了。的確有很多人喜歡那家飯店,但那裏太昂貴了,昂貴到能把大部分人都擋在門外,最起碼現在是這樣。這就意味著如果去那裏,你肯定會被注意到。如果一個人刻意想和另外一個人斷絕關係,那麽把自己和他放到費拉拉飯店那種地方公開露麵大概不是什麽好的方法。
真是奇怪,這居然是她和彼得·溫西第一次在倫敦西部共進晚餐。在接受審訊後的第一年裏,她不想在任何地方露麵,即便她後來已經完全可以體麵地出門了。那些日子裏,他帶她去索霍2一帶更安靜、更舒適的餐廳。或者,更經常的,他駕車帶她出去郊遊,懶散又無拘無束地去馬路邊的小飯店,那裏的廚子都很本分、可靠。她那時候情緒低落,甚至打不起精神來拒絕短途郊遊。盡管對於彼得淡定從容的歡樂,她常常抱以苦悶的言辭,但這些郊遊還是讓她從獨自胡思亂想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現在迴想起來,他的堅定不移和耐心對她來說既是一種折磨,也是一種感動和驚異。
1“一直到考希格魯人來為止”引自希臘作家安德魯·朗(andreng,1844—1912)的《給死去作者的信》。
2英國大倫敦威斯敏斯特地區,以外國餐館、夜生活著稱。
他在費拉拉飯店見到了她,還是那熟悉、短促地斜嘴一笑,然後就開始機智風趣地交談,隻不過比她記憶中更加禮貌和紳士。他很認真地聽了她在國外旅行的故事,似乎十分感興趣。跟她猜想的一樣,他對歐洲各地都很熟悉。他也講述了一些自己親身經曆的有趣故事,評價了一番現代德國的生活條件。他對國際政治如此了如指掌,這可讓她十分詫異,因為她從前以為他對公眾事務沒有什麽興趣。她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地和他激烈地爭論起渥太華會議,他似乎對這個會議不抱什麽希望。後來,在他們喝咖啡的時候,他表達了關於裁軍的剛愎自用的意見,而她則急切地要加以反駁,這時的哈麗雅特已經完全
忘記了自己和他碰麵的初衷了。在劇院裏,她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自己,她應該當機立斷地說一些話;但交談的氣氛實在太愉快了,很難插入一個新話題。
絞殺交情(4)
演出結束後,他幫她叫了一輛出租車,問她要了地址,然後告訴出租車司機。接著在獲準後,坐到她的旁邊,和她一起去看看她住的地方。這應該是開口說的時候了!但他正在滔滔不絕地談論倫敦的傑拉爾德亞風格的建築。他們到了吉爾福特街的時候,他搶在她之前說(在一段停頓之後,就在她下定決心,正要開口的時候):
“讓我來吧,哈麗雅特,你的答案還是沒有變化?”
“沒有,彼得。對不起,但我實在不能說別的什麽。”
“沒關係,不要擔心。我會盡量不去煩你,但如果你能夠偶爾和我見個麵,就像今天晚上一樣,我會非常高興的。”
“我覺得這對你不太公平。”
“如果這是唯一的原因,那我對此應該最有發言權。”然後,他又習慣性地自嘲,“老習慣可不好改。我不能向你保證我都能改得了。隻要你準許,我還會繼續向你求婚,不過我會間隔一段時間的,在——比如你的生日、篝火節和國王登基紀念日。不過如果你願意的話,把它當成一個單純的儀式就行,你不需要太在意。”
“彼得,這樣下去太愚蠢了。”
“哦,對了!當然愚人節也算一個。”
“要是全部忘記的話會更好的——我希望你都忘記了。”
“我的記憶力最不受控製了。它總是記得那些不該記的,忘記那些該記的事。但它暫時還沒有完全罷工。”
出租車停了,司機很好奇地盯著他們。溫西攙著她下了車,認真地等著她開房門,看到她總是打不開彈簧鎖,便幫她把鎖打開,並為她開了門,然後說了聲再見就離開了。
她一邊上著石台階,一邊想,隻要這樣的情況還繼續下去,她的旅行就毫無意義。她又迴到了那張優柔寡斷、黯然神傷的網中。而他,似乎有了一些改變,但絕對跟以前一樣不好應付。
他遵守了他的諾言,幾乎不來煩她。他離開城裏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在致力於偵破案件。其中的一些案子逐漸披露在報紙專欄裏,另外一些則被小心翼翼地隱匿了。他離開這個國家長達六個月,隻是說有事要處理,沒有給別的解釋。一個夏天,他被卷入了一件十分古怪的案子,為此他在廣告代理
公司找了份差事。他發現辦公室生活其實很有趣,但最後的結局卻很奇怪也很痛苦。那是一天晚上,他去一個事先約好的晚餐,但很明顯無論是用餐還是談話,他都顯得那麽不對勁、不自然。後來他才坦白說,自己的頭像要裂開般的疼,還發燒,十分痛苦,最後被送迴家去休養。別人對她千叮萬囑,在他安然無恙迴到自己的住處、並由本特接管照料之前,千萬不要離開他。彼得漸漸緩過來了:沒什麽大事,隻不過是在一個棘手案件即將結束時經常發生的正常反應,很快就會好。一兩天之後,病人康複了,道了歉,又向她定了一次新的約會。由此可見,他那極其旺盛的精力又迴來了。
絞殺交情(5)
哈麗雅特對他的遷就隻此一次。他也再沒有貿然侵犯過梅克倫堡廣場的小小隱居地。有那麽兩三次,她出於禮貌邀請他進來,但他總是找些借口搪塞。她知道,他決心離開她那裏,至少能把自己從尷尬的場麵裏解救出來。很顯而易見,他並沒有那種愚蠢的念頭——想用冷淡的方式抬高自己的身價。那種感覺倒仿佛是他在盡量為什麽事情作出補償。他平均每三個月就會重新求婚一次,用一種平淡到雙方都不可能情緒激動的方法。四月一號,他從巴黎發來這個提問,隻用了一個拉丁文句子,“num?”這個詞的意思人人都知道——“等待著你的迴絕。”哈麗雅特翻遍了語法書,想找一個“婉轉的迴絕”,然後迴複了。還是很簡短的,“願你安好”。
再迴想一下她的牛津之行,哈麗雅特覺察到這對她產生的影響讓人無法平靜。曾幾何時,她開始把溫西當成一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人,就像大家覺得軍火工廠裏理所當然有火藥一樣。但她發現,甚至僅僅聽到他的名字也能激起她內心爆炸似的反應——她原來能夠如此激動或憤怒,就在讚美或貶斥從別人嘴唇裏流露出的同時——這喚醒了她對於火藥的認識:無論火藥是多麽的無辜,從漫長的曆史來看,火藥終究還是火藥。
她起居室的壁爐台上有一張紙條,上麵是彼得又小又難以辨認的字跡。內容是說,總探長帕克有事找他,這位總偵探長正為北英格蘭的一件謀殺案犯愁呢。所以他必須很遺憾地取消他們那個星期的約會。他問她可不可以幫忙用掉那些票,不然的話他也沒有時間處理。
1班柯的鬼魂(banquo’sghost)典故原自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
最後一句小心謹慎的話讓哈麗雅特抿了抿嘴唇。就在他們因為那場鬧劇而相識的第一年裏,他大膽送了
她一件聖誕禮物,後來她把禮物送迴去,並捎帶了一番尖刻的指責,完全不顧他的情麵。所以他一直都很小心,再不送可能會被她當成物質給予的禮物。如果某一天,他的存在突然被抹去了,也沒有任何現實的物品能讓她想起他來。現在,她拿起這幾張票,非常猶豫。她可以送給人,或者可以請一個朋友和自己一塊兒去。最後,她決定還是不要坐在劇院裏,聽班柯的鬼魂1和人爭論隔壁座位的所屬權問題。她把票放在一個信封裏,把它們送給那對帶她去愛斯特的夫婦。然後撕碎紙條,將碎片扔進了廢紙簍。把“班柯”扔掉之後,她的唿吸又自由起來,轉而去對付接下來的煩心事。
絞殺交情(6)
這件煩心事是為她三本書的再版作修訂。重新讀自己的作品總是件很鬱悶的事;當她完成這樁煩心事後,已經筋疲力盡,而且對自己十分不滿。那些書其實還不錯;作為習作來說,甚至可以說是出色極了。但似乎總是少了點什麽;現在她讀起來,它們是她所寫的,但卻很有保留,仿佛決意要把她的觀點和個性剔除出去似的。她很不情願地想著書中的兩個人物關於婚姻生活的那段聰明卻膚淺的談話。如果當時她不怕會把自己暴露出來的話,她應該能寫得更好,好得多。阻礙她的是一種身處其中的感覺,一種距離過近的感覺,這種感覺被現實壓製、羞辱了一番。如果她能夠成功地讓自己脫離開來,那麽她就能夠獲得自信,更好地控製他物。這是一種巨大的財富——在一個學者的有限能力裏——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恩賜:一隻眼睛,直直地刺向目標,卻不會因個人的塵埃和電波黯淡了神采或分散了精力。“個人的,是嗎?”哈麗雅特一邊自言自語地喃喃著,一邊把她的新體會與牛皮紙上的文字附和在一起。
你並不孤獨,在你依然孤單的時候,
哦,上帝,有你我便甘願寂寥無聲!1
1引號裏的詩引自邁克爾·杜雷頓的一首十四行詩。
她為自己擺脫了那兩張戲劇票而感到異常欣慰。
然而,當溫西終於從他的北方之旅迴來的時候,她帶著一種傲然好鬥的情緒見了他。他邀請她共進晚餐,這次是在自負者俱樂部——一個很不尋常的地方。那是一個星期日的晚上,他們訂了一個單獨的包間。她跟他提到了自己的牛津之行,並乘機列舉了一串大有前途的學者的名字,她們本因學業而卓然出眾,卻被婚姻毀了。他和善地表示同意,說這種事情的確會發生,目前為止已經實在太多了。他還舉例說一個非常出
色的畫家,在一個很有社會野心的妻子的鞭策下,變成了一個專門炮製學院肖像的精巧機器。
“當然,”他不動聲色地說,“有時候那位伴侶隻不過是嫉妒或者是自私。但有一半的情況都是純粹的愚蠢。這也不是他們的本意,甚至極少有人有什麽明確的本意,隻是從這個年末混到下一個年末。這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不管他們怎麽想,我覺得他們沒有什麽解決辦法。這是他或她的伴侶的性格所施與的壓力而造成的悲劇。”
絞殺交情(7)
“是啊,再好的計劃都沒有保障。當然,從來都沒有。你可能會說你不會幹涉另外一個人的思想,但你肯定幹涉過——哪怕僅僅是你的存在,這已經是在幹涉了。說起來,問題在於你很難做到‘不存在’。事實就是這樣,我們又該怎麽做呢?”
“嗯,我想,有些人覺得他們應該在生活和工作之間建立聯係。如果他們這樣想,那也很好。但其他人呢?”
“討厭,是不是?”他說,話語中那瞬間閃現的狡黠讓她不快,“你覺得他們應該把人與人之間的聯係都斬斷?那可不容易。一個人總要對付賣肉的、賣麵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