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所有搞學術的人一樣,她對世界上所有的罪名都了如指掌,但當她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時候,卻不一定能分辨出來。比如說,如果她認識的人犯了一個小小的錯,但由於這個人和她有接觸,對方的錯誤就會得到洗滌和淨化。她身邊走過那麽多的年輕學生,她從他們身上發現了許多優點,激勵他們。她很難想象他們會故意地學壞,像理查三世或伊阿古2那樣。不快樂,有可能;被誤導了,有可能;在被利德蓋特小姐寬恕的誘惑中暴露了自己,有可能。如果她聽到了偷盜、離婚,或者是更壞的事,就會皺起沉思的眉頭,想象這些人該有著多麽不堪迴首的過去,才會做這樣惡劣的事。隻有過一次,哈麗雅特聽到她對別人表示反對意見。那是一個她從前的學生,寫了一本關於卡萊爾的書。“沒做任何研究,”利德蓋特小姐是這樣評價的,“也沒有有見解的判斷。她隻是複製那些舊的信息,甚至不願意花時間親自去核實一下。”不過她又加了一句,“但是我相信,這個可憐的家夥一定身世很苦。”

    1一本赫胥黎嘲諷新科技的小說。

    2理查三世(richardiii,1452—1485),英國約克王朝最後一個國王,曾參與玫瑰戰爭,一四八五年八月在一次戰役中為都鐸·亨利擊斃。伊阿古(iago),莎士比亞戲劇《奧賽羅》中的反麵角色。

    破碎思維的殘渣(11)

    利德蓋特小姐沒有對範內小姐流露出任何為她慚愧的表情。相反,她很熱情地歡迎了她,邀請她星期天早上去見她,並誇獎她的成就,褒揚她提升了英語文學的學術水準,甚至推理小說界的水準。

    “你給教研室帶來了許多快樂,”她說,“我想,德·範恩小姐也是你的仰慕者。”

    “德·範恩小姐?”

    “嗬,你肯定不認識她。她是我們新來的成員,是個很不錯的人,我知道她很想跟你談談你的書。你一定要來,結識一下。她要來這裏三年。下個學期才正式登記,但她已經在牛津待了好幾個星期了,在大學圖書館工作。她的研究課題是都鐸王朝的國家金融,她把這個課題研究得精彩極了,連像我這樣對錢完全沒有概念的人都被迷住了。我們都很高興學校決定給她瓊·巴拉克羅獎學金,因為她是一個絕對傑出的學者,而且工作非常勤奮。”

    “我想我聽過她的名字。她以前是不是在一個外地的學院當負責人?”

    “是的,她在弗蘭伯勒大學當了三年的教務長。但她

    不該做這個,雖然她是金融方麵的專家,但那兒的管理工作太多了。她要做很多事,除了自己的研究工作,還要對博士學位進行考核,對付學生們。學校和學院讓她精疲力竭。她是那種做事永遠都要竭盡全力的人。我想,她可能覺得和學校裏的人意氣不相投。她受夠了,決定到國外待幾年,然後她又迴到了英格蘭。當然,放棄了弗蘭伯勒的職位在經濟上是個損失。所以她希望接下來的三年能夠好好寫書,不用擔心其他方麵的事。”

    “我現在想起來了,”哈麗雅特說,“好像在哪兒看過這個消息,去年聖誕節左右。”

    “我想,你是在什魯斯伯裏的年冊上看到的。我們為她能來這裏感到驕傲。學校真應該給她一個教授職位,我懷疑她能不能接受在這裏當講師。對她的打擾越少越好。因為她是真正的學者。瞧,她就在那兒。哦,親愛的,古賓斯小姐把她給纏住了。你還記得古賓斯小姐嗎?”

    “模模糊糊記得,”菲比說,“我們入學的時候,她讀大三。很好的人,為人很真誠,但開學院會議的時候她卻很沉悶。”

    “她的確很善良,很負責任,”利德蓋特小姐說,“但不幸的是,她總能讓任何一門課都變得乏味無趣。真的很遺憾,她是那麽一個值得信任的、可靠的人。不過這對她現在的工作倒沒有影響,她現在在什麽地方做圖書館管理——希爾亞德小姐知道在哪裏——我想她現在正在研究培根1家族,她可真努力。不過,我怕她現在正在跟德·範恩小姐刨根問底,在這麽熱鬧的場合,這樣可不好。我們要不要上去把德·範恩小姐給救出來?”

    破碎思維的殘渣(12)

    哈麗雅特跟著利德蓋特小姐穿過草坪,一股強烈的懷舊情緒掠過腦海。如果一個人能重返這個平靜的地方,這個隻關注你智慧成果的地方;如果一個人能在這裏踏實地、默默無聞地研究那些環環相扣的理論,全神貫注地,而不被代理商、合同、出版商、垃圾作者、采訪、崇拜者信件、索要簽名的人、製造謠言的人還有競爭者們所迷惑;靜下心和那些枯燥卻持久的東西打交道;遠離那些私人交流、評頭論足、猜疑嫉妒;像什魯斯伯裏的毛櫸樹一樣成熟和堅定——那麽,她一定能忘記曾經的失落和焦躁,或者能從更真實、更冷靜的角度去看待它們。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並不重要。你在沉悶的學術報刊上刊登了一小篇豆腐塊文章;在愛了、錯了、困惑了、逃避了之後,還沒等你發現那豆腐塊會成為珍貴的手稿,還是變成微不足道的腳注,你就

    早已經死了。這其實是一場和他人的拉鋸戰,人人都往那個萬眾矚目的舞台上擠,於是私人經曆中的小小偶然在整個企圖中就被放大了。

    1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國著名哲學家。

    2伊希斯(isis)是經過牛津的一條河,是泰晤士河的源頭之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句話是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但是她懷疑,現在是否還能迴頭。她早早就把牛津這個被灰色高牆圍起來的樂園拋在身後了。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在伊希斯2也不能。她會對這並不真實的平靜失去耐心的——或者這隻是她在告誡自己。

    正在她整理思緒的時候,有人把她介紹給了德·範恩小姐。隻看一眼,她就知道德·範恩小姐是個與眾不同的學者——比如說,和利德蓋特小姐相比。她的那種獨特是哈麗雅特·範內永遠也學不到的。這是一個絕對的鬥士;一個隻對真理忠心耿耿,而不相信個人崇拜的鬥士。對於這個鬥士來說,什魯斯伯裏的四方院就是自己的歸屬舞台。利德蓋特小姐安詳地站在那裏,絲毫不被外界所動,用仁慈、親切的熱情去擁抱這一切;這個學識淵博的女人會給這個世界一個準確的評價,把一切有可能幹擾她判斷的東西都清除。在她那消瘦卻熱切的臉上,灰色的大眼睛很深邃,在厚厚的眼鏡片後麵炯炯發亮,似乎對一切畫麵以及概念都異常敏銳。在這種敏感的後麵,她的思想卻像花崗岩一樣堅硬,不可動搖。哈麗雅特想,作為一個女校的負責人,她要做的工作一定令人心力交瘁;因為,她的字典裏似乎不存在“妥協”這個詞;而所有的管理手段都不過是妥協而已。她不可能忍受任何搖擺的立場或者模糊的判斷。如果有任何東西擋在她和真理之間,她一定會秉公處理——即便那個東西是她自己的名譽。她刨根問底的時候,是一個令人生畏的女人——更令人生畏的是,在討論任何她不精通的專業時,她所表現出的那種幾乎不真實的中庸和謙虛。哈麗雅特她們走過來的時候,她正在和古賓斯小姐說著什麽:

    “我完全同意,一個曆史學家應該考求細節;但除非你能把所有的人物和環境都掌握齊全,否則還是在脫離事實地推測。事件的前因後果和事件本身同樣重要。如果你把這個搞錯了,你就是在篡改曆史畫麵。”

    破碎思維的殘渣(13)

    就在古賓斯小姐眼裏流露出倔強,準備反駁的時候,德·範恩小姐看到了利德蓋特小姐,她向古賓

    斯小姐說了聲抱歉便朝這邊走來。古賓斯小姐不得不放棄;哈麗雅特有些遺憾地發現,她的頭發不大整齊,皮膚也不好,還用了一根很大的白色安全別針把兜帽固定到衣服上。

    “我的天,”德·範恩小姐說,“那個頑固不化的年輕女人是誰?她似乎很不滿我在埃塞克斯對溫特萊克先生的書評。她似乎覺得,我應該把這個可憐的男人撕成碎片,原因就是他在寫培根家族早期曆史時,很不小心地在時間上出現了幾個月的誤差。她一點都沒有注意到,這本書是至今為止,在處理兩位最神秘的偉人之間的互相影響上,最有啟示性的一本書。”

    “培根家族是她的研究項目,”利德蓋特小姐說,“所以我能理解她對此的反應這麽強烈。”

    “不顧背景,光關注自己的研究項目,這是很不正確的。當然,錯誤應該被糾正;我的確糾正過——給作者寫了一封私人信函,這才是糾正小錯誤的恰當途徑。但我敢肯定,這個人掌握了這兩個偉人之間聯係的金鑰匙,他闡述的是非常重要的論點。”

    “嗬,”利德蓋特小姐說,和善的笑容裏露出了牙齒,“你似乎對古賓斯小姐很有意見啊。現在,我給你帶來了一個人,我知道你肯定非常想見她。這就是哈麗雅特·範內小姐——也是一位把握細節的高手。”

    “範內小姐?”這位曆史學家把她那雙近視的眼睛湊近,臉上立即容光煥發,“這真是太令人高興了。讓我跟你講講,我多麽喜歡你最近的那本書吧。我覺得,這是目前你的著作裏最好的一本——不過,當然我沒有資格做專業的評判。我和希金斯教授討論過這本書——他也是你的小說迷——他說這本書開拓了一種非常有趣的可能性,他以前從來沒有過這種想法。他還不知道那種可能性會不會有結果,但他會盡量發掘。告訴我,你當時是根據什麽來判斷的?”

    “這個,我首先要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哈麗雅特說,心中忐忑不安,在內心深處咒罵那個希金斯教授,“但是當然——”

    就在這個時候,利德蓋特小姐突然看到遠處有另外一位學生,就跑了過去。菲比·圖克爾早就跑到草坪那邊去了。哈麗雅特隻能聽天由命了。十分鍾的時間,德·範恩小姐不留情麵地徹底查看了哈麗雅特的大腦,把她的大實話都搖出來,就像一個積極的女仆為了清除地毯上的灰塵,用有力的手將它不停地敲打、擦拭、搖晃,然後把它放在一個新的地方,固定住。十分鍾後,院長令人安慰地趕來打斷了談話。

    破碎思

    維的殘渣(14)

    “感謝上帝,副校長終於離開了。現在我們能把這些難看的舊絲綢袍子都脫了,亮出我們的派對禮服裙吧。這麽熱的天氣,我們為什麽要在學術行頭裏悶著,為什麽要那麽在意等級和身份呢?現在!他走了!把所有不是晚禮服的東西都給我,我要把它們都扔到教研室裏。還有我的。範內小姐,你的袍子上麵有名字嗎?哦,好姑娘!現在我的辦公室裏,已經有三件莫名其妙的袍子躺在那兒了。學期結束的時候,它們就躺在那裏。當然,不知道主人是誰。這些不整潔的小渾蛋們,她們覺得收拾那些該死的雜物都是我們的工作。她們把它們到處扔;然後就互相借;如果有人因為沒穿袍子外出而被罰款,那一般都是因為別人把她的拿走了。而且這些倒黴的袍子經常像抹布一樣髒。她們用袍子擦灰塵,撥壁爐的火。我想起我們這忠誠的一代人是多麽精心保管這些衣服——可這些年輕的小渾蛋們一點都不在乎!她們非要穿得不倫不類,就像《潘登尼斯》1的插圖——這都是什麽時候的事了!但她們那個現代化的理念,就是去模仿男大學生,而且還是半個世紀前的男大學生。”

    “我們有些往屆學生也不能讓人引以為榮,”哈麗雅特說,“比如說,看看古賓斯。”

    “哦,我的天!這實在太讓人厭煩了!她把所有東西都用安全別針別到一塊兒。我真希望她能洗洗她的脖子。”

    “我倒是覺得,”德·範恩小姐一針見血,“那個顏色就是她皮膚自然的顏色。”

    “那麽她應該吃胡蘿卜,洗洗她的體內循環,”院長說,把哈麗雅特的袍子奪過來,“不,你別麻煩了。就從教研室的窗戶扔進去,花不了一分鍾的時間。你可別想溜,不然我永遠都找不到你了。”

    “我的頭發還整齊嗎?”德·範恩小姐問,沒有了帽子和袍子,她突然變得人性化起來,而且缺乏自信。

    1《潘登尼斯》(pendennis)是英國作家威廉·薩克的著名小說,裏麵有對英國著名大學男生生活的描寫。

    “這個,”哈麗雅特說,一邊打量著她頭上厚厚的、鐵灰色的發髻,發髻上麵插著過多的發針,像個槌球鐵環一樣冒了出來,“有一點點冒出來了。”

    “經常這樣,”德·範恩小姐說,茫然地摸著發針,“我覺得我應該把頭發剪短。那樣應該少些麻煩。”

    “我喜歡你現在這個樣子。那個大發髻很適合你。讓我幫你吧,可以嗎?”

    “求之不得,”這位曆史學家說,很感激地聽任她把發針插進去,“我的手指笨得很。我確實有頂帽子,但不知道放哪兒了,”她加了一句,很沒主見地在四方院裏看了一圈,似乎覺得帽子會長在樹上,“但院長說我們最好在這裏等她。哦,謝謝你。現在感覺好多了——非常安全。哈!馬丁小姐來了。範內小姐剛才好心地為白雪王後充當了一下發型師——但我是不是要找頂帽子戴?”

    “現在不行,”院長堅決地說,“我要去喝點茶,你們也是。我快餓死了。我一直都跟著博尼費斯教授,他有九十七歲,完全糊塗了,我在他的聾耳朵邊大喊大叫,喊得我都快沒命了。現在幾點了?好了,我就像瑪喬麗·弗萊明1的火雞——什麽學生聚會,我連湊熱鬧都不願意去;我就需要吃喝。我們趕快去襲擊餐桌吧,不然肖恩小姐和斯蒂文小姐就要把最後一塊冰都吃光了。”

    1瑪喬麗·弗萊明(marjoryfleming,1803—1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俗麗之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多蘿西.L.塞耶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多蘿西.L.塞耶斯並收藏俗麗之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