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又吩咐家人:“多備一封銀子, 桓家人來報喜時給一封,報子來時還得給一封哪。”宋時挑眉笑道:“大哥放心,我這兒備了一袖子的紅封呢。等桓家來人把咱們哥兒仨的名次都報了,咱們就給三份喜銀,不能少給了人家!”這喜報是自家的大事,又不是哪家結婚逼著他們隨禮,他來報幾個人的就得給幾份!宋曉、宋昀打從第一場迴來便覺著這迴恐怕是考不上了,故而隻備下他一個人的紅封。但看這弟弟這麽有勁頭,便由著他高興,又吩咐家人:“鞭炮也該拿出來——家裏有的都拿出來吧,不用給後頭省著。反正殿試還在半個月後,過了今天有的是工夫去買!”家裏有他們兄弟自己買的鞭炮,還有桓淩叫人送來的,足足堆了十來掛,便是三人都中了也足夠放的了。三兄弟親自盯著家人將鞭炮堆在大門裏側,又帶人灑掃庭院、擺設桌椅,等喜報送來便請同巷鄰居吃流水席。他們天色未明便起來,一直忙到晨光初綻,將近卯初,才把院子裏外安排得井井有條。管事和兩個廚子趁著天色早,趕上毛驢從後門出去,請樂戶來家陪宴,買新鮮的魚肉菜蔬、香糖果品、燒酒黃酒,並到酒樓訂幾桌家裏做不出的工夫菜來招待貴客。宋家三兄弟就在門房裏坐著,等著桓家報喜的人迴來。——卯時桓淩就要迴都察院上值,他家人也就能把消息帶迴來了。巷子裏的老住戶看著他們這副要請客的模樣,自然都高興能白吃一頓,經過他家時便要進門道一聲喜,他們三個都在門房裏坐等,也就不消叫管事,三人親自出來答謝。他們兄弟待人都十分客氣,又生得斯文俊雅,那些原以為他們家三個舉人老爺,必定清高不好接近的人都受寵若驚,迴到家裏還要議論幾聲:“難怪宋家三個老爺都能中舉,這樣和氣的舉子可不多見了。憑他這樣做人也該有福報,考個進士老爺迴去。”那些原就在京裏有家的人中試後要宴請鄰居,這些外來租房的考生卻都隻會宴請同鄉、朋友,哪兒有幾個肯請鄰居的?一條巷子很快傳遍了宋家要請客的消息,各家都換了新衣裳,收拾幾包京掛麵、糕餅、雞蛋,往宋家賀喜。也有幾個租住在這些人家的舉子從主人家那裏聽到宋家的消息,有的也收拾了東西準備中午去吃席,也有的暗笑他們性急:“這麽早就把宴擺上了,萬一喜報不來,可怎麽收場?”幾位保定舉子過來尋他們,見他家的桌椅從院裏擺到院外,儼然已經備好要應賀中試之喜了,也不禁怪他們兄弟心急。他們跟宋家兄弟有二三十年的交情,說話也不用藏著,直率地說:“哪有這麽早便把桌子擺上的?就擺院子裏,別拿出去也好,不然有個萬一,豈不著人笑話?”宋大哥養出了個解元弟弟,根本不擔心他會考不上,因此心態佛得很,聽著這話隻是含笑把弟弟勾過來給人看:“福建省解元。”宋二哥也拍著宋時的額頭,得意地說:“這孩子小時領到你家,你還說他頭角崢嶸,將來必成大器呢。”那位王舉人看著老老時時任兄長擺弄的宋時,倒也想起他小時候頭上紮著兩個小鬏鬏,穿著大紅袍子,搖頭晃腦念詩的模樣,不禁失笑一聲:“唉,如今真是頭角崢嶸,不是角髻崢嶸了。不過你們做哥哥的得給他壓壓福氣,作了福建解元也不能說一定能中試的……”他正說著,門外卻有人冷哼了一聲:“福建解元怎麽可能不中試!”那人卻說的是帶著濃濃福建口音的江南官話,這幾位保定才子竟沒聽懂。宋時卻一聽就聽出來是趙書生的聲音,連忙出去迎門——來的卻不隻武平舉子,還有福建各地的,都是在講學大會上認識的熟人,進門便操著一片口音各異的福建式官話與他和宋家人打招唿。保定舉人們就像誤入鴻臚寺,聽著各國使節學說漢話一般,全然接不上話。宋時換著南北兩方官話給眾人做了介紹,又對趙書生說:“王先生從小看著我長大的,隻是我輩份大,叫他一聲兄長,單看年紀都該叫叔父的。他說我也是好意,怕我家先把宴席擺出去了,若中不了式要招人恥笑,你們別誤會。”趙悅書這才明白前因後果,歎道:“那是我誤會了,我去與他賠個禮。”無妨,反正他也聽不出來你是在懟他。宋時笑著說:“諸位賢兄既然來了,便留在這裏用飯吧?你們都在,我家就不用擔心這宴擺得太早,考不中要遭人嘲笑了。”龍溪謝舉人笑道:“宋解元說笑了,解元若考不中,我們這些人就更考不中了。我們本在城西定了酒樓,想請宋解元到酒樓論詩文,既然府上有客人,我等便迴去了。”論詩文還用去酒樓?他這裏有現成的酒菜、現成的文人,還有現成的翻譯,留下來大家一起等著捷報多好!他連聲說:“去什麽酒樓!我家有現成的鞭炮堆在這裏,還叫家人請了樂戶來吹打,就咱們這些人都中了也慶祝得過來。等會兒叫個人去福建會館傳話,讓他們把報子手都引到這裏,咱們這鼓樂鞭炮能從早響到中午,多麽喜慶!”他強把人留了下來,南北雙方的舉子雖說有些語言不通,但有宋時和他帶來的家人翻譯,也足夠磕磕絆絆地對話了。不過一屋子才子坐在一起,還要對什麽話,紙筆拿出來寫詩就行了!家裏見備著攢盒、點心、黃酒,院子裏就是擺好的桌椅,眾人按著年資曆排了座位,分南北落座,舉酒吟詩。雖然沒有城外春光景致、沒有酒座歌樓的紅袖添香,卻有中試的盼頭在眼前,諸人的詩興比尋常賞景飲宴還濃,作的都是思君報國、指點江山之作。宋時的情緒叫他們調動上來,差點給他們寫出一篇《沁園春·長沙》。幸好不等他寫出什麽能下文字獄的東西,便有一道清脆馬蹄踏入長巷,最終重重停在他們的小院門前。隨著唏律律的馬嘶聲,院門外便展露出一匹高大的棕色駿馬,馬上騎手身著青色妝花補子服,胸前一塊白鷳補子——竟是個五品官員來此!北直隸那些舉子不認得他,都驚訝於此時竟有官員上門來找宋家人;福建舉子認得他,更驚愕於他和宋時的交情竟從福建好到了京裏,一大早便騎著馬來他家找人。桓淩原以為宋家隻有三兄弟在家,驀地見到這麽多人,也錯愕了一下。好在他是官人,這些舉子見了他都要上來行禮,倒給了他反應的時間。他翻身下馬,笑吟吟地和眾人答禮,道:“本官來此並無別的事,隻是早上看了新發的紅榜,要搶在報子手前替師弟報個喜。”宋大哥宋二哥的眼頓時亮起來,不由自主地往前走了幾步。宋時自然也要往前湊,先說一聲“多謝師兄”,便眼巴巴地看著他的袖子,想趕緊知道自己考多少名。桓淩從袖中摸出一張對折的大紅紙箋來,慢條斯理地展開,雙手拿著,卻不肯便給他,而是不徐不疾地念道:“捷報,貴府老爺宋諱時恭應新泰丙子恩科會試中試第一名貢士。”第……第幾名?宋時簡直懷疑自己一瞬間耳鳴,聽錯了數字。然而他二哥已經從背後撲上來,又驚又喜,激動得聲音微微嘶啞地問著:“會元?我們時官兒是會元了!”宋大哥一迭聲地叫家人:“快拿紙來,快抄下喜報給爹娘送信!宋光到關帝廟替你三叔捐五十兩的香火,宋福去把鞭炮點上,還愣著作什麽,去……對,先吹打起來,吹打起來!”他們一家子歡喜得都有些傻了,桓淩眉梢眼角藏著的笑意漸漸流出來,將手中喜報一折,塞入宋時手中,低聲道:“宋會元,不請報子手喝一杯酒麽?”“會元”二字叫出來,宋時才驀地迴過神來,謝道:“請請請,桓師兄請,我……我真考中會元了?我這就連中兩元了?”連中兩元啊!離著三元不遠了!萬一他殿試時又運氣爆棚,真中了大三元呢?想不到他一個高考時都沒考到本校狀元的人,現在考出了相當於全國狀元的會元,還敢展望起了真正的狀元!他暈暈乎乎如在雲裏,親手給桓師兄斟了酒,雙手舉杯請他喝。桓淩接過杯來一飲而盡,又自斟自飲一杯,向眾人亮出杯底,溫聲道:“我是特為報喜而來,待會我和還要迴都察院做事,諸位寬坐,報喜之人不久便將次第而來了。”眾舉子忙謝他的吉言,目送他打馬出了巷子拐入長街,然後各自迴座斟酒,齊賀宋時高中會元,也預賀自己中試。福建人最講好意頭,一大清早便送來會元捷報,眾人羨慕之餘,更都覺得今日兆頭好,宋家兄弟租的這小院風水好,出了會元的地方必定能再多出貢士。果然,過不多久便有報子疾奔而來,一個報的是宋時的會元,一個報的是龍溪謝舉子中了第十二名舉子。宋時袖子裏裝的紅包有了用武之地,宋家門口堆的爆竹也可以接著放起來了。這掛鞭炮還沒放完,又是一聲“捷報”響起,這迴卻是定興縣唐老爺諱珍上了榜。一掛炮壓著一掛炮,一聲捷報趕著一聲捷報,原本平常的小巷竟被報子手的聲音喝得沸騰起來,想來宋家吃席的鄰居聽著這不斷增添的貢士名單,都有幾分卻步。好在宋家的流水席依舊是按時擺了上來。雖無珍饈美味,卻也不乏雞鴨豬羊,還有清冽的大麥燒酒。酒香菜香飄過整條巷子,勾得鄰居們忘了院裏有那麽多天上文曲星一樣的進士,和吃別的宴席一樣自然地入了座。院裏席上的舉子也越來越多。不光本巷租住的舉子都來拜訪,還有些被宋家連綿報喜聲吸引,特來沾喜氣的外地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