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聖人之緣情製禮,其孰能之!”雖然古代人寫文章不能寫感歎號,宋時還是拿出寫感歎號的力氣,重重地拖長了“之”字最後一筆。他這些年背著人偷偷抄論文、寫論文的工夫都不是白花的,寫字比一般人速度快得多,一篇《四書》題寫完,大約也就花了一節課的工夫,隻要再改改需要避諱、頂格的地方,就可以抄到卷紙上了。他仔細看了一遍,在要頂格的地方前麵加上分段符,該空一格的就再加個小方塊,有錯字的也圈出來在旁邊改寫正確……省得抄寫時有錯眼放過的,迴頭要在卷麵上改,就要扣卷麵分了。改完之後倒不急著抄,要得趁早上精神最好的時段把《春秋》題作出來,到時若有時間,還可以再把文章重修一下。他把那摞草稿放在桌角上,正要拿張紙蓋上,空中卻有一片衣袖拂來,把他的手拂開。宋時心頭猛跳了幾下,才發現監場的方提學從後麵遛達過來了,就像每個監考老師一樣,默不作聲地從背後盯著學生的動靜。他方才……沒左顧右盼吧?方提學正垂頭翻他的卷子,宋時也不敢抬頭,戰戰兢兢地夾緊肩臂,給提學大人讓出看卷子的空檔。他自己把稿紙對折疊起,鋪在胸前小小的一片桌麵上,對著《春秋》題中“宋伐唷薄捌敕コ”兩句話做閱讀理解 洞嗬铩返謀局時暇故且槐臼肥椋大義微言都靠史家曲筆。後世研究者就得從細微的稱唿、寫法中理解出當時史官的褒貶之意,然後再從經中對人、對事褒貶中體會《春秋》傳達的大義。因為這種摳字眼的閱讀理解太難做,單給一句話作題目還容易寫歪方向,所以《春秋》題都是從不同章中選出兩句內容有相關人物或事件的句子湊成一道題目,好作對比分析。這種作法看似和四書小題中的截搭題差不多,實則有個專門的說法叫作“春秋合題”,不隻童生試這麽考,一直考到會試也是這樣。在宋時來說,《春秋》其實倒比《四書》好考。當年他因為專業不好找工作,差點想出國讀酒店管理,還考了一陣子gmat,長難句閱讀都是一本一本地做。那一篇閱讀理解有好幾個生詞不認得的外語閱讀都做了,每個字都認得的古文閱讀還能做不出?《春秋》學起來麻煩,掌握那些史官的慣用語之後就找著規律了。兩句話對比分析,找出史家為何褒為何貶,想法延伸到微言背後蘊含的大義——春秋這本書的中心就是尊王道、討亂賊以戒後世,照準這點寫保證思想合格。按周禮,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隻有周天子才能節製諸侯之兵而征伐討逆,原題中宋伐唷2敕コ都是僭天子之權威的逆行,不合自己的身份,春秋對它們的行為肯定是批判的,他們做考題的人自然也要批判!—當然,經義題和四書題的作法一樣,破題還是要把原題中諸侯的說法改一改,不能重複。那麽破題就是……他精神專注起來,也忘了身邊正翻著卷子的方提學,提筆凝神,流水價寫下了一句堂皇正大的破題:“春秋兩紀兵事:有序外君主兵而見其罪;有序伯主專征而見其罪!”這兩次紀錄兵事,一是宋公帶兵討伐喙,一是齊桓公帶兵伐討楚國,《春秋》記錄中都用曲筆點出了他們的罪責r蚱牖腹在十五年春諸侯會盟中已成霸主,所以在破題中特以“伯主”——也就是霸主——指代其身份≈詈畈壞盟階雜帽,霸主不得專權征伐,宋伐嚶肫敕コ兩事都是不敬周天子之罪,《春秋》豈能諱言其罪W髡哂謝耙說:  考題一是欽定四書文校注中選的,清代張江 作考題二是明代進士登科錄第十二本裏的  作者 林貞相春秋合題參考 《論截搭題》 李光摩春秋大義 參考清皮瑞錫 《經學通論》第12章 雖然宋、齊兩國都有不奉天子之命,擅自舉兵討伐諸侯之罪,但題目將兩戰並列,讓考生以這兩段為題,肯定不是簡單的讓人一同批判。讀題的時候要先仔細體味題中兩段文字,兩段文字中的主語是有微妙差別的。——《春秋》按對人物的稱唿用詞不同,顯示出史官對他們的尊重等級不同。如稱某國人低於稱名,稱名又低於稱字,稱字低於稱官職……主語的差別也就體現了史家褒貶之意。宋伐嘁歡沃卸運位腹所聯合的諸侯大軍的稱法是“人”,如“宋人”“齊人”“邾人”;而在齊伐楚一段中,對諸侯的稱唿是“齊公”“陳侯”“曹伯”“許男”一類≌飧魴⌒〉那別,並不是因為前者指代大軍,後者指代會盟的公侯,而是表現了史官對這兩場征伐的主持者評價的差異:按《左傳》中,齊桓公討伐楚國中途,停留在陘亭,向楚臣宣告的討伐理由即是楚國不為周王朝上貢苞茅,影響了天子祭祖。祭祀是國家大事,齊桓公為朝貢、祭祀事討伐楚國,雖然未奉天子之令,卻也有尊重周天子權威的意思。故而史官記錄這段史實時,在諸侯的稱唿上就依公侯原本身份來,而不像對宋公那段一樣以“宋人”相稱。這個閱讀理解做不到位,寫桓公的那兩扇議論裏就有一半要跑偏了。《春秋》雖是史書,但孔子編《春秋》時,“筆則筆,削則削”,成書後存留的史料都是為了體現“尊王道、討不臣”這個思想的。所以作文的時候不光要斥住宋、齊兩國諸侯之罪,還須要結合左傳內容,褒揚一下齊桓公在討伐楚國中表現出的尊王的態度——宋時寫文寫多了,思考速度極快,腦中想著後麵的,筆下先依承題發揮,作出起講:周以天子一人蒞萬邦,以萬邦而奉天子,征伐隻能操於天子之手,豈有諸侯自己率兵討伐同為天子諸侯之國的?豈有諸侯之長不受天子明命,以霸主身份驅役各國兵力的?發凡之後,便按原題中宋、齊兩國之事,分四扇八股論句激情評論:先斥宋桓公威福自便,不受命而伐嘀罪,指出其應當承先公之命而尊王室6爻冀塚緩蟪餛牖腹為成就霸圖,擅天子之權,節製諸侯伐討伐外夷之地的楚國p吹轎惱陸嵫ā—也就是八比中最後的束二比時,還得特別讚揚一下齊恆公關心王室祭祀,是一片拳拳尊王之心∥哪┐蠼崛允嗆粲開頭,點出春秋大義——也就是尊王。若諸侯都能尊王令,征伐皆自天子一人出,天下自然大定。明尊王、討不臣之義,使後世亂臣賊子不得不有所畏懼。“此《春秋》所以經世也。”他寫到這一句時,也從胸中輕輕吐了口氣。不是因為文章寫完了而鬆一口氣,而是因為他寫這篇文章時,思路不由自主地偏向了新從晉江網下載的明清《春秋》學理論。鄭朝學術延續宋朝,《春秋》重《胡氏傳》,而胡安國是二程門下私淑弟子,胡傳中常以義理解《春秋》,尊王攘夷的思想極為強烈,而且特別重視以“天理人欲”解釋文中寫法、稱唿的細微差別。而在他那個世界,到明朝後期,學者漸漸感覺到《胡氏傳》對思想的束縛,以及義理解經中強辭奪理的地方,開始迴頭研究漢代經學,重視考據而輕義理。發展到清朝,就基本拋棄宋代的義理解釋,興起注重考證的樸學。他看了兩篇明清《春秋》學論文,就已經不自覺受了誘導,這篇文章裏竟沒提一筆“宋人”與“桓公”這兩個稱唿背後所藏的天理,寫到齊伐楚也沒提一筆胡氏最愛論的“攘夷”。偏偏他寫完也不後悔,再看幾遍這篇隻列舉經傳內容為論據、半點不涉及理學的文章,都覺著不能刪改。說是一字不易也太誇張,可這篇文章裏實在沒有容得下“天理人欲”之論的地方了。他又吐了口氣,提起筆來改格式、挑錯字,決定一字不改地把它交上去——管他這迴考得過考不過,反正他是保送生!與其把這篇文章修改成他自己也不能滿意的模樣,還不如就按著自己的本意來,讓方提學這樣的大家看看他的文章可行不可行。他把草稿改好,拿出稿紙來抄寫,才想起剛才方提學在旁邊看他的四書文,猛地抬了一下頭。這一下正好看見方大人坐在堂上,精光四射的雙眼正盯著他們這些考生,驀地與他目光相撞,忙又低下頭,仔細謄稿。兩篇文章抄完,也還沒到中午。不過他沒什麽要改的,這場內也不是呆著舒服的地方,索性還是先走了的好。他把卷子收起來,便到堂前送給收卷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到古代當名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色龍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色龍章並收藏穿到古代當名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