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秀從盧瓦爾河穀地帶出發迴家前給宋福祿打電話,告訴他三個小時後到家。她出來45天才第一次給家裏打電話,宋福祿說他時刻擔心梁曉秀的身體挺不住,現在要迴家了,他終於鬆口氣了。
中午時分,梁曉秀到家時,宋福祿已經為她準備好了午飯,正在等著她。梁曉秀有孕在身,宋福祿總擔心她身體出狀況;現在看到她完全迴家,心裏非常高興,一再說她總算迴家了。
“迴家的感覺真好,”梁曉秀高興地說,“這一趟走的時間可夠長了,不過收獲也很大,可以說不虛此行。”她對遊覽的事隻字不提,專門說她考察餐飲市場的事。
“曉秀,我不是說你,你出門這麽長時間怎麽就不往家打電話呢?你說萬一家裏有什麽事,我怎麽找你?”
“沒什麽事打電話幹什麽?再說家裏有你,有什麽事你都能處理。我在外麵就專心考察市場,一心琢磨著開餐館的事。”
宋福祿問妻子這次考察都有哪些收獲,在那幾個國家能否開中餐館。他現在對梁曉秀的能力十分欽佩,認為隻要她出馬沒有搞不定的事。他雖然是這家的男主人,但在和外麵打交道方麵還是不如梁曉秀那麽得力。梁曉秀說要開拓市場,他完全讚同。他現在不像想過去那麽保守了,認為梁曉秀的說法有道理:打開整個歐洲市場。
梁曉秀簡單介紹了這次出國考察的情況。她說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都適合開中餐館,她想明年春天先在瑞士開一家餐館,然後逐漸鋪開,讓他們的中餐館遍布德奧瑞三國的主要城市和地區。
宋福祿給妻子端上來飯菜,愛慕地看著妻子,聽妻子敘述她的想法。妻子說,他們最終的目標是把中餐館開到歐洲的各個角落,甚至在偏遠的小鎮都要有他們的中餐館。她走了一大圈,認定了一個道理:他們在歐洲唯一能賺錢的事,就是開中餐館。老外認為開餐館不會有多大利潤,他們哪知道中國人開餐館的秘訣呢?她要通過開出大量中餐館進入歐洲主流社會,占據歐洲餐飲行業的主流地位。她估計在10年之內,他們就能實現基本的目標:開出100家中餐館,員工總人數達上千人,在歐洲餐飲界具有一定影響。
宋福祿問她這次出門是否花了不少錢,他想知道梁曉秀花了多少錢。
“這次還真花了不少錢,差不多有9萬多歐元。”梁曉秀輕鬆地說。
宋福祿瞪大了眼睛說:“多少錢?9萬歐元?你帶著那兩個老外花了9萬歐元?你們這是造錢啊!”
“錢是花得多了一些,”梁曉秀解釋說,“可是收獲也大呀。你不能光看花錢,你還要看效果嘛。這叫前期投資,這是必須要花的錢。我這次出去,感受很深,感覺那三個國家到處都有金礦,隻是沒人挖掘。我們過去沒能力和實力投資,現在有了經濟實力,我們必須走出去,把攤子鋪開,開始挖礦。到目前為止,我在歐洲6個國家還沒有發現一家有影響的中餐館,我們就要創建有影響的中餐館,把老外的錢賺到手。”
梁曉秀一提到賺錢,宋福祿就來了興趣,他詢問梁曉秀的具體打算。
梁曉秀說,他們目前要充分利用老外的特長,把老外調教成他們需要的人才,讓老外替他們開疆拓土,打下基礎。眼下中國員工緊缺,國內又招不到人,他們沒別的辦法,隻能依靠老外了。將來如果國內鬆動,能招到廚師,他們還得依靠國內的人,老外不如中國人好用。
宋福祿便說,穆爾培訓的20個老外廚師出徒了,他昨天檢驗了他們的廚藝,感覺還能湊合著用。那些老外廚師能炒出中餐基本的十幾道菜,雖然做的不如他做得那麽正宗,但也說得過去。他們在國外開中餐館,正好可以把那些老外派上用場。那些老外都喜歡到國外當廚師,每個國家都派幾個老外。
梁曉秀說她明天到飯店去看看那些老外廚師的廚藝,他們現在就指望那些老外廚師了。在國外開餐館的事不能拖,必須抓緊時間建起來。萬事開頭難,什麽事隻要做起來了,才知道下一步怎麽做。
宋福祿說,事實上他已經安排那些老外廚師上崗了,這幾天老外廚師就開始在店裏炒菜了,他們幹得歡實著呢。20個廚師輪流炒菜,減輕了他的負擔。
“他們炒的菜怎麽樣?”
“還行,像那麽一迴事。不過我一直在旁邊指導他們;我不在時小花負責指導。如果沒有我們指導,他們做出的菜可就沒法吃了。”
“怎麽沒法吃?”
“沒有中餐的味道,總之,四不像。”
他們計劃明年先在荷比盧德奧瑞6國開10家餐館,每家餐館配兩個老外廚師,最好再配一個中國廚師給他們把關。中國廚師沒那多人,宋福祿說他輪流去國外指導,把關。
宋福祿問她10家中餐館都開在哪些國家的城市。
梁曉秀心中已經有數了,她說瑞士的蘇黎世需要開兩家中餐館,日內外開一家;奧地利的維也納開一家;德國法蘭克福、海德堡、慕尼黑各開一家,三國總餐館數為7家。剩下的3家餐館開在荷蘭海牙,比利時布魯塞爾和盧森堡。
“你都想好了?”
“想好了。這10家餐館屬於實驗性質的餐館。我的想法是先把餐館開起來,站住腳,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慢慢調整,逐漸占領當地的餐飲市場。有這10家餐館,以後我們大麵積鋪展開來就有經驗了。”
“總投資多少?”宋福祿最關心錢,他自稱是精算師,計算錢分毫不差。
“500萬歐元,平均每家餐館投資50萬歐元。有的餐館我看有20-30萬歐元就能建成,有的要多花一些。”
“是布朗給你算出來的?”宋福祿覺得500萬歐元的投資可不是一筆小數,得慎重投資。
“別提了,按照那小子的說法,50萬歐元根本就不夠開一家餐館。這老外就是和我們不一樣,不會精打細算。30萬歐元就能建起來的餐館,他愣說需要50萬歐元;50萬歐元能搞定的餐館,他說需要80萬。我們當然不能聽他的了。”
“他是成心那麽算的?”
“那倒不是。他哪像咱們這樣會打算盤呀。我也就是讓他先算了一個基礎數額,最後投資還得我們來操盤。老外總的來說靠不住,他們不懂開源節流。”
他們的話題自然轉移到了布朗身上,梁曉秀說她本指望布朗能成為第二個穆爾;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他還差得遠著呢。她已經告訴布朗,讓他這一陣子跟著穆爾學習,了解新中國飯店的運行情況,讓他長長見識。宋福祿說像穆爾那樣的老外是百裏挑一、萬裏挑一,並不是每個老外都能成為穆爾,恐怕他們再也找不到像穆爾那樣的人才了。
他說:“看來還得培訓布朗,你是這個意思吧?”他還沒見過布朗,不知道那個老外是什麽樣的人。
“不隻是培訓,還得好好調教他。這家夥總給我講大道理,什麽西方的現代企業製度什麽的,說得我昏頭轉向。我看那都是扯淡,對歐洲人行得通的企業規章製度,對我們毫無用處。他不懂這個道理,和他解釋,他還聽不進去,總認為他那一套東西是正確的,而我的意見都不是正規的企業管理辦法。要是按照他的設想開店,開一個得賠一個。”
“那你沒說他幾句?”
“當然說了,可是他聽不進去,愣說歐洲人做生意有一個原則:先考慮怎麽樣盡量少陪一些,而不是考慮怎樣賺錢。”
“那不是放屁嘛!”
“他還說要有商業風險意識,要有賠錢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他看來,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開中餐館3-5年內不要想賺錢的事;賺錢是10年後的事情。”
“他沒毛病吧?”
“我也是那麽問他的。他說他身體沒有問題,很健康。他不明白沒毛病的意思。總之,和他溝通特別費勁。”
“曉秀,你治老外很有一套,怎麽到他身上就沒主意了呢?”
“不是沒主意,而是費勁。我看怎麽也說不了他,我沒辦法就拿出了殺手鐧,他頓時蔫了。”
“什麽殺手鐧?”
“我告訴他還不能和他簽約,他的考察還沒結束。我對他的評價很低,讓他先跟著穆爾學習一陣,寫出投資計劃書來,如果我滿意,就和他簽約;如果不滿意,他隻能另謀高就了。”
“你做得對,曉秀。對老外就不能客氣,更不能遷就。他還給你上課,你給他上課還差不多。這樣,這些天我來調教那小子,如果實在不是那塊料,我們幹脆把他打發走算了。”
一頓飯的功夫,兩人把未來在國外的投資談了一遍,取得了共識。
中午時分,梁曉秀到家時,宋福祿已經為她準備好了午飯,正在等著她。梁曉秀有孕在身,宋福祿總擔心她身體出狀況;現在看到她完全迴家,心裏非常高興,一再說她總算迴家了。
“迴家的感覺真好,”梁曉秀高興地說,“這一趟走的時間可夠長了,不過收獲也很大,可以說不虛此行。”她對遊覽的事隻字不提,專門說她考察餐飲市場的事。
“曉秀,我不是說你,你出門這麽長時間怎麽就不往家打電話呢?你說萬一家裏有什麽事,我怎麽找你?”
“沒什麽事打電話幹什麽?再說家裏有你,有什麽事你都能處理。我在外麵就專心考察市場,一心琢磨著開餐館的事。”
宋福祿問妻子這次考察都有哪些收獲,在那幾個國家能否開中餐館。他現在對梁曉秀的能力十分欽佩,認為隻要她出馬沒有搞不定的事。他雖然是這家的男主人,但在和外麵打交道方麵還是不如梁曉秀那麽得力。梁曉秀說要開拓市場,他完全讚同。他現在不像想過去那麽保守了,認為梁曉秀的說法有道理:打開整個歐洲市場。
梁曉秀簡單介紹了這次出國考察的情況。她說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都適合開中餐館,她想明年春天先在瑞士開一家餐館,然後逐漸鋪開,讓他們的中餐館遍布德奧瑞三國的主要城市和地區。
宋福祿給妻子端上來飯菜,愛慕地看著妻子,聽妻子敘述她的想法。妻子說,他們最終的目標是把中餐館開到歐洲的各個角落,甚至在偏遠的小鎮都要有他們的中餐館。她走了一大圈,認定了一個道理:他們在歐洲唯一能賺錢的事,就是開中餐館。老外認為開餐館不會有多大利潤,他們哪知道中國人開餐館的秘訣呢?她要通過開出大量中餐館進入歐洲主流社會,占據歐洲餐飲行業的主流地位。她估計在10年之內,他們就能實現基本的目標:開出100家中餐館,員工總人數達上千人,在歐洲餐飲界具有一定影響。
宋福祿問她這次出門是否花了不少錢,他想知道梁曉秀花了多少錢。
“這次還真花了不少錢,差不多有9萬多歐元。”梁曉秀輕鬆地說。
宋福祿瞪大了眼睛說:“多少錢?9萬歐元?你帶著那兩個老外花了9萬歐元?你們這是造錢啊!”
“錢是花得多了一些,”梁曉秀解釋說,“可是收獲也大呀。你不能光看花錢,你還要看效果嘛。這叫前期投資,這是必須要花的錢。我這次出去,感受很深,感覺那三個國家到處都有金礦,隻是沒人挖掘。我們過去沒能力和實力投資,現在有了經濟實力,我們必須走出去,把攤子鋪開,開始挖礦。到目前為止,我在歐洲6個國家還沒有發現一家有影響的中餐館,我們就要創建有影響的中餐館,把老外的錢賺到手。”
梁曉秀一提到賺錢,宋福祿就來了興趣,他詢問梁曉秀的具體打算。
梁曉秀說,他們目前要充分利用老外的特長,把老外調教成他們需要的人才,讓老外替他們開疆拓土,打下基礎。眼下中國員工緊缺,國內又招不到人,他們沒別的辦法,隻能依靠老外了。將來如果國內鬆動,能招到廚師,他們還得依靠國內的人,老外不如中國人好用。
宋福祿便說,穆爾培訓的20個老外廚師出徒了,他昨天檢驗了他們的廚藝,感覺還能湊合著用。那些老外廚師能炒出中餐基本的十幾道菜,雖然做的不如他做得那麽正宗,但也說得過去。他們在國外開中餐館,正好可以把那些老外派上用場。那些老外都喜歡到國外當廚師,每個國家都派幾個老外。
梁曉秀說她明天到飯店去看看那些老外廚師的廚藝,他們現在就指望那些老外廚師了。在國外開餐館的事不能拖,必須抓緊時間建起來。萬事開頭難,什麽事隻要做起來了,才知道下一步怎麽做。
宋福祿說,事實上他已經安排那些老外廚師上崗了,這幾天老外廚師就開始在店裏炒菜了,他們幹得歡實著呢。20個廚師輪流炒菜,減輕了他的負擔。
“他們炒的菜怎麽樣?”
“還行,像那麽一迴事。不過我一直在旁邊指導他們;我不在時小花負責指導。如果沒有我們指導,他們做出的菜可就沒法吃了。”
“怎麽沒法吃?”
“沒有中餐的味道,總之,四不像。”
他們計劃明年先在荷比盧德奧瑞6國開10家餐館,每家餐館配兩個老外廚師,最好再配一個中國廚師給他們把關。中國廚師沒那多人,宋福祿說他輪流去國外指導,把關。
宋福祿問她10家中餐館都開在哪些國家的城市。
梁曉秀心中已經有數了,她說瑞士的蘇黎世需要開兩家中餐館,日內外開一家;奧地利的維也納開一家;德國法蘭克福、海德堡、慕尼黑各開一家,三國總餐館數為7家。剩下的3家餐館開在荷蘭海牙,比利時布魯塞爾和盧森堡。
“你都想好了?”
“想好了。這10家餐館屬於實驗性質的餐館。我的想法是先把餐館開起來,站住腳,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慢慢調整,逐漸占領當地的餐飲市場。有這10家餐館,以後我們大麵積鋪展開來就有經驗了。”
“總投資多少?”宋福祿最關心錢,他自稱是精算師,計算錢分毫不差。
“500萬歐元,平均每家餐館投資50萬歐元。有的餐館我看有20-30萬歐元就能建成,有的要多花一些。”
“是布朗給你算出來的?”宋福祿覺得500萬歐元的投資可不是一筆小數,得慎重投資。
“別提了,按照那小子的說法,50萬歐元根本就不夠開一家餐館。這老外就是和我們不一樣,不會精打細算。30萬歐元就能建起來的餐館,他愣說需要50萬歐元;50萬歐元能搞定的餐館,他說需要80萬。我們當然不能聽他的了。”
“他是成心那麽算的?”
“那倒不是。他哪像咱們這樣會打算盤呀。我也就是讓他先算了一個基礎數額,最後投資還得我們來操盤。老外總的來說靠不住,他們不懂開源節流。”
他們的話題自然轉移到了布朗身上,梁曉秀說她本指望布朗能成為第二個穆爾;但從目前的情況看,他還差得遠著呢。她已經告訴布朗,讓他這一陣子跟著穆爾學習,了解新中國飯店的運行情況,讓他長長見識。宋福祿說像穆爾那樣的老外是百裏挑一、萬裏挑一,並不是每個老外都能成為穆爾,恐怕他們再也找不到像穆爾那樣的人才了。
他說:“看來還得培訓布朗,你是這個意思吧?”他還沒見過布朗,不知道那個老外是什麽樣的人。
“不隻是培訓,還得好好調教他。這家夥總給我講大道理,什麽西方的現代企業製度什麽的,說得我昏頭轉向。我看那都是扯淡,對歐洲人行得通的企業規章製度,對我們毫無用處。他不懂這個道理,和他解釋,他還聽不進去,總認為他那一套東西是正確的,而我的意見都不是正規的企業管理辦法。要是按照他的設想開店,開一個得賠一個。”
“那你沒說他幾句?”
“當然說了,可是他聽不進去,愣說歐洲人做生意有一個原則:先考慮怎麽樣盡量少陪一些,而不是考慮怎樣賺錢。”
“那不是放屁嘛!”
“他還說要有商業風險意識,要有賠錢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他看來,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三國開中餐館3-5年內不要想賺錢的事;賺錢是10年後的事情。”
“他沒毛病吧?”
“我也是那麽問他的。他說他身體沒有問題,很健康。他不明白沒毛病的意思。總之,和他溝通特別費勁。”
“曉秀,你治老外很有一套,怎麽到他身上就沒主意了呢?”
“不是沒主意,而是費勁。我看怎麽也說不了他,我沒辦法就拿出了殺手鐧,他頓時蔫了。”
“什麽殺手鐧?”
“我告訴他還不能和他簽約,他的考察還沒結束。我對他的評價很低,讓他先跟著穆爾學習一陣,寫出投資計劃書來,如果我滿意,就和他簽約;如果不滿意,他隻能另謀高就了。”
“你做得對,曉秀。對老外就不能客氣,更不能遷就。他還給你上課,你給他上課還差不多。這樣,這些天我來調教那小子,如果實在不是那塊料,我們幹脆把他打發走算了。”
一頓飯的功夫,兩人把未來在國外的投資談了一遍,取得了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