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日內瓦逗留了三天,梁曉秀基本摸清了日內外餐飲市場的行情,她委托布朗先做調研,尋找合作夥伴一年之內把中餐館開起來。
在日內外期間,為了開中餐館,梁曉秀還特意到城市圖書館查看了有關瑞士和中國關係的資料。在一份資料上,她看到了一條信息:1950年1月17日瑞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9月14日,中國同瑞士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瑞士是最早承認並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
她想瑞士既然是歐洲最商業化、最有商業頭腦的國家之一,那麽,經濟利益永遠是他們的頭等大事。布朗說外國人到瑞士投資開餐館準入製度有所限製,那她可以換一種方式進入瑞士餐飲市場。隻要能為瑞士經濟增添效益,瑞士人不會不歡迎的。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是人幹出來的;她不相信打不開瑞士的餐飲市場。
離開瑞士的日子到了,布朗建議他們最後去看一座城市——洛桑。
“洛桑有什麽特點嗎?”梁曉秀問道。
還沒等布朗迴答,米拉搶先說洛桑是瑞士最漂亮的城市之一。洛桑宛如一個美麗的少女,她的姿色,美貌,韻味,都讓人心動,讓人好奇,讓人浮想聯翩。瑞士的湖光山色和精美花園似乎都濃縮在這座漂亮的小城裏了。如果說瑞士是一個花園國家,那麽洛桑就是瑞士花園城市的代表。
“米拉,你現在越來越會說話了,”梁曉秀說,“洛桑那麽漂亮,那麽盧塞恩往哪兒擺呢?那不是最美的城市了?”
“那是兩迴事,梁小姐。盧塞恩是德語區,而洛桑是法語區,兩座城市的美不一樣。相比之下,洛桑更具法國味道:精致、秀美。”
布朗說,他們光說沒用,到實地查看就一目了然了。洛桑距離日內瓦很近,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好吧,那我們就去看看這座花園城市。”
他們開車離開日內瓦,穿過一條森林大道,很快駛入歐洲通往洛桑的高速公路。一路上的景色都很好看:公路兩旁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豐富多彩、延綿不斷的鄉間油畫。
布朗說在這樣的高速上開車,真是一種享受!
在一段高速公路兩旁,梁曉秀看到精心打理的秋季農田。她看著這些田園詩般的農田後,覺得瑞士人真是精致到家,就連農田都修整得如花園一般漂亮。在那段路上她看到金黃色的麥田從公路旁一直向縱深延伸,在兩旁綠樹的陪襯下,竟然產生了油畫般的效果。一捆、一捆熟透的麥子整齊地擺放在大地上,享受著溫暖陽光的滋潤。在不遠處,她忽然看到了一個綠樹環繞、小溪緩緩流淌而過的小村莊,趕緊讓布朗把車開到那個小村莊去,她要看看瑞士的鄉村。
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間距適當的紅磚農舍煞是好看。在小村莊的周圍,牛群,綿羊悠然自得地吃著青草。好一幅田園詩般的場景!
布朗按照梁曉秀的吩咐,在小村莊裏找到了一家小咖啡館。梁曉秀就喜歡那種有鄉村味道的咖啡館。咖啡館的主人是一對50開外的夫婦,他們看到有客人光臨,既好奇又熱情。那個小村莊不是旅遊之地,平時到咖啡館來坐的客人都是村裏人。女主人看到梁曉秀東方人的麵孔,便問她是不是日本人。
“我是中國人,夫人。”梁曉秀用法語說,她感覺進入瑞士的法語區後在語言交流上再也沒有障礙了。
“中國人?你的法語講得這麽好!”女主人感歎道。
男主人也湊過來搭話說,他還從來沒有見過中國人,今天很榮幸在他們的咖啡館接到中國客人。他問梁曉秀怎麽想起了到這個小村莊的咖啡館來的。
“我喜歡鄉村,特別是瑞士的鄉村和油畫一般漂亮。”
男女主人熱情地招唿他們,忙著給他們煮咖啡。
布朗說瑞士人的特點是左右逢源,和哪國人都能打交道。在歐洲,瑞士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它雖然地處中歐,卻既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北約。表麵看來,瑞士遊離於歐洲之外,似乎顯得孤立,其實瑞士完全在歐洲之內,享受著歐洲大市場的各種便利和益處。瑞士因沒有加入歐盟和北約,所以不必每年繳納高額的會費,省去了一大筆錢。歐盟國家幾乎都是北約成員國,由北約統一負責各國的安全防務。瑞士在北約成員國的環繞下,安全自然有所保障,誰會越過那些北約成員國的國土去攻打瑞士呢?沒有人會著這樣做。瑞士堅持不加入歐盟,與歐盟保持著一定距離,在政治和經濟上即可“攻”又可“守”:歐盟經濟發展良好時,瑞士從中受益,而歐盟經濟不景氣時,瑞士有不受其影響。
米拉說:“瑞士的算盤打得真是奇妙無比、精確到家呀!”
“所以我們得向瑞士人學習,經營我們的餐館,”梁曉秀說,“我這次到瑞士來受到好多啟發。”
“哪方麵的啟發呢?”布朗問。
“瑞士人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技巧。”
“比如說呢?”布朗追問道。
“比如瑞士的小費,他們定為百分之十,那可不低呀。我們吃一頓飯花費450歐元,額外還要付50歐元的小費。我看著就是瑞士人的聰明之處:做生意精明過人。你們都知道在法國,小費一般隻占消費總額的百分之五。從這點看來,瑞士人比法國人精明。”
米拉說瑞士的國情不一樣,因為富有,所以水漲船高,小費自然就高了;但不能由此就說瑞士人比法國人精明。米拉是法國人,骨子裏還有法國人的傲慢。
布朗調和說,總體上看瑞士人的確精明,他們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民族,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梁曉秀又舉了一個例子:米拉的手拉箱被瑞士機場工作人員認定超重,繳納了150歐元的超重費,而她的機票錢不過才200歐元。那說明瑞士人真是精明到家了,不放過一切賺錢的機會。
米拉還是認為梁曉秀的這種解釋顯然不通,而認為瑞士人斤斤計較,沒有大家風範。瑞士人說白了,就是一群見錢眼開的人,他們隻顧賺錢,不考慮別的事。
梁曉秀說話不能那麽說。賺錢是人的本性,誰不喜歡錢呢?瑞士人有不是天外來客,他們喜歡賺錢,會賺錢,那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她又舉了一個例子,講了他們從奧地利進入瑞士境內的例子。在奧瑞邊界的海關關口,瑞士海關人員和他們收了30歐元的高速路通行費。那筆費用可以在瑞士境內通行一年時間。她認為那是瑞士人聰明過人的最好體現。
“何以見得?”米拉不解地問道。
“你想想看。瑞士境內的高速路不收費,那是對瑞士人的提供的一種福利。但外國車進入瑞士就得繳納30歐元的‘買路錢’。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我看這裏麵就有經濟學方麵的學問。”
“什麽學問?”布朗感興趣了。
“日內瓦。”
“說起來這就是一篇論文的題目。第一,瑞士人口少,他們不可能在各個高速路路口設收費站,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果設立收費站,要增加設施,增加投資,對他們來說不劃算;第二,他們收的30歐元對外國車來說合情合理,並不算多;第三,表麵看錢收得不多,可是外國車進入瑞士境內要消費呀。比如加油,瑞士的汽油明顯高於其他歐洲國家,還有住店吃飯等等費用,都不便宜。”
布朗說他過去每次開車進出瑞士,海關官員都要讓他停車檢查。那些海關官員檢查的非常嚴格,他們會反反複複檢查他的車,每一個地方他們都要看,摸,有時甚至動用儀器查看。他們一是看有沒有攜帶違禁品,二是看是否在瑞士購買了價值超過400歐元的商品,如果超過400歐元,在海關就要上稅。有些外國人不知道瑞士的這個規定,買了物品出境時被迫上稅,稅收高達所買物品的一半。那些外國人原本以為在瑞士買到了便宜貨,哪想到上稅之後,物品反而高出了其他歐洲國家。
梁曉秀說:“這就是瑞士人的經營之道呀。”
“可是這種經營之道就是搜刮民財嘛。”布朗認為瑞士人的那一手太狠了。
梁曉秀便說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瑞士人那麽精明,他們也要學會精明,用精明來對付精明。
他們在小咖啡館聊了一個多小時才離開。
汽車駛抵洛桑,梁曉秀洛桑果然是一座精致漂亮的城市。
城市被山、湖、樹、花擁抱著,其優美的景色達到了精致無比的程度。人們在洛桑觀光遊覽,有時不免讓人感覺這座城市修飾得過分精致了。湖水是那麽純淨,山是那麽翠綠,鮮花是那麽鮮豔,草坪是那麽整齊,而建築物又是那麽協調、那麽典雅。城市既保留了中古風情和田園色彩,又擁有現代時尚和潮流。
洛桑分為兩個城區:新城和老城。老城位於半山腰上,那裏有一種懷舊的、古老的氣氛,目前還保留著中世紀古教堂守夜人的報時聲。半夜鍾聲響起時,人們仿佛又迴到了中古時代。
洛桑的商業活動大都集中在老城。許多曆史古跡和店鋪也都環繞著老城大教堂展開。所謂老城並不是陳舊的建築,而是經過修飾一新的古老建築。
新城位於湖邊的奧奇。那一帶悠閑、現代、講究生活品味。新城的建築並不是現代建築,而是一些具有古風的建築。
新城與老城把現代風格與中古風情和田園色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個獨一無二、古今合璧的洛桑城市風貌。
梁曉秀在湖畔看到一棟純白色的樓房,問布朗那是什麽建築。布朗說那就是聞名世界的國際奧利匹克委員會總部大樓。
他們走過看那棟建築。
一棟純白色的樓房安靜地聳立在洛桑日內瓦湖畔,樓前高高飄揚著奧林匹克五環旗。那棟白色樓房的四周為綠樹和鮮花環繞,十分幽靜。布朗說他認識奧委會的一個工作人員,他們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走進奧委會,梁曉秀從辦公樓的窗戶望去,清澈透明的湖水近在咫尺,給人以清純美麗的視覺感。
她讚歎說,國際奧委會選擇這個地點作為總部所在地,不得不讓人佩服其眼光之好。國際奧委會設在這裏,擁有了世界上最佳的辦公環境。國際奧委會麵對美麗的日內瓦湖,四周的景色優美,環境安靜,讓人不免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很難能找到這麽好的一塊兒地方作為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瑞士真是幸運,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和天下美景,從而把國際奧委會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而又最有錢的國際體育組織吸引到瑞士來,為瑞士帶來了多少榮光和財富!
她問那個工作人員,國際奧委會當年選擇這座城市作為總部所在地,一定花費了不少心思。
工作人員說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他們考察了好多國家和城市,最終選定了洛桑。
從國際奧委會出來,布朗說洛桑有一個號稱是國際一流的瑞士商業管理學院,該學院的教授享有世界性的聲譽,學院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學院麵對風景秀麗的日內瓦湖,環境極為優美。如果梁曉秀有興趣,他們可以去那裏參觀。
“你在那裏有熟人嗎?”
“我認識兩個教授,梁小姐,如果你有興致,我們可以和他們聊聊瑞士的商業。他們可是響當當的經濟學教授啊。”
梁曉秀還沒和經濟學教授打過交道,便同意去那裏看看。她是本著請教人家教授的心思去的,結果到了學院,一個布朗認識的教授接待了他們,給他們講了一大通經濟學大道理,梁曉秀聽得雲山霧罩,不知所以然。
離開學院後,米拉私下說,那個教授講得非常精彩,滿肚子學問,深不可測。
布朗也說那才叫學問,人家教授有一整套經濟學理論,所以才能講出經濟學的大道理來。
梁曉秀則暗暗想:但是那個教授肯定不懂怎麽開中餐館賺錢,那樣的教授對她來說一文不值。她不懂什麽經濟學原理,但她照樣能把餐館開起來。如果講賺錢的課程,她到可以給老外教授上一課。那個教授在給他們講經濟學理論時,她曾問教授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途,教授提到了幾個行業,唯獨沒有餐飲業。梁曉秀不服,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在洛桑開一家高檔中餐館,屆時她將請那個教授吃飯,給他講講賺錢的道理。
迴到酒店,梁曉秀和兩個老外說他們出來遊覽、考察已經40天了,現在該迴法國了。再迴法國之前,他們有必要總結一下這次出來考察餐飲市場的情況。
布朗說在德國和奧地利開中餐館都沒問題,就是瑞士麻煩,由於受到準入製度的限製,他們很難進入瑞士。他建議先易後難,把瑞士放在後麵,主攻德國和奧地利。
梁曉秀的看法和布朗恰恰相反,她抓張先難後易,第一個主攻點就放在瑞士。她的理由很簡單:瑞士的物價高,錢好賺。
“問題是瑞士難以進入呀。”布朗又一次強調說。
“布朗,難並不是借口,越難投資迴報率越高。這個道理你應該懂得吧?”
布朗覺得難以說服梁曉秀,便搬出了經濟學教授的理論:在經商上通常都是先易後難,他們進入德國和奧地利就等於采納了經濟學的觀點。
梁曉秀板起麵孔說:“布朗,我和你說過我們縣讓瑞士人開中餐館,然後我們收購,經營,這叫迂迴策略。你當時認為這個辦法可行,現在你怎麽打退堂鼓了?”
“我仔細考慮了你說的方案,我認為這個方案有很大風險:第一,我們必須找到合適的人選,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事不難,我就能搞定。”梁曉秀打斷了他的話。
“梁小姐,你先聽我把話說完。你想想看:什麽樣的瑞士人會同意幫我們開一家中餐館,然後再讓我們收購?這裏麵牽涉到很多麻煩事,鬧不好會虧本錢的,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事。”
“我看這事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我們在日內瓦開一家中餐館,你負責選址,我來找瑞士人。至於將來收購的事,你從法律層麵上搞清楚了,我來具體操作。你看這樣辦行不行?”
布朗覺得梁曉秀太天真了:她似乎從不考慮困難,總是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但是他說不過梁曉秀,隻好說他再想想怎麽操作這件事。
米拉了解梁曉秀,知道她一旦認準什麽事,非得幹成不可。她附和著梁曉秀說,布朗先做調研,把所有問題搞清楚了,最後再讓梁曉秀做決策。
在日內外期間,為了開中餐館,梁曉秀還特意到城市圖書館查看了有關瑞士和中國關係的資料。在一份資料上,她看到了一條信息:1950年1月17日瑞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9月14日,中國同瑞士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瑞士是最早承認並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
她想瑞士既然是歐洲最商業化、最有商業頭腦的國家之一,那麽,經濟利益永遠是他們的頭等大事。布朗說外國人到瑞士投資開餐館準入製度有所限製,那她可以換一種方式進入瑞士餐飲市場。隻要能為瑞士經濟增添效益,瑞士人不會不歡迎的。路是人走出來的,事是人幹出來的;她不相信打不開瑞士的餐飲市場。
離開瑞士的日子到了,布朗建議他們最後去看一座城市——洛桑。
“洛桑有什麽特點嗎?”梁曉秀問道。
還沒等布朗迴答,米拉搶先說洛桑是瑞士最漂亮的城市之一。洛桑宛如一個美麗的少女,她的姿色,美貌,韻味,都讓人心動,讓人好奇,讓人浮想聯翩。瑞士的湖光山色和精美花園似乎都濃縮在這座漂亮的小城裏了。如果說瑞士是一個花園國家,那麽洛桑就是瑞士花園城市的代表。
“米拉,你現在越來越會說話了,”梁曉秀說,“洛桑那麽漂亮,那麽盧塞恩往哪兒擺呢?那不是最美的城市了?”
“那是兩迴事,梁小姐。盧塞恩是德語區,而洛桑是法語區,兩座城市的美不一樣。相比之下,洛桑更具法國味道:精致、秀美。”
布朗說,他們光說沒用,到實地查看就一目了然了。洛桑距離日內瓦很近,開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好吧,那我們就去看看這座花園城市。”
他們開車離開日內瓦,穿過一條森林大道,很快駛入歐洲通往洛桑的高速公路。一路上的景色都很好看:公路兩旁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豐富多彩、延綿不斷的鄉間油畫。
布朗說在這樣的高速上開車,真是一種享受!
在一段高速公路兩旁,梁曉秀看到精心打理的秋季農田。她看著這些田園詩般的農田後,覺得瑞士人真是精致到家,就連農田都修整得如花園一般漂亮。在那段路上她看到金黃色的麥田從公路旁一直向縱深延伸,在兩旁綠樹的陪襯下,竟然產生了油畫般的效果。一捆、一捆熟透的麥子整齊地擺放在大地上,享受著溫暖陽光的滋潤。在不遠處,她忽然看到了一個綠樹環繞、小溪緩緩流淌而過的小村莊,趕緊讓布朗把車開到那個小村莊去,她要看看瑞士的鄉村。
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間距適當的紅磚農舍煞是好看。在小村莊的周圍,牛群,綿羊悠然自得地吃著青草。好一幅田園詩般的場景!
布朗按照梁曉秀的吩咐,在小村莊裏找到了一家小咖啡館。梁曉秀就喜歡那種有鄉村味道的咖啡館。咖啡館的主人是一對50開外的夫婦,他們看到有客人光臨,既好奇又熱情。那個小村莊不是旅遊之地,平時到咖啡館來坐的客人都是村裏人。女主人看到梁曉秀東方人的麵孔,便問她是不是日本人。
“我是中國人,夫人。”梁曉秀用法語說,她感覺進入瑞士的法語區後在語言交流上再也沒有障礙了。
“中國人?你的法語講得這麽好!”女主人感歎道。
男主人也湊過來搭話說,他還從來沒有見過中國人,今天很榮幸在他們的咖啡館接到中國客人。他問梁曉秀怎麽想起了到這個小村莊的咖啡館來的。
“我喜歡鄉村,特別是瑞士的鄉村和油畫一般漂亮。”
男女主人熱情地招唿他們,忙著給他們煮咖啡。
布朗說瑞士人的特點是左右逢源,和哪國人都能打交道。在歐洲,瑞士是一個很特別的國家,它雖然地處中歐,卻既不加入歐盟,也不加入北約。表麵看來,瑞士遊離於歐洲之外,似乎顯得孤立,其實瑞士完全在歐洲之內,享受著歐洲大市場的各種便利和益處。瑞士因沒有加入歐盟和北約,所以不必每年繳納高額的會費,省去了一大筆錢。歐盟國家幾乎都是北約成員國,由北約統一負責各國的安全防務。瑞士在北約成員國的環繞下,安全自然有所保障,誰會越過那些北約成員國的國土去攻打瑞士呢?沒有人會著這樣做。瑞士堅持不加入歐盟,與歐盟保持著一定距離,在政治和經濟上即可“攻”又可“守”:歐盟經濟發展良好時,瑞士從中受益,而歐盟經濟不景氣時,瑞士有不受其影響。
米拉說:“瑞士的算盤打得真是奇妙無比、精確到家呀!”
“所以我們得向瑞士人學習,經營我們的餐館,”梁曉秀說,“我這次到瑞士來受到好多啟發。”
“哪方麵的啟發呢?”布朗問。
“瑞士人的經營理念和經營技巧。”
“比如說呢?”布朗追問道。
“比如瑞士的小費,他們定為百分之十,那可不低呀。我們吃一頓飯花費450歐元,額外還要付50歐元的小費。我看著就是瑞士人的聰明之處:做生意精明過人。你們都知道在法國,小費一般隻占消費總額的百分之五。從這點看來,瑞士人比法國人精明。”
米拉說瑞士的國情不一樣,因為富有,所以水漲船高,小費自然就高了;但不能由此就說瑞士人比法國人精明。米拉是法國人,骨子裏還有法國人的傲慢。
布朗調和說,總體上看瑞士人的確精明,他們是世界上最會賺錢的民族,否則他們也不會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梁曉秀又舉了一個例子:米拉的手拉箱被瑞士機場工作人員認定超重,繳納了150歐元的超重費,而她的機票錢不過才200歐元。那說明瑞士人真是精明到家了,不放過一切賺錢的機會。
米拉還是認為梁曉秀的這種解釋顯然不通,而認為瑞士人斤斤計較,沒有大家風範。瑞士人說白了,就是一群見錢眼開的人,他們隻顧賺錢,不考慮別的事。
梁曉秀說話不能那麽說。賺錢是人的本性,誰不喜歡錢呢?瑞士人有不是天外來客,他們喜歡賺錢,會賺錢,那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的。她又舉了一個例子,講了他們從奧地利進入瑞士境內的例子。在奧瑞邊界的海關關口,瑞士海關人員和他們收了30歐元的高速路通行費。那筆費用可以在瑞士境內通行一年時間。她認為那是瑞士人聰明過人的最好體現。
“何以見得?”米拉不解地問道。
“你想想看。瑞士境內的高速路不收費,那是對瑞士人的提供的一種福利。但外國車進入瑞士就得繳納30歐元的‘買路錢’。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呢?我看這裏麵就有經濟學方麵的學問。”
“什麽學問?”布朗感興趣了。
“日內瓦。”
“說起來這就是一篇論文的題目。第一,瑞士人口少,他們不可能在各個高速路路口設收費站,這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如果設立收費站,要增加設施,增加投資,對他們來說不劃算;第二,他們收的30歐元對外國車來說合情合理,並不算多;第三,表麵看錢收得不多,可是外國車進入瑞士境內要消費呀。比如加油,瑞士的汽油明顯高於其他歐洲國家,還有住店吃飯等等費用,都不便宜。”
布朗說他過去每次開車進出瑞士,海關官員都要讓他停車檢查。那些海關官員檢查的非常嚴格,他們會反反複複檢查他的車,每一個地方他們都要看,摸,有時甚至動用儀器查看。他們一是看有沒有攜帶違禁品,二是看是否在瑞士購買了價值超過400歐元的商品,如果超過400歐元,在海關就要上稅。有些外國人不知道瑞士的這個規定,買了物品出境時被迫上稅,稅收高達所買物品的一半。那些外國人原本以為在瑞士買到了便宜貨,哪想到上稅之後,物品反而高出了其他歐洲國家。
梁曉秀說:“這就是瑞士人的經營之道呀。”
“可是這種經營之道就是搜刮民財嘛。”布朗認為瑞士人的那一手太狠了。
梁曉秀便說中國有一句老話,叫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瑞士人那麽精明,他們也要學會精明,用精明來對付精明。
他們在小咖啡館聊了一個多小時才離開。
汽車駛抵洛桑,梁曉秀洛桑果然是一座精致漂亮的城市。
城市被山、湖、樹、花擁抱著,其優美的景色達到了精致無比的程度。人們在洛桑觀光遊覽,有時不免讓人感覺這座城市修飾得過分精致了。湖水是那麽純淨,山是那麽翠綠,鮮花是那麽鮮豔,草坪是那麽整齊,而建築物又是那麽協調、那麽典雅。城市既保留了中古風情和田園色彩,又擁有現代時尚和潮流。
洛桑分為兩個城區:新城和老城。老城位於半山腰上,那裏有一種懷舊的、古老的氣氛,目前還保留著中世紀古教堂守夜人的報時聲。半夜鍾聲響起時,人們仿佛又迴到了中古時代。
洛桑的商業活動大都集中在老城。許多曆史古跡和店鋪也都環繞著老城大教堂展開。所謂老城並不是陳舊的建築,而是經過修飾一新的古老建築。
新城位於湖邊的奧奇。那一帶悠閑、現代、講究生活品味。新城的建築並不是現代建築,而是一些具有古風的建築。
新城與老城把現代風格與中古風情和田園色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造就了一個獨一無二、古今合璧的洛桑城市風貌。
梁曉秀在湖畔看到一棟純白色的樓房,問布朗那是什麽建築。布朗說那就是聞名世界的國際奧利匹克委員會總部大樓。
他們走過看那棟建築。
一棟純白色的樓房安靜地聳立在洛桑日內瓦湖畔,樓前高高飄揚著奧林匹克五環旗。那棟白色樓房的四周為綠樹和鮮花環繞,十分幽靜。布朗說他認識奧委會的一個工作人員,他們可以進去參觀一下。
走進奧委會,梁曉秀從辦公樓的窗戶望去,清澈透明的湖水近在咫尺,給人以清純美麗的視覺感。
她讚歎說,國際奧委會選擇這個地點作為總部所在地,不得不讓人佩服其眼光之好。國際奧委會設在這裏,擁有了世界上最佳的辦公環境。國際奧委會麵對美麗的日內瓦湖,四周的景色優美,環境安靜,讓人不免覺得在這個世界上很難能找到這麽好的一塊兒地方作為國際奧委會總部所在地。瑞士真是幸運,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和天下美景,從而把國際奧委會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而又最有錢的國際體育組織吸引到瑞士來,為瑞士帶來了多少榮光和財富!
她問那個工作人員,國際奧委會當年選擇這座城市作為總部所在地,一定花費了不少心思。
工作人員說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他們考察了好多國家和城市,最終選定了洛桑。
從國際奧委會出來,布朗說洛桑有一個號稱是國際一流的瑞士商業管理學院,該學院的教授享有世界性的聲譽,學院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學院麵對風景秀麗的日內瓦湖,環境極為優美。如果梁曉秀有興趣,他們可以去那裏參觀。
“你在那裏有熟人嗎?”
“我認識兩個教授,梁小姐,如果你有興致,我們可以和他們聊聊瑞士的商業。他們可是響當當的經濟學教授啊。”
梁曉秀還沒和經濟學教授打過交道,便同意去那裏看看。她是本著請教人家教授的心思去的,結果到了學院,一個布朗認識的教授接待了他們,給他們講了一大通經濟學大道理,梁曉秀聽得雲山霧罩,不知所以然。
離開學院後,米拉私下說,那個教授講得非常精彩,滿肚子學問,深不可測。
布朗也說那才叫學問,人家教授有一整套經濟學理論,所以才能講出經濟學的大道理來。
梁曉秀則暗暗想:但是那個教授肯定不懂怎麽開中餐館賺錢,那樣的教授對她來說一文不值。她不懂什麽經濟學原理,但她照樣能把餐館開起來。如果講賺錢的課程,她到可以給老外教授上一課。那個教授在給他們講經濟學理論時,她曾問教授哪些行業最有發展前途,教授提到了幾個行業,唯獨沒有餐飲業。梁曉秀不服,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在洛桑開一家高檔中餐館,屆時她將請那個教授吃飯,給他講講賺錢的道理。
迴到酒店,梁曉秀和兩個老外說他們出來遊覽、考察已經40天了,現在該迴法國了。再迴法國之前,他們有必要總結一下這次出來考察餐飲市場的情況。
布朗說在德國和奧地利開中餐館都沒問題,就是瑞士麻煩,由於受到準入製度的限製,他們很難進入瑞士。他建議先易後難,把瑞士放在後麵,主攻德國和奧地利。
梁曉秀的看法和布朗恰恰相反,她抓張先難後易,第一個主攻點就放在瑞士。她的理由很簡單:瑞士的物價高,錢好賺。
“問題是瑞士難以進入呀。”布朗又一次強調說。
“布朗,難並不是借口,越難投資迴報率越高。這個道理你應該懂得吧?”
布朗覺得難以說服梁曉秀,便搬出了經濟學教授的理論:在經商上通常都是先易後難,他們進入德國和奧地利就等於采納了經濟學的觀點。
梁曉秀板起麵孔說:“布朗,我和你說過我們縣讓瑞士人開中餐館,然後我們收購,經營,這叫迂迴策略。你當時認為這個辦法可行,現在你怎麽打退堂鼓了?”
“我仔細考慮了你說的方案,我認為這個方案有很大風險:第一,我們必須找到合適的人選,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這事不難,我就能搞定。”梁曉秀打斷了他的話。
“梁小姐,你先聽我把話說完。你想想看:什麽樣的瑞士人會同意幫我們開一家中餐館,然後再讓我們收購?這裏麵牽涉到很多麻煩事,鬧不好會虧本錢的,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事。”
“我看這事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我們在日內瓦開一家中餐館,你負責選址,我來找瑞士人。至於將來收購的事,你從法律層麵上搞清楚了,我來具體操作。你看這樣辦行不行?”
布朗覺得梁曉秀太天真了:她似乎從不考慮困難,總是把事情想得過於簡單;但是他說不過梁曉秀,隻好說他再想想怎麽操作這件事。
米拉了解梁曉秀,知道她一旦認準什麽事,非得幹成不可。她附和著梁曉秀說,布朗先做調研,把所有問題搞清楚了,最後再讓梁曉秀做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