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教授當時聽了梁曉秀和索阿讓、妮娜的對話,猜到她不想展覽她的畫,那麽她很有可能把畫賣了。他看梁曉秀猶豫不決的樣子,便直接說:“梁小姐,如果你有意出售這幅畫,我購買,請你開一個價。”他非常喜歡那幅畫,再加上畫家的鑒定和評論,他認為《妮娜咖啡館》值得收藏。他已經想好了他能接受的心理價位。
穆爾一聽就急了,他還不知道他母親和梁曉秀要畫碰了一鼻子灰,他想梁小姐如果同意賣畫,他家應該有優先購買權。他早就看上了那副畫,他相信梁曉秀真要賣畫,她會把畫賣給他,而不是別人。他是中國卷餅的總代理,他最有資格買那副《妮娜咖啡館》。在他看來,梁曉秀的那幅畫比他家收藏的幾幅畫要好多了。畫家索阿讓對《妮娜咖啡館》的評價,他牢記在心,認定那幅畫值得珍藏,將來肯定值錢。
他說:“梁小姐,如果你打算賣這幅畫,我們家有優先購買權。道理我不說,你也知道。至於價錢,我們可以商量。”他已想好:他就用賣卷餅賺的錢買那幅畫,然後把畫掛在他的臥室天天欣賞。
“穆爾說的對,”他母親趕緊說,“梁小姐,你開一個價吧。”她也有了心理價位,隻要梁曉秀不突破她的心理價位,她就會毫不猶豫地把那幅畫買下。她其實並不想把那幅畫掛在咖啡館,而想掛在家裏。畫家索阿讓的評價她也注意聽了,認定梁曉秀的畫就是珍品,值得收藏。
眾人一聽都慌了,擔心梁曉秀會和妮娜母子輕易成交,那樣的話他們可就一無所獲了。他們中有一多半人都想買《妮娜咖啡館》,關鍵問題是價格;隻要價格能接受,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妮娜咖啡館》。畫家是權威評論家,又是一流鑒定師,他既然說《妮娜咖啡館》是天才之作,那麽,那幅畫就有保留價值,就值得收藏,就有升值的空間。
他們還有一個想法:梁曉秀不是名畫家,她的畫定價肯定不會高,買她的畫物有所值。
在那些老外中,哲學教授最冷靜,他提出了兩個方案:
其一:把畫送到裏爾市博物館展覽,博物館會把《妮娜咖啡館》保護得非常好,讓觀眾觀摩、感受那幅畫的藝術魅力,培養觀眾的藝術興趣。裏爾大區有幾百萬人口,每年都有大批觀眾參觀博物館,受眾麵要比放在裏爾大學美術係的畫廊大多了。通過展覽,梁曉秀的名字會漸漸被人知曉、熟悉。
其二:如果梁小姐同意出售自己的作品,那麽應該采取公開拍賣的形式出售,這樣對大家都公平合理。
哲學教授說得有理有據,眾人都說按教授的意見辦。
梁曉秀拿不準了。以她當時的經濟狀況,她當然傾向於拍賣,而不是白白送給博物館展覽。展覽又賺不到錢,她憑什麽交給博物館?她需要的是錢,而不是名氣。問題是她的畫能拍出多少錢呢?她真想鑽到老外肚子裏,看看他們到底能出多少錢。
她想私下和宋福祿商量一下再做決定。她對哲學教授說,她要和她先生商量一下,之後再告訴他們她的決定。
哲學教授說,他們等著她作出決定。
她走進廚房和宋福祿說:“福祿,那些老外想買我的畫,你說咱們賣不賣?”她激動地臉上泛起了紅暈。
“什麽?他們要買你的畫?這幫老外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了。你就那麽用畫筆刷了幾刷子,他們居然想買你的畫?他們出多少錢?”
一提到錢,宋福祿就感興趣。他想老外要出錢買畫當然是好事,但他不相信那些老外真的會買畫。梁曉秀又不是畫家,人家憑什麽買她的畫呢?
“價錢還沒說呢,”梁曉秀一臉高興地說,“哲學教授說,最好是采取公開拍賣形式。你說咱們賣多少錢合適?我們得先有一個底數。”
“你自己畫的畫,你定價吧。”他還是沒當一迴事,心裏一直惦記著趕緊迴家做卷斌,晚上到大學賣卷餅,那才是正事。
“我現在腦子很亂,我都有點懵了,我說不準價格。”她確實懵了,她哪想到那些老外要買她的畫呢?她更沒想到她的畫竟然還能賣出錢。要是早知道這些情況,她可以提前諮詢,定好價格,再賣給老外。
宋福祿想了想說:“那就這樣吧:你把畫價定的高一些:一千歐元成交。那幫老外一聽一千歐元,肯定沒人再糾纏著買畫了。你那麽一試,就知道老外是真想買,還是逗你玩呢。你說是不是?”他絕對不相信梁曉秀的畫能賣出一千歐元,除非那幫老外都瘋了。
“可是我還有點舍不得賣了。”
她又想起了畫家老外說的那些話,她憑直覺認為那幅畫不止值一千歐元,肯定要高於一千歐元。她的心理價位究竟多少,她一時還拿不準。她想隨機應變,在現場隨時調整價位。自從開始賣卷餅後,她就把自己當成了商人,對商品的買賣有了一套想法和駕馭的本領。
“你傻呀?一千歐元你都不賣?你用一個小時就賺了一千歐元,那不比賣卷餅賺得多了。老外要是那麽傻,你幹脆天天給他們畫畫,一個小時賺一千歐元,一天賺一萬歐元。按你的說法,一萬歐元就是十萬元人民幣。那我們不用賣卷餅了,我們就幹脆天天賣畫。”
“不過那個老外畫家說我那副畫是天才之作。”
“老外的話你還信呀?他那是瞎忽悠你呢。你要是天才,你的畫還不得掛到盧浮宮去呀。聽他扯淡吧!”
“那你說,我們到底怎麽辦呀?人家都在外麵等著聽信呢?”
“我不是說了嗎,一千歐元,誰願意買就賣給誰。”
“我有點不甘心,萬一我的畫更值錢呢?福祿,我有一種直覺:我的畫能賣出好價錢。我想把拍賣價定為一千歐元,在那個基礎上讓老外競價,說不定還真會賣出幾千歐元呢。”她的想法漸漸清晰了:底價一千歐元,在那個基數上拍賣。
“怎麽,你還想賣一萬歐元嗎?你沒病吧?”
“那個畫家說梵高的《向日葵》賣了一億多美元呢。”
“他那是胡說八道,在糊弄你玩呢。誰會出一億美元買一幅畫?除非他是神經病!曉秀,你記住:老外說話沒譜,你不能輕信他們的話。”
“福祿,我怕壓不住陣腳,你陪我出去和他們交涉。如果價格合適,我就賣了。我想賣一個好價錢。”
“那好吧,我也出去看看這場大戲。”他想他對付老外還是有一套的。
梁曉秀和宋福祿從廚房走出來時,眾人都用企盼的眼神看著他們。
穆爾一聽就急了,他還不知道他母親和梁曉秀要畫碰了一鼻子灰,他想梁小姐如果同意賣畫,他家應該有優先購買權。他早就看上了那副畫,他相信梁曉秀真要賣畫,她會把畫賣給他,而不是別人。他是中國卷餅的總代理,他最有資格買那副《妮娜咖啡館》。在他看來,梁曉秀的那幅畫比他家收藏的幾幅畫要好多了。畫家索阿讓對《妮娜咖啡館》的評價,他牢記在心,認定那幅畫值得珍藏,將來肯定值錢。
他說:“梁小姐,如果你打算賣這幅畫,我們家有優先購買權。道理我不說,你也知道。至於價錢,我們可以商量。”他已想好:他就用賣卷餅賺的錢買那幅畫,然後把畫掛在他的臥室天天欣賞。
“穆爾說的對,”他母親趕緊說,“梁小姐,你開一個價吧。”她也有了心理價位,隻要梁曉秀不突破她的心理價位,她就會毫不猶豫地把那幅畫買下。她其實並不想把那幅畫掛在咖啡館,而想掛在家裏。畫家索阿讓的評價她也注意聽了,認定梁曉秀的畫就是珍品,值得收藏。
眾人一聽都慌了,擔心梁曉秀會和妮娜母子輕易成交,那樣的話他們可就一無所獲了。他們中有一多半人都想買《妮娜咖啡館》,關鍵問題是價格;隻要價格能接受,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買下《妮娜咖啡館》。畫家是權威評論家,又是一流鑒定師,他既然說《妮娜咖啡館》是天才之作,那麽,那幅畫就有保留價值,就值得收藏,就有升值的空間。
他們還有一個想法:梁曉秀不是名畫家,她的畫定價肯定不會高,買她的畫物有所值。
在那些老外中,哲學教授最冷靜,他提出了兩個方案:
其一:把畫送到裏爾市博物館展覽,博物館會把《妮娜咖啡館》保護得非常好,讓觀眾觀摩、感受那幅畫的藝術魅力,培養觀眾的藝術興趣。裏爾大區有幾百萬人口,每年都有大批觀眾參觀博物館,受眾麵要比放在裏爾大學美術係的畫廊大多了。通過展覽,梁曉秀的名字會漸漸被人知曉、熟悉。
其二:如果梁小姐同意出售自己的作品,那麽應該采取公開拍賣的形式出售,這樣對大家都公平合理。
哲學教授說得有理有據,眾人都說按教授的意見辦。
梁曉秀拿不準了。以她當時的經濟狀況,她當然傾向於拍賣,而不是白白送給博物館展覽。展覽又賺不到錢,她憑什麽交給博物館?她需要的是錢,而不是名氣。問題是她的畫能拍出多少錢呢?她真想鑽到老外肚子裏,看看他們到底能出多少錢。
她想私下和宋福祿商量一下再做決定。她對哲學教授說,她要和她先生商量一下,之後再告訴他們她的決定。
哲學教授說,他們等著她作出決定。
她走進廚房和宋福祿說:“福祿,那些老外想買我的畫,你說咱們賣不賣?”她激動地臉上泛起了紅暈。
“什麽?他們要買你的畫?這幫老外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了。你就那麽用畫筆刷了幾刷子,他們居然想買你的畫?他們出多少錢?”
一提到錢,宋福祿就感興趣。他想老外要出錢買畫當然是好事,但他不相信那些老外真的會買畫。梁曉秀又不是畫家,人家憑什麽買她的畫呢?
“價錢還沒說呢,”梁曉秀一臉高興地說,“哲學教授說,最好是采取公開拍賣形式。你說咱們賣多少錢合適?我們得先有一個底數。”
“你自己畫的畫,你定價吧。”他還是沒當一迴事,心裏一直惦記著趕緊迴家做卷斌,晚上到大學賣卷餅,那才是正事。
“我現在腦子很亂,我都有點懵了,我說不準價格。”她確實懵了,她哪想到那些老外要買她的畫呢?她更沒想到她的畫竟然還能賣出錢。要是早知道這些情況,她可以提前諮詢,定好價格,再賣給老外。
宋福祿想了想說:“那就這樣吧:你把畫價定的高一些:一千歐元成交。那幫老外一聽一千歐元,肯定沒人再糾纏著買畫了。你那麽一試,就知道老外是真想買,還是逗你玩呢。你說是不是?”他絕對不相信梁曉秀的畫能賣出一千歐元,除非那幫老外都瘋了。
“可是我還有點舍不得賣了。”
她又想起了畫家老外說的那些話,她憑直覺認為那幅畫不止值一千歐元,肯定要高於一千歐元。她的心理價位究竟多少,她一時還拿不準。她想隨機應變,在現場隨時調整價位。自從開始賣卷餅後,她就把自己當成了商人,對商品的買賣有了一套想法和駕馭的本領。
“你傻呀?一千歐元你都不賣?你用一個小時就賺了一千歐元,那不比賣卷餅賺得多了。老外要是那麽傻,你幹脆天天給他們畫畫,一個小時賺一千歐元,一天賺一萬歐元。按你的說法,一萬歐元就是十萬元人民幣。那我們不用賣卷餅了,我們就幹脆天天賣畫。”
“不過那個老外畫家說我那副畫是天才之作。”
“老外的話你還信呀?他那是瞎忽悠你呢。你要是天才,你的畫還不得掛到盧浮宮去呀。聽他扯淡吧!”
“那你說,我們到底怎麽辦呀?人家都在外麵等著聽信呢?”
“我不是說了嗎,一千歐元,誰願意買就賣給誰。”
“我有點不甘心,萬一我的畫更值錢呢?福祿,我有一種直覺:我的畫能賣出好價錢。我想把拍賣價定為一千歐元,在那個基礎上讓老外競價,說不定還真會賣出幾千歐元呢。”她的想法漸漸清晰了:底價一千歐元,在那個基數上拍賣。
“怎麽,你還想賣一萬歐元嗎?你沒病吧?”
“那個畫家說梵高的《向日葵》賣了一億多美元呢。”
“他那是胡說八道,在糊弄你玩呢。誰會出一億美元買一幅畫?除非他是神經病!曉秀,你記住:老外說話沒譜,你不能輕信他們的話。”
“福祿,我怕壓不住陣腳,你陪我出去和他們交涉。如果價格合適,我就賣了。我想賣一個好價錢。”
“那好吧,我也出去看看這場大戲。”他想他對付老外還是有一套的。
梁曉秀和宋福祿從廚房走出來時,眾人都用企盼的眼神看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