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秀想:這個漢學家簡直神了,他對中國古文的了解程度遠遠超過她這個中國人;他研究中國宋代飲食文化,就像在扒圓蔥皮一樣,一層層剝掉,最後剩下了圓蔥的芯。他這樣做,是為了什麽呢?梁曉秀那時還不明白。


    漢學家還研究了宋代的湯藥。他認為,茶葉能使人精神爽;但湯比茶更具有止渴快氣益精髓之作用。


    梁曉秀對湯藥略懂一二,她父親身體不好,常年喝湯藥。那些湯藥是她在母親的指導下為父親配製的。父親喝了湯藥確實管用。


    漢學家在論述湯藥時,舉了《水滸傳》中的一個例子。


    《水滸傳》第二十一迴描寫道:山東鄆城縣鎮上,五更時分就出現了趕早市賣湯藥的王公。他在縣衙前碰見了老主顧宋江,宋江向他解釋說他早起是因為“夜來酒醉,錯聽更鼓”。王公便得出結論“必然傷酒”,便向宋江“濃濃地奉上盞二陳湯”。宋江喝了“二陳湯”頓時感覺精神爽快了。


    “二陳湯”是流行於北宋大小城市中最普通的一種湯藥。“二陳湯”主治頭眩心悸、寒熱、嘔吐惡心,因食生冷引起的脾胃不和等症狀。每日早上起來喝上一盞“二陳湯”,會產生提神養身的效果。


    這個“二陳湯”是由什麽原料製成的,我沒有查到;你們知道嗎?


    梁曉秀自言自語:“我也不知道啊!諾阿讓先生,您怎麽淨問我這麽古怪的問題呢?”


    漢學家繼續解釋說:


    “湯藥”有如此優越之功效,自然可以堂而皇之載入典籍了。我粗略翻檢宋代的一些典籍,發現那時的湯藥陣容頗為壯觀:鹽豉湯、荔枝圓眼湯、縮砂湯、無塵湯、木星湯、木香湯、香蘇湯、紫蘇湯、幹木瓜湯、濕木瓜湯、白梅湯、烏梅湯、桂花湯、豆蔻湯、破氣湯、玉真湯、薄荷湯、棗湯、快湯、厚樸湯、益智湯、仙術湯、杏霜湯、生薑湯、胡椒湯、洞庭湯、檀湯、撾脾湯……數不勝數,聞所未聞。


    宋代對湯器皿很講究,就好像我們歐洲人今天對咖啡具的講究一樣。


    金湯瓶是上品,銀湯瓶次之,還有鐵製的或瓷石的。湯瓶分為金銀瓷三種,社會不同階層使用不同的湯瓶。


    在宋代城市中,點湯茶已成為一種禮節。宋真宗與晏殊談話,坐下便“賜茶”;談話完畢,起來便“點湯”。“講讀官”在上朝時,也是“賜坐飲茶”;講讀完畢,飲湯乃退。


    由此我們可以斷定:“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在宋代城市裏成為一種時尚規矩。


    不過我發現也有例外。有的人家不設茶,隻設湯。一位叫範純夫的老夫子每次在家講課,他的弟子都來聽講,他不設茶,隻點湯而退。我猜想:這多半是在一種比較隨和的環境中的做法。


    我注意到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客人一來則設湯。武臣楊應誠家裏有客來時,他經常用蜜漬橙、木瓜之類的水果,作為茶湯款待客人。後來,到過他家的客人仿效他的方法,用湯款待客人。有人認為:客人來了久坐,說話多了傷氣,故在他走時則將湯端上,以便恢複他的元氣。


    宋代許多市民很難掌握這一尺度。有客人來,便將茶與湯一起點上端上,以至使客、主都喝空了盞。


    可是,習俗一經形成,便有其相對獨立性。無論先茶後湯,還是先湯後茶,以我猜測,次序倒我所謂,關鍵是有一種文化的氛圍。你們以為如何呢?


    施耐庵是中國古典小說大家,他用筆忠實記錄了“煎點茶湯藥”這一情形。中國古代文人在他們的作品中,不止一迴勾勒出了一個又一個侍候顧客吃茶、吃湯茶的生動形象。


    宋代畫家運筆描繪出了宋代城市這一最為常見的食風景象,如南宋佚名畫家所作的一幅圖就很好的表現了宋時飲食的一個場景。在我收集的資料中,我看到了這幅畫的影印件。


    畫中場景如下:


    六位身著宋代城市下層市民服飾的商販,圍成一圈,右側二商販端盞吸飲,一手捧蓋碗的商販凝神觀望;左側一笑嗬嗬的商販從一長頸容器中往一盞內倒飲料;他身後一商販,躬身俯首,一手用夾子在爐灶內撥弄,一手握一長頸湯瓶;左側第一位商販,一手握盞,一手提裝長頸飲料容器的移動爐灶,似等右側端盞吸飲者的品評意見。


    這幅畫我看了很久,認為此畫構圖緊湊,氣韻恬靜,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此畫無題名,它描述了南宋城市賣漿煎點湯茶藥的場麵。在這幅畫中,我仿佛聞到了那煎點湯茶藥濃烈的馨香,看到了那種熏得人心醉的場景。


    這種描畫市井販賣煎點湯茶藥的圖畫,是宋代以前從來也沒有過的。


    元明清三代均出現了緊步這幅《煎點湯茶藥圖》後塵的繪畫,如明萬曆年間《曆代名公畫譜》中的《煎點湯茶藥圖》,元代趙孟所繪的《鬥漿圖》,圖中人物、物品與宋代這幅《煎點湯茶藥圖》幾乎同出一轍,亦步亦趨。兩相比較,不難看出宋代城市食風的影響多麽深遠。


    我由此想象:在宋代城市五更的早市上,那種古人煎點湯茶藥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一定蔚為壯觀,令人心動。


    元代畫家趙孟的《鬥漿圖》,畫的就是市井販賣煎點湯茶藥的情形;但與宋代的那副《煎點湯茶藥圖》相比,還隔了一層。


    梁曉秀看完這一大段論述湯藥的文字,對漢學家提到的古畫產生了興趣。她原本想畫幾幅畫掛在快餐廳,但一直沒想好畫什麽內容的畫,此時她想好了,就畫一幅《宋餅圖》。漢學家描繪的場景給了她啟示和靈感。她既然要賣宋代卷餅,她就完全有理由在餐廳牆上掛一幅《宋餅圖》。在這幅畫中,她要勾勒出宋代賣餅的生活場景。


    她下意識地拿一個鉛筆在一張白紙上畫畫起了草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餐館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草原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草原風並收藏中餐館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