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還是坐立不安:“雖是安排妥當,朕還是擔心。都是朕最為心愛的兒子,朕隻希望他們都相安無事。”
李治走了不久,李世民就派人暗中保護李治,並命禦林軍悄然遣入東宮,隨時等待著變化,隨機應變。
李治也知道李承乾並沒有生病,他走進東宮,找到李承乾:“大哥,九弟聽說你病重,連夜來探望。”
李承乾把李治往外推:“九弟,你來做什麽?你趕緊迴去。”
李治笑了笑:“大哥是在等父王?父王身體不適,讓我代父王前來探望大哥。”
李承乾皺了皺眉頭:“什麽?父王身體不適?”他心想著:“難不成,是父王知道了我的用意?”
李承乾揮了揮手,喊了一聲:“來人,把晉王給孤綁了。”
李治知道李世民派人暗中保護著他,所以他的心中並不害怕。
隻是李治沒想到的是,衝進來的,既不是李承乾的手下,也不是皇上的手下,而是吳王李恪帶著人衝了進來:“大哥,你怎麽可以如此對九弟?”
李承乾的手下早就被李世民的禦林軍暗中控製住了,而李泰見李世民沒去,隻好帶著死士撤離了。
禦林軍見吳王李恪已經搭救了晉王,故而沒有去救晉王。但禦林軍統領帶著人把東宮圍了,收繳了東宮幾百套兵器鎧甲,並將李承乾押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楊淑妃聽聞禦林軍圍了東宮,心想:“難道事情敗露?恪兒,為娘對不起你。”
楊淑妃不願意等到李世民前來問罪,自己懸梁自盡了。
當李恪迴去,抱著楊淑妃的屍體痛哭著:“母妃,你為什麽要走這條路啊?為什麽?”
李承乾謀反的事情,已經眾所周知,李世民也無法包庇自己的兒子。
李世民很是心痛,但不忍心殺了李承乾,將李承乾幽禁於別室,命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兵部尚書李世績、大理卿孫伏伽、中書侍郎岑文本、禦史大夫馬周、諫議大夫褚遂良等參鞫之。
李世民為培養一個合格的儲君,花費了太多的心血與精力,卻得到如此一個結果,他感覺自己很是失敗。
大臣們都知道皇上舍不得殺了李承乾,故而,當李世民問起如何處置李承乾時,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迴答。
謀反,按律當斬,何需朝議呢?李世民不好自己開口免了兒子的死罪,隻好把這個難題扔給了大臣們。
最後還是通事舍人來濟站了出來,說:“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李世民道:“是啊,朕也是為人父母之人,也是血肉之軀,是有情感的。還是來濟懂得朕的心思。朕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好歹留朕的兒子一條性命。”
東宮府千牛賀蘭楚石見太子已經被廢,主動的去向李世民舉報其嶽父吏部尚書侯君集與廢太子李承乾勾結謀反之事。
當李世民去牢房尋問侯君集的時候,侯君集死不認帳,直到與賀蘭楚石對質,才供認不諱。
李世民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卻因群臣的諫言,不得不忍痛斬了侯君集。
漢王李元昌、李世民之十六女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李世民之姐長樂公主之子趙傑因參與李承乾謀反之事均被斬。東宮中,除了太子詹事於誌寧,其他的人都受到了牽連,太子左庶子張玄素等東宮官因輔佐太子不力都被免為庶人。
紇幹承基因告密有功被任為佑川府折衝都尉,賜爵平棘縣公。
魏王李泰得知大哥李承乾被廢了太子之位,終日在府上等待著皇上立他為太子的詔書。
銀青光祿大夫、上護軍、散騎常侍劉洎,與銀青光祿大夫、江陵縣子、中書侍郎岑文本,都支持立魏王李泰為太子。
司徒長孫無忌、侍書褚遂良卻支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這完全出乎魏王李泰的預料,心中很是著急,匆忙的跑去找晉王李治:“九弟,四哥完全沒想到你還有爭儲之心。”
李治裝作全然不知:“四哥,你這話讓我聽得糊塗了。我從來就沒想過要爭儲,隻想做一個最逍遙的王爺。日後四哥做了君王,可要放九弟出去浪跡天涯,遊遍群山,一覽大唐風光。”
李泰有些糊塗了,又去找了晉陽公主:“十九妹,父王最是疼愛你,你可知道父王的打算?”
晉陽公主歎息著:“哎!四哥,其實父王很是欣賞你的才華。隻是,你的王妃閻婉之父閻立德曾獲罪於父王。而且,四哥的兩個兒子,長子伯悅(李欣的別名),已經有十二歲了吧?雖曾經受到父王與母後的寵愛,卻並非父王心中理想的一掌江山之人。次子玄祺(李徽的別名),還在繈褓之中,未滿月呢。”
李泰有些不明白了:“父王選定太子,為何還要看我王妃之父如何,我的兒子怎麽樣?”
晉陽公主搖了搖頭:“四哥,你呀,怎麽就不明白呢?若父王立你為太子,你的兒子將來必會在你登基後被立為太子,成為大唐的繼承人。父王當然要在確定你的能力時,同時看看你的兒子,他的孫子是否將來是繼承大統的合適人選。”
李泰講:“若是我願意百年之後將帝位傳給九弟呢?”
晉陽公主淡淡的笑了笑:“你尚有親子可傳位,父王又怎麽可能相信你會在百年之後傳位給九哥呢?”
李泰琢磨了一下,欣喜著:“不,我會讓父王相信的。”
其實,晉陽公主是為了幫助晉王李治才對魏王李泰說這一番話的。她與李治從小在宮中一起長大,感情很深。再者,她認為九哥李治若是繼承了大統,必能造福於百姓。而不像四哥李泰,表麵上看是才華橫縱,謙遜有禮,也懂得和睦兄弟,孝敬父母。實則,表裏不一,心機很深,也非仁善之人。為了眾兄弟都能平安無事,也不能讓四哥李泰蒙騙了父王。
此舉,意在讓李泰親口對李世民說出一些違背仁善的話語。
而晉陽公主對李泰所說的話,全是李治提前教晉陽公主的。李治早就猜想到了李泰會去問晉陽公主,以窺探父王的意思。
果不其然,李泰跑到紫宸殿,大汗淋漓地跪在李世民的跟前:“父王,兒臣自薦太子之位。兒臣向父王保證,一切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為重。若兒臣的兩個兒子不成氣候,兒臣定當在百年之後殺了親子,把帝位傳給九弟。”
李世民當真被感動了:“青雀,難得你有此心,父王也就放心了。父王答應你,即刻命中書省擬詔,你先迴去。”
魏王李泰欣喜若狂的迴到魏王府,大聲喧嘩著:“本王要當太子了,本王要當太子了……”
府中之人,無不恭喜魏王。
魏王還特意的沐浴更衣,等待著詔書。
李治知道了這件事,很是不解,來找晉陽公主:“怎麽可能呢?聽聞四哥向父王保證,將來百年之後會殺子傳位於我。連親生兒子都不會放過的人,父王怎麽會答應要立他為太子呢?聽說中書省已經前往紫宸殿,準備起草立魏王為太子的詔書了。”
晉陽公主也感覺到很是意外:“是啊!怎麽會這樣呢?父王一向英明,怎麽會看不出四哥的為人呢?”
李治很是著急:“我若當不了太子,將來就當不了皇上,也就沒有辦法把武媚娶了做我的女人了。”
晉陽公主來迴的走動著,不一會兒,眼前一亮:“九哥,莫急,我有辦法讓四哥原形畢露,暴露出他人性的劣質一麵。”
李治淡定下來:“什麽辦法?”
晉陽公主坐到書案前,拿起了毛筆,用李世民的飛白體寫著:“魏王李泰,因編撰《括地誌》而身心勞累,現特下手諭,命魏王在府中休息一個月,諸事不理,也無需上朝。”
李治還是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晉陽公主笑了笑:“九哥,你那麽聰明的人,怎麽也會因為著急而埋葬了智慧?四哥對太子之位勢在必得。他若就此當上了太子,還會裝成好人一般蒙蔽眾人。他若知道自己當不了太子了,必然原形畢露,暴露出他人性醜陋的一麵來。”
李治拿著假手諭,看了又看:“十九妹,你這字寫得跟父王簡直一模一樣。”
晉陽公主眨了眨眼睛:“你還不快去找兩個信得過的太監,到魏王府去宣讀‘聖旨’?為了我們的安全,那兩個太監日後絕不能出賣我們。”
李治找到兩個對他忠心耿耿的太監,並將手諭交給了太監。
兩個太監去魏王府宣讀假聖旨,李治繼續纏著晉陽公主:“好妹妹,你能不能再寫一份手諭。”
晉陽公主不明白:“還寫什麽手諭?”
李治笑得很是開心:“就寫父王將武媚賜給了我。”
晉陽公主轉身背對著李治:“不寫。有本事,你自己去求父王寫。”
李治拉著晉陽公主的手:“好妹妹,你就寫一個吧!我也就是拿來做做夢,還不行嗎?滿足一下。”
晉陽公主坐到書案上,拿筆用李世民的飛白體寫下:朕雖封武媚為才人,那是念在武士彠是開國功臣,去世後小女兒武媚生活艱難,才納入後宮照顧,但始終未曾臨幸。見太子李治對其有意,特賜予李治,待將來朕駕鶴西歸,李治登基做了新王,可將武媚接入宮中。
晉陽公主將假手諭給了李治:“拿著吧,你就做夢去吧!武姐姐雖然現在隻是侍女,沒準哪一天,她還會被父王恢複才人的封號。父王的女人,不管她是否是完璧之身給了你,你想娶武姐姐,那也是於禮不合的。”
李治把假手諭收好:“十九妹,九哥隻是做做夢,也不行嗎?”
晉陽公主歎息著:“哎,我可憐的九哥,一份癡情無處可寄啊!”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李治走了不久,李世民就派人暗中保護李治,並命禦林軍悄然遣入東宮,隨時等待著變化,隨機應變。
李治也知道李承乾並沒有生病,他走進東宮,找到李承乾:“大哥,九弟聽說你病重,連夜來探望。”
李承乾把李治往外推:“九弟,你來做什麽?你趕緊迴去。”
李治笑了笑:“大哥是在等父王?父王身體不適,讓我代父王前來探望大哥。”
李承乾皺了皺眉頭:“什麽?父王身體不適?”他心想著:“難不成,是父王知道了我的用意?”
李承乾揮了揮手,喊了一聲:“來人,把晉王給孤綁了。”
李治知道李世民派人暗中保護著他,所以他的心中並不害怕。
隻是李治沒想到的是,衝進來的,既不是李承乾的手下,也不是皇上的手下,而是吳王李恪帶著人衝了進來:“大哥,你怎麽可以如此對九弟?”
李承乾的手下早就被李世民的禦林軍暗中控製住了,而李泰見李世民沒去,隻好帶著死士撤離了。
禦林軍見吳王李恪已經搭救了晉王,故而沒有去救晉王。但禦林軍統領帶著人把東宮圍了,收繳了東宮幾百套兵器鎧甲,並將李承乾押到了李世民的跟前。
楊淑妃聽聞禦林軍圍了東宮,心想:“難道事情敗露?恪兒,為娘對不起你。”
楊淑妃不願意等到李世民前來問罪,自己懸梁自盡了。
當李恪迴去,抱著楊淑妃的屍體痛哭著:“母妃,你為什麽要走這條路啊?為什麽?”
李承乾謀反的事情,已經眾所周知,李世民也無法包庇自己的兒子。
李世民很是心痛,但不忍心殺了李承乾,將李承乾幽禁於別室,命司徒長孫無忌、司空房玄齡、特進蕭瑀、兵部尚書李世績、大理卿孫伏伽、中書侍郎岑文本、禦史大夫馬周、諫議大夫褚遂良等參鞫之。
李世民為培養一個合格的儲君,花費了太多的心血與精力,卻得到如此一個結果,他感覺自己很是失敗。
大臣們都知道皇上舍不得殺了李承乾,故而,當李世民問起如何處置李承乾時,沒有一個大臣站出來迴答。
謀反,按律當斬,何需朝議呢?李世民不好自己開口免了兒子的死罪,隻好把這個難題扔給了大臣們。
最後還是通事舍人來濟站了出來,說:“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李世民道:“是啊,朕也是為人父母之人,也是血肉之軀,是有情感的。還是來濟懂得朕的心思。朕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好歹留朕的兒子一條性命。”
東宮府千牛賀蘭楚石見太子已經被廢,主動的去向李世民舉報其嶽父吏部尚書侯君集與廢太子李承乾勾結謀反之事。
當李世民去牢房尋問侯君集的時候,侯君集死不認帳,直到與賀蘭楚石對質,才供認不諱。
李世民不想治侯君集的死罪,卻因群臣的諫言,不得不忍痛斬了侯君集。
漢王李元昌、李世民之十六女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李世民之姐長樂公主之子趙傑因參與李承乾謀反之事均被斬。東宮中,除了太子詹事於誌寧,其他的人都受到了牽連,太子左庶子張玄素等東宮官因輔佐太子不力都被免為庶人。
紇幹承基因告密有功被任為佑川府折衝都尉,賜爵平棘縣公。
魏王李泰得知大哥李承乾被廢了太子之位,終日在府上等待著皇上立他為太子的詔書。
銀青光祿大夫、上護軍、散騎常侍劉洎,與銀青光祿大夫、江陵縣子、中書侍郎岑文本,都支持立魏王李泰為太子。
司徒長孫無忌、侍書褚遂良卻支持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這完全出乎魏王李泰的預料,心中很是著急,匆忙的跑去找晉王李治:“九弟,四哥完全沒想到你還有爭儲之心。”
李治裝作全然不知:“四哥,你這話讓我聽得糊塗了。我從來就沒想過要爭儲,隻想做一個最逍遙的王爺。日後四哥做了君王,可要放九弟出去浪跡天涯,遊遍群山,一覽大唐風光。”
李泰有些糊塗了,又去找了晉陽公主:“十九妹,父王最是疼愛你,你可知道父王的打算?”
晉陽公主歎息著:“哎!四哥,其實父王很是欣賞你的才華。隻是,你的王妃閻婉之父閻立德曾獲罪於父王。而且,四哥的兩個兒子,長子伯悅(李欣的別名),已經有十二歲了吧?雖曾經受到父王與母後的寵愛,卻並非父王心中理想的一掌江山之人。次子玄祺(李徽的別名),還在繈褓之中,未滿月呢。”
李泰有些不明白了:“父王選定太子,為何還要看我王妃之父如何,我的兒子怎麽樣?”
晉陽公主搖了搖頭:“四哥,你呀,怎麽就不明白呢?若父王立你為太子,你的兒子將來必會在你登基後被立為太子,成為大唐的繼承人。父王當然要在確定你的能力時,同時看看你的兒子,他的孫子是否將來是繼承大統的合適人選。”
李泰講:“若是我願意百年之後將帝位傳給九弟呢?”
晉陽公主淡淡的笑了笑:“你尚有親子可傳位,父王又怎麽可能相信你會在百年之後傳位給九哥呢?”
李泰琢磨了一下,欣喜著:“不,我會讓父王相信的。”
其實,晉陽公主是為了幫助晉王李治才對魏王李泰說這一番話的。她與李治從小在宮中一起長大,感情很深。再者,她認為九哥李治若是繼承了大統,必能造福於百姓。而不像四哥李泰,表麵上看是才華橫縱,謙遜有禮,也懂得和睦兄弟,孝敬父母。實則,表裏不一,心機很深,也非仁善之人。為了眾兄弟都能平安無事,也不能讓四哥李泰蒙騙了父王。
此舉,意在讓李泰親口對李世民說出一些違背仁善的話語。
而晉陽公主對李泰所說的話,全是李治提前教晉陽公主的。李治早就猜想到了李泰會去問晉陽公主,以窺探父王的意思。
果不其然,李泰跑到紫宸殿,大汗淋漓地跪在李世民的跟前:“父王,兒臣自薦太子之位。兒臣向父王保證,一切以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為重。若兒臣的兩個兒子不成氣候,兒臣定當在百年之後殺了親子,把帝位傳給九弟。”
李世民當真被感動了:“青雀,難得你有此心,父王也就放心了。父王答應你,即刻命中書省擬詔,你先迴去。”
魏王李泰欣喜若狂的迴到魏王府,大聲喧嘩著:“本王要當太子了,本王要當太子了……”
府中之人,無不恭喜魏王。
魏王還特意的沐浴更衣,等待著詔書。
李治知道了這件事,很是不解,來找晉陽公主:“怎麽可能呢?聽聞四哥向父王保證,將來百年之後會殺子傳位於我。連親生兒子都不會放過的人,父王怎麽會答應要立他為太子呢?聽說中書省已經前往紫宸殿,準備起草立魏王為太子的詔書了。”
晉陽公主也感覺到很是意外:“是啊!怎麽會這樣呢?父王一向英明,怎麽會看不出四哥的為人呢?”
李治很是著急:“我若當不了太子,將來就當不了皇上,也就沒有辦法把武媚娶了做我的女人了。”
晉陽公主來迴的走動著,不一會兒,眼前一亮:“九哥,莫急,我有辦法讓四哥原形畢露,暴露出他人性的劣質一麵。”
李治淡定下來:“什麽辦法?”
晉陽公主坐到書案前,拿起了毛筆,用李世民的飛白體寫著:“魏王李泰,因編撰《括地誌》而身心勞累,現特下手諭,命魏王在府中休息一個月,諸事不理,也無需上朝。”
李治還是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晉陽公主笑了笑:“九哥,你那麽聰明的人,怎麽也會因為著急而埋葬了智慧?四哥對太子之位勢在必得。他若就此當上了太子,還會裝成好人一般蒙蔽眾人。他若知道自己當不了太子了,必然原形畢露,暴露出他人性醜陋的一麵來。”
李治拿著假手諭,看了又看:“十九妹,你這字寫得跟父王簡直一模一樣。”
晉陽公主眨了眨眼睛:“你還不快去找兩個信得過的太監,到魏王府去宣讀‘聖旨’?為了我們的安全,那兩個太監日後絕不能出賣我們。”
李治找到兩個對他忠心耿耿的太監,並將手諭交給了太監。
兩個太監去魏王府宣讀假聖旨,李治繼續纏著晉陽公主:“好妹妹,你能不能再寫一份手諭。”
晉陽公主不明白:“還寫什麽手諭?”
李治笑得很是開心:“就寫父王將武媚賜給了我。”
晉陽公主轉身背對著李治:“不寫。有本事,你自己去求父王寫。”
李治拉著晉陽公主的手:“好妹妹,你就寫一個吧!我也就是拿來做做夢,還不行嗎?滿足一下。”
晉陽公主坐到書案上,拿筆用李世民的飛白體寫下:朕雖封武媚為才人,那是念在武士彠是開國功臣,去世後小女兒武媚生活艱難,才納入後宮照顧,但始終未曾臨幸。見太子李治對其有意,特賜予李治,待將來朕駕鶴西歸,李治登基做了新王,可將武媚接入宮中。
晉陽公主將假手諭給了李治:“拿著吧,你就做夢去吧!武姐姐雖然現在隻是侍女,沒準哪一天,她還會被父王恢複才人的封號。父王的女人,不管她是否是完璧之身給了你,你想娶武姐姐,那也是於禮不合的。”
李治把假手諭收好:“十九妹,九哥隻是做做夢,也不行嗎?”
晉陽公主歎息著:“哎,我可憐的九哥,一份癡情無處可寄啊!”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