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本想馬上去陰德妃那裏問罪,被武媚拉到了一旁:“陛下,奴婢還是覺得事情很蹊蹺。再說,齊王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如果陛下問罪於陰德妃,齊王就沒有迴頭的餘地了。”


    李世民停了下來,還是想處死宮女張氏和吳氏。


    武媚再一次跪在了李世民的腳下:“陛下,張氏無辜被牽連,不應該受到任何的懲罰,更別說是處死。吳氏雖有過,但也罪不致死。何況她已經說出了背後的主謀,陛下更應該法外開恩。請陛下釋放了張氏,將吳氏沒於掖庭吧!”


    李世民攙扶起武媚:“你太善良了,終有一天會為你的善良而吃虧的。好吧,朕聽你的,本來這件事情也是與你有關。張氏,以後就留在你的身邊伺候你吧。吳氏,沒入掖庭去幹活。”


    真相其實並非如此。陰德妃確實送給武媚一個香囊,卻早就被徐才人暗地裏給換成外表一模一樣,裏麵換成了帶毒的幹花。


    這正是徐才人往點心裏下毒時,有針對性的下毒的原因。隻是,徐才人並沒有想到,跟她一起試吃點心的,不是武媚,而是陰德妃。


    而宮女吳氏,不是陰德妃的人,也不是徐才人的人,而是鄭昭媛的心腹。


    鄭昭媛原本想利用這次機會,將燕賢妃拉下水,讓四妃中空出一個位子來,好讓自己找到合適的機會列入四妃之中。


    後來,鄭昭媛打聽到武媚的香囊本是陰德妃所送,又被徐才人不動聲色的調換了,便又買通看守吳氏與張氏的公公,私下裏教吳氏改口供,將矛頭對準陰德妃。


    在鄭昭媛看來,徐才人送給武媚的香囊必是有毒的。毒物加上毒物,想必是會更毒吧。這是鄭昭媛的猜想,並不曾想過那點心裏的毒是徐才人所下。


    李世民欣賞武媚的善良,相信張氏會為了感恩而忠心於武媚,才會放心的讓張氏伺候武媚。


    李世民給齊王李祐去了信,希望李祐悔改,卻促成了李祐直接的真兵謀反。


    於貞觀十七年(643年)三月,李祐征發城中十五歲以上的男子,私自任命自己的左右為上柱國、開府儀同三司等官職,開府庫以行賞,並驅趕百姓入城為兵,布置官署,並封親信為拓西王、拓東王等。


    李世民很痛心,卻不得不做出最後的決定,命兵部尚書李世績發懷、洛、汴、宋、潞、滑、濟、鄆、海九州府兵,與劉德威討伐平叛。


    李祐被生擒押送至長安,同黨四十餘人一並被誅殺,其餘人等既往不咎。


    當陰德妃知道了齊王的事情,癱軟的坐在床上,無聲而又絕望的淚水,順著臉頰流下。


    李世民帶著武媚去看了陰德妃:“愛妃,朕已經用盡的力氣,去挽迴一切的悲劇,還是不及你們在背後的挑唆。如今,你滿意了嗎?”


    陰德妃跪在地上:“臣妾有罪,甘願受罰。”


    李世民低下頭,怒視著陰德妃陰月娥:“月娥,你覺得朕應該如何處理你呢?你把朕的兒子給教壞了。”


    陰德妃低著頭,不敢直視李世民的眼神:“臣妾任憑陛下處理,絕無怨言。”


    李世民想到曾經吳氏給武媚下毒一事,冷冷地說:“你犯的可不止這一罪,等朕查明了,一並處置。”


    李世民將齊王李祐賜死於長安太極宮內省。隻是,李世民沒有想到,在查齊王謀反之事,卻揪出了東宮侍衛紇幹承基。


    這是楊淑妃提前所安排的,讓昝君謨、梁猛彪留下了紇幹承基與齊王李祐的來往書信。


    李世民下令將紇幹承基抓了起來。


    這讓李承乾的心中更加的恐慌,生怕紇幹承基將他設計逼宮之事招了出來,故而加快了步伐,召集著漢王李元昌、城陽公主的駙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計劃逼宮的詳細事宜。


    而太子的舉動,很快就讓李世民知道了。李世民派侍衛秘密的抓了侯君集,並關押了起來。


    侯君集很氣憤:“我犯了什麽罪?你們要抓我?”


    侍衛道:“侯將軍,這是聖上的意思。我們也隻是奉命行事。”


    更讓李世民吃驚的是,晉王李治於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初一去牢裏看了紇幹承基:“你與齊王勾結謀反,隻怕是死罪難逃了。除非你能說出一點兒有用的東西來,並且是與齊王無關,而又與皇上有關的事情。”


    紇幹承基笑了笑:“晉王爺,奴才已經死定了,還有什麽好說的呢?”


    李治也笑了,笑得有些壞:“你再好好想一想,還有什麽事,是皇上不知道,而你知道的。你在東宮那麽長時間,應該知道的事情還是不少。本王是來救你的,卻也隻能點到為止。你好自為之吧!”


    李世民在李治走了不久後,去審了紇幹承基,紇幹承基把太子準備逼宮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並不感覺到意外,隻是帶著對李治的疑惑迴到了宮中。


    李世民帶著武媚去探望了晉王:“雉奴,還記得你八歲時跟父王說起的《孝經》之重要之處?”


    李治笑了笑,笑容裏是那樣的純潔而沒有雜質:“兒臣當然記得,孝,開始是事奉雙親,長大後是事奉君王,最終是修身。君子事奉皇上,進朝廷想著盡忠,退居在家想到彌補皇上的過錯,將順從其美,糾正其惡。”


    李世民看不出李治能有什麽野心,便直接的問:“雉奴,你隻想著效忠於父兄,可曾想過要做君王?”


    這一句話著實把李治嚇了一大跳,心想:“難不成父王看出了什麽?”


    隻是,李治在稍微的驚慌之後,又在瞬間把驚慌的神色藏在了微笑的麵容之下:“父王,這話問得兒臣從何說起?莫說是論文才武略,兒臣不及大哥和四哥。且如今太子之位已定,兒臣就應該想著日後如何輔助大哥。”


    李世民看著李治那一瞬間的驚慌,心想著:“雉奴長大了,已經不簡單了。看來,他再也不會像兒時那樣毫無隱瞞的說出心裏的話了。”


    李世民還沒走,東宮的侍衛跑來,跪於他的腳下:“皇上,太子暴病,且病危,想要見皇上最後一麵。”


    李世民並不慌張,反而微笑著看著李治:“你大哥病了,你說父王應不應該去探望?”


    李治跪下:“父王,兒臣願代父前往,探望大哥。”


    李治並沒有說出太子有謀反之意,而是用代父前往來阻止李世民的前往。


    李世民的心中很是欣慰,就算李治有什麽野心,也不會是一個踏著兄弟的屍體向上爬的人。


    李世民點了點頭:“嗯,好吧!今日父王確實有些身體不適,你就代為父去探望一下你的大哥吧!”


    此時的東宮內,早就埋伏了幾百死士,就等著李世民前去。而太子並不知道侯君集已經被李世民所關押,還以為在東宮之外也有策應。


    更為可怕的是,魏王李泰的死士埋伏於東宮之外,就等著太子李承乾謀反,李泰好以護駕為由,殺入東宮,殺了太子,逼李世民退位給他。


    隻是,李泰不知道,在他的謀劃之外,還有楊淑妃安排的死士,將會以同樣的理由把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一起殺掉,讓自己的兒子吳王李恪登上帝王之位。


    隻是,出乎於楊淑妃意外的是,她把吳王李恪找去:“恪兒,時機已到,你速速帶著為娘給你準備的死士,前去東宮附近埋伏。等到太子謀反,魏王殺進東宮,你再殺進去,逼著你的父王禪位於你。”


    李恪很不解的看著楊淑妃:“娘,你讓我如此,與他們的謀反有何區別?”


    楊淑妃給了李恪一個嘴巴:“你也是堂堂皇子,文韜武略絕不輸給太子與魏王。就因為娘是前隋煬帝之女,你就被剝奪了被立為太子的可能。若不如此,你將如何登上帝王之位?”


    李恪隻是輕輕地抹去了嘴角的血:“母妃,為何非要讓兒去爭什麽儲君之位?瀟灑的做個王爺,一生也是榮華富貴不用愁。”


    楊淑妃流下了淚:“兒啊,你想得太簡單了。如果你沒能掌控生殺大權,遲早會因為你父王的離世無法再保護我們,以為娘的生事,終將讓你被猜忌心重的人推向死亡之路。不管你是否有謀反之心,都逃不過被扣上謀反的帽子。”


    李恪不以為然:“娘,兒這就帶人去救父王。大哥和四弟若是心狠,父王的性命難保。將來的事,將來再說,隻要兒臣行得端,坐得正,又豈會有人瞎栽贓。”


    說完,李恪就帶著死士們趕往了東宮。


    楊淑妃並沒有完全放棄,自言自語著:“不,恪兒平時最為孝順,他會聽我的,一定會的,一定會的。”


    李治在趕往東宮的路上,李世民提心吊膽:“高明(太子李承乾的小名)、青雀(魏王李泰的小名)與雉奴都是長孫皇後所生,他們應該不會為難雉奴吧?”


    武媚在一旁寬慰李世民:“陛下,您不是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嗎?”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裏有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斷弦情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斷弦情緣並收藏夢裏有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