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世民於兩儀殿召中書省起草詔書的時候,也說起了李泰說過的要殺子傳弟的承諾。


    侍書禇遂良搖了搖頭:“陛下,一個連親生兒子都不願意放過的人,又怎麽會放過親兄弟呢?如此歹毒之人,何以仁治天下?掌天下者,故然要有幾分剛毅之氣,才能乾綱獨斷。但太過於歹毒之人掌管了天下,隻怕會民不聊生。”


    李世民沉默了,或許是因為李祐的死,李承乾的被廢,讓李世民有些心力交瘁,才會因傷神而忽略了一些問題。


    正當李世民明白了不應該立李泰為太子的時候,李治派去的太監,已經開始跟李泰宣讀假手諭了。


    李泰很是吃驚,跪在地上半天沒起來:“不是立我為太子的詔書嗎?怎麽會這樣,怎麽會這樣?”


    從大喜到大悲的過程,人總是很難在短時間承受的。


    李泰來不及去鑒別手諭的真假,隻是一直說著:“為什麽,為什麽……”


    兩個太監從魏王府出來,走到一個僻靜的地方,把假手諭燒了,並投入湖中自盡了。他們要永遠的保守這個秘密,為了避免喝醉,夢裏說夢話,不小心透露了這個秘密,唯一的辦法就是永遠的閉嘴,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們本就是晉王求情救下來的太監,為報答晉王的恩情,為晉王做了很多的事情。而這件事,關係實在太大了。


    李世民總是在皇子公主們的求情下放過一些奴才,為的就是要讓奴才們感恩於皇子公主們,忠心於他們。


    對武媚,李世民依然是如此。他並不是一個暴君,動不動就要因為一點兒小過錯殺了誰,隻是找一個讓宮中的人感恩於武媚的機會。


    魏王李泰在地上跪了好久才起來,他決定召集死士,去逼宮,他一刻也等不了了。


    他還帶著死士先去宮中把李治給綁了:“九弟,你為什麽要與我爭儲君之位?”


    李治一副很無辜的樣子:“四哥,我冤枉啊!我從來都沒想過要爭儲。要不,你與我一起到父王那裏講個明白,我願意退出,成全四哥。”


    李泰高興著,瘋狂著:“當真?”


    李治點了點頭:“當然是真的。我一直都覺得四哥才是太子的最佳人選。”


    李泰不願意賭了,他不願意帶著李治去見了李世民,得到的還是否定的答案。於是,他決定帶著李治馬上逼宮,迫使李世民禪位給他。


    李泰帶著死士,打聽到李世民所在之地,前往兩儀殿的時候,李世民已經收到了安插於李泰身邊內線的稟報。


    李世民憤怒:“這個逆子,果然是言不由衷的家夥。”


    禇遂良詫異:“陛下,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世民皺了皺眉頭:“魏王帶著死士,綁了晉王,逼宮來了。”


    武媚站在一旁,聽到晉王被綁,突然心中一疼。


    李世民叫來禦林軍統領:“調集禦林軍,在確保晉王安全的情況下,把魏王給朕抓來。切記,朕要活的,魏王和晉王都要活的。”


    武媚破例的上前,第一次當著眾大臣還在的情況下,跪在李世民跟前:“陛下,奴婢有辦法保證兩位王爺的安然無恙。陛下隻需要在殿內埋伏好侍衛,安排一侍衛假裝成陛下,被假綁在椅子上,可不傷害到一人,便能保全兩位王爺。”


    李世民照辦了,武媚單獨一人去會見魏王。


    李世民在武媚離開的那一刻,心中突然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媚兒,你可千萬不能出事。你若是出了事,讓朕怎麽辦?”


    他此時才發現,他是那麽在意武媚。


    武媚也是在賭,因曾經魏王妃的話語,透露著某一個人曾經用了她的名義與魏王交好。她不知道她的推測是否正確,她隻知道,就算是賭錯了,她也要與李治死在一塊兒。


    果然,魏王看到武媚,並沒有任何的防備之意,而是欣喜的走向武媚:“武侍女,本王今天就要登基了。等本王登基,封你做貴妃,可好?”


    武媚微笑著:“王爺,奴婢就是來迎接新王的。皇上已經讓奴婢給製服了,綁在兩儀殿內,大臣們也被製服了,就等著王爺前去,逼皇上下詔了。”


    魏王意外的興奮著:“看來武侍女,不,是武貴妃與朕心有靈犀一點通啊!朕能有武貴妃的相助,何愁不能得天下?”


    李治聽得很是納悶,心想著:“武媚什麽時候跟四哥勾搭在一起的?”


    李泰拔出劍,走向李治:“看來他留著也沒什麽用了。”


    武媚跑過去,攔在了李泰的前麵:“魏王,晉王必定是您目前能見到的唯一一個同母兄弟了。他胸無大誌,對您構不成任何威脅,何不放了他。奴婢可不想將來嫁一個無情的君王。”


    李泰想了想,點了點頭:“嗯,愛妃說得對,留著他也不會威脅到朕。走吧,咱們一起迎接新的開始。”


    李泰帶著死士們暢通無阻的來到兩儀殿,更加的相信武媚已經控製了一切。


    他將大部分死士留在了門外,帶著李治,武媚,和幾個死士走進了殿中。


    他看了看殿內被侍衛用刀架在脖子上的幾個大臣,又看著捆綁在椅子上,穿著龍袍,頭發散亂得蓋住了臉的人:“父王,兒臣才是繼承您天下的唯一人選。今天不管您答應不答應,您也隻能禪位給我。”


    當李泰靠近捆綁在椅子上的人,卻突然被椅子上的人給製服了。


    這時,入殿的幾個死士也被製服了。李治被武媚給鬆了綁。


    這時,李世民才從裏麵走了出來:“逆子,你也要取朕的性命?”


    李世民感覺到悲痛,李承乾謀反,李泰也謀反。


    他拔出了劍,有種想自盡的衝動。


    李治跑過去,雙手握住了劍。劍刃割傷了李治的手,鮮血順著劍流淌著:“父王,請您為大唐保重身體。”


    長孫無忌和禇遂良跪在李世民的跟前,抱著李世民的大腿。


    李世績和房玄齡抱著李世民的腰。


    長孫無忌道:“陛下,不可衝動啊!大唐離不開您。”


    禇遂良道:“陛下,您再不放下劍,晉王的雙手就廢了。”


    李世民這才扔掉了劍。


    武媚跑過來,用手絹給給李治做了簡單的包紮,以止血。


    殺了李祐,廢了李承乾,如今又是李泰,李世民的心在滴血。


    李世民將李泰幽禁在北苑,準備過些時日再做處理。


    平靜下來,又要商議立太子這事了。


    當著李治的麵,李世民故意的講:“吳王恪,很像朕,可立他為太子。”


    李治完全沒有想到父王會這樣說,不免臉上有一絲驚訝,又在瞬間消失,卻已經被李世民看在了眼裏。


    長孫無忌反對:“不可。長孫皇後還有一子,晉王可立太子。”


    李世民笑了笑:“你是因為恪兒不是你的親外甥吧?”


    長孫無忌道:“晉王仁德孝順,天下歸心已久,乃是守成之主。且晉王仁厚,能保皇子們的安全。”


    李世民其實心中已經有了答案,卻故意的拖延著:“此事改日再議。”


    他是想看看李治會不會像李承乾和李泰那樣,為了一個皇位而謀反。


    可他的表情,也讓李治看在了眼中,心裏很踏實。


    幾日後,於貞觀十七年(643年)四月七日,李世民下詔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將魏王李泰降為東萊郡王。


    五月,李世民應劉洎的奏書,讓劉洎與岑文本、褚遂良、馬周等人輪流前往東宮,與太子談論政事。


    太子之位已經確定,李世民卻突然迴想起李泰謀反之事,總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他讓李泰迴去等著詔書,李泰為什麽會突然就謀反了?


    他想不明白,也問起了武媚。


    武媚搖了搖頭:“這事,奴婢也不知道。”


    李世民寫書信責備李泰,問他為什麽會謀反,李泰隻是謝罪,卻什麽也沒說。


    李世民又在晉陽公主的麵前提起了李泰謀反的事情:“哎,父王實在想不明白,青雀為什麽要謀反。”


    晉陽公主自從寫下了假手諭,心中就一直不安,她總覺得自己犯了錯,有一種良心上的譴責,讓她夜不能寐。


    她總是夢到李泰在夢裏對她講:“十九妹,你為什麽要害我?為什麽……”


    她終於承受不了夜夜做噩夢的折磨,給李世民寫下了一封信:父王,請原諒女兒的不孝。女兒曾用您的飛白體給四哥寫了一份手諭,告訴他,是您的意思,讓他在府上靜養一個月,無需早朝。父王,四哥時常蒙蔽於您。他並不是一個善良的人,隻是裝得很是仁厚。女兒隻是想讓您看到四哥本來的麵目。但女兒也因此犯下了假傳聖旨的欺君之罪,罪不可恕。女兒自裁了,以謝罪。將來,女兒不能陪在您的身旁,勸解您要寬恕大臣了。父王可要一切三思而後行,常想想母後生前的話。女兒來生再孝順您。


    她將這封信悄悄地藏在了李世民寢宮裏的枕頭之下,便跳湖了。


    等到李世民尋到晉陽公主,晉陽公主已經離世。


    李世民痛苦不堪,對外宣稱晉陽公主病逝了,並把晉陽公主曾經下的假手諭加入了記載,作為他曾經下過的旨意。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裏有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斷弦情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斷弦情緣並收藏夢裏有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