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誠>
顧承腦袋發懵,知道自己是有些失態了。然而那副畫太過醒目,像是隔世的情緣,再一次猝不及防地,撞進他的生命裏。
關於這畫兒,他曾經答應過沈寰,有朝一日會為她贖迴來。如今諾言還沒實現,卻發現,原來它早已被她的仇人占據!
現在屬於她的東西,就在他眼前,可以看,但沒辦法觸及。它昭昭然的被掛在那兒,仿佛是在提醒他,他究竟是個多麽無能的人。
不記得怎樣迴答對方關於琴藝的問題,大約隻是敷衍兩句言不由衷的話。他垂下眼,不再去看那幅畫。
他掩飾得不錯,隻有落寞,沒有多餘的不甘或是憤慨。常全義看見了,猜想著年輕人的一點愁緒,也許是因為肖想這樣一幅傳世之作,才引發的一時傷感。
這樣很好,更像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不喜歡顧承之前表現出的清高無所求,那副樣子讓人無從拿捏,無法掌控。
心裏有了雜念,接下來要談的事兒,就變得更容易方便。
常全義不諱言自己對他的欣賞,他告訴顧承,隻為他們都是不信鬼神之說的人。
他語氣和緩,對顧承講述自己與當今聖上在政見上從來一致,所以十餘年來他才能代替皇帝行使權力。但皇帝篤信道術,不惜以金石為藥,一心一意想要長生不老。對於這點,他既覺得痛心,也覺得滑天下之大稽。
“成仙,永生不滅?”他一臉譏諷,卻又充滿無奈,“沾染了權力,滿心都是*,放不下解脫不來,還談什麽修煉得道?天下間的好處都叫一個人占了,這怎麽可能?純粹是癡人說夢!曆朝曆代想靠丹藥長生的皇帝,有哪個是壽終正寢的。咱家伺候了萬歲爺十多年,算是身受皇恩,不能眼睜睜瞧著他跌進去。可光勸沒用,皇上是有主意的人,該吃的藥,到了也還是一樣都沒落下。”
他看著顧承,下頜揚了揚,“那東西有毒,不能讓萬歲爺再服用,得想法子替換下。太醫院的酒囊飯袋沒這個本事,就是有,我也不放心交給他們辦。宮裏頭一向是人多口雜,一個不小心,傳到萬歲爺耳朵裏,非得氣病了他不可。聖躬要緊,咱家冒不得這個險。”
“找你來就是為辦這事兒,不光要換了萬歲爺的仙丹,還要換得講究,換得有助於龍體康健。要是皇上日後百病不生,長長久久直到龍馭賓天,你就是國朝的功臣,是當世的藥王,是青史裏留名的良醫。一言蔽之,這裏頭絕少不了你的好處。”
顧承腦子轉得飛快,原來常全義采辦成藥不過是個托詞,最終目的竟然是為換掉皇帝的仙丹。他幾乎立刻感知出,方才那番話裏隱晦的一層含義——太醫院或者說禁庭當中,尚有沒歸順常全義的人,那裏並不是他能完全一手遮天的。
畢竟後宮還有皇後,有嬪禦,更涉及外戚。每個人的立場,和最終的目的都不同。常全義很清楚他今生最大的靠山是皇帝,隻有讓皇帝安穩的活著,才能有自己威懾朝野的權勢。
這是常全義的機會,也是他顧承的機會。沒有躊躇,他一口應了下來,繼而不失時機的表達自己想要一份應得的名與利。
常全義快慰的笑了,“年輕人不必急躁,該你的一樣都少不了,好比做個皇商,專為宮廷供奉。有了名兒,你往後的買賣自然不愁。況且內帑充裕,三五年下來,足夠你躋身成京裏數一數二的富商。”
有求有應,互惠互利。顧承告辭出去前,臉上帶著滿足的笑。目光停留在那副畫上一瞬,便又匆匆垂下雙眸。
不必太過明顯,隻要對方瞧見他這一點小動作,那就足以。
引路的內臣比先前客氣熱絡了許多,一路有問有答。顧承像是隨意與他攀談,“千歲平日喜歡撫琴,連牆上掛的都是聽琴圖,真是別致,不知千歲是否也很中意徽宗皇帝別的畫作?”
內臣忖度他是想借機討好千歲,於是來套自己的話兒。這人既上道,不如幹脆指點一二,“北宋畫派的東西,千歲爺收的可不隻這一副,早就瞧得膩煩了,要不是為聽琴二字對景,隻怕也懶怠掛出來。素日千歲倒是提過,北宋的名作裏頭,清明上河圖最是有趣兒,他老人家好些年前在武英殿見過一迴,此後是念念不忘。隻是可惜還沒等他求萬歲爺賞賜,就叫旁人先給截了胡。”
顧承佯裝驚詫,“什麽人敢搶千歲的心頭好?”
“可說呢,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人。”內臣哂笑,“萬歲爺唯一的兄弟,當今的忠王殿下。那畫是先帝爺賞賜給他的,為的是他的封地靠近昔日的汴梁城。”
“不過這會子也都做不得數了,眼瞅著,人家的封地就快搬迴到京裏來了。”
顧承不解,“親王就藩一向在外埠,從來沒有以京師為封地的,中貴人這話什麽意思?”
內臣抖著一臉的機靈,邊走邊低聲笑道,“您不知道,這裏頭大有緣故兒。咱們皇上禦極十二載,統共隻得了兩位皇子。大殿下早夭,二殿下如今病逝洶洶,眼見著也有追隨兄長而去的勢頭。內閣裏有人借著皇上膝下單薄,說該效仿宋仁宗,從宗嗣裏過繼一個孩子,這最近的一支兒可不就是忠王爺嘛。皇上是滿心著急他的修道大業,對子嗣全不上心。雖然人家王爺眼下沒兒子,可不耽誤皇上放話,大不了將來還能兄終弟及。既這麽說,千歲爺少不得提醒咱們皇上,要真是這麽辦,就不能把王爺撂在封地不管。說到底王爺和他那一支兒等著做儲君,未來真出點什麽事兒,隔著十萬八千裏遠,皇上這頭隻怕是鞭長莫及。所以才叫了忠王一家子進京,這一迴來,自然也就不必再走了。”
原來忠王進京是這麽個由來,常全義不放心這個親王,與其放他在藩地結交外臣,不如圈禁在眼皮子底下看管。京裏遍布他常千歲的耳目,想拿捏一個沒有兵權,也沒有外家看顧的孤王,的確是件相對容易的事兒。
可皇帝還年輕,今年不過三十四,按理說是春秋正盛的時候。滿朝文武就是再急,也不至於這會兒就巴巴的攛掇過繼子嗣。帝後心裏怎麽想?還有這位常千歲心裏究竟怎麽想?
常全義不會允許事情朝不利於他的方向發展!那麽原因或許隻有一個,他不希望皇帝的後宮誕育儲君。孩子生下來養在母親身邊,他插不上手,長久下來兩個人容易離心,再往後不好親近。後宮裏和他有嫌隙的嬪禦本就不少,他不願給她們機會。
藩王的孩子則不同,打一落地就抱進宮,從乳母養母到授業師傅,都可以由他挑選安排。皇帝不會在意這些小節,後宮女人對不是自己養的孩子也不會上心。他成了孩子最親近的人,自小倚仗慣了,將來親政再要自立也不易,事事還得靠他,那便儼然又成了當今聖上的翻版。
突然想到皇帝兩個兒子,接二連三離世,個中情由或許沒那麽簡單。他一陣不寒而栗,抬頭看看昭昭春日,乾坤之下果然還是暗藏逆流。
天家的事兒錯綜複雜,雖然他已算一腳踏進了是非圈,但能沾染的畢竟不多。兢兢業業為皇帝調理身子,常全義也很守約,提拔了他做內廷供奉的皇商。他聲名大噪,看病問診的人比先前多了一倍不止,生意好的時候說是日進鬥金也不為過。
人來人往,消息傳得快,忠王果然上京了,攜著所有家眷,府邸安排在西苑附近。說是為方便朝見皇帝,其實兄弟倆見麵的次數有限,皇帝不大過問這個弟弟。忠王身份地位皆尷尬,等同於被圈禁,仿佛此生唯一的作用,就是盡快生一個兒子,然後等待司禮監的人上門將孩子抱走。
親王境遇悲慘,說起來連錢誌這樣粗豪的漢子都跟著唏噓不已。北鎮撫司一向無所不知,沒多久又聽說王妃患了頭風,鎮日臥床不起。常全義眼下忙著督辦江南織造事宜,沒空理會些許小事,太醫院的人開些不痛不癢的方子,半月過去,竟然全無效用。
他花了一晌午的時間考慮,然後和吳掌櫃商量出針灸的法子,還是請錢誌幫忙把消息放給忠王府的人。兩天過去,王府長史親自登門,請他前去為王妃看診。
忠王對發妻情誼甚篤,針灸時全程陪在她身邊。初時還不大相信,漸漸發覺疼痛有所緩解,那張清雋陰鬱的臉上才有些了笑模樣。
直到王妃痊愈,忠王鬆了一口氣,態度溫煦請顧承去外間敘話,奉上千金已做酬謝。不料對方看都不看,淡笑著婉拒,下一句卻是語出驚人,酬勞敬謝不敏,隻是想要求取藏於府庫中的那副清明上河圖。
忠王怔愣,這才好好打量起麵前的年輕商人。風致淡雅,眉目清潤,渾身上下不染一絲俗氣。
可要求有些過分,忠王怫然,“清明上河圖是先帝賜下,本王愛若珍寶。顧先生這樣索要,不覺得失禮麽?”
“那就要看在王爺心中,王妃的分量是否及得上一副畫。”顧承笑容和悅,拱手再道,“在下真心求取,還望王爺能夠割愛,顧承感激不盡。”
忠王臉色微沉,“看來顧先生早有此意,你是雅人,原也配得上這樣的雅作。不過本王好奇,先生如此執迷,莫非是從前見過這幅畫?”
搖搖頭,顧承再一次語驚四座,“清明上河圖,在下無緣得見,也並不想據為己有。今日若能得王爺賜贈,在下會轉手,將它奉於司禮監常掌印,隻為他對這幅畫心心念念,求而不得。”
忠王陰鷙的笑開來,“原來是為借花獻佛!顧先生好膽色,當著本王的麵,說這樣的話,不覺得自己欺人太甚麽?”
他的手藏在袖子裏,捏緊成拳,微微發抖。自己無權無勢,雖貴為親王,卻形同被軟禁。現在好了,竟連一個商人都敢如此堂皇的欺辱他!
他臉色鐵青,雙眉緊鎖。顧承有些惻然,擺首說了聲不敢,然後整衣斂容,躬身長揖。
“王爺何等身份,顧承絕不敢存相欺之心。之所以坦言相告,是為接下來還有話對王爺言說,懇請王爺聽罷,再決定是否相信顧承為人。”
顧承腦袋發懵,知道自己是有些失態了。然而那副畫太過醒目,像是隔世的情緣,再一次猝不及防地,撞進他的生命裏。
關於這畫兒,他曾經答應過沈寰,有朝一日會為她贖迴來。如今諾言還沒實現,卻發現,原來它早已被她的仇人占據!
現在屬於她的東西,就在他眼前,可以看,但沒辦法觸及。它昭昭然的被掛在那兒,仿佛是在提醒他,他究竟是個多麽無能的人。
不記得怎樣迴答對方關於琴藝的問題,大約隻是敷衍兩句言不由衷的話。他垂下眼,不再去看那幅畫。
他掩飾得不錯,隻有落寞,沒有多餘的不甘或是憤慨。常全義看見了,猜想著年輕人的一點愁緒,也許是因為肖想這樣一幅傳世之作,才引發的一時傷感。
這樣很好,更像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他不喜歡顧承之前表現出的清高無所求,那副樣子讓人無從拿捏,無法掌控。
心裏有了雜念,接下來要談的事兒,就變得更容易方便。
常全義不諱言自己對他的欣賞,他告訴顧承,隻為他們都是不信鬼神之說的人。
他語氣和緩,對顧承講述自己與當今聖上在政見上從來一致,所以十餘年來他才能代替皇帝行使權力。但皇帝篤信道術,不惜以金石為藥,一心一意想要長生不老。對於這點,他既覺得痛心,也覺得滑天下之大稽。
“成仙,永生不滅?”他一臉譏諷,卻又充滿無奈,“沾染了權力,滿心都是*,放不下解脫不來,還談什麽修煉得道?天下間的好處都叫一個人占了,這怎麽可能?純粹是癡人說夢!曆朝曆代想靠丹藥長生的皇帝,有哪個是壽終正寢的。咱家伺候了萬歲爺十多年,算是身受皇恩,不能眼睜睜瞧著他跌進去。可光勸沒用,皇上是有主意的人,該吃的藥,到了也還是一樣都沒落下。”
他看著顧承,下頜揚了揚,“那東西有毒,不能讓萬歲爺再服用,得想法子替換下。太醫院的酒囊飯袋沒這個本事,就是有,我也不放心交給他們辦。宮裏頭一向是人多口雜,一個不小心,傳到萬歲爺耳朵裏,非得氣病了他不可。聖躬要緊,咱家冒不得這個險。”
“找你來就是為辦這事兒,不光要換了萬歲爺的仙丹,還要換得講究,換得有助於龍體康健。要是皇上日後百病不生,長長久久直到龍馭賓天,你就是國朝的功臣,是當世的藥王,是青史裏留名的良醫。一言蔽之,這裏頭絕少不了你的好處。”
顧承腦子轉得飛快,原來常全義采辦成藥不過是個托詞,最終目的竟然是為換掉皇帝的仙丹。他幾乎立刻感知出,方才那番話裏隱晦的一層含義——太醫院或者說禁庭當中,尚有沒歸順常全義的人,那裏並不是他能完全一手遮天的。
畢竟後宮還有皇後,有嬪禦,更涉及外戚。每個人的立場,和最終的目的都不同。常全義很清楚他今生最大的靠山是皇帝,隻有讓皇帝安穩的活著,才能有自己威懾朝野的權勢。
這是常全義的機會,也是他顧承的機會。沒有躊躇,他一口應了下來,繼而不失時機的表達自己想要一份應得的名與利。
常全義快慰的笑了,“年輕人不必急躁,該你的一樣都少不了,好比做個皇商,專為宮廷供奉。有了名兒,你往後的買賣自然不愁。況且內帑充裕,三五年下來,足夠你躋身成京裏數一數二的富商。”
有求有應,互惠互利。顧承告辭出去前,臉上帶著滿足的笑。目光停留在那副畫上一瞬,便又匆匆垂下雙眸。
不必太過明顯,隻要對方瞧見他這一點小動作,那就足以。
引路的內臣比先前客氣熱絡了許多,一路有問有答。顧承像是隨意與他攀談,“千歲平日喜歡撫琴,連牆上掛的都是聽琴圖,真是別致,不知千歲是否也很中意徽宗皇帝別的畫作?”
內臣忖度他是想借機討好千歲,於是來套自己的話兒。這人既上道,不如幹脆指點一二,“北宋畫派的東西,千歲爺收的可不隻這一副,早就瞧得膩煩了,要不是為聽琴二字對景,隻怕也懶怠掛出來。素日千歲倒是提過,北宋的名作裏頭,清明上河圖最是有趣兒,他老人家好些年前在武英殿見過一迴,此後是念念不忘。隻是可惜還沒等他求萬歲爺賞賜,就叫旁人先給截了胡。”
顧承佯裝驚詫,“什麽人敢搶千歲的心頭好?”
“可說呢,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人。”內臣哂笑,“萬歲爺唯一的兄弟,當今的忠王殿下。那畫是先帝爺賞賜給他的,為的是他的封地靠近昔日的汴梁城。”
“不過這會子也都做不得數了,眼瞅著,人家的封地就快搬迴到京裏來了。”
顧承不解,“親王就藩一向在外埠,從來沒有以京師為封地的,中貴人這話什麽意思?”
內臣抖著一臉的機靈,邊走邊低聲笑道,“您不知道,這裏頭大有緣故兒。咱們皇上禦極十二載,統共隻得了兩位皇子。大殿下早夭,二殿下如今病逝洶洶,眼見著也有追隨兄長而去的勢頭。內閣裏有人借著皇上膝下單薄,說該效仿宋仁宗,從宗嗣裏過繼一個孩子,這最近的一支兒可不就是忠王爺嘛。皇上是滿心著急他的修道大業,對子嗣全不上心。雖然人家王爺眼下沒兒子,可不耽誤皇上放話,大不了將來還能兄終弟及。既這麽說,千歲爺少不得提醒咱們皇上,要真是這麽辦,就不能把王爺撂在封地不管。說到底王爺和他那一支兒等著做儲君,未來真出點什麽事兒,隔著十萬八千裏遠,皇上這頭隻怕是鞭長莫及。所以才叫了忠王一家子進京,這一迴來,自然也就不必再走了。”
原來忠王進京是這麽個由來,常全義不放心這個親王,與其放他在藩地結交外臣,不如圈禁在眼皮子底下看管。京裏遍布他常千歲的耳目,想拿捏一個沒有兵權,也沒有外家看顧的孤王,的確是件相對容易的事兒。
可皇帝還年輕,今年不過三十四,按理說是春秋正盛的時候。滿朝文武就是再急,也不至於這會兒就巴巴的攛掇過繼子嗣。帝後心裏怎麽想?還有這位常千歲心裏究竟怎麽想?
常全義不會允許事情朝不利於他的方向發展!那麽原因或許隻有一個,他不希望皇帝的後宮誕育儲君。孩子生下來養在母親身邊,他插不上手,長久下來兩個人容易離心,再往後不好親近。後宮裏和他有嫌隙的嬪禦本就不少,他不願給她們機會。
藩王的孩子則不同,打一落地就抱進宮,從乳母養母到授業師傅,都可以由他挑選安排。皇帝不會在意這些小節,後宮女人對不是自己養的孩子也不會上心。他成了孩子最親近的人,自小倚仗慣了,將來親政再要自立也不易,事事還得靠他,那便儼然又成了當今聖上的翻版。
突然想到皇帝兩個兒子,接二連三離世,個中情由或許沒那麽簡單。他一陣不寒而栗,抬頭看看昭昭春日,乾坤之下果然還是暗藏逆流。
天家的事兒錯綜複雜,雖然他已算一腳踏進了是非圈,但能沾染的畢竟不多。兢兢業業為皇帝調理身子,常全義也很守約,提拔了他做內廷供奉的皇商。他聲名大噪,看病問診的人比先前多了一倍不止,生意好的時候說是日進鬥金也不為過。
人來人往,消息傳得快,忠王果然上京了,攜著所有家眷,府邸安排在西苑附近。說是為方便朝見皇帝,其實兄弟倆見麵的次數有限,皇帝不大過問這個弟弟。忠王身份地位皆尷尬,等同於被圈禁,仿佛此生唯一的作用,就是盡快生一個兒子,然後等待司禮監的人上門將孩子抱走。
親王境遇悲慘,說起來連錢誌這樣粗豪的漢子都跟著唏噓不已。北鎮撫司一向無所不知,沒多久又聽說王妃患了頭風,鎮日臥床不起。常全義眼下忙著督辦江南織造事宜,沒空理會些許小事,太醫院的人開些不痛不癢的方子,半月過去,竟然全無效用。
他花了一晌午的時間考慮,然後和吳掌櫃商量出針灸的法子,還是請錢誌幫忙把消息放給忠王府的人。兩天過去,王府長史親自登門,請他前去為王妃看診。
忠王對發妻情誼甚篤,針灸時全程陪在她身邊。初時還不大相信,漸漸發覺疼痛有所緩解,那張清雋陰鬱的臉上才有些了笑模樣。
直到王妃痊愈,忠王鬆了一口氣,態度溫煦請顧承去外間敘話,奉上千金已做酬謝。不料對方看都不看,淡笑著婉拒,下一句卻是語出驚人,酬勞敬謝不敏,隻是想要求取藏於府庫中的那副清明上河圖。
忠王怔愣,這才好好打量起麵前的年輕商人。風致淡雅,眉目清潤,渾身上下不染一絲俗氣。
可要求有些過分,忠王怫然,“清明上河圖是先帝賜下,本王愛若珍寶。顧先生這樣索要,不覺得失禮麽?”
“那就要看在王爺心中,王妃的分量是否及得上一副畫。”顧承笑容和悅,拱手再道,“在下真心求取,還望王爺能夠割愛,顧承感激不盡。”
忠王臉色微沉,“看來顧先生早有此意,你是雅人,原也配得上這樣的雅作。不過本王好奇,先生如此執迷,莫非是從前見過這幅畫?”
搖搖頭,顧承再一次語驚四座,“清明上河圖,在下無緣得見,也並不想據為己有。今日若能得王爺賜贈,在下會轉手,將它奉於司禮監常掌印,隻為他對這幅畫心心念念,求而不得。”
忠王陰鷙的笑開來,“原來是為借花獻佛!顧先生好膽色,當著本王的麵,說這樣的話,不覺得自己欺人太甚麽?”
他的手藏在袖子裏,捏緊成拳,微微發抖。自己無權無勢,雖貴為親王,卻形同被軟禁。現在好了,竟連一個商人都敢如此堂皇的欺辱他!
他臉色鐵青,雙眉緊鎖。顧承有些惻然,擺首說了聲不敢,然後整衣斂容,躬身長揖。
“王爺何等身份,顧承絕不敢存相欺之心。之所以坦言相告,是為接下來還有話對王爺言說,懇請王爺聽罷,再決定是否相信顧承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