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蓋過去。
顧嶽忍不住悄聲問大姑父:“長壽怎麽會這樣膽小?”
他看李長壽,身手還是挺矯健的,料來也是常年跟著大家一起習武練拳,應該是膽壯氣足才對。
大姑父嘆了口氣:“寡母獨子,看得太緊了些,這也難免。不過,”他正色向顧嶽道:“膽小
也有膽小的好處,危險來臨,最先察覺到的,往往便是這一類人。”
顧嶽恍然。他記得有坐船出海的同窗說,大海之上,船隻將要傾覆之際,首先逃跑的老鼠,都說是膽小如鼠,偏偏這些東西最能見機先逃。
當然,顧嶽不能將這舊聞直接說出來,以免顯得像在拿老鼠諷刺李長壽。
其他幾人仍舊樂嗬嗬地拿紅毛野熊的種種傳聞在逗李長壽。被嚇多了,李長壽顯然大有長進,捧著竹筒笑眯眯地一邊聽一邊點頭附和。顧嶽聽得有趣,不覺說道:“雲南那邊深山裏麵,據說有一種猛獸名叫山魈,長得有些像猿猴,但是模樣比猿猴可怕多了,當地人都叫它鬼麵狒狒,傳說曾有人看到這鬼麵狒狒生食人腦,也不知這傳聞是從哪兒來的,我小時候住在外祖父家裏時,經常聽到老人們拿這鬼麵狒狒嚇唬各家孩童不許私自上山。”
大家不免驚訝嘖嘆了一番,又有人道,八裏橋鎮子西頭有一個大池塘,據說裏頭有鬼蜘蛛,陽氣弱的小伢,一靠近水邊就會被拖進去淹死,所以八裏橋鎮上的小伢都被反覆提醒,絕對不許私自下塘洗澡。
正說到熱鬧處,前頭敲梆子了,李高升立刻站起身來,喝令大家趕緊收拾集合。
繞過兩道山樑,偶然迴望時,卻見後方遠遠的山坡上,不少人影正在林間晃動。大姑父望了一眼,向顧嶽道:“那個山頭是杉山鋪的墳山。每次祭掃,杉山鋪總是跟在我們後頭進山,再等著我們一道出山。”
大樹底下好乘涼。顧嶽立刻明白了杉山鋪人的想法。
大姑父言語之間很有幾分自豪:“沒我們村在前頭開路,周圍幾個村子的人都不敢進山。”
近午時分,一行人在竹林深處的墓地前停了下來。各家尋各家的祖墳,顧韶韓帶著他們這一房的男丁在自己祖父母的墓側挖了坑,讓顧嶽將他父母的牌位放進去埋起來,那邊已經有人從山上尋了塊條石過來,顧嶽按著顧韶韓的指點,用紅漆在石上寫了“先考顧品韓之墓”、“先慈顧龍氏之墓”以及“子顧仰嶽立”三行字,便將這塊簡陋的墓碑樹了起來。
放眼望去,有些墓碑更為簡陋,不過一塊木牌而已,風吹雨打,字跡早已模糊不清。
像父親這樣戰死他鄉、屍骨無還的墓主,恐怕為數不少吧。顧嶽心中這樣想著,同時心情卻又平靜得很。
上香燒紙、敬酒供飯之後,還要將墳頭被雨水衝掉的泥土再培厚一些,將沿途撿的石片緊緊拍入墓周泥土中,壓緊墳土,以免雨水沖涮太過。
做好這一切,何思慎從另一邊繞了過來,與顧韶韓說了幾句話,便招手叫顧嶽和他們一道去祭明山和尚。
往山坡上走不多遠,出了竹林,一片向陽的大石崖下,有個一人多高的石洞,洞口上方用紅漆寫了“明山洞”三個大字,何思慎感慨地道:“這個山洞,就是當年明山和尚隱居之地,所以後人名之為‘明山洞’。”
顧嶽注視著洞口那三個大字,不解地道:“那個‘明’字,是寫錯了嗎?”
本應是“日”旁,卻寫成了“目”旁。
何思慎搖頭:“不是寫錯,是有意如此。”
顧嶽略一思索,有些明白了:“是因為前清時的文字獄?”
何思慎微笑:“可不正是如此?你這次去長沙,可惜來去匆匆,不然倒好往嶽麓書院去看看。那裏頭的門匾楹聯上的‘明’字,也都是這個寫法。”他嘆了口氣,“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計。”
洞裏空間頗大,靠洞口處用石塊壘了個灶,石灶上方的石壁熏得半黑。石灶裏側的洞壁上,淺淺刻著一幅看不清麵目的僧人像,僧人像前一尊粗糙的石香爐,香灰半滿。
顧韶韓是這一次的領隊,所以也由他領頭上香。大家輪流敬香,依次退出。
顧嶽排在最後頭,目光止不住地在洞內掃了好幾個來迴。這山洞裏進斜伸出一個小岔口,堪堪可以避一避洞口的冬日寒風,想來便是明山和尚的床榻所在之處,不過即便曾經擺過木床竹
榻,一兩百年下來,也已蕩然無存。迎著洞口的明亮處,與僧人像對麵,倚著石壁用石塊和石板壘了一個小桌一張方凳,想來是明山和尚日常讀書寫字之用。
淡淡香霧之中,似乎依稀可以想見,明山和尚是如何在這簡陋的山洞之中自炊自食、讀書打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憑風吹雨打,堅剛不可奪其誌。
默默祭完,出了明山洞,顧嶽不覺長長籲了一口氣。
何思慎感慨地道:“明山和尚是咱們李家橋的祖師爺,所以每次上墳時咱們都要來祭一祭。就算是大明山上的盜匪,經過此處時也會來上一炷香,不說求明山和尚保佑,至少別得罪了他。這明山洞裏,一兩百年來香火不絕,也算是‘何陋之有’了。”
</br>
顧嶽忍不住悄聲問大姑父:“長壽怎麽會這樣膽小?”
他看李長壽,身手還是挺矯健的,料來也是常年跟著大家一起習武練拳,應該是膽壯氣足才對。
大姑父嘆了口氣:“寡母獨子,看得太緊了些,這也難免。不過,”他正色向顧嶽道:“膽小
也有膽小的好處,危險來臨,最先察覺到的,往往便是這一類人。”
顧嶽恍然。他記得有坐船出海的同窗說,大海之上,船隻將要傾覆之際,首先逃跑的老鼠,都說是膽小如鼠,偏偏這些東西最能見機先逃。
當然,顧嶽不能將這舊聞直接說出來,以免顯得像在拿老鼠諷刺李長壽。
其他幾人仍舊樂嗬嗬地拿紅毛野熊的種種傳聞在逗李長壽。被嚇多了,李長壽顯然大有長進,捧著竹筒笑眯眯地一邊聽一邊點頭附和。顧嶽聽得有趣,不覺說道:“雲南那邊深山裏麵,據說有一種猛獸名叫山魈,長得有些像猿猴,但是模樣比猿猴可怕多了,當地人都叫它鬼麵狒狒,傳說曾有人看到這鬼麵狒狒生食人腦,也不知這傳聞是從哪兒來的,我小時候住在外祖父家裏時,經常聽到老人們拿這鬼麵狒狒嚇唬各家孩童不許私自上山。”
大家不免驚訝嘖嘆了一番,又有人道,八裏橋鎮子西頭有一個大池塘,據說裏頭有鬼蜘蛛,陽氣弱的小伢,一靠近水邊就會被拖進去淹死,所以八裏橋鎮上的小伢都被反覆提醒,絕對不許私自下塘洗澡。
正說到熱鬧處,前頭敲梆子了,李高升立刻站起身來,喝令大家趕緊收拾集合。
繞過兩道山樑,偶然迴望時,卻見後方遠遠的山坡上,不少人影正在林間晃動。大姑父望了一眼,向顧嶽道:“那個山頭是杉山鋪的墳山。每次祭掃,杉山鋪總是跟在我們後頭進山,再等著我們一道出山。”
大樹底下好乘涼。顧嶽立刻明白了杉山鋪人的想法。
大姑父言語之間很有幾分自豪:“沒我們村在前頭開路,周圍幾個村子的人都不敢進山。”
近午時分,一行人在竹林深處的墓地前停了下來。各家尋各家的祖墳,顧韶韓帶著他們這一房的男丁在自己祖父母的墓側挖了坑,讓顧嶽將他父母的牌位放進去埋起來,那邊已經有人從山上尋了塊條石過來,顧嶽按著顧韶韓的指點,用紅漆在石上寫了“先考顧品韓之墓”、“先慈顧龍氏之墓”以及“子顧仰嶽立”三行字,便將這塊簡陋的墓碑樹了起來。
放眼望去,有些墓碑更為簡陋,不過一塊木牌而已,風吹雨打,字跡早已模糊不清。
像父親這樣戰死他鄉、屍骨無還的墓主,恐怕為數不少吧。顧嶽心中這樣想著,同時心情卻又平靜得很。
上香燒紙、敬酒供飯之後,還要將墳頭被雨水衝掉的泥土再培厚一些,將沿途撿的石片緊緊拍入墓周泥土中,壓緊墳土,以免雨水沖涮太過。
做好這一切,何思慎從另一邊繞了過來,與顧韶韓說了幾句話,便招手叫顧嶽和他們一道去祭明山和尚。
往山坡上走不多遠,出了竹林,一片向陽的大石崖下,有個一人多高的石洞,洞口上方用紅漆寫了“明山洞”三個大字,何思慎感慨地道:“這個山洞,就是當年明山和尚隱居之地,所以後人名之為‘明山洞’。”
顧嶽注視著洞口那三個大字,不解地道:“那個‘明’字,是寫錯了嗎?”
本應是“日”旁,卻寫成了“目”旁。
何思慎搖頭:“不是寫錯,是有意如此。”
顧嶽略一思索,有些明白了:“是因為前清時的文字獄?”
何思慎微笑:“可不正是如此?你這次去長沙,可惜來去匆匆,不然倒好往嶽麓書院去看看。那裏頭的門匾楹聯上的‘明’字,也都是這個寫法。”他嘆了口氣,“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計。”
洞裏空間頗大,靠洞口處用石塊壘了個灶,石灶上方的石壁熏得半黑。石灶裏側的洞壁上,淺淺刻著一幅看不清麵目的僧人像,僧人像前一尊粗糙的石香爐,香灰半滿。
顧韶韓是這一次的領隊,所以也由他領頭上香。大家輪流敬香,依次退出。
顧嶽排在最後頭,目光止不住地在洞內掃了好幾個來迴。這山洞裏進斜伸出一個小岔口,堪堪可以避一避洞口的冬日寒風,想來便是明山和尚的床榻所在之處,不過即便曾經擺過木床竹
榻,一兩百年下來,也已蕩然無存。迎著洞口的明亮處,與僧人像對麵,倚著石壁用石塊和石板壘了一個小桌一張方凳,想來是明山和尚日常讀書寫字之用。
淡淡香霧之中,似乎依稀可以想見,明山和尚是如何在這簡陋的山洞之中自炊自食、讀書打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任憑風吹雨打,堅剛不可奪其誌。
默默祭完,出了明山洞,顧嶽不覺長長籲了一口氣。
何思慎感慨地道:“明山和尚是咱們李家橋的祖師爺,所以每次上墳時咱們都要來祭一祭。就算是大明山上的盜匪,經過此處時也會來上一炷香,不說求明山和尚保佑,至少別得罪了他。這明山洞裏,一兩百年來香火不絕,也算是‘何陋之有’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