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求?”王誌龍看了眼朱慈烔,而後道:“為師所求乃是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得保我漢家衣冠!”
朱慈烔看著王誌龍略微沉默才問道:“師父,關外滿清韃子皇太極,還有滿清親王貝勒、八旗旗主以及漢官走狗等數十人的腦袋,是師父出手斬下的吧?京城的那些官員,也是師父殺死的吧?”
“不錯,是我動的手!”微微點頭的王誌龍,轉頭看向朱慈烔:“你小子應該早就猜到了吧?”
不置可否的朱慈烔則道:“師父,你殺滿清韃子,殺那些漢奸走狗我都能理解。可是,您為什麽要在京城殺這麽多的官員呢?”
“為什麽?你覺得呢?”王誌龍反問道。
“徒兒不太明白,所以才要請師父指點,”朱慈烔對王誌龍拱手請教般道。
看著他沉默了下的王誌龍才道:“小三子,一個國家衰敗,就好像一個人得了重病。想要救他,就要找到病因。你說,大明病在哪兒呢?”
“父皇勤政,自登基以來沒有一天懈怠,可依舊挽救不了朝廷頹勢。父皇無過,過在臣工,”朱慈烔道。
“你父皇或許勤勉,但並不代表他就聖明,也不代表他所有的努力和做法都是對的,”王誌龍則道:“大臣們或許還有忠貞之輩,可國家糜爛至此,他們無力挽救,無法可想,大多隻知黨爭內鬥,這樣的臣子,便如腐肉,不清除幹淨,傷口如何能好?但凡亡國之君,都被史書寫成昏君,但做臣子的無力挽狂瀾於既倒,難道便不是無能昏聵了嗎?”
王誌龍緊接著又問道:“小三子,我殺了那些官員,你父皇可曾震怒?”
“一開始,父皇是很震怒的,可是後來他似乎就不生氣了。父皇有心剿滅闖賊,卻越剿賊軍聲勢越大,父皇也常說那些文武無用,有時恨不得將他們殺了的,”朱慈烔道。
“殺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王誌龍搖頭道:“想要治國平天下,關鍵的是要會用人,殺人隻是無奈而為之法。要用忠直賢能的幹吏,能打勝仗的武將,摒棄那些誇誇其談,隻知道內鬥私力的腐儒黨人。”
王誌龍轉而輕歎一聲接著道:“我若不殺那些高居上位卻不作為,反而還貪利忘義之輩,真正的能臣幹吏又豈能上位?其實,我做的這些對於朝廷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那些自命不凡的讀書人,他們掌控了官員晉升的渠道。官吏們大多受他們的影響,與他們同流合汙,真正的能臣幹吏卻無用武之地。朝政如此,天下焉能不亂?”
“難道朝廷就沒有可用之人了嗎?”朱慈烔忍不住蹙眉急切連問道。
“有,當然有!如今總督陝西的兵部尚書盧象升盧大人,還有兵部侍郎孫傳庭孫將軍,都是擅長領兵,能打勝仗的名將。可惜啊!有著那幫東林黨人扯後腿,就算他們有通天的手段,連年交戰,缺兵少糧,縱能一時擊敗李自成,想要將之徹底消滅卻是難了,”王誌龍說著又不禁感歎了聲。
朱慈烔則是神色微動:“盧大人和孫將軍?我倒是聽說過他們,據說他們很能打,是朝中如今少有的將帥。可是,父皇似乎對他們同樣不太滿意。尤其是孫將軍,前兩年父皇還把他給關進了大牢,盧大人也曾因兵敗被父皇罷職賦閑。可如今闖賊勢大,父皇這才讓他們再次帶兵去禦敵。”
“現在才想起讓他們去對付李自成,晚了,晚了啊!”王誌龍搖頭連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如今的情況和幾年前不一樣了,朝廷府庫空虛,沒有糧餉和精兵怎麽打?四年前,巨鹿一戰,盧大人被清軍包圍,還是我自關外迴來時,出手救了他。”
說到這兒,頓了下的王誌龍便道:“可笑啊!如此善戰的良將,反被排斥陷害,你父皇不分輕重緩急,不問青紅皂白,就直接免了他的職,讓他一閑就是兩年。若非如此,本已連番受創的李自成焉能迅速勢起?”
“師父,您覺得這一次,盧大人和孫將軍他們抵擋不住李自成?”朱慈烔聽王誌龍這麽說他父皇,略顯尷尬無言以對,而後目光一閃便不禁連問道。
王誌龍搖了搖頭:“晚了啊!李自成大勢已成,盧大人和孫將軍他們擋不住多久了。而這一戰,他們怕是誓死也不會退的了。因為他們很清楚你父皇的脾性,此番若是戰敗,就算能活著迴去,怕是你父皇一怒之下也會殺了他們。倒不如一戰而死,馬革裹屍,落下個忠義之名啊!”
“不行!他們不能死!”朱慈烔一聽頓時急了:“師父,求您前去救救他們吧!”
“他們一心求死,我要怎麽救?”王誌龍卻是搖了搖頭:“若真想要救他們,除非是..”
“除非什麽?師父,您說啊!隻要能夠救盧大人和孫將軍,不管要做什麽,我都要去試一試,”朱慈烔急忙催促問道。
轉身看向朱慈烔的王誌龍正色說道:“除非你親自去,以三皇子的身份,要求他們率部突圍,然後迴京城求你父皇饒他們不死。”
“這..”朱慈烔愣了下,似乎沒想到王誌龍會讓他這麽做,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了。
“怎麽?你不敢去西北前線,還是不敢去向你父皇為他們求情啊?”王誌龍看朱慈烔愣神的樣子,不禁道。
聞言一個激靈迴過神來的朱慈烔,臉色變幻了下,便是一咬牙對王誌龍拱手道:“師父,我願意去!”
“好,這才不愧是我的好徒兒,不愧是老朱家的子孫!”王誌龍見狀頓時笑著伸手一拍朱慈烔的肩膀道:“為師便陪你一起去西北走一趟。此番,盧大人和孫將軍若能不死,有他們在,大明中興才更有希望。而你想要中興大明,也必須要有這樣能征善戰的忠臣良將。”
一聽王誌龍要跟他一起去,朱慈烔頓時鬆了口氣般笑道:“太好了!有師父跟我一起去,我就放心了。”
“嗬嗬,小子,師父也隻能幫你一時,幫不了你一輩子啊!記得,你要自己盡快成長起來才行,”王誌龍笑看著朱慈烔道。這小子,終究還是個孩子。但王誌龍相信,他會很快成長起來的。一旦天下有變的話,他就會成為大明的一杆旗幟,他會比京城中那位沒有出過京城一步的太子兄長更有希望來挽救大明。
崇禎十六年十月,李自成攻克潼關,盧象升、孫傳庭敗退渭南..曆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生死而輕易變道,可有些影響卻足以改變曆史..
渭南盧象升和孫傳庭殘部大營,中軍大帳之內,盧象升和孫傳庭正滿臉吃驚之色的看著那一身錦衣華服的英氣少年以及身著黑色勁裝的王誌龍:“三皇子?王壯士?”
朱慈烔看著王誌龍略微沉默才問道:“師父,關外滿清韃子皇太極,還有滿清親王貝勒、八旗旗主以及漢官走狗等數十人的腦袋,是師父出手斬下的吧?京城的那些官員,也是師父殺死的吧?”
“不錯,是我動的手!”微微點頭的王誌龍,轉頭看向朱慈烔:“你小子應該早就猜到了吧?”
不置可否的朱慈烔則道:“師父,你殺滿清韃子,殺那些漢奸走狗我都能理解。可是,您為什麽要在京城殺這麽多的官員呢?”
“為什麽?你覺得呢?”王誌龍反問道。
“徒兒不太明白,所以才要請師父指點,”朱慈烔對王誌龍拱手請教般道。
看著他沉默了下的王誌龍才道:“小三子,一個國家衰敗,就好像一個人得了重病。想要救他,就要找到病因。你說,大明病在哪兒呢?”
“父皇勤政,自登基以來沒有一天懈怠,可依舊挽救不了朝廷頹勢。父皇無過,過在臣工,”朱慈烔道。
“你父皇或許勤勉,但並不代表他就聖明,也不代表他所有的努力和做法都是對的,”王誌龍則道:“大臣們或許還有忠貞之輩,可國家糜爛至此,他們無力挽救,無法可想,大多隻知黨爭內鬥,這樣的臣子,便如腐肉,不清除幹淨,傷口如何能好?但凡亡國之君,都被史書寫成昏君,但做臣子的無力挽狂瀾於既倒,難道便不是無能昏聵了嗎?”
王誌龍緊接著又問道:“小三子,我殺了那些官員,你父皇可曾震怒?”
“一開始,父皇是很震怒的,可是後來他似乎就不生氣了。父皇有心剿滅闖賊,卻越剿賊軍聲勢越大,父皇也常說那些文武無用,有時恨不得將他們殺了的,”朱慈烔道。
“殺人,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不是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王誌龍搖頭道:“想要治國平天下,關鍵的是要會用人,殺人隻是無奈而為之法。要用忠直賢能的幹吏,能打勝仗的武將,摒棄那些誇誇其談,隻知道內鬥私力的腐儒黨人。”
王誌龍轉而輕歎一聲接著道:“我若不殺那些高居上位卻不作為,反而還貪利忘義之輩,真正的能臣幹吏又豈能上位?其實,我做的這些對於朝廷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因為,那些自命不凡的讀書人,他們掌控了官員晉升的渠道。官吏們大多受他們的影響,與他們同流合汙,真正的能臣幹吏卻無用武之地。朝政如此,天下焉能不亂?”
“難道朝廷就沒有可用之人了嗎?”朱慈烔忍不住蹙眉急切連問道。
“有,當然有!如今總督陝西的兵部尚書盧象升盧大人,還有兵部侍郎孫傳庭孫將軍,都是擅長領兵,能打勝仗的名將。可惜啊!有著那幫東林黨人扯後腿,就算他們有通天的手段,連年交戰,缺兵少糧,縱能一時擊敗李自成,想要將之徹底消滅卻是難了,”王誌龍說著又不禁感歎了聲。
朱慈烔則是神色微動:“盧大人和孫將軍?我倒是聽說過他們,據說他們很能打,是朝中如今少有的將帥。可是,父皇似乎對他們同樣不太滿意。尤其是孫將軍,前兩年父皇還把他給關進了大牢,盧大人也曾因兵敗被父皇罷職賦閑。可如今闖賊勢大,父皇這才讓他們再次帶兵去禦敵。”
“現在才想起讓他們去對付李自成,晚了,晚了啊!”王誌龍搖頭連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如今的情況和幾年前不一樣了,朝廷府庫空虛,沒有糧餉和精兵怎麽打?四年前,巨鹿一戰,盧大人被清軍包圍,還是我自關外迴來時,出手救了他。”
說到這兒,頓了下的王誌龍便道:“可笑啊!如此善戰的良將,反被排斥陷害,你父皇不分輕重緩急,不問青紅皂白,就直接免了他的職,讓他一閑就是兩年。若非如此,本已連番受創的李自成焉能迅速勢起?”
“師父,您覺得這一次,盧大人和孫將軍他們抵擋不住李自成?”朱慈烔聽王誌龍這麽說他父皇,略顯尷尬無言以對,而後目光一閃便不禁連問道。
王誌龍搖了搖頭:“晚了啊!李自成大勢已成,盧大人和孫將軍他們擋不住多久了。而這一戰,他們怕是誓死也不會退的了。因為他們很清楚你父皇的脾性,此番若是戰敗,就算能活著迴去,怕是你父皇一怒之下也會殺了他們。倒不如一戰而死,馬革裹屍,落下個忠義之名啊!”
“不行!他們不能死!”朱慈烔一聽頓時急了:“師父,求您前去救救他們吧!”
“他們一心求死,我要怎麽救?”王誌龍卻是搖了搖頭:“若真想要救他們,除非是..”
“除非什麽?師父,您說啊!隻要能夠救盧大人和孫將軍,不管要做什麽,我都要去試一試,”朱慈烔急忙催促問道。
轉身看向朱慈烔的王誌龍正色說道:“除非你親自去,以三皇子的身份,要求他們率部突圍,然後迴京城求你父皇饒他們不死。”
“這..”朱慈烔愣了下,似乎沒想到王誌龍會讓他這麽做,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了。
“怎麽?你不敢去西北前線,還是不敢去向你父皇為他們求情啊?”王誌龍看朱慈烔愣神的樣子,不禁道。
聞言一個激靈迴過神來的朱慈烔,臉色變幻了下,便是一咬牙對王誌龍拱手道:“師父,我願意去!”
“好,這才不愧是我的好徒兒,不愧是老朱家的子孫!”王誌龍見狀頓時笑著伸手一拍朱慈烔的肩膀道:“為師便陪你一起去西北走一趟。此番,盧大人和孫將軍若能不死,有他們在,大明中興才更有希望。而你想要中興大明,也必須要有這樣能征善戰的忠臣良將。”
一聽王誌龍要跟他一起去,朱慈烔頓時鬆了口氣般笑道:“太好了!有師父跟我一起去,我就放心了。”
“嗬嗬,小子,師父也隻能幫你一時,幫不了你一輩子啊!記得,你要自己盡快成長起來才行,”王誌龍笑看著朱慈烔道。這小子,終究還是個孩子。但王誌龍相信,他會很快成長起來的。一旦天下有變的話,他就會成為大明的一杆旗幟,他會比京城中那位沒有出過京城一步的太子兄長更有希望來挽救大明。
崇禎十六年十月,李自成攻克潼關,盧象升、孫傳庭敗退渭南..曆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一兩個人的生死而輕易變道,可有些影響卻足以改變曆史..
渭南盧象升和孫傳庭殘部大營,中軍大帳之內,盧象升和孫傳庭正滿臉吃驚之色的看著那一身錦衣華服的英氣少年以及身著黑色勁裝的王誌龍:“三皇子?王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