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烔聽得一愣:“這麽好的辦法,父皇為什麽不用?怎麽不能用?”


    “因為你父皇沒有足夠的土地分給百姓,所以辦法雖好,從根上就行不通,”王誌龍道:“雖說天子富有四海,率土之濱莫非王土,可是你的父皇真的動得了天下的土地嗎?他也隻能收一收租子罷了,甚至連租子都不好收啊!”


    看朱慈烔聽了後啞然沉默的樣子,王誌龍不禁輕歎一聲接著道:“土地,在王公貴族的手中,在士紳豪強的手中,在大地主的手中,唯獨不在你父皇的手中。自古以來,土地兼並都是一個王朝沒落的最大原因。”


    “你說,你的父皇能夠從那些王公貴族、從那些士紳豪強手中奪取土地交給百姓嗎?就算是皇家的土地,他能交給百姓嗎?他會交給百姓嗎?”王誌龍轉而反問道。


    “師父,難道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這一切,就無解了?大明注定要覆滅嗎?”朱慈烔不甘心道。


    “那倒也未必!”王誌龍微微搖頭道:“你父皇是不能也無力給百姓土地,可有人能夠給百姓土地啊!李自成的大軍所過之處,要糧要錢也要土地啊!殺權貴,殺官員,也殺那些為富不仁的地主豪紳。待得將來剿滅了李自成,你說戰亂之後會有多少無主之地呢?這些地又能養活多少百姓?”


    “這..”朱慈烔聽得一瞪眼,旋即眼珠子一轉不禁道:“師父,您..您這是把李自成當槍使,借他的手來做朝廷不能做之事。難怪,您之前說希望他能打得好,打得聲勢大一些。可..可這樣一來,整個天下讓他肆虐一番,大明天下豈不是要被他弄的千瘡百孔嗎?”


    王誌龍則道:“不破不立!況且,你也未免太高看他了,他還無法將整個天下弄得千瘡百孔。至少,江南之地還算平靜。隻要江南穩得住,蘇湖糧倉在手,朝廷大義在手,哪怕其他地方全亂了,大明也依舊能夠浴火重生。然而江南之地雖是朝廷的依仗,卻也是麻煩,因為這裏的士紳豪強太多了。想分他們的土地,如割他們的肉,奈何?”


    “我明白了,師父是說必須要依仗江南半壁,才有望平叛,”朱慈烔微微點頭,隨即道:“既如此,其他的倒也不急,借江南的錢糧平叛為先,待得天下穩定後,再考慮其他也不遲。”


    “是這個理兒,小三子,你能這樣想,不躁進,為師很欣慰啊!”王誌龍點頭一笑,而後接著道:“可有時候,有些事是需要提前考慮和準備的。事到臨頭再去想辦法,就晚了!江南雖然富庶,卻也是積弊已久。富庶的是士紳豪強,而非百姓。雖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卻也該早做些籌謀,與細微之處做文章,溫水煮青蛙,慢慢改變江南的積弊。”


    “你知道為什麽南宋雖富足,卻國力不強嗎?”王誌龍隨即反問道。


    朱慈烔想了下才道:“應該是因為騎兵吧?南宋失去了馬場,戰馬不足,又無險關可守,抵擋不住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


    “的確如此!”王誌龍點頭道:“南宋處於防禦的一方,不得不以大量的兵力防禦牽製敵人。養病是很耗費錢糧的,南宋雖富庶,卻是被龐大而戰力有限的軍隊所拖垮。所以,兵貴精而不在多。十萬可戰之兵,勝過百萬空耗錢糧之兵。不能打仗的,不能打勝仗的兵,有何用?無他,擺設罷了。”


    “欲破李自成賊眾,隻需一支真正精銳之師即可,”朱慈烔一聽頓時神色一動的連道。


    王誌龍聞言不禁目光一亮的撫掌而笑道:“哈哈..好,能夠舉一反三,果然沒有辜負為師的教導。小三兒,你說得很對!不光要精銳之師,還要保證糧草的供應。而且,精銳之師難得啊!不光要訓練有素,裝備精良,還要久經戰陣,才能磨礪出一支能戰敢戰能勝的精銳之師。”


    “蛇無頭不行,一將無能累死三軍!一支精銳,必須要有名將帶領,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王誌龍接著又道:“選兵先選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朝廷並非無能戰之將,也並非沒有真正的精銳之師,關鍵是要看怎麽用,能否讓將領放開手來施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聞言目光閃爍的朱慈烔,似乎想到了什麽,而後搖頭苦笑道:“師父,您跟我說這些,可我手中既無兵也無將,什麽也做不了啊!”


    “兵和將,都會有的,不用急!”王誌龍則道:“天下亂,人心更亂,唯不亂者,才能從亂中看到曙光。朝中諸公亂了,你父皇也亂了,亂中最易出錯,越急越亂,越亂越錯啊!所以,小三子,你要記住,什麽時候都不能亂,要冷靜,冷靜了,你才能找到應對問題的辦法,找到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朱慈烔連連點頭,隨即問道:“師父,您還沒說究竟要怎樣才能讓老百姓有土地,吃得上飯呢!您有什麽可行的好辦法嗎?”


    “嗬嗬,你小子總算是明白關鍵點在哪兒了,”王誌龍笑了起來:“辦法自然是有的!之前我說了,引進高產的糧食,如土豆、玉米、番薯,尤其是番薯,不挑地兒,也比較抗旱澇,又是長在地下的,不像其他糧食遇到蝗災一下子都完了。鼓勵無地的百姓去開墾土地,一些不太肥沃的地,不好耕種的地,百姓不在乎,隻要能種出糧食來,總能求個溫飽。”


    王誌龍接著又道:“主要還是推廣高產作物,隻要產量高了,糧食足了,糧價降了,就不怕百姓吃不上飯。看似權宜之策,實則是影響深遠。待得平定叛亂,再想辦法以贖買等方式讓地主豪紳交出土地,分於百姓。”


    “還有,學宋朝,鼓勵商業,不能老是依靠土地生存。商人雖是賤業,卻能夠使得國家百姓富裕。一旦商業繁榮,增加商稅,減免百姓賦稅,裁減無用之兵,專養精兵,何愁國家不能富強,百姓無法富足?”王誌龍說得鏗鏘有力,目光灼灼,也是聽得朱慈烔如醍醐灌頂般目光亮了起來。


    說到興奮處,王誌龍繼續道:“一旦商業繁榮了,百姓富足,土地和糧食的重要性下降,那些士紳豪強對於土地就不會那麽的看重了。他們會追逐利益,創造財富,而朝廷通過商稅就能夠讓國庫充盈。或許有一天,會出現無人願意去重地的情況,因為種地所得之利太少。”


    “師父,真要有那一天,人人逐利,那這世道..”朱慈烔突然有些擔心般蹙眉道。


    “嗬嗬..小子,想得還挺長遠!可是,你覺得如今這世道,世人就不逐利嗎?利益,永遠是促使人奮發上進的原動力,”王誌龍笑道:“不然的話,百姓為什麽要種地?要做小買賣?商人為什麽要經商?官吏又為什麽要貪呢?”


    朱慈烔聽得若有所思般點了點頭:“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師父,那您悉心教導弟子,所求又是什麽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倉管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w風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w風雪並收藏諸天倉管員最新章節